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8 个结果
  • 简介:台湾地区与大陆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紧密,人民币在两岸之间流通日益频繁,同时,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的情势下,台湾民众对人民币的期望值也持续增高,在此基础上将台湾建成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不仅具有物质基础,还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基于台湾地区金融业发展状况,台湾地区建成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需要从选择正确发展模式、制定相关法律、借助福建自贸区利好政策和加强与大陆金融监管合作等方面入手。

  • 标签: 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 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金融监管
  • 简介:诉讼告知是第三人参加诉讼的重要途径。诉讼告知制度对第三人参加诉讼具有纠纷一次性解决、诉讼告知主体权益的维护、第三人程序配置利益的优化等重要功效。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诉讼告知制度关涉到诉讼告知的主体、告知的程序、告知的效力等规范。在我国第三人参加诉讼语境中,提出应赋予当事人诉讼告知之权利,限定法院诉讼通知之权限,增设诉讼告知程序之规范,并对当事人在第三人参加诉讼告知中设定救济之权利。

  • 标签: 第三人 诉讼告知 参加性效力
  • 简介:我国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确立已逾三年多,在这几年的司法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本身的不明确性及相应配套机制的不完善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各地基层人民检察院对于该机制的具体实施进行了广泛的探索,C市人民检察院“四位一体”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机制有其优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C市羁押必要性审查案件的数量与质量,适宜在基层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中推广。

  • 标签: 羁押必要性审查 四位一体 工作机制
  • 简介:近些年来,针对未成年的暴力、性侵案件成为社会关注与法律惩治重点。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多部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加强对未成年被害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双向保护。①针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②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专门发布《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典型案例》以指导司法实践加强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审判。综合而言,暴力与性不仅是成人社会中刑案构成的常见样态,也是未成年刑案中的常见样态。基于未成年身心发育、社会认知、成长教育的不完全特性,无论在实体法律规定还是程序法设置,亦或相关工作机制构建方面,都有基于对象特质的强保护必要。

  • 标签: 未成年人犯罪案件 司法实践 性侵害 人民检察院 惩治 救助机制
  • 简介:规避执行行为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降低了执行公信力和司法权威。近年来,通过变更法定代表人身份方式,规避法院执行措施,谋取不正当利益或损害他人利益的案例不断出现,其危害性足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由于立法长期缺位,司法实践中出现多种不同的应对模式和学术观点。本文对比分析了当前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法院对于被执行人变更法定代表人规避执行措施的三类规制方式与四种裁决思路,厘清了不同规制方式间的争议焦点、不同裁决思路产生的原因。在现有立法框架下,提出了结合目的、时间、行为方式和结果四个主客观方面的要素,识别变更法定代表人是否存在规避执行措施的恶意,从而限缩规制法定代表人恶意变更的案件范围。最后从起点防范与过程控制、微观规制与宏观应对等不同视角,提出执行阶段审慎认定、保全的拓宽适用、监管衔接阶段的法定代表人信用惩戒系统等三个阶段、两个维度的规制路径,以期在现行立法下破解执行难,防止'乱执行',促进执行工作规范化。

  • 标签: 法定代表人 规避执行 司法认定
  • 简介:2015年11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举办了以'依法治国视角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前沿博士生论坛。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培养处处长汪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朱旭东教授致辞。论坛邀请到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李晓燕教授、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孙绵涛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湛中乐教授、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研究所李玲教授、中国台北教育大学周志宏教

  • 标签: 全国教育 前沿博士生 博士生论坛
  • 简介:2015年10月31至11月1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分会第九届学术年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依法治国视角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政策与法律问题研究',来自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领域的学者、学生等共计300人参与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们分别就教育法治视角下的教育公平问题、学校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政策与法律热点案例、《教师法》修订

  • 标签: 政策法律 教育政策 中国教育学会教育
  • 简介:通过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相关条款的文本分析,提出《公约》并没有赋予"混合争议"的领土主权争端以明示管辖权基础,《公约》第298条第1款(a)(i)项亦未能赋予其以隐含管辖权基础。并通过对涉及"混合争议"情形的圭亚那诉苏里南案、查戈斯海洋保护区案的分析,提出目前为止的海洋法国际司法实践,并未肯定对该情形下领土争端的管辖权。而且,将海洋争端剥离出"混合争议"进行强行裁决的做法违反《公约》管辖权限制。最后,在上述推论的基础上结合中菲南海仲裁案,提出仲裁庭对中菲南海仲裁案所涉及到的"混合争议"没有管辖权。

  • 标签: 混合争议 领土争端 隐含管辖权 切割路径 中菲南海仲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