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运用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参加第42届世锦赛男子单杠决赛的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D"分及构成情况、动作的编排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新周期男子单杠的"D"分呈不断增长的趋势,在本周期内的余下体操大赛中,单杠决赛的"D"分均值将保持在7分以上;成套难度动作价值对单杠"D"分的增长贡献较小,而成套连接价值的增加对其贡献最大。新周期单杠项目的编排亦具有如下特征:1)单杠项目的杠上动作难度保持在D组水平,不断发展杠上动作与飞行动作间的连接成为趋势;2)单杠项目的飞行动作中,D、E组难度价值的动作将迅速发展,而且在成套单杠动作编排中,飞行动作的出现将伴随连接价值的产生,其数量也将向4个发展;3)单杠项目进入了高难连接的发展阶段,并在连接类型及动作上呈多样化发展趋势;4)单杠下法动作依旧以直体后空翻2周720°旋下为主流,对下法动作的编排将以稳定性为原则。

  • 标签: 单杠 “D”分价值 编排特征
  • 简介:冰球比赛中不必要、无价值和报复性犯规过多是影响比赛成绩的最大障碍。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中国队在2008~2012年世锦赛B组、C组的犯规情况进行分析,中国队犯规次数与处罚时间位列前茅,犯规性质种类主要表现在抱人、钩人、粗暴、干扰四个方面;造成中国队犯规多的主要原因是运动员的阻截技术动作不规范,集体主义观念与责任心不强,对规则理解不够深刻,这与平时训练对技术要求不严,思想教育不够有直接关系;从学习规则、理解规则和利用规则开始学会尊重规则、尊重裁判、尊重对手与尊重自己,借鉴国外先进的训练方法加强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控制比赛情绪、避免报复行为等方面入手降低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必要犯规动作的出现。

  • 标签: 男子冰球运动员 世锦赛 犯规 特征
  • 简介:研究借助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陈式太极拳传承人王西安老师的“懒扎衣”动作进行数据采集,获得运动学参数,以太极拳、运动学、生物力学理论为分析依据,结合“懒扎衣”动作下肢关节活动特征进行研究,以期能帮助习练者更加直观认识并掌握不易察觉的技术细节,为规范习练者运动技术,更深层次理解和掌握太极拳运动技术提供参考。

  • 标签: 陈式太极拳 懒扎衣 王西安 关节活动特征
  • 简介:为探讨不同水平女子拳击运动员无氧代谢能力特征及其差异,对24名女子拳击运动员进行30s无氧功测试(采用Monark839E功率自行车),并测定其运动后即刻、3min、5min、7min的心率和血乳酸。研究发现高水平运动员经过系统专业训练后,其机体的无氧代谢能力明显优于低水平运动员;恢复期高水平组运动员心率恢复较快是运动员经多年系统训练对运动适应的重要表现;高水平和中等水平运动员机体乳酸缓冲系统和消除系统机能好,无氧代谢恢复能力较强。

  • 标签: 女子拳击 无氧代谢 无氧功 血乳酸 心率
  • 简介:以认知结构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依据体育教学模式的构成要素,从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对"能级结构式"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并阐述其具有的主要特征

  • 标签: 普通高校 体育教学模式 能级结构式
  • 简介:随着我国奥运竞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升,我国运动员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与此同时,奥运人才培养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从人才地理学视角出发,对1996—2016年我国夏季奥运冠军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从时间上来看,研究期内我国夏季奥运冠军人数呈现先快速上升,随后下降的趋势,1996—2008年冠军数量快速上升,至2008年达到峰值后出现回落趋势。(2)从空间上来看,我国夏季奥运冠军数量总体来看呈现东多西少、中部和东北三省适中的格局,奥运冠军输出地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奥运冠军高输出地呈现出稳步上升后迅速减少的趋势,低冠军输出地总体呈现增加趋势,0冠军输出地总体呈现先稳步下降后增加的趋势。(3)影响我国各省区夏季奥运冠军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基础和政策差异。除以上因素外,主场优势、观众效应以及国际总体竞技水平的变化等因素也会对奥运冠军的时空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夏季奥运会 奥运冠军 时空分布
  • 简介:以体育赛事在互联网的传播为出发点,根据传播学、社会学、文化学、符号学的基本原理,运用文献研读、逻辑分析方法,从国家政策、媒介技术、传播市场、受众群体等方面对互联网体育赛事传播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体育赛事传播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走向融合;“互联网+”时代体育赛事传播过程具有碎片化、数字化、交互化、即时化、全息化的特征;在发展路径上,赛事资源趋向整合,受众体验逐步提升,产业链条日臻完善。

  • 标签: 互联网+ 体育赛事 体育传播 电视体育
  • 简介:国内外撑竿跳高理论和实践表明:少年撑竿跳高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是否正确,直接影响运动员成年后的运动潜力和成绩,两者之间密切相关。重视和加强对少年撑竿跳高的系统研究,已成为影响我国撑竿跳高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迫切需要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

  • 标签: 跳高运动员 撑竿跳高 训练特征 初级选材 少年 系统研究
  • 简介:为保持我国乒乓球的领先地位,在不断了解对手的同时创新和发展自身的乒乓球竞技实力,运用信息技术法、三段指标评估法对参加广州世界杯乒乓球赛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决赛的技战术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乒乓球男子的技战术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但是在心理状态调整和心理承受能力上有待进一步提高;此次比赛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男子乒乓球的整体竞技水平明显提升,给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的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带来巨大的冲击。

  • 标签: 乒乓球世界杯 男子 技、战术
  • 简介:运用ConceptⅡ赛艇测功仪对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的拉桨技术动作进行了模拟雾验,并运用SONYHDV高速摄像机进行跟踪拍摄,通过采集膝、髋、肘三关节角度和角速度变化的运动学参数,综合分析运动员拉桨技术动作的运动学特征。结果表明:(1)拉桨周期中,膝、髋两关节的角度与角速度变化基本一致,而肘关节的变化则相对晚一些;(2)膝、髋、肘三关节的拉桨动作所能达到的最大角度分别约为160°、120°、50°:(3)三关节出现峰值角速度的顺序依次为: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且出现时M分别表现为拉桨周期约60%、70%、90%。此研究再次证实我国优秀赛艇运动员在拉桨阶段的技术动作比较规范,膝、髋、肘三关节在运动中能够做到依次协调有序发力。这种持续不问断的平稳加力方式是赛艇运动员获得良好技术的关键。

  • 标签: 拉桨技术 关节角度 关节角速度
  • 简介:<正>一、选题依据在足球比赛中用遥测方法测定运动员的心率,对评价运动员的活动能力和机能水平有重要意义,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和科研实践中。联邦德国的葛欧瑟在《运动训练原则的新体系》一文中谈到:“在联邦德国,常由运动医学专家用心率遥测及跑完后的血乳酸值来确定(足球运动员的)运动强度。”

  • 标签: 可靠性分析 心率遥测 相关系数R 随机取样 平均值 置信限
  • 简介: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分析系统,对1992年亚洲杯足球赛中国队的比赛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进行统计检验,其中重点对传控球的频数与所在区域分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计算机记述分析系统制作的传控球整体结构模型特征图,深刻直观地揭示了比赛双方攻守矛盾微细的结构特征,供中国队制定训练计划和比赛对策时参考。

  • 标签: 计算机记述分析系统 传控球整体结构模型特征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方法,归纳整理了艺术健身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分类体系及文化特征等。认为艺术健身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分为舞耍型、舞蹈型、秧歌型、装扮型、鼓器型和道具型六种类型,其文化特征具有民俗地域性、文体交融性、健康娱乐性、竞技体验性的特点。

  • 标签: 民族传统体育 项目类别 文化特征
  • 简介:目前我国短道速度滑冰已位于世界先进水平,但也要看到与先进国家如韩国、加拿大的差距。要想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问题还应从少儿训练抓起。针对少儿的生理机能特点,提出从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与技、战术等方面进行少年儿童短道速度滑冰运动员的专项训练。在少年儿童速滑训练中教练员应注意广泛地摄取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注重训练质量,抓好基础训练;掌握少儿生理特点、抓好各项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等几个问题的解决,以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短道速滑后备人才。

  • 标签: 少儿 短道速滑 生理特点 训练方法
  • 简介:笔者通过影片拍摄与解析,对铅球运动员最后用力阶段非投掷臂的运动学特征分析,发现:非投掷臂摆动的速度、轨迹和摆动时机,会直接引起部分身体环节的变化,乃至影响到铅球运动员正常技术发挥和投掷成绩.

  • 标签: 摆动特征 影响 铅球 非投掷臂 影片解析 运动技术
  • 简介:应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和NE6000T16道便携式无线遥测表面肌电测试系统等仪器,同步对不同等级的跳跃类运动员在不同状态下的不同下落高度的跳深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正常状态下跳深时,运动员足着地前下肢所测的大部分肌肉均已“预激活”;运动员足着地前下肢所测肌肉的“预激活”模式因人而异;运动员下肢肌肉“预激活”的个体模式,不随跳深下落高度的变化而发生本质性的变化;下肢肌肉疲劳会导致下肢所测肌肉的“预激活”模式发生变化。

  • 标签: 表面肌电活动 预激活 下肢肌肉 跳深
  • 简介:通过对我国15名优秀男子跳高运动员身体形态、素质测试及与世界选手情况之对比,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采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对跳高成绩有积极影响的部份身体形态、素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运动成绩很大程度上受运动员的身高、腿长、比跟腱长、30米跑成绩、立定三级跳远等身体形态、素质指标综合发展水平的限制。从差距和发展潜力上看:培养高大型运动员,且有针对性地发展专项速度素质是缩短我国与世界男子跳高水平差距不可忽视的一环。

  • 标签: 健将级 形态素质特征 专项速度
  • 简介:以世界优秀男子400m栏运动员的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计算、分析与归纳等方法,分析速度节奏变化对400m栏成绩的影响,依据项目的特点,对运动员速度节奏技术类型进行分类与评价。结果显示,"A型"的技术特征具有显著符合项目自身内在规律的表现形式,代表着男子400m栏技术的发展趋势;我国男子400m栏运动员更适合"A型"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建立了男子400m栏运动员分段时间量化评价标准。

  • 标签: 男子 400M栏 栏间速度 速度节奏 分段时间 评价标准
  • 简介:采用对应分析方法,对第28-31届奥运会中、美、俄、英竞技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美国在速度性和同场对抗性、英国在耐力性项群上实力雄厚,中、俄在技能主导类项群上优势明显且竞争较为激烈;美、英优势项群竞技实力呈上升趋势,中、俄则呈下降趋势;美、俄呈"阴盛阳衰"特征,英国则相反;我国在体能主导性和同场对抗性项群上劣势明显,且美、英对我国优势项群形成新的威胁;我国奥运危机重重,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中美俄英 奥运会 项目群体 竞技特征
  • 简介:在描述国外羽毛球协会制度变迁过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羽毛球协会管理效能的本质特征,认为世界各国羽毛球协会具有非营利特性,重视为会员提供服务,项目管理采取民主管理方式,组织之间强调互利合作关系。我国羽毛球协会管理体制改革应借鉴国外的普适性经验,处理好政府机构和协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羽毛球协会的管理体制。

  • 标签: 羽毛球协会 管理体制 治理结构 制度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