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贴敷预防产后腰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选取在本院分娩的产妇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产褥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医穴位贴敷,对比两组产后腰腿痛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确中医穴位贴敷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产后腰腿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6.36%VS80.00%),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产后腰腿痛 中医穴位贴敷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谭芸潇 自贡市中医医院 643010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4-03
  • 出处:《医师在线》 2023年第36期
  • 机构:在医学的浩瀚海洋中,神经性疼痛一直是难以攻克的堡垒。无数患者在这无尽的痛楚中挣扎,寻求解脱。然而,在古老的东方智慧中,隐藏着一种神奇的治疗方法——针灸。它凭借对穴位的精妙操控,不仅能够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行,更在缓解神经性疼痛方面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效果。那么,针灸究竟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呢?它背后又隐藏着哪些科学原理呢?让我们一同揭开针灸的神秘面纱,探寻它缓解疼痛的奥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毒邪法在中医外科疮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门诊疮疡患者6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患处常规清洁护理及静点消炎止痛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本院特制的解毒邪中药(药物组成包括金银花、苦参、黄芪、椿皮、炉甘石等)外敷熏洗患处,疗程3周,观察两组患者疮疡愈合好转情况及病情变化。对比指标包括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痊愈天数、患者满意率。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18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1例,有效率96.67%;对照组治愈11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9例,有效率70.0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邪解毒法在外科疮疡论治中疗效确切,疮疡愈合时间较快,患者痛楚较轻,患者满意程度高,值得考虑进一步临床推广。

  • 标签: 透邪解毒法 中医外科疮疡 患者满意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治疗浅表淋巴结结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浅表淋巴结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化疗组,每组均以常规抗结核化疗方案为基础,治疗组加用超声电导仪经皮导入异烟肼+利福平注射液,对照组加用异烟肼注射液局部封闭、利福平粉针剂局部外敷治疗,化疗组只进行全身规则抗结核化疗,不局部用药。追踪观察3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以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缓解情况等为疗效的判断依据,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经过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病例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对于需反复穿刺淋巴结换药的患者,往往过程痛苦,病程长,患者难以坚持,所以超声电导的早期干预极大的减小这种情况的发生,大大的缩短疗程,减小痛苦,病患往往能长期坚持以达到治疗效果,但淋巴结肿大处皮肤破溃的病人只能使用局部抗结核药物封闭治疗方案,局部脓肿明显者也需先抽取脓液后才能再行超声电导治疗。结论超声导入抗结核药物治疗浅表淋巴结能提高好转率,缩短患者痛苦时间,提高患者依从性,是一种无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而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超声导入 抗结核药物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采用IPC分类号和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在VEN数据库中检索微针皮给技术相关专利数据,并通过对检索出的专利数据进行筛选和统计以分析微针皮给系统的全球专利申请趋势、技术区域分布、主要申请人等,为今后我国微针皮给系统领域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肛瘘术后患者应用皮给靶向治疗方案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肛瘘术后患者64例进行实验分析,选择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抽签方法进行分组,即参比组和分析组,各32例,参比组应用常规疗法,分析组选用皮给靶向治疗,比较二组疗效。结果:分析组术后疼痛评分分值低于参比组,P<0.05;分析组治疗总成效高于参比组,P<0.05。结论:对肛瘘术后患者使用皮给靶向治疗方案之后,其术后疼痛程度有显著下降,创面愈合速率有所提升。

  • 标签: 肛瘘 靶向治疗 透皮给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中频仪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总结相关临床经验。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骨关节炎患者,从我院中选择该病例92例,入院时间均在2022年1月至2022年3月期间,按照姓氏排序进行分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均为46例,对照组单一使用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超声中频治疗仪治疗,其余治疗条件均一致,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在早期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VAS评分为(2.22±1.56)分,对照组的VAS评分为(3.51±1.82)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2.22%,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治疗相比,联合应用超声中频仪治疗对骨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更理想,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超声中频透药仪 骨关节炎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针灸、刺和穴位埋线疗法对顽固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期间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及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成都市新津区中医医院三个临床研究中心的门诊和住院收治的231例顽固性面瘫患者,分为针灸组(n=76)、刺组(n=77)和穴位埋线组(n=78)。每个组接受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在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估与对比。结果:在House-Brackmann评定标准治疗总有效率方面,穴位埋线疗法明显高于刺组与针灸组(P<0.05)。Ross面神经功能评分方面,穴位埋线组也显著高于刺组与针灸组(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穴位埋线疗法在治疗顽固性面瘫患者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更高。因此,穴位埋线疗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顽固性面瘫的方法,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透刺 穴位埋线 顽固性面瘫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穴位刺结合针刀松解方法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两组均予以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组在现代康复训练基础上予以穴位刺结合针刀松解治疗,两组均采用Ashworth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等进行治疗前后的评价以及观察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后Ashworth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穴位刺结合针刀松解在改善中风患者上肢痉挛方面优于单纯现代康复治疗。

  • 标签: 穴位透刺 针刀 中风 痉挛
  • 简介:社区定向医学教育模式简介“社区定向医学教育”(CommunityOrient-edMedicalEducation简称COME),由国际医学教育改革主流派于1984年提出,并于1987年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的一种为适应和满足社区初级卫生保健需要,并致力于实现“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总目标的医学教育改革模式。

  • 标签: 全科医学 社区定向医学教育 中医专科 教育改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患者实施中医穴位按摩对其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以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72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平分成两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以及中医穴位按摩,并分别命名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并对不同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中医证候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中医证候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中医穴位按摩 高血压 中医证候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开窍中医研究进展。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开窍是救急、治标之品,只宜暂用,不宜久服,以免耗泄元气,并忌用于脱证。又因其质地辛香,易于挥发,故内服多入丸散剂,很少入煎剂,近年来,以开窍为主,配合温中止痛、行气活血的药物,组成芳香温通剂,用治冠心病心绞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标签: 开窍药 中医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资料回顾发现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在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症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宫腔输卵管灌注加抗生素的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同时配合中医针刺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1年妊娠率。结果观察组的1年妊娠率为36.67%(11/30),对照组的1年妊娠率为16.67%(5/3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妊娠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排卵功能障碍性不孕症 针刺
  • 简介:摘要:目的:将中医穴位贴敷用于治疗小儿泄泻,研究其临床效果观察以及应用价值。方法:在2020年3月-9月期间,以随机的方式抽取我院56例泄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三天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止泻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6例、92.8%)为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19例、67.8%)为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说明实验组治疗效果好;实验组在止泻以及大便恢复正常时间上也均比参照组短。结论:将中医穴位贴敷用于治疗小儿泄泻,其临床效果显著,在实际的应用中,选择其最合适的穴位采取针对性的贴敷治疗,极大程度改善了治疗效果,更快地促进了患儿的身体康复,提倡大规模应用。

  • 标签: 中医穴位贴敷 小儿泄泻 研究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应用“肺癌中医护理方案”根据中医优势病种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对肺癌患者辨证施护经验发现,穴位贴敷治疗应用广泛,咳嗽、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整体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癌 中医护理 穴位贴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儿科中医特色治疗中,穴位敷贴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黄石某三甲中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儿科7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并将患儿采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35例。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化治疗,以打针和口服给为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穴位贴敷疗法,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低于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结合中西医结合领域开展儿科医学管理的学术传承与创新,为儿科的进一步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儿科  中医  穴位贴敷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分析中医推拿联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肩周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样本,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70例患者在均分为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分组之后分别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单一的药物穴位注射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中医推拿联合药物穴位注射治疗。在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案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分别对比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等指标。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可知,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肩周炎患者来说,应采取中医推拿联合药物穴位注射的方式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疼痛评分,同时还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中医推拿 药物穴位注射 肩周炎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