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91年底,前苏联以解体为15个独立国家而在世界地面上正式消失。在苏联解体过程中,民族问题起了重要作用。加深对苏联民族问题的理论认识并从苏联实际情况出发加以剖析,不仅对我国解决民族问题有所助益和借鉴,而且对社会主义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中进一步深刻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进而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

  • 标签: 民族问题 社会主义历史 独立国家 理论认识 社会主义国家 民族一体化
  • 简介:生活在新疆天山、阿尔泰山一带的哈萨克族,是以放牧为主业的少数民族,在他们的生活中始终保留着古老游牧民族的特色,特别是与“马”有着不解之缘。转场生活在马背上度过逐水草而居,是游牧民族生活的特点,哈萨克牧民每年都要依照季节的变化而

  • 标签: 马背 民族 哈萨克
  • 简介:社群主义强调社群的公共利益,认为民族或国家都是社群的一个类型。国家可以通过诉求民族理想来强化公民身份,让公民相信他们构成一个共同的民族。属于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公民彼此认同,愿意为同胞们做出一定的牺牲,也愿意遵守国家相应的法律与政策。社群主义的相关理论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标签: 社群主义 公共利益 公民资格 民族 国家
  • 简介:1939年2月,顾颉刚发表名文《中华民族是一个》。此文既非应景的时务策,也非完全成熟的理论体系,而是一篇承前启后的理论提纲。事实上,关于中华民族的理论思考,贯穿顾颉刚的整个学术生涯。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中华民族理论的基本逻辑是旧“一”向新“一”的进步。30年代,其理论逻辑转向“多”与“一”的协调。40年代后,顾颉刚试图将上述两个逻辑调和起来,以进步观念阐明中华民族斗争融合的历史过程,并赋予此历史过程以一种共同生活结构,在打破陈腐的华夷之辩同时,防止政治体量的减损。尽管顾颉刚最终没能建构出体系完备的中华民族理论,但他对中华民族理论的历史逻辑和政治属性皆有深入研究。

  • 标签: 顾颉刚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一个
  • 简介:第二届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治论坛于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广西民族大学举行,论坛以"制度·权利与国家认同"为主题,就"现代多民族国家建设与民族、族群政治"、"少数民族权利保护问题研究"、"国家认同与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以及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 标签: 民族理论 民族政治 论坛综述
  • 简介: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思想的一脉相承,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中的民族工作思想,梳理了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政策的科学内涵、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的发展和创新,阐释学习、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的重大意义。

  • 标签: 十九大报告 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 创新 特色 意义
  • 简介:抗击非典是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严峻考验,也是对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一次最实际的考验和锤炼。中华儿女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历史上形成的民族精神,同时也创造了与新的实践相适应的新的民族精神,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和新的活力,为民族精神增添了一笔新的宝贵财富。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要大力弘扬和锤炼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

  • 标签: 非典型肺炎 民族精神 锤炼
  • 简介:新华社电10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认真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不断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

  • 标签: 胡锦涛 民族工作 民族进步 民族问题 中国 民族繁荣
  • 简介: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地区秩序维护的基础,将其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纳入村民自治体系,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参与度,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透过对F村和K村的村规民约文本分析及相关调查可以看出,现行村民自治制度的外生性导致的少数民族地区村民政治参与度不高是少数民族地区村民自治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所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将少数民族习惯法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纳入村民自治体系,这样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参与度,从而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明建设.

  • 标签: 少数民族习惯法 乡村政治 政治文明 村民自治
  • 简介:该文首次提出“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城镇化”概念,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城镇化浪潮历史背景回顾总结了不同时期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并着重梳理了已有研究成果中对少数民族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客观条件、模式选择、动力机制以及相关影响等方面的阐述,从而在此基础上作出对该领域研究的评价和展望。

  • 标签: 少数民族 民族地区 城镇化 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
  • 简介:民族政策衔接工作:民族体制转换过程中不可忽略的步骤石玉珍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民族工作面临着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即关于民族政策的衔接问题。对此,湖南省政协副主席、民委主任石玉珍同志做了极为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九十...

  • 标签: 民族政策 少数民族地区 衔接工作 转换过程 民族体 民族优惠政策
  • 简介:东安县地处湖南省西南端,土地总面积2219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共有瑶族、壮族、侗族、回族等15个少数民族,人口约3500人,分布于全县17个乡、镇、场.

  • 标签: 东安县 民族工作 湖南 民族优惠政策
  • 简介:人大代表对本行政区域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以下简称建议)是人大代表在人代会期间和闭会期间行使职权、履行职责的主要渠道,是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和要求的有效途径,也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的重要形式。许多地方人大常委会对人大代表的建议高度重视,认真交办,强力督办,狠抓落实。'一府两院'对代表建议的办理也相当重视,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承办单位认真办理,办结率、答复率及代表的满意率不断提高;对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向代表详细说明原因,认真作出答复。

  • 标签: 代表建议 人大代袁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人大监督
  • 简介:文化作为国家和民族认同感的纽带,是社会最为显著的一个文明标签。在现代社会,文化主要通过媒介加以传播扩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传统文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传统文化模因的叙事与传播在新媒体技术语境下获得了新的发展契机,表现为叙事主体的多元化调整、叙事方式的交互式转换、叙事符号的全觉式呈现等叙事特征。从媒介叙事入手,建构起媒介叙事的新传统文化形态、推动媒介叙事的移动新媒体场景入口建设、开发媒介叙事的核心文化资源,是有益于传统文化发展的新路径。

  • 标签: 传统文化 模因 新媒体 跨媒介叙事
  • 简介:东山镇位于宣威市东部。全镇22个村委会中有少数民族的村20个,全镇54046人,少数民族人口5251人,占总人口的9.7%。近几年来,东山镇党委、政府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致力于少数民族群众的脱贫致富,使他们在生产、生活、教育、文化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

  • 标签: 民族团结工作 脱贫致富 宣威市 东山 少数民族人口 纪实
  • 简介:9月18日至28日,省民族宗教委人事处、省民语委办公室组织专业人员到怒江、德宏、西双版纳等州I市开展民族语文翻译专业职称评审条件修订工作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座谈等方式了解有关民族语文翻译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收集意见建议,为及时开展民族语文翻译专业职称评审条件修订工作做好准备。

  • 标签: 民族语文 翻译工作 修订工作 评审条件 专业职称 专题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