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胎儿血氧饱和度的影响,为后期进一步临床推广提供支持。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0例足月待产孕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照组按正常分娩进程观察并处理,不使用任何药物进行镇痛。活跃期对胎儿血氧饱和度进行严密监测,详细记录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胎儿血氧饱和度值,并对两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第一产程胎儿血氧饱和度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53.22±4.72)%、(51.76±5.28)%,第二产程分别为(53.22±4.72)%、(51.76±5.28)%,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两组胎儿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行走式分娩镇痛对全程胎儿血氧饱和度影响不明显,此种镇痛分娩方式安全、可靠、简单易行。

  • 标签: 分娩镇痛 可行走式 胎儿血氧饱和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氧饱和度(rScO2)监测在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脑保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择期行后腹腔镜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患者共55例的临床资料,A组34例,B组21例,A组患者术中监测rScO2,B组不监测rScO2,分别记录两组患者:T1(切除瘤体前)、T2(切除瘤体中)、T3(切除瘤体后)、T4(关气腹前5 min)时刻,中心静脉压(CVP),A组患者的rScO2。检测并记录T1~T4即刻的血气PaCO2、PaO2、PH、Hb、血乳酸浓度(Lac)、血糖等数据。分别于术前1 d与术后7 d评估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MoCA),入室即刻与术后3 d检测血浆S-100β蛋白浓度。结果两组患者CVP与T1、2、4时刻比较,T3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ScO2与T1、4时刻比较,T2时刻明显升高,与T1、4时刻比较,T3时刻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c与T1、2、4时刻比较,T3时刻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T4组间及组内PaCO2、PaO2、pH、H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后3 d S-100β蛋白浓度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100β蛋白与入室即刻比较,术后3 d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者MoCA评分与术前1 d比较,术后7 d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后腹腔镜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中监测rScO2并及时处理脑氧供/需失衡,具有脑保护、降低POCD发生率的作用。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脑氧饱和度 脑保护 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95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应用SPO2监测指导临床救治和护理的工作经验。结果SPO2监测可及时发现组织缺氧并指导合理氧疗;SPO2监测有助于指导吸痰的时机及持续时间;SPO2监测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结论SPO2监测能为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患儿的救治和护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脉搏血氧饱和度 监测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 应用
  • 作者: 张文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急诊科,四川成都610000
  • 简介:数十年来的动物研究支持鱼油中的主要成分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在一些人类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中n-3PUFA也被证实有益,但临床试验结果并不一致。n-3PUFA应用能否成为肾脏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手段,仍需进一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

  • 标签: 慢性肾脏疾病 鱼油 不饱和脂肪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环境护理对早产儿血氧饱和度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9月至202111月在某医院分娩的14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7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强化环境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生命体征、神经行为、睡眠质量和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早产儿在护理后体重、身长和头围增加,血氧饱和度增加,被动肌张力、行为能力、主动肌张力、原始反射和一般情况评分增加,呼吸频率和心率降低,研究组的变化范围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环境护理 早产儿 血氧饱和度 睡眠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伴慢性心衰老年患者治疗中应用库巴曲缬坦钠的价值。方法:纳选对象为2021.01至2023.03在院治疗的70例高血压伴慢性心衰老年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对照组采用依那普利,观察组则采用库巴曲缬坦钠,比对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总疗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以及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库巴曲缬坦钠予以治疗,可促进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改善,同时还可有效增强疗效,建议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慢性心衰 老年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疗效 临床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库巴曲缬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21年12月-2022年12月选出心力衰竭患者54例,根据不同用药治疗分成对照组(库巴曲缬坦27例)和实验组(库巴曲缬坦联合达格列净27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等。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其中LVESV、 LVEDD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LVEF、SV指标较对照组明显上升差,组间差异对比P<0.05;实验组较对照组更低,在6 min步行实验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实验组使用库巴曲缬坦联合达格列净可帮助改善心力衰竭左心室心功能、左心室重塑,达到抗炎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达格列净 心力衰竭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库巴曲缬坦(angiotensin-receptor neprilysin inhibitors,ARNI)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华中阜外医院行MHD治疗且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其中治疗组患者加用ARNI,对照组患者加用缬坦胶囊,治疗6个月,分别收集并比较治疗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如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ion,LVESD)、肺动脉压、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igh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mension,RVED)、右心房舒张末期内径(right atrial end-diastolic dimension,RAED)、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及血钾等。采用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患者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0例M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年龄(53.92±11.88)岁,男性37例(61.7%),透析龄(27.83±12.92)个月,血压(154.22±15.27)mmHg/(85.43±12.31)mmHg。(1)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患者治疗前临床资料及心功能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28/30(93.3%)]显著高于对照组[20/30(66.7%)],治疗组再住院率[2/30(6.7%)]显著低于对照组[10/30(33.3%)](均P<0.05);(3)治疗6个月后,两组LVEF、LVEDD、LVESD、肺动脉压、RVED、RAED、NT-pro BNP及血压水平较本组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5),体重及血钾水平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4)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肺动脉压、NT-pro BNP及血压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RVED、RAED、血钾及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5)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差值比较中,LVEF、LVEDD、LVESD、NT-pro BNP、体重、收缩压及舒张压差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治疗方式(β=-1.863,95%CI-2.948~0.777,P=0.001)及残余尿量(β=-1.686,95%CI-3.079~-0.293,P=0.018)是治疗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即ARNI治疗的效果优于缬坦,尿量正常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少尿及无尿患者。结论ARNI能改善MHD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抑制心室重塑,改善疾病预后。

  • 标签: 缬沙坦 肾透析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库巴曲缬坦对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选取40只周龄为6~8周的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DM)组、缬坦(DM+Val)组(30 mg·kg-1·d-1)及库巴曲缬坦(DM+Sac/Val)组(60 mg·kg-1·d-1)。8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各组大鼠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短轴缩短率(LVFS),HE染色观察心室肌结构及细胞形态,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三磷酸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TUNEL)染色观察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情况,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心室肌组织B淋巴细胞瘤因子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C/EBP同源蛋白(CHOP)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 78)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GRP 78的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164±0.048)%]相比,DM组[(2.116±0.305)%]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增多;与DM组相比,DM+Val组[(1.121±0.097)%]和DM+Sac/Val组[(0.513±0.031)%]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均降低;DM+Sac/Val组较DM+Val组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心室肌组织促凋亡蛋白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加,抑凋亡蛋白Bcl-2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减少,且Bcl-2/Bax降低;与DM组相比,DM+Sac/Val组Bax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降低,蛋白Bcl-2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心室肌组织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 78及CHO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增加;与DM组相比,DM+Val组大鼠心室肌组织中CHOP蛋白表达量、GRP 78及CHOP mRNA的表达量均降低,DM+Sac/Val组GRP 78及CHO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库巴曲缬坦能够减少糖尿病大鼠心室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且这一效应优于缬坦。

  • 标签: 糖尿病 沙库巴曲缬沙坦 内质网应激 心室肌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库巴曲缬坦治疗酒精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短期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10月 ~2019年 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酒精性心肌病心衰患者 76例,根据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实验组( n=38)与对照组( n=38),对照组予以贝那普利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调整为库巴曲缬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LVESD、 LVE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 NT-proBNP、 Gal-3、 GDF-1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 SCr、 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eG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库巴曲缬坦治疗可改善酒精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近期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酒精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肾功能 运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库巴曲缬坦在初诊HF-rEF患者中对房颤影响。方法:入选80例初诊HF-rEF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库巴曲缬坦治疗、对照组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血压水平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库巴曲缬坦在初诊HF-rEF患者中能够有效预防房颤的发生,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初诊HF-rEF 房颤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真实世界中沙库巴曲缬坦的应用经验。 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处方库巴曲缬坦的13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病因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两组,比较组间流行病学资料、治疗方案、实验室检查、超声心脏结构和功能;随访3个月后库巴曲缬坦剂量滴定情况及安全性,观察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心力衰竭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发生情况。 结果入选患者平均年龄(55.1±16.4)岁,心力衰竭病程0.3~30年,其中男性82例(60.7%),既往高血压57例(42.2%),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11例(82.2%),平均左室射血分数34.9%±9.4%。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组89例,发病年龄[(49.8±15.6)岁比(65.2±12.8)岁]、基线收缩压[(111.7 ± 22.6)mmHg比(121.8 ± 20.3)mmHg]和左室射血分数(33.6%±9.3%比37.5%±9.1%)均低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组(46例),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高于缺血性心力衰竭组[(65.1± 9.5)mm比(60.8±7.1)mm](均为P<0.05)。库巴曲缬坦起始剂量为17、50、100、150和200 mg/d的患者分别为1、32、66、2和34例。中位随访4.0个月,7例失访,10例停药,45.9%的患者沿用起始剂量,40.7%的患者药物加量,仅8例达到400 mg/d的靶剂量。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库巴曲缬坦的起始剂量、耐受剂量、短期心原性死亡和心力衰竭再入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 结论在真实世界中,本中心处方库巴曲缬坦的患者以非缺血性心力衰竭较多见,且与缺血性心力衰竭同样对药物耐受良好;绝大部分用药患者未能达到靶剂量。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力衰竭 真实世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库巴曲缬坦联合磷酸肌酸钠(PCr)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2月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与观察组(4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库巴曲缬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PCr治疗;治疗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前、治疗8周时两组心功能、6 min步行实验(6MWT)及血清学相关指标[氨基酸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记录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并比较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治疗8周时,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6MWT均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NT-proBNP、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库巴曲缬坦联合PCr治疗疗效确切,可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其心功能,患者NT-proBNP、H-FABP水平降低,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磷酸肌酸钠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库巴曲缬坦治疗酒精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短期疗效。方法:选择 2017年 10月 ~2019年 8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酒精性心肌病心衰患者 76例,根据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实验组( n=38)与对照组( n=38),对照组予以贝那普利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调整为库巴曲缬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LVESD、 LVED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 NT-proBNP、 Gal-3、 GDF-15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 SCr、 BUN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eG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库巴曲缬坦治疗可改善酒精性心肌病心衰患者的近期心功能及运动耐力,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疗效确切,值得推荐。

  • 标签: 酒精性心肌病 心力衰竭 沙库巴曲缬沙坦 心功能 肾功能 运动耐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衰弱对库巴曲/缬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时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就诊的患者中征集到60岁及以上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231例,受试者分为衰弱组和对照组,每组最初人数分别为116例和115例。在收集左心室射血分数、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血清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proBNP)数据后,两组均采用库巴曲/缬坦(49/51 mg)治疗,1年后重复基线指标检查并比较两组或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衰弱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6例和11例中途退出。衰弱组患者心血管原因病死率13.0%(13/100)、首次住院率18.0%(18/100)、全因死亡率16.0%(16/100),高于对照组的6.7%(7/104)、11.5%(12/104)、8.6%(9/104)(χ2=6.437、4.458、3.875,P=0.027、0.043、0.039)。治疗后衰弱组的NT-proBNP水平为(2 253±144)ng/L,血清肌酐水平为(137±24)μmol/L,高于治疗前的(2 094±136)ng/L和(125±23)μmol/L(t=3.674、2.893,P=0.017、0.026);eGFR治疗后为(49.2±5.9)ml·min-1·1.73 m-2,低于治疗前的(56.7±6.3)ml·min-1·1.73 m-2(t=2.068,P=0.029)。治疗后对照组的NT-proBNP水平为(1 828±123)ng/L,低于治疗前的(1 945±128)ng/L(t=1.896,P=0.043);血清肌酐水平和eGFR治疗后分别为(120±22)μmol/L、(59.8±6.5)ml·min-1·1.73 m-2,与治疗前的(117±19)μmol/L、(61.6±6.8)ml·min-1·1.73 m-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099、2.444,P=0.650、0.173)。结论衰弱对库巴曲/缬坦治疗射血分数降低型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再住院率和肾功能有负面影响。

  • 标签: 衰弱 心力衰竭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奥美坦酯与厄贝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20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坦,研究组口服奥美坦酯片。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奥美坦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奥美沙坦酯 厄贝沙坦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氯坦和缬坦治疗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进行药物治疗的100例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缬坦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氯坦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血尿酸水平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与缬坦相比,服用氯坦进行治疗可以更加显著地改善血压、血尿酸水平,并可以更有效地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氯沙坦 缬沙坦 高血压 高尿酸血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实施库巴曲缬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均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与B组。A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联合依那普利治疗,B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联合库巴曲缬坦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低于B组,且不良反应却高于B组,组间数据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 扩张型心肌病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