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地区3岁以下儿童体内锌、钙、铁、铜、镁元素的水平,提出预防治疗方法。方法于我院儿童保健科收治的3岁以下儿童共1428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儿童1038例,随机分为2组,所有儿童均抽血化验微量元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种微量元素在男、女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锌、钙、铁元素缺乏率在两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镁和铜元素缺乏率在两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地区3岁以下儿童微量元素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应加强对家长的宣传教育,保证儿童对微量元素的需求。

  • 标签: 3岁以下儿童 微量元素 调查 预防与治疗
  • 简介:10年来笔者收治了腹膜反折以下的直肠肛门撕裂伤30例,现就其诊治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中男28例,女2例。年龄最小者7岁,最大者52岁。裂伤的部位:肛门右侧17例,左侧13例;裂伤深度:提肛肌

  • 标签: 腹膜反折 直肠肛门 撕裂伤 外括约肌 肛周 肛管直肠环
  • 简介:目的分析〈15岁麻疹病例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39例麻疹抗体阳性病例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39例中,具有典型麻疹病例临床特征的仅占23.08%(9例);有2名小于8个月的婴儿麻疹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5~9岁和10~45岁,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3.59%和25.64%;79.49%(31例)的病例元免疫接种史和免疫史不详;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在3~6月份。结论由于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具有典型临床特征的麻疹病例减少;麻疹疫苗复种的覆盖率低、免疫空白的存在是学龄前儿童和在校中、小学生麻疹发病多的主要原因。

  • 标签: 麻疹 临床 流行病学 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40岁以下失去手术机会的肺癌病人放疗与化疗的疗效影响预后因素。方法103例40岁以下病人单纯化疗45例,化疗与放疗综合治疗54例,单纯放疗4例。结果103例中CR23.3%(24/103),总有效率75.73%。1、2、5年生存率分别为52.37%、29.87%、7.8%,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放疗与化疗综合治疗疗效优于单一方法治疗;血清CEA、误诊机体免疫功能为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40岁以下 肺癌 放疗 化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青年人群中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70例青年(年龄≤35岁)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住院时间、主要症状、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转氨酶水平、乙肝病毒标志物、是否合并肝硬化、肿瘤大小和转移情况、治疗方式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青年人群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上腹痛。ALT升高者占41.43%,AST升高者占67.14%。ALB〈35g/L者占30.00%,HBsAg阳性率为51.43%,AFP〉400μg/L者占64.29%。影像学显示肝癌巨块型为27例(38.57%),结节型24例(34.29%),弥漫型16例(22.86%),小癌型3例(4.29%)。门静脉主干左右支癌栓形成29例(41.43%),肝内转移42例(60.00%),肝外转移16例(22.86%)。该组接受肝癌切除术占21.43%,接受介入化疗占24.29%,保守治疗占54.29%。1年生存率为32.25%。结论年龄≤35岁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多见于男性,其临床症状不典型,肿瘤恶性程度高,极易侵犯门静脉和发生肝内转移,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多数有乙肝病史伴有肝硬化失代偿表现,HBsAg阳性率高,AFP水平较高,手术切除率低,预后极差。对于青年人群,特别是有乙肝病史的高危人群,应定期筛查,以提高该类患者的早期诊断率和远期生存率。

  • 标签: 青年人群 原发性肝癌 临床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德国Mediwiss公司生产的AllergyScreen过敏原检测试剂盒对厦门地区62例5岁以下的患儿进行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体外免疫检测,计算各种过敏所占的阳性比。结果发现儿童吸入性过敏原中以尘螨(户尘螨/粉尘螨)和霉菌(点青霉/分枝孢霉/烟曲霉/交链孢霉)为主,分别占阳性病例的50.00%和41.77%,食入性过敏原中以牛奶为主,占阳性病例的59.49%。

  • 标签: 过敏原 儿童 体外免疫检测
  • 简介:目的:调查白银市三县两区14岁以下儿童血铅水平的状况,了解铅中毒的相关危险因素,加大铅防治知识的宣传工作。方法: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2000例儿童血铅含量。并对检测儿童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将调查的2000名儿童分为0—6岁、6—14岁两个年龄组进行测定,血铅增高的平均比例为:0—6岁为15.52%,6-14岁组为32.48%,两者之间经过统计学分析存在显著差异;地区间铅中毒比例有所不同,白银市区30.30%靖远县20.14%景泰县15.56%会宁县13.23%平川区22.5%,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调查的2000名儿童中铅中毒的443名儿童中,均为轻度铅中毒,未发现中重度铅中毒。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普遍对铅防治知识缺乏。结论:铅中毒的比例与年龄呈正相关;城市与农村有显著差异。

  • 标签: 儿童 血铅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3岁以下小儿参与儿童保健的效果。方法将本社区内120例3岁以下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儿童进行社区保健护理,对照组不采取社区常规护理,一年后,对比观察两组儿童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的体格和智力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3岁以下小儿采用社区保健护理措施有益于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加快儿童的生长发育速度。

  • 标签: 社区保健 3岁以下的儿童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的麻醉方式。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6月到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治疗的患者,共82例,按照其就诊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的41例为参照组在施术时通过浓度0.3%的罗哌卡因(25.0毫升)进行麻醉,后入院的41例为研究组例并在施术时通过浓度0.2%的罗哌卡因(37.5毫升)进行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感觉神经阻滞有效率,研究组与参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比较两组运动神经阻滞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根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可以确认,对接受肘关节以下肌腱神经吻合术治疗的患者采用浓度0.2%的罗哌卡因(37.5毫升)进行麻醉效果更为理想,能够有效提高对患者的麻醉阻滞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肘关节以下 肌腱神经吻合术 罗哌卡因 不同浓度 不同剂量 对比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5岁以下腹泻输液儿童的病毒病原学分布,探索病毒性腹泻相关因素。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在北京市3家儿童专科医院采集476份便标本,分别进行4种急性胃肠炎病毒检测,并对病原学分布检测结果阳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北京市5岁以下腹泻输液儿童急性胃肠炎病毒总阳性率为54.0%,4种急性胃肠炎病毒阳性率依次为轮状病毒28.8%,杯状病毒18.3%,肠道腺病毒10.7%,星状病毒4.0%。在高发季节发病,有呕吐症状,粪便性状非脓血便,非粘液便,便常规检测无白细胞,年龄在6个月以上的腹泻输液儿童,粪便检测出急性胃肠炎病毒的可能性较大。结论儿童病毒性腹泻发病率不低于细菌性腹泻,值得关注。临床医生在秋冬季节发现无明显炎症反应,有呕吐的腹泻儿童,应首先考虑病毒性腹泻,少用或不用抗菌素。

  • 标签: 腹泻 病原学分布 危险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免疫抑制法测定深圳地区5个月~13岁不同年龄健康儿童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的含量水平,并分析其与方法学提供的参考区间的差异性,为本地区建立健康儿童CK-MB参考区间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3~6月来医院保健科体检的健康儿童1062例,依据年龄分为3组:5个月~3岁的学龄前组、4~6岁的幼儿组和7~13岁的小学组,并选择同期健康成人390例,采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CK-MB含量,与方法学提供的参考区间比较,对含量超出范围的标本同时进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心电图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62例健康儿童检出CK-MB含量异常率为66.20%(703/1062),其中学龄前组、幼儿组和小学组CK-MB含量异常率分别为81.02%(239/295)、66.23%(251/379)和54.90%(213/388),各组CK-MB含量异常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1~15.95,P〈0.01~0.05),而390例健康成人血清CK-MB含量均〈24U/L;703例CK-MB含量异常标本中cTnI含量均〈0.034ng/ml,有3例标本MYO结果稍有增高〉61.5ng/ml,但随后的心电图跟踪检查均未见异常;学龄前组、幼儿组小学组儿童血清CK-MB含量(U/L)分别为41.52±19.38、35.09±14.3728.15±7.86,不同年龄段儿童血清CK-MB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4.13,P〈0.05);健康儿童血清CK-MB含量为34.97±10.64U/L,与健康成人血清CK-MB含量(16.05±7.13U/L)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P〈0.01)。结论免疫抑制法检测深圳地区5个月~13岁健康儿童血清CK-MB含量异常率较高,临床上不能直接引用方法学提供的参考区间,应及时建立本地区健康儿童CK-MB免疫抑制法的正常参考区间,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降低误诊和不必要的确诊项目检查。

  • 标签: 免疫抑制法 儿童 肌酸肌酶MB同工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血前检查交叉血不合的原因及其对策。方法选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输血前出现交叉血不合的患者66例,对这66例患者出现交叉血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导致患者出现交叉血不合的原因主要是服用药物、ABO系统以及自身免疫病等。结论在输血中,最好进行自身血的交叉使用,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并发症,能够避免交叉血中存在着的不安全问题。

  • 标签: 交叉配血不合 分析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微柱凝胶法(MGT)进行交叉血,凝聚胺介质试验(MPT)作对照,通过检测受、供者血液间有无不相配合的抗原、抗体成分,分析确定交叉血不合的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保证临床患者输血的安全,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