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戈尔巴乔夫当政两年半以来,苏联不断地明确了改革指导思想和目标,确定了改革基本原则和途径,通过了一系列实施改革法律和条例,从而展示了改革整体规划和基本蓝图。正如戈尔巴乔夫不久前指出,“已确定了改革完整概念”和“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纲领”。这也就比较明确地回答了人们所关心一些关键问题。

  • 标签: 经济改革 戈尔巴乔夫 苏联 基本原则 根本改革 指导思想
  • 简介:英国《经济学家》周刊5月6日发表题为《诸多教训》文章,谈到日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略行为认识问题,摘要如下:从1931年进攻中国东北到日本天皇投降,在这14年中共有数千万人死人战火、俘虏营、轰炸和饥饿。

  • 标签: 战争罪责 日本战后 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东北 完全承认 侵略行为
  • 简介:贵州省有五个船队,近来出赤水河、乌江,顺、长江而下,远航两千多公里,给缺煤江浙一运去了一万多吨煤炭、木材……。这个数字似呼馓不足道,然而却带来了滔滔江河呼唤:发展内河航运,大有可为。

  • 标签: 带来信息 煤航运 航运带来
  • 简介:<正>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可以说是冷战时期美苏之间最严重一次直接对抗。两个超级大国继在欧洲紧张对抗(1959—1961柏林危机)之后,又于加勒比海地区走到了战争边缘。因此,古巴导弹危机是分析冷战时期东西方冲突性质、美苏处理危机方式一个典型事例,对于我们理解冷战史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冷战结束,美国和前苏联把大批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秘密档案文件解密,其中据有的学者估计,美国已把大约80%所有有关这场危机秘密文件公诸于世。①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也在1992年就该事件公开发表了自己

  • 标签: 古巴导弹危机 苏联 赫鲁晓夫 中程导弹 卡斯特罗 美国情报部门
  • 简介:就业问题是最敏感社会问题之一,它对国家政局能否稳定,国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其他社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有直接或间接影响.

  • 标签: 就业问题 政府 充分就业 国家 家政 国民经济
  • 简介:<正>最近参加一些讨论,听专家学者们分析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感到很有趣。有趣原因倒不是众所周知在国内外引起热烈讨论“遏制”与“参与”,而是自己从中发现,研究生时学一点理论终于用的上了,这就是关于外交决策几个模式。印象中,好象学过不少政策史方面的知识,但对政策是如何产生,却不甚清楚。记得只有一个老师课程,比较系统地涉及了决策。大致记得决策是复杂过程,各种信息输入到决策机构,决策者往往在不公开情况下作出决定,而产生政策就是政治

  • 标签: 对华政策 克林顿外交政策 理性行为 “遏制” 利益集团 外交决策
  • 简介:通过对战国时代均势政治分析,本文指出,无政府状态下动荡国际环境给国家安全带来巨大风险促使各国为抗衡对手而进行内部制度革新;“竞争性效仿”是普遍存在;知识分子跨国流动自由程度影响着国家间竞争性效仿效率:制度“创新”同样是普遍;国内制度革新意义上“内部制衡”效能取决于国家层次上各个具体因素;安全环境过于恶化可能削弱“内部制衡”,并导致更积极地寻求盟友行为。

  • 标签: 均势 制衡 无政府状态 普遍 国家安全 政治
  • 简介:<正>一九八○年八月在波兰出现大规模工潮,是波兰社会一系列矛盾激化集中反映,也是波兰政治和经济危机一场大爆发。工潮发生后,波兰党内和社会各界人士几乎一致呼吁要求进行改革,认为只有改革才有出路,才能恢复党声誉,拯救波兰社会主义事业。改革符合时代潮流,顺民意,合民心,在波兰已成为不可逆转一种历史趋势。波兰近年来改革,既触及上层建筑,也涉及经济基础,两者之间紧密相联,互相促进。在具体进行过程中,因受现实或历史条件制约,各个领域改革步伐有先有后,有急有缓,情况比较复杂。现按改革内容,对波兰在八月工潮后一些改革情况试作扼要阐述。

  • 标签: 波兰统一工人党 体制改革 经济改革 团结工会 经济危机 工潮
  • 简介:<正>雅典公共生活伟大时代,衰落于公元前五世纪七十五年,而政治哲学伟大时代,则是在雅典与斯巴达斗爭失败以后才开始。在这点上,和历史上许多情况一样,思考总是跟随完成之后发生,原则只有经过长期实践,才能抽象地给予说明。公元前五世纪雅典人,很少读书和著书,此外,即使在柏拉图以前时期,写出了政治论著,也很少能保存下

  • 标签: 柏拉图 政治思想 政治哲学 雅典人 公元前 苏格拉底
  • 简介:<正>1989年初,大多数研究东欧问题专家都认识到了东欧共产党政权面临政治和经济危机。外债、合法性丧失、苏联支持力削弱以及中央计划弊病只是这一地区所面临最显著和众所周知危机。但是,这些危机并不一定会严重削弱多数东欧政府继续控制自身社会能力。一年以后,东欧却变得面貌全非了。几乎所有的共产党政权都发生了剧变。假如

  • 标签: 东欧共产党 多元主义 理性主义者 解决方法 反理性主义 教训
  • 简介:青少年在15岁左右时候,常常表现出非常叛逆,希望独立情况,心理学家把青少年在这段时期此类特别的心理变化统称为"十五岁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有心理学家发现,"十五岁现象"已经悄悄提前了.

  • 标签: 逆反心理 学生心理 表现形式 教育者 教育方式
  • 简介:近几年来,有的同志提出“犯罪不是阶级对抗社会特有的现象”,应当“主要用非阶级观点”来看待犯罪问题,又有的同志认为,分析犯罪根源“最本质则是社会原因中新旧文化、新旧观念相互冲突给人们心理带来影响”;还有的同志说犯罪是“人性‘异化’为兽性结果”,等等。

  • 标签: 犯罪现象 阶级分析 社会原因 犯罪问题 阶级观点 犯罪根源
  • 简介:美国很早就制定了自己全球战略。在20世纪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全球战略对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尽管如此,美国全球战略也没有像在今天这样备受关注。特别是在2001年“9·11”事件发生以后,美国全球战略已不仅仅停留在专家学者文章和著作中,而是广泛存在于政党和政府各类文件,以至广大民众日常语汇中。在今日世界,人们在不同场合所说美国全球战略,其中涵义是不同。本文从解释美国全球战略涵义入手,系统阐述美国全球战略历史演变,(小)布什政府对美国全球战略历史继承及其在“9·11”事件后对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最后简要说明美国全球战略发展趋势。

  • 标签: 美国 全球战略 布什政府 “9·11”事件 外交政策 综合国力
  • 简介:<正>1983年3月6日,在联邦议会选举中,绿党获5.6%选票,突破了联邦德国(下称西德)选举法规定5%最低票数限制,从而进入了联邦议会。在1949年以后成立政党中,绿党是唯一进入联邦议会党。1985年初,西德绿党代表团首次对我国进行访问。关于该党情况,报刊有过一些报道,但详细介绍所见不多。绿党究竟是在什么背景下成立?它究竟是个什么样党?它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本文想就上述问题作些粗浅分析和介绍。

  • 标签: 联邦德国 绿党 议会选举 选举法 政党 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