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人民网、华南理工大学校报“建设者”专栏等国内大型媒体,共同报道了这样一个故事:两年之前还是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贫困大学生的胡云睿,如今依靠几年艰苦卓绝的努力,开创了一个年产值2000多万的新材料企业一广州劲诺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研发的触摸屏光学胶、导电银奖、ITO蚀刻膏、ITO保护胶,以及光纤涂覆树脂等光电材料,替代了日本和荷兰进口产品。迅速引起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关注!而他也被业界誉为“新型胶粘大王”。

  • 标签: 材料科技 零排放 贫困生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鸟巢 主流媒体
  • 简介: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La1.4Sr1.6Mn2O7(LSMO)粉体材料,中高温电导率(400-900℃)增加较快,具有良好导电性;粉体的1nσT与1/T显示出较好的线性关系,符合小极化子模型的;样品LSMO在中温温度范围内没有发生相变,与XRD的测试结果相吻合;与常用电解质8YSZ结合紧密,没有出现分层现象;未发现新的物相,两者具有良好的化学相容性。更多还原

  • 标签: 燃料电池 小极化子模型 阴极材料
  • 简介:通过挤出法制备竹粉/有机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制备试样,后对试样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进行表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断面形貌。结果表明:当竹粉含量为30%、有机蒙脱土含量为6%、硅烷偶联剂含量为1%和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含量为10%时制备的竹粉/PP基复合材料有较好的性能。

  • 标签: 竹粉 聚丙烯 硅烷偶联剂 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 力学性能 热性能
  • 简介:基于动理论Vlasov-Poisson方程,建立了超短脉冲激光引起的SiO2材料表面库仑爆炸烧蚀机理的理论模型,计算了在多光子吸收与雪崩2种电离机制下材料中自由电子的非平衡态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定量分析了自洽电场导致的材料表面库仑爆炸的机理及激光参数对材料表面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飞秒激光作用下自由电子弛豫时间不是常数,而是与自由电子微观状态有关,表明弛豫时间近似模型在飞秒时间尺度下是不适用的.理论模型的烧蚀深度数值计算结果在0~1ps脉宽范围均与实验吻合得较好.

  • 标签: 超短脉冲激光 库仑爆炸 非平衡态分布 材料烧蚀
  • 简介:本文介绍了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工科高分子材料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中所进行的探索工作。探讨了如何有效结合工科院校特色和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来开设实验课程,培养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人才。同时,结合作者的教学实践,论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

  • 标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实验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就业方向
  • 简介:分析了高校本科实验教学实验室的现状,总结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结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与设备生产企业共建原料成分分析实验室的实际,探讨了学校与企业共建本科教学实验室的方式,并结合共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与途径,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实现校企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校企共建 本科实验教学 实验室建设 可持续发展
  • 简介:该文主要采用简单的溶剂热和水热法通过控制不同条件如硫源和表面活性剂合成了多种形貌的硫化镍纳米材料,在使用L-胱氨酸,硫代乙酰胺作为硫源以及PEG2000作为表面活性剂时,分别获得了规整的硫化镍实心球,海胆状硫化镍空心微球以及由纳米粒子组成的空心球,分别测定了三者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海胆状硫化镍空心微球的循环性能较好,循环30次以后放电容量保持在200mAhg^-1左右.

  • 标签: 硫化镍 可控合成 电化学
  • 简介:2018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出现的材料都是模拟卷中多次出现的,高三师生看见材料很亲切,但细看之后就会发现虽然材料相似,而设问却有很大差异。本文就高三地理复习中如何处理所选热点材料,将材料与地理教材有效结合,并根据考点找准学科亮点,有效分析重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以帮助2019年高三复习的师生。

  • 标签: 热点 材料 相似性 起点 亮点 重点
  • 简介:该文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了三种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含量.该方法使用RTX-5为色谱柱,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为内标,FID为检测器,用内标标准曲线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线性范围为0.035~0.560mg/L,检出限为0.01mg/L,相对标准偏差为0.14%~0.60%,加标回收率为99.8%~103.2%.

  • 标签: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塑料食品包装材料
  • 简介:介绍并探讨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课程一例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通过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标签: 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 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教学
  • 简介:探索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创新型材料人才,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要求。北京科技大学在材料类人才培养过程中,依托学科优势,按照"启发创新思想、强化创新基础、培养创新能力"的理念,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四阶递进、三体并举"的材料类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创新人才培养实效的目的。

  • 标签: 材料专业 创新型人才培养 教育教学改革
  • 简介:民初立法及司法材料的复杂来源及零散特征,导致如何搭配历史与体系论述成为以描述为前提所进行的民法史研究中所面对的技术前提。前者要求精确说明对象的时间序列,才可能在时间关系中把握其历史关系,从而了解问题的现实基础。但时间序列却可能导致强调体系协调性的法律知识本身,由于历史偶然性,而无法在历时导向的叙述中完整展现其体系;从而间接导致法史知识中法学因素的淡化,无法显示其专属于法学的价值。本篇拟以民初合伙材料为具体对象,初探矛盾的产生原因及其协调方式。

  • 标签: 历史叙述 体系性叙述
  • 简介:在微电子学的发展历程中,集成电路(IC)的发明是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创新之一.几十年来,IC始终保持着空前的增长率.目前超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的特征尺寸缩至深亚微米,将在材料、技术以及基本物理规律等诸多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从依靠缩小硅基芯片上元器件的特征尺寸来增加集成度的一维方式演变成向多维发展的模式.文章对深亚微米各技术时代ULSI的发展历程中所遇到的一些材料、技术物理问题以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评论,跟踪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进程.微电子技术已逼近微电子器件的物理极限,并将逐步发展到它的下一代-纳米电子器件,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将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 标签: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微电子科学技术 发展 挑战
  • 简介:研究了钢纤维掺量和强度等级对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UHPFRCC)宏观性能的影响及UHPFRCC在荷载与环境因素耦合作用下的耐久性能.制备了3组不同强度等级(100,150,200MPa)和不同纤维掺量(0%,1%,2%,3%)的高与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并且测试了其各项力学性能和短期耐久性能.利用设计的预加载装置,在UHPFRCC150试件上施加了应力比为0.5的四点弯曲荷载.结果表明,随着强度等级的增加,在掺加适量钢纤维掺量的情况下,高与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均明显提高,同时其干燥收缩值降低.对于加载的试件,钢纤维降低了拉应力对UHPFRCC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不利影响,并且提高了材料的抗冻融性能.

  • 标签: 超高性能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 荷载与环境耦合作用 力学性能 耐久性
  • 简介:将减摩粒子MoS22加入聚酰亚胺模塑粉共混后,采用真空热模压成型,考察MoS2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以及制备条件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MoS2质量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摩擦性能最优。且在此配比下通过EDAX观察复合材料表面MoS2粒子富集且分布较为均匀。显示由于试验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采用真空热压,隔绝了空气,通过XRD显示没有出现MoO3的杂峰,保持了MoS2的润滑性。

  • 标签: MOS2 分散性 制备条件 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 简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合肥学院化工系四个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化学实验教学情况进行问卷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实验教学缺乏兴趣,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实验态度亟待端正;学生缺乏实验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同时,实验教学模式陈旧,学生主体地位难以凸显;实验考核缺乏科学性,评价标准亟需完善。为此,通过全面调研和系统分析,提出了系列相应的整改措施和对策,旨在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 标签: 化学实验 地方应用型高校 教学现状 问卷调查
  • 简介:孙伟,东南大学材料学科的第一位院士,也是当前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仅有的三位女院士之一。年已七旬的她依然和年轻人一样,忙碌在教研室、实验室和施工现场。她的大半人生都献给了她所挚爱的"混凝土世界"。

  • 标签: 世界记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 中国工程院院士
  • 简介: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简称“广油”)创立于1954年,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所石油化工特色院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是广东省人民政府与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阴方共建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广油团委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取得显著效果,2016年被评为广东省文明单位。

  • 标签: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广东省人民政府 大石油公司 工学院 团委 形象
  • 简介:在新的形式下高校如何实现全方位、立体育人的工作,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面临的问题。上海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实施导学与成才制度创建、大学生科技创新指导、导师科研助理、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模式创新、导师精准就业指导、高质量研究生生源培育的"六位一体"学士导师制,有效地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了从思政教师到全员思政、从显性教育到显性与隐性教育并重的转变,为实现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范式。

  • 标签: 全过程育人 “六位一体” 学士导师制 实践育人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