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腺病毒发现60余年来,人腺病毒感染全球普遍存在,时有局部暴发流行。腺病毒通过基因重组,不断有新基因被发现,新的基因其致病特点各异,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流行的基因存在差异。腺病毒感染可引发呼吸系统、胃肠系统、泌尿系统及眼部疾病。儿童腺病毒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重症病例多,病死率高。目前,尚无抗病毒药物批准用于腺病毒感染治疗。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病死率超过50%,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重症肺炎救治难题。现综述人腺病毒感染研究进展,并总结儿童腺病毒感染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研究,以提高对儿童腺病毒感染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的认识。

  • 标签: 儿童 腺病毒感染 呼吸系统相关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蛋白(Alb)与重症腺病毒肺炎(SAP)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136例SAP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血清Alb与SAP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⑴136例患儿中男90例,女46例,年龄(1.8±1.5)岁;预后良好120例,预后不良16例;⑵单因素分析:血清Alb与SAP患儿预后相关(P<0.05);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在调整混杂因素后,血清Alb与SAP患儿预后呈线性负关系(OR=0.71,95% CI:0.51~0.98);⑷ROC曲线:血清Alb评估SAP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78,截点值取32.9 g/L时,灵敏度68.8%,特异度84.9%。结论血清Alb与SAP患儿预后之间呈线性负关系,血清Alb水平可评估SAP患儿的预后。

  • 标签: 血清白蛋白 腺病毒感染,人 肺炎,病毒性 儿童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携带人Endostati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hEnd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将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皮下注射建立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Ad—hEnd组、报告基因LacZ重组腺病毒组(Ad—LacZ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重组腺病毒200μl瘤内注射,隔日1次,共4次。观察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结果移植瘤成瘤率100%。治疗后4周,Ad—hEnd组、Ad-LacZ组和对照组移植瘤体积分别为(921.9±279.7)mm3、(2804.4±553.5)mm3和(3040.6±487.6)mm3;瘤重分别为(1.19±0.18)g、(2.38±0.42)g和(2.41±0.47)g;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6.3±7.1)%、(81.2±6.6)%和(79.4±6.2)%;MVD分别为12±4、27±5和25±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2±5.4)%、(9.4±4.9)%和(8.5±3.7)%。与Ad—LacZ组和对照组比较,Ad·hEnd组以上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Ad—LacZ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Endostatin基因可抑制胰腺癌的生长和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用于胰腺癌抗血管生成的基因治疗。

  • 标签: 胰腺肿瘤 内皮抑素类 腺病毒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SAP)的临床、影像学、内镜和肺功能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41例重症腺病毒肺炎并进行肺功能检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发病年龄2个月至6岁,男孩多见,病程约2~4周,高热[总热程(10.6±3.6)d]、呼吸急促、精神欠佳、血沉增快、乳酸脱氢酶(LDH)升高、D-二聚体升高、血清铁蛋白升高,易合并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感染;影像学提示进展迅速,多肺叶融合病变,呈向心性分布,可累及大小气道,胸腔积液少,易留有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后遗症;电子支气管镜下可见黏膜粗糙红肿,较多黏液栓,黏膜糜烂、通气欠佳、纵行皱褶、胶冻样分泌物及塑型性支气管;潮气呼吸肺功能提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参数值越低,阻塞越重。结论儿童重症腺病毒肺炎起病急、病情重,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支气管镜、肺功能的特点对其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 标签: 儿童 腺病毒肺炎 支气管镜检查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镜灌洗术在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6月入住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行支气管镜检查的51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灌洗分为灌洗组36例和未灌洗组15例。记录支气管镜诊断结果,支气管镜治疗前及治疗后2 h、24 h、48 h的血气分析,临床症状(发热、肺部湿啰音)改善时间、病原检出阳性率、病死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 h、2 h、24 h的主要生命体征如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以及支气管镜检查相关并发症。结果51例患儿均有支气管内膜炎,灌洗组36例气道内可见较多分泌物,未灌洗组15例仅有少许或无分泌物;灌洗组治疗后2 h、24 h、48 h的P/F值、PCO2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优于未灌洗组(P<0.05),未灌洗组治疗后24 h、48 h的P/F值上升,PCO2治疗后48 h下降(P<0.05)。灌洗组热程、肺部湿啰音消退时间均短于未灌洗组(P<0.05);灌洗组病死率低于未灌洗组[2.8%(1/36)比26.7%(4/15),P<0.05],灌洗组病原检出阳性率高于未灌洗组[55.6%(20/36)比20.0%(3/15),P<0.05]。支气管镜治疗前后各时间点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并发症分别为术中一过性低氧血症11例、支气管黏膜出血4例,术后低氧血症、术中高血压、低血压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应用支气管镜灌洗术,可能改善临床症状、呼吸功能,提高病原检出阳性率,降低病死率,安全有效。

  • 标签: 腺病毒 重症肺炎 儿童 支气管镜灌洗术
  • 简介:目的探讨腺相关病毒(AAV)载体转导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对肌腱愈合的影响,并观察腺病毒、AAV以及脂质体-质粒三种基因治疗载体应用于肌腱所产生的组织反应。方法取13只成年白色来亨鸡的双侧中趾趾深屈肌腱(26根),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根,实验组肌腱完全切断后注射AAV2-bFGF并以改良Kessler法修复,对照组不注射AAV2-bFGF,仪以改良Kessler法修复。第4周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第8周末测定趾屈曲功。将6只成年新西兰白兔的趾深屈肌腱(36根)分成三组,每组12根,分别注射10μL的腺病毒、AAV2和脂质体-质粒载体,术后第3、7、14天分别取肌腱,进行石蜡切片、HE染色。结果AAV2-bFGF可以在术后4周显著地提高肌腱bFGF的表达,而且不增加趾屈曲阻力(粘连形成)。所测屈曲功第8周末实验组为(0.052±0.031)J,对照组为(0.049±0.035)J,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66,P=0.8984)。脂质体-质粒载体组肌腱组织反应重于腺病毒载体组,AAV2载体组肌腱组织反应最轻,在腱外膜处有组织反应,而腱内膜区域几乎无组织反应。结论用AAV2载体转bFGF基因至肌腱能有效增加愈合肌腱的bFGF。在三种所研究的载体中,腺病毒和AAV2载体引起的组织反应比脂质体-质粒载体轻。AAV2引起的组织反应最轻。AAV2可能会成为肌腱的转基因良好载体

  • 标签: 基因疗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腺病毒 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天津市儿童医院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住院患儿中腺病毒和博卡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分子分。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1 171份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抽吸物,用腺病毒和博卡病毒感染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阳性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将腺病毒和博卡病毒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对,同时用MEGA7.0.26对腺病毒进行分子分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对不同年龄段(<6个月、6~11个月、12~23个月、24~35个月、36~47个月、≥48个月)及季节的腺病毒和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 171份标本中分别检出腺病毒30株[阳性率2.56%(30/1 171)]和博卡病毒84株[阳性率7.17%(84/1 171)]。不同年龄段腺病毒和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在1.02%(4/392)~6.61%(8/121)和4.09%(7/171)~11.45%(26/227)。各年龄段腺病毒和博卡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2.862,P=0.025;χ²=14.178,P=0.015)。冬季是腺病毒感染的高峰期,阳性率为5.54%(15/271);秋季和冬季博卡病毒感染的高峰期,阳性率分别为12.00%(36/300)和12.55%(34/271),高于其他两季(χ²=43.753,P<0.05)。不同季节呼吸道腺病毒和博卡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3.287,P=0.004;χ²=43.753,P<0.05)。29株腺病毒序列分别为HAdV-B亚群的HAdV-3、7血清和HAdV-C亚群的HAdV-1、2、5血清。结论腺病毒和博卡病毒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季节、患儿年龄等因素密切相关,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腺病毒,人 人博卡病毒 基因型 呼吸道感染 儿童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病毒载体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种逆转录病毒载体,能稳定且高效地转染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已成功应用于临床,并逐渐应用于其他生物医学领域。本文从慢病毒载体的分子构造、遗传毒性、细胞工程应用及转基因动物模型应用方面就慢病毒载体的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慢病毒 慢病毒载体 遗传毒性 细胞工程 转基因动物
  • 简介:在目前的疫苗研究中,对新疫苗免疫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减毒或无毒的病毒疫苗载体能够激发高效持久的系统和黏膜免疫,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研究新疫苗提供了一条途径。RNA病毒作为疫苗载体,在可操作性和免疫效果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近年来已成为疫苗研究领域的热点。综述了几种RNA病毒载体目前的研究状况及其在疫苗载体方面的应用。

  • 标签: RNA病毒 载体 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 HCMV)转录的长链非编码RNA4.9(long non-coding RNA4.9, lncRNA4.9)干扰慢病毒载体。方法设计并合成3条以lncRNA4.9为靶点的干扰序列,构建穿梭质粒GV248和目的干扰序列的重组质粒,测序验证序列,将重组质粒与骨架质粒pHelper1.0、p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病毒颗粒并检测拷贝数。将干扰慢病毒载体转染THP-1细胞,观察荧光表达量,通过real-time RT-PCR法检测干扰效率。结果构建的3组慢病毒干扰载体(LV1、LV2、LV3),LV2和LV3具有干扰效率,LV2组干扰效率最高。结论成功构建lncRNA4.9干扰慢病毒载体,为后续进一步研究lncRNA4.9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人巨细胞病毒 长链非编码RNA 干扰慢病毒载体
  • 简介:2010年1月11日,西格里集团子公司HITCO碳纤维复合材料公司(HITCOCarbonCompositesInc.)宣布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已经与其签署了一份意向书,由HITCO公司为F-35“闪电”Ⅱ战机制造机翼蒙皮和机舱蒙皮。

  • 标签: 碳纤维复合材料 F-35 战机 闪电 组件 Carbon
  • 简介:据美国《防务新闻》网站2018年4月20日报道,尽管上月韩国空军为其首架F-35闪电Ⅱ战斗机举行了庆祝仪式,但这架第五代战斗机并未在汉城政府中获得广泛欢迎。前朴槿惠政府签署的40架F-35A采购合同目前正在接受深入调查.主要涉及当时战斗机的选择过程和是否存在价格游说等情况。

  • 标签: F-35 韩国空军 采购项目 政府 调查 第五代战斗机
  • 简介:面对21世纪空中力量可能面临的挑战,确保绝对的空中优势,降低战损率,节省研制采购成本,美军在上个世纪90年代提出了研制集隐身、先进航电性能、垂直,短距起降能力和低成本于一体的JSF“联合打击战斗机”计划。

  • 标签: 二十一世纪 F-35 空中力量 21世纪 空中优势 采购成本
  • 简介:目的:构建趋化因子CXCL12的重组腺病毒表达载体,观察其对间充质干细胞(MSC)中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目的基因CXCL12全长cDNA模板进行PCR扩增、酶切后与pHBAd-MCMV-GFP载体结合,获得pHBAd-MCMV-CXCL12-GFP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和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利用所携带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测定病毒滴度,观察基因转染效率,Q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CXCL12重组腺病毒转染后MSC中CXCL12和Runx2的表达。结果:酶切、PCR及测序结果证实CXCL12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转染MSC后CXCL12和Runx2的表达明显升高,AMD3100可以降低CXCL12基因转染后MSC中Runx2的表达。结论:趋化因子CXCL12和MSC表面的CXCR4结合对MSC中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Runx2的表达具有促进作用。

  • 标签: 趋化因子CXCL12 腺病毒表达载体 基因转染 间充质干细胞 转录因子Runx2
  • 简介:目的:构建并制备能够有效表达EB病毒BHRF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观察BHRF1表达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KMB17)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PCR法,从B95-8细胞扩增EBVBHRF1基因,克隆至pWPIGW慢病毒载体上,与pVSVG及pSPAX质粒共转染人胚肾293T细胞,包装出重组慢病毒。将纯化后的重组慢病毒直接感染293T和KMB17细胞,荧光显微镜、实时定量RT-PCR、免疫印迹等方法检测BHRF1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BHRF1表达对凋亡诱导剂或无血清培养诱发KMB17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重组慢病毒介导BHRF1在293T和KMB17细胞内获得表达,能有效地抑制KMB17细胞的凋亡。结论:成功构建了表达BHRF1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载体

  • 标签: EB病毒 BHRF1 慢病毒载体 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儿童病毒性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特征、体征、生化检查情况、脑电图和CT情况。结果35例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呕吐、头痛、精神异常、意识障碍、抽搐等,脑脊液异常24例,脑电图异常30例,CT扫描异常6例;经过积极治疗后治愈28例(80.00%),好转6例(17.14%),平均住院时间(9.55±3.25)天。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和症状呈多样化,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儿童病毒性脑炎 临床特征 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