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方法依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设计调查表,制定合理应用抗菌药物评价指标;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每季度集中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调查评价。结果共调查858例患者,应用抗菌药物者718例(83.68%),其中治疗用药261例(36.35%),预防用药457例(63.65%);手术科室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3.92%,非手术科室为70.87%。手术科室预防用药占82.14%。治疗用药患者中病原学送检率为26.05%。结论该院抗菌药物使用率高,手术感染预防用药不规范,病原学送检率低,是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主要表现。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调查 评价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临床用血趋势,分析各成分血使用情况及需要改善的问题,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节约用血。方法将本院供血库2011年1月-2014年12月血液出库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院用血总量呈递增态势,其中2014年用血总量是2011年的1.21倍;成分用血比率逐年增加,至2014年,本院成分用血比例达100%。全血、红细胞与血小板用量的比值下降(2012年下半年市中心血站控制全血用量)。结论在现有成分用血率的基础上,提高对输血风险的认识,严格把握输血指征,对控制临床用血数量,缓解血液制品供应紧张局面,促进医院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基层医院 临床用血 合理性 输血指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方法对229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进行回顾性分类分析。结果引起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原因为感染因素、围产因素及母乳性因素等,分别占到36.68%、31.88%及16.16%。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病因为感染因素和围产期因素。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加强围生期保健,预防胎儿缺氧,正确指导母乳喂养是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母乳喂养
  • 简介:摘要探讨在目前护士人力紧缺的形势下,如何减少护士非护理性工作,即在医院急诊科设置前台服务中心,专门承担急诊科分诊护士的全部非护理性工作,可使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有效的使用,降低急诊护患矛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急诊科 护士 非护理性工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研究 2017 年 4 月至 2018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分析不同护理后患者黄疸指数、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与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在护理 3 天后两组的黄疸指数上,观察组降幅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与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运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疾病状况,恢复速度更迅速,辅助疾病治疗更好的开展。

  • 标签: [ ]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医嘱中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合理性。方法抽查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普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和心外科中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病历40份,根据文献资料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0份病历中使用不合理的2份,不完全合理的11份,完全合理的27份。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在我院的临床应用相对规范。但为节约医疗成本和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准,临床选用时仍需慎重,全面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

  • 标签: 质子泵 合理性
  • 简介:目的:了解昆山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4年1—6月住院患者病历360份,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360份住院患者病历中,用药合理266份(占73.89%),用药不合理94份(占26.11%),主要存在药物选择、用法与用量、联合用药、溶剂选择不合理及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等情况。结论:我院住院患者病历尚存在诸多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意识,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标签: 住院患者病历 不合理用药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方法调查我院ICU护士共55名在近两年因工作环境造成的身心影响的因素。结果其影响因素包括机械性损伤、噪音污染、利器损伤、暴力伤害、电离辐射等。结论从已知的影响因素着手进行积极综合有效的防护,从而降低职业性危害的发生。

  • 标签: 物理性损害 ICU护士 预防
  • 简介:  本组结果显示PCEA镇痛组与非PCEA镇痛组术后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尿潴留的发生率,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最高程度结果见表1

  • 标签: 合理性分析 应用合理性 术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用药的合理性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的21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药物合理情性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结果患者常用药物为钙离子拮抗剂、ACEI、ARB、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213例患者中41例(19.2%)单独用药,43例(20.2%)二联用药,82例(38.5%)三联用药,47例(22.1%)四联用药。213例患者中有36例(16.9%)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引起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为主观因素(61.1%),经济因素(30.6%),及药物相互作用等其他因素(8.3%)。结论高血压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情况较为普遍,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是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等主观因素,针对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治疗过程中应采用有效措施进行预防,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高血压 合理性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后巩膜葡萄肿(PS)是指眼球后极部局部向后膨隆,通常被认为是病理性近视(PM)最主要的特征性病变之一。PS与黄斑裂孔、视网膜劈裂与脱离、脉络膜视网膜变性萎缩等密切相关。PS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无有效防治方法。了解PS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诊断检测方法、分类与分级、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可为PS的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

  • 标签: 近视,退行性 巩膜疾病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我院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合理性。方法从我院2017年8月~2018年8月门诊西药处方中,抽取2400张处方点评,主要对西药处方应用是否合理情况予以评价。结果医院门诊2400张西药处方中,单一用药处方占8.17%,联合用药处方占29.29%,外用药处方占24.29%,口服药处方占46.25%,静脉输注处方占29.46%,门诊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率占10.71%,发生西药处方应用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和处方前记有缺项、临床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当、配伍不适宜、溶媒选择不合理、未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开具麻精药品处方及抗菌药物处方等因素,存在直接的联系。结论医院门诊西药处方多为口服、静脉输注联用,为保证门诊西药处方应用的合理性,需要加大对西药处方管理的力度,及时做好西药处方点评工作、西药处方应用是否合理评价工作,以此保证药物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

  • 标签: 医院门诊 西药处方 处方点评 合理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点评,提高门诊处方质量,促进医师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7院1至12月门诊处方1200张,内容涵盖门诊各科室,对处方合理用药进行处方点评。结果在抽查的处方中,发现其中不规范处方数为35张,占2.92%,用药不适宜处方数为19张,占1.58%,超常处方数为17张,占1.42%。结论医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工作,可及时发现医师处方中的不合理现象,督促医师能够规范书写处方,合理用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发挥医院药师的积极作用。

  • 标签:
  • 简介:广东东莞市参与的“中国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今年1月正式启动。东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透露,陔项目争取未来3年,使85%的暗娼最近一次发生商业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使85%的男男性行为者最近一次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力争将暗娼艾滋病病毒感染率控制在1%以内。

  • 标签: 职业伦理 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商业性行为 理性 工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门诊处方点评及用药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2000张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处方进行点评,研究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处方平均用药品种为1.97种,注射剂使用率为25.1%,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2.2%;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2.95%;2000张处方中,存在411张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率为20.55%;411张不合理处方中一共包含47个超常处方问题,247个用药不适宜问题,117个用药不规范问题。结论我院应该将门诊处方点评加强,将门诊处方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合理用药进行有效促进,对用药安全性进行有效保障。

  • 标签: 门诊 处方点评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特点、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收集13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对其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和预后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者通过正确诊断、及时检查和分类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能提高治愈率并有效预防后遗症。

  • 标签: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分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患者中常见心理状态,并对此提出相应的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病理性近视患者108例,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和统计,并加以分析,以此提升治疗策略。结果病理学近视患者主要以失望、悲观、焦虑、孤独、紧张、抑郁为常见的心理状态。结论病理性近视患者会产生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在临床上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依据其心理状态,予以相应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心理状态 治疗策略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145-01蛋白尿可分为具有病理意义(病态蛋白尿)与病理意义小的蛋白尿(生理性或功能性蛋白尿,假性蛋白尿)两大类。功能性蛋白尿与体位性蛋白尿,直立性蛋白尿,摄食性蛋白尿等统称为生理性蛋白尿。在尿中出现各有其因。临床上常见由肾脏以下的泌尿道感染造成的蛋白尿称为功能性或假性蛋白尿,其具有可逆性。假性蛋白尿是非器质性的,指在健康人的尿中出现了暂时性、轻度、良性的蛋白尿。通常发生于运动后或发热时,也可见于高温作业、过度寒冷、情绪紧张、交感神经高度兴奋等应激状态。如及时发现,注意休息,无需治疗即可恢复。如果医务人员缺乏相关知识就容易导致误诊。本文分析了我院的18例因假性蛋白尿而误诊的病例,摘要举偶,分析原因以便引起临床诊断重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