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基层急性胰腺炎发病高危因素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进行必要的预防。分析综合分析,中青年患者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尤其合并饮酒,也是导致急性胰腺炎发作的重要因素。积极寻找高甘油三酯血症病因,并给予降脂治疗,减少饮酒量是预防和减少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高危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01至2016.01我院新生儿科颅内出血早产儿69例作为研究组,同期住院非颅内出血(63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15种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种危险因素,经单因素分析,7种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缺氧、胎龄<34周二种因素是早产儿颅内出血最危险因素。结论早产儿颅内出血的发病与缺氧和低胎龄密切相关,故加强围产期保健,重视孕期胎儿监护对预防早产儿颅内出血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早产儿 颅内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脑外科术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2014年6月~2015年6月37例颅脑外科术后癫痫发作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术后非癫痫患者37例为对照组,对患者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各类因素与术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并总结防治对策。结果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央前后回或其周围部位手术、术后脑出血、感染及未使用预防性药物,与术后癫痫发作明显相关;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可降低癫痫发作率。结论颅脑外科手术后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比较多,控制术后感染、脑出血等危险因素可减少术后癫痫。

  • 标签: 颅脑手术 癫痫 高危因素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从而有针对性的防治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4年5月我院的158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的分析,总结出产后出血原因及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预防措施。结果导致产后出血的因素众多,主要有宫缩乏力因素、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因素,宫缩乏力因素是造成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因素,占总比的67.08%,共106例,胎盘因素次之,占17.72%,共28例,剖宫产的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与分娩年龄、孕产次、分娩孕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多胎妊娠、新生儿体重有关。结论加强产前宣教及孕期系统保健,筛查出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及时处理产程,减少社会因素剖宫产,以降低因产后出血导致的合并症及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高危因素 多样性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900例高危足月新生儿作为A组,另选取同期3000例无高危足月新生儿为B组,对两组新生儿的眼底出血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组新生儿中有174例出现眼底出血情况,眼底出血发生率为19.33%,B组新生儿中有98例发生眼底出血,发生率为3.27%,两组发生率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导致新生儿眼底出血的主要因素有新生儿窒息、产妇妊娠期高血压、新生儿缺血缺氧脑病等。结论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因素较多,与产妇、新生儿本身均有关系,为了更好的眼底出血进行预防,医院应加强筛查力度,减少发生率。

  • 标签: 足月新生儿 眼底出血 高危因素
  • 简介:2004年10月在昆明召开的全国小儿脑性瘫痪专题研讨会上我国专家们对1988年9月在佳木斯第一届全国脑瘫座谈会上提出的小儿脑瘫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进行的修订指出,小儿脑性瘫痪(脑瘫)是指出生前到生后1个月内各种原因所引起的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它是在婴儿期出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可合并癫痫、智力障碍、感知觉障碍及其他异常,并除外进行性疾病所致的中枢性运动障碍及正常小儿暂时性的运动发育迟缓。

  • 标签: 脑性瘫痪 危险因素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同时探讨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收集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患者80例,对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ICU护理,观察组(n=40)在常规ICU护理的基础上接受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房环境、病房条件、医护人员管理、侵入性诊疗、交叉感染为ICU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针对上述高危因素给予针对性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于提高ICU病房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ICU 院内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背景和目的:目前已知手术切除是肝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而肝硬化是肝癌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对55例肝癌切除术后患者(37例男性,18例女性)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29例患者是在正常肝脏基础上发展而来(A组),其余26例均存在慢性肝病基础(B组),值得注意的是B组患者年龄均较高(较高的危险因素)。结果:肿瘤全部切除占98%(A组100%,B组96%)。

  • 标签: 肝癌切除术后 高危因素 预后相关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肝癌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发生自发性腹膜炎(SBP)的高危因素,以减少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3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将SBP组与非SBP组的肝功能﹑腹水检查结果、门静脉宽度及腹水时间长短相比较。结果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者,SBP发病率高于血清胆红素≤51.3μmol/L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水蛋白≤10g/L者,SBP发病率高于腹水蛋白>10g/L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门静脉宽度>1.5cm者,SBP发病率高于门静脉宽度≤1.5cm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水病程>6个月者,SBP发病率高于腹水病程≤6个月者,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高胆红素﹑腹水低蛋白﹑宽门静脉﹑腹水病程长是肝硬化腹水并发SBP的高危因素,血浆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与SBP的并发无关。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感染高危因素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配合方法,为今后的临床预防与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34例,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结果34例患者中,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为21例,占61.76%,是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P<0.05)。其他原因依次为胎盘因素、产道因素、凝血功能障碍。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者而言,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残留、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异常等危险因素,临床应给予关注,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降低大出血的发生。

  • 标签: 产后大出血 危险因素 护理配合 分娩安全
  • 简介:据有关部门统计,在13517名婚前检查的女性中,有6827人发生过婚前性行为,其中1775人因未婚先孕而作了初孕人流.临床发现,婚前初孕人流的人,许多人在婚后发生了妇女病.为此,生理学家强调,生育期妇女保护生育功能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减少人流.

  • 标签: 人流妇女病 初孕 妇女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窒息的原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某院90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原因依次是脐带因素,产程、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妊娠时限异常,胎膜早破等。结论做好孕期监护及围产期保健,对新生儿窒息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降低窒息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重症ICU护理的高风险因素以及如何防范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间收治的85例ICU重症住院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不同的患者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分别采用常规和系统的管理的方式来对患者进行管理。结果在不同的管理措施下,来对两组ICU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分析,且p<0.05,二者之间的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系统管理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减少患者在就医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学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重症 ICU 护理 高危因素 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4所三级甲等医院152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社会学特征及参加高危药品知识培训的现状,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探析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平均得分为(11.74±2.12)分;职称、是否通过医院的制度和规范获取高危药品知识、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和是否有必要参加培训是影响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职称较高的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较高;医疗机构应该通过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以及培训来增进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与技能;加强对高危药品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高危药品知识水平的提高。

  • 标签: 高危药品 知识水平 护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高危因素。方法回顾并分析2012年3月~2013年12月我院接收的14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宫缩乏力为致使产后出血的首位因素(57.25%),其次则为胎盘因素(29.71%)。有产后出血情况的患者在怀孕期间均存在着程度各异的高危因素。出血的原因主要有胎盘因素、产程延长、剖宫产及孕产妇的心理因素等。结论注重对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和预防,可加强保健工作,改善助产技术,同时也可使剖宫产率得到降低,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原因 高危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0月至2011年1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产妇产后大出血患者,明确产后大出血的高危因素软产道损伤、胎盘残留、产褥感染、子宫收缩乏力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症处理。结果40例产后大出血患者,采用清宫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同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治愈率达100.0%,没有1例出现死亡、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产后大出血患者,应对高危因素进行对症预防和控制,采用清宫和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并于产前、产中、产后进行相应的护理。

  • 标签: 产后大出血高危因素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