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一直是困扰临床的难题。虽然周围神经系统有自身的自我修复能力,但是对于近端的损伤,或者是大段的神经缺损来说,要想完全的恢复是非常困难的。近几年,以脂肪干细胞为基础的细胞疗法为研究对象,为周围神经的修复提供了新的希望。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脂肪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了重要的功能,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本项目拟通过体内外实验,系统研究ADSCs对神经再生的影响,并深入研究ADSCs对神经再生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周围神经 损伤 再生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因外伤引发的周围神经损伤采用温针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间接收的患者中选取48例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患者为例,进行研究。将患者病例打乱,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研究组,一组为对照组,各2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针灸方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基本功能进行评估,对患者治疗有效性进行统计。结果:研究组患者基本功能优良率达到91.67%,对照组达到62.50%,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总有效率研究组达到95.83%,对照组达到62.50%,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受到外伤出现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有显著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温针灸 外伤性周围神经损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低频脉冲电流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应用,旨在为临床治疗周围神经损伤患者提供相应的经验及依据。

  • 标签: 超声引导 低频脉冲电流 周围神经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神经松动术联合筋膜刀技术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神经松动术与筋膜刀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仅仅给予神经松动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对神经松动术联合筋膜刀技术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做出客观评价。结果:在缓解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部位疼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松动术联合筋膜刀技术能有效缓解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部位疼痛、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改善其所致的功能障碍。

  • 标签: 神经松动术 筋膜刀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 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坐骨神经来源外泌体(SN-EXO)促进周围神经损伤(PNI)后轴突再生加速功能恢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2021年3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通过EdU细胞增殖实验评价SN-EXO对许旺细胞(SCs)增殖能力的影响。21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PNI组及SN-EXO治疗组,每组7只。Sham组仅显露右侧坐骨神经,PNI组及SN-EXO治疗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挤压后神经外膜下分别注射PBS及SN-EXO。术后28 d进行步态分析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检测,并处死各组大鼠取右侧坐骨神经,通过HE染色评价坐骨神经组织病理学变化及轴突排列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分析SCs及轴突再生情况。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N-EXO可显著增强SCs增殖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 d,SN-EXO治疗组SFI为(-27.65±4.36)分,高于PNI组(-57.33±7.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EXO治疗组轴突排列较PNI组更加致密且有序,损伤所致轴突崩解和空泡变性现象较少;SN-EXO治疗组NF200及S100β荧光强度高于PN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EXO通过增强SCs增殖能力促进PNI后轴突再生及功能恢复。

  • 标签: 坐骨神经来源外泌体 许旺细胞 周围神经再生 神经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对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阶段在我院行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82例,以上对象随机分为2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给予早期康复训练。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手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3个月干预12个月后的手部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SNCV、SNAP,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 上肢周围神经损伤术 患肢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周围神经疾病的诊断主要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神经电生理检查来确诊,不过这种诊断方法无法确定病变的位置、病变的范围以及病变发展走向等,而这些都是保证周围神经疾病确诊准确度的重要指标。核磁共振神经成像检查激素可以将神经损伤的非侵入性高分辨率图像呈现出来,甚至可以达到半个神经束的解剖水平,解剖覆盖率较高从而提高诊断准确度。神经传导速度检查是诊断金标准,不过由于磁共振神经成像检查能够更早、更敏锐的发现神经损伤,因此本文则针对核磁共振对周围神经疾病的影响进行分析。

  • 标签: 核磁共振技术 周围神经疾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方法:抽选120例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肌电图检查,分析受检者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神经的MCV以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CV均小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可以很好的辨别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准确率和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抑制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目前仍较为少见,可能是免疫疗法导致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也可能与神经系统和肿瘤细胞存在共同抗原有关。该文报道1例PD-1抑制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同时合并胰腺损伤病例。患者为青年男性,应用PD-1抑制剂后出现胰腺损伤、糖尿病性酮症,同时合并周围神经病,肌电图见多发周围神经损害,脑脊液见蛋白-细胞分离,神经节苷脂抗体谱阴性,予以糖皮质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联合胰岛素治疗后好转。本病例以神经系统不良事件起病,症状缺乏特异性,且进展迅速、病情凶险,但激素及免疫球蛋白冲击治疗有效,因此应提高临床医师对PD-1抑制剂诱导的周围神经病的识别和处置能力。

  • 标签: 周围神经病 胰腺损伤 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联合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并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之分成研究组(针刺联合汤剂治疗)和参照组(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取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28(70.00)要高于参照组37(92.50),并且患者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情况也要优于参照组,差异比较p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针刺联合汤剂 治疗成效
  • 简介: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该病多以给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为主,短期可使患者症状好转,但无法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相较于药物治疗,非药物疗法在安全性、耐受性及成瘾性方面有其优势,其与药物治疗相结合或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能有效缓解疼痛,具有良好效果。

  • 标签: 自发电揿针 糖尿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非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措施。方法:获得委员会批准和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本院的做法是采用随机数乱序法的方式将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对数据分析护理措施的相关效果。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比对可得,对照组患者的腓总神经和胫神经反应速度提升量低于实验组,差异极大,P<0.05。结论:本研究得出结论,通过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神经反应速度,改善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病变 综合护理
  • 作者: 廖虹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本文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西药疗法的课题研究中,对比甲钴胺联合依帕司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7月-2022年9月收录的6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2例对照组(甲钴胺单一疗法)、32例实验组(甲钴胺+依帕司他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外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临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外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外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临床疗效更优,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采用甲钴胺与依帕司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缺损的外周神经功能,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 标签: 西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神经肌电图诊断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peripheral neuropathy,PN)的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2022年收治的糖尿病早期PN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本院收治糖尿病未发生PN患者50例作为参照对象(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神经肌电图诊断,比较肌电图结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胫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腓后神经F波、正中神经F波的离散度、潜伏期数值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神经肌电图诊断糖尿病早期PN效果良好,可有效鉴别糖尿病患者PN的发生,为后续诊治提供参考。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肌电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神经肌电图在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此次研究将2022.01-2022.12我院接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再将同期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各有患者30例,入院后均接受神经肌电图检查,对比不同的检查结果。结果 神经传导速度,尺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对比均为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神经传导速度对比差异明显(p<0.05);神经肌电图F波与H反射参数,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采取神经肌电图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 标签: 神经肌电图 糖尿病早期周围神经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录2021.5——2023.5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治疗方案,展开对比分析。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组间纳入相当,对应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中医治疗。结果: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评价值93.33%远高于对照组评价值70.00%,P<0.05。评测两组血糖水平,治疗前组间差异较小,治疗后两组血糖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各项指标均以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接受中医治疗,对稳定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各项临床症状的价值显著。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中医治疗 血糖水平 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