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构建科学的基层检察官、检察辅助人员业绩评价机制,应遵循依法构建、客观、公正的原则,从评价的范围、指标、方式、主体、程序和结果运用多个要素着手,做到评价内容有针对性、评价指标科学合理、评价方式分类量化、评价主体公正稳定、评价程序公开有序、评价结果客观准确。

  • 标签: 业绩评价机制 结果性指标 行为性指标
  • 简介:我国现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动,矛盾频发刺激民众对司法的巨大需求。虽然国家加大司法投入,增加司法供给,但法院仍面临“诉讼爆炸”、“案多人少”的现状。就上海法院而言,2013年全年上海法院共受理案件48.6万件,

  • 标签: 司法改革 管理模式 语境 “诉讼爆炸” 上海法院 社会转型期
  • 简介:我国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设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对于刑事辩护来说意义重大。从证据法的角度看来,专家辅助人意见具有言词证据、意见证据、弹劾证据的多重属性,因此意见的内容应围绕鉴定意见中的专门性问题,并结合《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规则来提出;而法庭对于鉴定意见的审查也应从准入资格与可靠性两方面进行,以免专家辅助人意见替代鉴定意见来主导审判。

  • 标签: 专家辅助人 鉴定人 鉴定意见 弹劾证据
  • 简介:2005年“两高”先后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检察改革的三年实施方案》和《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都将完善检察长列席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下称审委会)的制度作为今后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上海市检察机关在这项制度上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讨,其中2004年和2005年全市各级院的检察长列席审委会的次数分别达到了240次和284次,

  • 标签: 审委会 检察长 工作制度 检察改革 人民法院 审判委员会
  • 简介:本文认为,对案件的技术问题和鉴定结论进行全面审查乃是法官履行审判职责的必然要求,法官应正确区分案件的事实问题和法律问题。通过充分利用人民陪审员制度。探索专家陪审员制度。以及规范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标准与方式防止司法鉴定过程中存在随意性问题等途径.切实加强对技术问题的审查能力。专家辅助人制度是司法鉴定制度的重要补充.专家辅助人的资格无须限定职称、学历、职务等条件,应构建独立的程序规则。规范专家辅助人出具的书面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保障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的抗辩权.防止司法鉴定直接决定案件审判结果。

  • 标签: 专家辅助人制度 司法鉴定结论 知识产权审判 制度研究 人民陪审员制度 全面审查
  • 简介:在旅游业实务上,旅行社往往未经旅客同意,即将其业务转给其他旅行社,再由该其他旅行社委托他人实际提供食宿、交通运输等服务,此种"多层次转包"的现象颇为常见,尤其在国外旅游的情形更属常态,但一旦发生旅游事故及纷争,相关责任归属即成问题。本文依台湾地区法律规范及法院实务见解,分别介绍旅游契约之法律关系,其中涉及旅行业者与旅客之契约当事人关系,及旅行业者与履行辅助人之关系,并分别就侵权与违约责任两大部分加以阐析。

  • 标签: 旅游契约 旅行业者 履行辅助人 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
  • 简介:以电气火灾二次短路熔痕显微组织为例,利用显微图像各组元的灰度特性,运用数字图像技术中的图像滤波、图像分割、轮廓提取方法对显微组织图像进行预处理,获取图像晶格和孔洞。结合体视学方法.对显微组织晶格粒径、孔洞大小等几何特征参数进行计算分析与测量,探讨数字图像技术辅助二次短路熔痕金相组织进行定量分析技术方法。

  • 标签: 二次短路 金相分析 数字图像
  • 简介:在较早的一篇文章中,我们论述了显现潜在指印的新方法,用高强度的氩离子激光照射被检物证,并观察指印固有的黄绿色发光。如果需要的话,被检物证用发荧光材料仔细处理后,能够扩大此法的使用范围。这篇文章还指出,用激光法观察到的陈旧指印,在颜色上不同于新鲜指印,它显示出橙黄色,而不是黄绿色。这种区别,一定是

  • 标签: 氩离子激光照射 薄层层析法 激光波长 被检物 荧光材料 激光法
  • 简介:本文主要在探讨辅助参加与法院职权通知之效力。在辅助参加效力部分,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第63条第1项规定,参加人对于其所辅助之当事人,不得主张本诉讼之裁判不当。但参加人因参加时诉讼之程度或因该当事人之行为,不能用攻击或防御方法,或当事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不用参加人所不知之攻击或防御方法者,不在此限。本条第1项之规定于台湾"民事诉讼法"2003年2月7日修法时并未修正。辅助参加人参加后之效果为何,于他造当事人与辅助参加人之间可

  • 标签: 既判力 民事诉讼法 防御方 重大过失 台湾地区 诉讼标的
  • 简介:专家辅助人制度是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2014年两起轰动案件审理中,专家辅助人参与庭审.体现了这一制度在维护司法的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方面的积极功效。由于立法仅对专家辅助人制度做出简约规定.因而在专家辅助人的主体地位、中立性、准入机制以及专家意见的证据属性等方面存在诸多理论争议。应当在吸纳理论共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专家辅助人制度予以立法完善。而对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开放态度,将会有助于此领域的实践探索.有助于我们继续积累不同的实践经验。

  • 标签: 专家辅助人 刑事诉讼法 司法鉴定制度 实践经验
  • 简介:自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以下称《决定》),规定“人民法院不得设立鉴定机构”起,在人民法院中开展了20多年的司法鉴定工作就从法院的司法技术工作中分离出去,意味着法院相关鉴定人员职能发生了质的转变。审、鉴分立是司法中立性这一本质特征的具体体现。今后所涉及审判活动中有关法医类鉴定等业务,则转向委托依照《决定》成立的司法鉴定机构来进行。人民法院的司法技术部门和司法技术人员如何更好的适应这一重大的职能转变,如何继续发挥他们的司法辅助功能,更好的为审判执行工作服务,是法院司法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课题。

  • 标签: 职能转变 司法辅助 鉴定管理
  • 简介:(司发通[2017]68号)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意见》,充分发挥公证制度在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的职能作用,现就开展公证参与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事务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 标签: 公证服务 公证机构 工作通知 强制执行效力 债权文书 中共中央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