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世界旅游的主流,五台山是我国著名的4A级旅游景区,具备生态旅游开发的环境和资源优势,对其进行生态旅游开发且与佛教文化旅游相融合,将会带来强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五台山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五台山成为世界遗产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五台山 生态旅游 开发意义
  • 简介: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第三理事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十二月三日至九日在北京白云观召开。本届理事二十三人出席会议,道协组织及重点宫观负责人十九人列席会议。会议由黎遇航会长主持,并在十二月三日作了《开幕讲话》。会议期间,听取和审议了王伟业秘书长代表常务理事会所作的《工作报告》,讨论了下次代表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见白云观道众,举

  • 标签: 中国道教协会 北京白云观 道协 理事会议 代表会议 道教界
  • 简介:四川省盐亭县伊斯兰教第五代表会议,于1999年4月19日在县城北街清真寺隆重召开。来自全县伊斯兰教界的代表43人出席了会议,县委、县政府、县政协、县委统战部的领导,以及县内兄弟教会负责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听取了伊协副会长达光友所作的《开拓新局面,...

  • 标签: 伊斯兰教 盐亭县 代表会 财务工作报告 清真寺 开拓新局面
  • 简介:2001年2月17日,宁波市佛教协会假座本市云海宾馆三楼,召开了七届三理事会。在主席台上就座的有市委统战部、市民族宗教局等领导同志。除个别理事请假缺席外,共有二十七名理事出席了会议。

  • 标签: 理事会 宁波市 召开 云海 主席 市民
  • 简介:2015年12月22日至23日,甘肃省道教协会第七代表会议在兰州召开。来自全省12个市州的102名代表和5名特邀代表出席。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胡诚林道长代表中国道协到会祝贺。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宗教事务局局长丁军年,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郭清祥分别在开幕式、闭幕式上讲话。

  • 标签: 中国道教协会 代表会议 甘肃省 宗教事务 副部长 统战部
  • 简介:11月15日,浙江省佛教协会第七代表会议在杭州开幕,会议总结回顾浙江佛教协会第六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提出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和任务,审议修订《浙江省佛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浙江省佛教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会长、副会长等,怡藏当选会长。

  • 标签: 浙江佛教协会 代表会议 浙江省 第七届理事会 会议总结 协会章程
  • 简介:2005年1月15日北京市道教协会第一代表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北京市道教界教职人员、道教信众及各界代表共8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道教协会 代表会议 信众 北京 召开 人参
  • 简介:乐清市道教协会第七代表会议于2008年7月8日在乐清新世纪大酒店召开。应到代表111名,实到108名。

  • 标签: 代表会议 道教协会 乐清市
  • 简介:应中国佛教协会的邀请,日中友好佛教协会第五友好访华团,在会长道端良秀长老率领下,于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八日,由赵朴初会长陪同,访问了北京、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地,受到我国佛教界和各有关部门的热烈欢迎。四月二十五日,道端长老一行抵达北京时,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亲自到机场迎接,当晚,设宴为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洗尘,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乔连升局长等出席了宴会。赵会长在宴

  • 标签: 佛教协会 日中友好 赵朴初 佛教界 隆莲法师 真禅
  • 简介:10月16日至17日,宁波市佛教协会召开了第八代表大会,宁波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邵占维,宁波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凤姣出席会议。来自佛教界的僧众代表和各县(市)区民宗局局长共100余人参加了会议。宁波市少数民族联合会会长代表各民族宗教团体到会致贺词。

  • 标签: 第八次代表大会 中国佛教协会 宁波市 宗教团体 少数民族 统战部
  • 简介:彭琦在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版《天主教研究论辑》(第5辑2008)上发表文章《梵会议与天主教会现代化的反思》。文章指出,梵会议是天主教会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逐步回应现代社会挑战的里程碑。梵会议通过的决议,

  • 标签: 天主教会 现代化 宗教文化出版社 现代社会 历史进程 全球化
  • 简介:佛教是杭州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自1927年以来因多种原因,没有传过戒。为了续佛慧命,使正法久住,同时使佛教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相协调,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杭州市佛教协会于2000年12月12日到2001年1月8日分别在上天竺法喜寺和三天竺法镜寺举行传授部僧三坛大戒法会。

  • 标签: 中国佛教协会 传戒法会 组成部分 杭州市 协调 批准
  • 简介:近现代中国佛教因受诸种因素的影响,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居士佛学和义理研究的兴盛发达,把中国现代佛教的学术成就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居士佛学的兴起,反映了在家人与出家人的现代关系并反映了居士对弘扬佛教所做的贡献,其思想理论特征具有明显的时代意义。义学的发达主要在居士中间开展。法相唯识学是近现代佛教义学的中心内容之一,它与当时中国文化思想界的哲学追求相互契应,因之受到了重建中国思想的一些学术大家的热切关注。本文从历史背景和佛教环境以及人格观念、思维方式等多方面予以阐述,较深刻地揭示了近现代中国佛教从传统到现代的过程转换。

  • 标签: 中国佛教 法相唯识学 现代转换 人间佛教 欧阳竟无 章太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