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实验室采用传统热法工艺制备磷酸三甲酚粗产品,并通过水洗,蒸馏等特殊处理工艺对粗产品进行后处理。所得产物通过气相色谱、酸值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三甲酚产品酸值为0.01mgKOH/g,游离酚(质量百分数)含量为0.01%,各项性能均达到国外同类添加剂水平。

  • 标签: 磷酸三甲酚酯 酸值 冷冻机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DEHP)对小鼠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3周龄清洁级昆明雌性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玉米油)组和低、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300 mg/kg、600 mg/kg、1200 mg/kg),每组10只。采用灌胃方式进行染毒,染毒容量为5 mL/kg,qd,每周5 d,连续染毒6周。染毒结束后,将各组雌鼠促排卵后与雄鼠合笼,取受精卵,观察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同时用Ca2+荧光探针(Fluo-4 AM)、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卵母细胞Ca2+、ROS水平,比较各组卵母细胞Ca2+及ROS水平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低、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卵裂率、囊胚形成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和低剂量DEHP染毒组比较,中、高剂量DEHP染毒组卵母细胞Ca2+、ROS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DEHP可升高小鼠卵母细胞内Ca2+、ROS水平,降低卵母细胞质量,进而影响早期胚胎发育。

  • 标签: 卵母细胞 邻苯二甲酸(2-乙基己基)酯 Ca2+ 活性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和凋亡抑制蛋白生存素(Surviv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对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nCRT)后肿瘤退缩效果的预测价值及与预后相关性。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行nCRT+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辅助化疗(aCT)的直肠癌患者7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直肠癌组织中PTEN、Survivin的表达,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PTEN和Survivin表达的关系,应用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病理评估(TRG)评分系统对放化疗后肿瘤退缩效果进行评价,分析PTEN和Survivin同肿瘤退缩效果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PTEN、Survivin的表达与无病生存期(DFS)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PTEN和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4%(44/78)、66.7%(52/78),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s=-0.512,P<0.01)。PTEN和Survivi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型、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肿瘤退缩明显相关(χ2=11.031/12.326、8.045/6.205、6.617/5.246、11.204/8.357,P<0.05),而与患者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χ2=0.018/0.632、0.143/0.696,P>0.05)。nCRT后肿瘤退缩总有效率为53.8%(42/78),其中PTEN(+)/Survivin(-)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其他组(χ2=15.031,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PTEN阳性者的中位DFS(32.0个月)显著高于阴性者(25.0个月)(χ2=4.144,P<0.05)。Survivin阳性者的中位DFS(24.0个月)显著低于阴性者(32.0个月)(χ2=4.126,P<0.05)。结论PTEN和Survivin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两者的表达状态有助于预测nCRT后肿瘤退缩效果和判断预后。

  • 标签: 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第10号染色体上缺失与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酯酶基因 生存素 肿瘤退缩
  • 简介:利用R-1-苯基乙基异氰酸对β-环糊精键合固定相进行衍生,合成了R-1-苯基乙基氨基甲酸-β-环糊精手性固定相,填充后在反相条件下考察其对氢化安息香、安息香和α-苯乙醇的手性拆分,探讨了流动相中乙腈含量、缓冲盐类型等对手性拆分的影响。氢化安息香获得了基线分离,分离因子可达1.214,安息香得到了部分分离,α-苯乙醇未能拆开。结合线性溶剂强度(LSS)模型和计量置换理论(SDM—R)对色谱保留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水分子和乙腈分子一起参与了溶质的置换。

  • 标签: 手性固定相 Β-环糊精 R-1-苯基乙基异氰酸酯 氢化安息香 色谱保留机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磷酸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严重和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应用。结果磷酸酶抑制剂长期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和激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磷酸酶抑制剂应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尤其是心脏手术后。

  • 标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采用四丁基脲作为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中的溶剂之一,以取代目前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磷酸三辛。研究测定了四丁基脲的基本使用性能,通过与磷酸三辛进行对比,指出四丁基脲的优越性。

  • 标签: 四丁基脲 磷酸三辛酯 双氧水 蒽醌法 生产工艺 溶剂
  •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造成的生活质量下降和经济负担是不可忽视的。尽管COPD一直是呼吸系统疾病研究的重点内容,但是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了。随着对COPD分子机制的深入认识,基因治疗逐渐成为一种有效治疗COPD的方法。磷酸酶4D对维持气道的正常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其表达量的变化会对肺功能产生影响。近些年,研究者不断探索磷酸酶4D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机制,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本文主要对磷酸酶4D结构功能及其在COPD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肺疾病,慢性阻塞性 磷酸二酯酶4D 结构功能 基因多态性 发病机制
  • 简介:西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院的研究员采用对甲苯酚与氯乙醇反应,再用硫酸二甲甲基化合成新香料对甲苯氧乙基甲醚与苯氧乙基甲醚。在甲基化这一步时,采用活性高,易于回收且能重复使用的新型三相催化剂ZPBBC,使产率大为提高,达91%。而苯氧乙基甲醚的制备中采用了苯酚,步骤同样。收率有92.1%。

  • 标签: 对甲苯氧乙基甲醚 甲基化 重复使用 合成 化学化工 师范大学
  • 简介:应用分子模拟技术模拟真实分子体系的结构和性质来寻找目标分子,已大大推动了新材料的研制进程.本文在合成N,N-二羟乙基-3-胺基-2-甲基丙酸甲单体的基础上,利用MP软件和GAUSSLAN98UHF/3-21G分别进行分子力学优化和几何构型优化,寻找最优构型,并进行系统构象搜索,探讨了分子构象与能量的关系.

  • 标签: 合成 分子力学 构象能 分子模拟
  • 简介:通过一种取代剂将N-乙基-α-萘胺生产中副产品N,N-二乙基-α-萘胺转化产品N-乙基-α-萘胺.经试验考查了温度、时间以及反应物配比对转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温度165℃,时间4小时,物料配比1:5(摩尔比).转化反应的总收率为78.4%.由于副产品N,N-二乙基-α-萘胺的转化利用,使N-乙基-α-萘胺产品收率由68.9%提高至84.3%。

  • 标签: N-乙基-α-萘胺 N N-二乙基-α-萘胺
  • 简介:基于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UPLC-MS/MS)技术,建立了测定皮革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包括:TMP、TEP、TBP、TCEP、TBEP、TCPP、TTP、TPhP和TEHP)的新方法。结果表明,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在0.5~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8,方法检出限(S/N=3)为3~10μg/kg,添加水平为10~300μg/kg时,9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73%~105%,相对标准偏差(n=6)为2.3%~8.6%。本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快速、准确等特点,适用于皮革样品中9种磷酸三酯类化合物的测定。

  • 标签: 分散固相萃取 碳纳米管 磷酸三酯 皮革 UPLC-MS/MS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反应过程中芦丁、一羟、二羟、三羟、四羟乙基芦丁含量变化与甲醇-水为溶剂相似,三羟乙基芦丁含量90.9%,芦丁、一羟、二羟乙基芦丁含量接近0

  • 标签: 乙基芦丁 制备研究 羟乙基
  • 简介:本文研究了双氧水工作液的各组分紫外光谱,用系数倍率紫外分光光度法建立了同时测定二乙基蒽醌和四氢二乙基蒽醌的快速分析方法,并与经典的极谱法进行比较,方法误差小于10%,回收率为97.5~105%。

  • 标签: 系数倍率法 多组分分析 双氧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酶III抑制剂米力农注射液治疗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性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为重症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试验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米力农组(试验组)和多巴酚丁胺组(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均应用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米力农注射液进行治疗,连续5天。对照组给予多巴酚丁胺进行治疗,连续5天。治疗5天后进行临床疗效及观察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疗效评价,观察组患者显效率84%,有效率11%,无效率5%,总有效率95%,观察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Boston计分评价,观察组患者显效率33%,有效率50%,无效率17%,总有效率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心彩指标较前均明显改善,FS、EF、SV用药后较用药前增加,左房前后径、左房左右径、左房上下径、左房内径、右室内径、LVEDD、LVSDD、LVEDV、LVESV用药后较用药前缩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两组患者发生药物不良的比例反应无意义(p>0.05)。结论在标准抗心衰治疗基础上使用米力农注射液能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 标签: 米力农,多巴酚丁胺,慢性心力衰竭,左室功能,有效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