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戏曲作曲的一些观念与方法中存在着审美的"惯性"与"饱和",阻碍着当今戏曲音乐的发展,那么,决定戏曲音乐创作的""在什么地方?最起码反映在"作曲方法的螺旋型发展"、"音乐主题的创作"和"管弦乐的地位"三个方面.创作中除了要顾及旋律线的发展外,其他的诸如"节奏与腔式"、"调式与调性"、"结构"、"伴奏与过门"乃至"演唱"等也都是非常重要和突出的问题.

  • 标签: 戏曲作曲 作曲方法 音乐主题 管弦乐 旋律线 节奏
  • 简介:“节奏”,在中国民族音乐,是“节制音乐的进行”的意思。文章述说的是(唐)宋时“拍板”以“节奏”中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形。“拍板为‘乐句’,言‘句乐’也”,意思是“按文句分音乐(为乐句)”,即“板拍句乐”。“板拍句乐”首先是“均拍”。“均”即“韵”,“均拍”是(大)韵处的“板拍”。“均拍”在的字出口之后──歌者“停声待拍”,拍板者在歌者“声尽而下”板拍。“停声待拍”时出现的“空”休止处即“”。拍板拍于即为“拍”。大韵(大住)处的“均拍”及句断(大顿)处的“板拍”为“官拍”,故慢曲为十六官拍。韵段内的小韵(小住)及文句摊破后出现的句断处的板拍为“艳拍”。

  • 标签: 节奏 拍板 乐句 均拍 停声待拍 拍眼
  • 简介:音乐美的规律与世界万物的规律有着内在的、本质的整体的联系,音乐美的内涵深蕴着人类美好的社会理想与积极的向往。通过把握音乐美,我们可以由美入真,由美善,正如著名美学家赵宋光曾指出的:美,是自由运用客观规律(真)以保证实现社会目的(善)的中介结构形式。立美与审美可以调解真与善的对峙冲突,使双方交融统一,这是人类进一步把握真,发展善的重要途径。

  • 标签: 音乐审美 音乐美 立美 赵宋光 社会目的 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