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分期康复护理在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的应用效果,为提升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术后康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神经断端吻合术治疗,按照手术顺序编号,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护理路径实施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行分期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6周及1年受损部位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发汗试验评定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得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周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及1年观察组患者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有汗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病损部位活动功能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分期康复护理能明显提升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患者神经断端吻合术后6周及1年的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病损部位功能活动能力,是更适合此类患者的一种康复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周围神经完全性损伤 神经断端吻合术 分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及改善患者周围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60例患者,均收治于2023.01至2023.12。随机分成甲、乙组,各30例。分别予常规西药治疗、常规西药+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比对两组疗效、周围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乙组治疗总有效率较甲组高,周围神经功能评分较甲组低(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行当归四逆汤治疗效果好,可显著改善周围神经症状。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当归四逆汤加减 疗效 周围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神经肌电图检测方法在早期糖尿病患者诊断周围神经损害中的敏感性。方法对164例病程<5年的糖尿病患者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与正中、腓浅、腓肠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正中神经F波、胫神经H反射及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采用神经电生理方法进行测定。结果164例患者胫神经的H反射及下肢SSR总异常率均较高,且异常率随病程的增加而增加;病程>3年的糖尿病患者双下肢腓总神经MCV与腓浅神经SCV异常率也很可观。结论胫神经H反射是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最敏感指标,SSR的异常亦不可忽视,要综合神经肌电图几项检查结果,正确评价糖尿病周围神经功能状态。文网http//www.xzbu.com/6/view-6869194.htm

  • 标签: 神经肌电图 早期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 简介:1例64岁和1例46岁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服用来氟米特后出现双手麻木、痛觉过敏、足下垂等症状,排除其他因素引起的神经病变后,及时停药,上述症状好转;并对来氟米特致周围神经病变进行文献复习,总结其发生特点、诊断、危险因素等,-旦明确是由于药物导致的外周神经病变后,应立即停药,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 标签: 来氟米特 周围神经病变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不同部位周围神经鞘瘤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09例不同部位的周围神经鞘瘤,总结病灶的位置及走行、形态、大小,及其CT、MRI影像学特征。结果109例患者病灶位于四肢34例,颈部21例,胸壁17例,腹膜后15例,胃壁10例,其他少见部位12例,共113个病灶。病灶以椭圆形为主(82/113),类圆形次之(27/113),边界清楚、光滑。四肢、颈部及胸壁病灶(67/75)多沿神经方向走行。四肢病灶MRI多表现为典型脂肪分离、神经出入和靶征。颈部、胸壁病灶以典型CT、MRI表现为主:均匀或欠均匀低密度/等信号,T2WI像呈靶征,增强后表现为中心逐渐强化的靶征。腹膜后、盆腔病灶则以不典型CT、MRI表现为主:多房囊状或厚壁囊状不均匀密度/信号,增强后呈多房囊状延迟强化;胃壁病灶CT多表现为均匀等密度,增强后明显延迟强化。结论不同部位的周围神经鞘瘤有相似的影像学表现,但是每个部位肿瘤根据所选影像学检查方法不同表现有所差异,认识其CT、MRI影像学特征,有助于术前正确诊断。

  • 标签: 周围神经鞘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虽治疗方法众多,但大部分治疗方法疗效不佳。药物治疗是基本、简便的治疗方法。本文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主要介绍抗抑郁药、抗惊厥药、阿片类药物、α-硫辛酸、局部药物、中药,以及治疗新进展,为临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药物疗法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CT诊断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8例疑诊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CT检查以及MRI检查,观察其临床检出情况以及其成像特点。结果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8例疑诊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患者后期有25例患者确诊,给予CT检查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阳性检出率与MRI检查阳性检出率均为96.0%。结论对于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给予CT检查以及MRI检查可有效提高临床检出率。

  • 标签: CT诊断 腹膜后恶性周围神经鞘瘤 临床价值
  • 简介:糖尿病(DM)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并发的周围神经病变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中晚期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中西医诊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诊断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 简介:摘要从国内外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理研究、治疗研究及中医中药、针刺、灸法及外治法对本病的干预研究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和总结,以综述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实验研究进展情况。结果提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理复杂多变,中医药在探寻其发病机理及药物的作用机理方面取得较大进展,疗效确切,前景可观。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文献综述
  • 简介:【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局麻药对周围神经的毒性,并对其实际临床意义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促进局麻药的合理化应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患者的伤害,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局麻药 周围神经 毒性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往往表现为四肢疼痛、麻木、运动障碍等,病情严重则局部坏疽、溃烂,有的甚至面临着截肢风险,自残率较高,直接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者常常郁郁寡欢,痛苦无比。本研究从西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非药物治疗三方面重点论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进展,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西药 中医药 非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周围神经阻滞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70例肛肠类疾病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同时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治疗组,其中观察组行肛管内齿状线上黏膜穿刺的方式进行麻醉,治疗组则运用肛周神经阻滞方式开展麻醉。结果观察组有出血症状以及局部肿胀症状的病患人数明显高于治疗组,且比较结果有显著差异。结论肛肠手术中采用肛周围神经阻滞具有安全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用药量少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肛周围神经 肛肠手术 麻醉 肛肠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回顾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80例脑瘫患者,根据痉挛部位不同,选择相应周围神经进行部分切断,包括: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坐骨神经、闭孔神经和胫神经。结果术后痉挛缓解率100%,其中82例患者肌力下降,142例患者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随访期间,均见好转。随访6个月至3年,随访期间痉挛缓解率为95%。95%患者行走步态好转。结论周围神经选择性切断术是治疗脑瘫性下肢痉挛的安全、有效的神经外科方法。

  • 标签: 周围神经 脑瘫 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并对给与这些患者诊断以及治疗的方法等进行归纳总结。结果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经过诊断后,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7%。结论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准确诊断,需要辅助使用一些神经功能检查,例如神经传导功能检查、温度浅感觉检查、定量感觉等;根据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选择最优、最有效的治疗办法。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在中医文献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消渴痹症”“脉痹”“痿证”等范畴,中医方面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由于平素机体阴虚,因病久失治,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等因素所致,其病机主要为阴虚血瘀,病理可概括为虚和瘀,因虚致瘀,虚瘀错杂,以虚为本,以瘀为标,贯穿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始终,治疗当以辨证论治(阴虚血瘀、阳虚寒凝、气虚血瘀、痰瘀阻络、肝肾亏虚)治疗为主,标本兼治。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防治
  • 简介:<正>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可高达25%~90%,神经病变可累及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产生疼痛、麻木、运动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基础研究的进展,如神经血流量测定、神经病变超微结构和酶动力学研究,不仅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加深了认识,同时为针对性药物治疗措施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高血糖与糖尿病神经病变有关,因而良好地控制血糖是预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措施。恰当地对症治疗有利于受损神经的修复。近年来,发现有多种药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较好的效果,现予综述如下:

  • 标签: 药物治疗 高血糖 弥可保 超微结构 发病机制 受损神经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90%。目前DPN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主要认为与糖代谢异常有关,同时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C肽缺乏及雪旺细胞损伤等多种因素共同参与。本文综述了DPN的相关发病机制。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发病机制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