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养猪市场的扩大,生猪和猪肉价格起伏不定,引起人们对生猪市场的关注,同时,伴随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在生猪的养殖业中,猪易患上不同特征的疾病或者易感疾病。生猪养殖者对各种疾病的监控难度也加大了,猪常见疾病的新预防和防治方法也因时而生了。本文主要介绍一些猪的常见疾病,其次对猪的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根据这些常见的疾病的产生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防治措施。

  • 标签: 生猪养殖业 疾病防治 发病特点 流行现状 防治措施
  • 简介:目的为提高肉食品的卫生质量,减少或消除猪肉产品的危害因素。方法选取一家大型肉类联合加工厂生猪屠宰加工生产线作为HACCP研究对象,对生猪屠宰加工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关键控制点,建立消除或降低这些危害的关键限值。结果通过全面分析,确立接收活猪、头部检验、肉尸检验、内脏检验、旋毛虫检验、复验及冷却7个关键控制点,采取相应预防和控制措施,将危害消除或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结论在生猪屠宰加工过程中应用HACCP,可使肉食品质量明显提高。

  • 标签: HACCP 生猪 屠宰加工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迅速,养殖业水平不断提升,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场无法避免会出现猪生病的情况,生猪养殖过程中常见病诊断及治疗是各养殖场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对生猪养殖出现的常见病进行成因分析,并深入讨论了生猪养殖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 标签: 生猪养殖 常见病 成因 防治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受到猪肉价格上涨的带动,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生猪腹泻性疫病是一种生猪养殖户极易遇见的传染性疾病。这种疫病多发生在春冬两季,且发病的多为仔猪。生猪腹泻病的发病时间长、传染性强、死亡率高,一旦发病,就会给生猪养殖户带来巨大的工作困难和经济损失。特别是仔猪,一旦染病就很难治愈。因此,做好对生猪腹泻病的防治工作,是减少因腹泻病导致的经济损失的唯一途径。

  • 标签: 生猪 腹泻疫病 防治技术
  • 简介:为了在集贸市场猪肉经营活动中认真贯彻《食品卫生法(试行)》第七条和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有关规定,切实加强集贸市场的肉食卫生监督管理,1994年禄丰县在县城金山镇由县人民政府组织对经营肉食统一实施“生猪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监督管理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集贸市场肉食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经验。

  • 标签: 集贸市场 生猪定点屠宰 集中检疫
  • 简介:摘要:生猪检疫工作是保障市场猪肉产品安全的关键举措,依据《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生猪屠宰检疫规程》等法律法规,由基层畜牧站兽医针对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实施的入场查验、宰前检查和屠宰过程中的同步检疫以及宰后复检,对于检疫合格的生猪产品加盖检验验讫印章,签发动物产品检疫证。当前处于防控非洲猪瘟(ASF)的关键时期,做好生猪检疫工作,提高生猪检疫质量,能够有效防范和控制ASF等生猪重大疫病,阻断疫情扩散,同时确保猪肉制品安全地流入消费市场,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推进生猪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基层 生猪检疫 问题 方法策略
  • 简介: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从1995年12月18日开始全面整顿生猪屠宰,猪肉流通环节及灌制品加工。历经一个多月的时间,取缔427个不合格的屠宰户,27个市场补检点,使兽医检疫工作做到屠宰现场检疫;全省设定屠宰点365个(包括限期改进的);销毁病害肉5000多kg,没收病害肉3000多kg,基本控制了病害肉流入市场。

  • 标签: 定点屠宰 肉品卫生 全面整顿
  • 简介:摘要:生猪屠宰检疫工作是生猪流入到动物产品交易市场之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该项工作的开展水平,直接关系着猪肉产品的质量。不过在当前的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却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就会使猪肉产品的安全性受到影响。所以,我们必须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解决对策,从而保证猪肉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保障人民的肉食品安全。本文就当前生猪屠宰检疫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有效保证猪肉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健康。

  • 标签: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  问题  建议
  • 简介:目的探讨头部低温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ischemicbraindamage,HIBD)新生猪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MLS—BAEP)的影响。方法16头5~7d的新生猪随机分为3组:常温止常组(n=4)、缺氧缺血(HI)组(n=6)、HI低温组(n=6)。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和机械通气吸入6%的氧气制备H1BD模型。缺氧缺血后2h低温组采用选择性头部低温治疗24h。各组分别在HI前、HI后12h、24h、36h、48h、60h、72h、4d、7d、10d、13d、15d进行MLS—BAEP测试。结果HI组与正常组相比,从HI后72h开始,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明显延长,第7天达到高峰,第10天开始逐渐恢复,但除I波潜伏期外,其他指标仍明显长于正常组,直至HI后15d仍然没有恢复正常。HI低温组Ⅲ波潜伏期及Ⅰ~Ⅲ、Ⅰ~Ⅴ峰间期在HI后60h至7d,V波潜伏期和Ⅲ~Ⅴ峰间期在HI后72h至7d均明显短于HI组(P〈0.05)。结论新生猪HI后脑干听觉通路的外周部分和中枢部分均受累,表现为MLS—BAEP的各潜伏期和峰间期的明显延长,中枢损害在HI后第7天达到高峰,第15天仍然没恢复正常。HI低温治疗可明显减轻HIBD的脑干损伤。

  • 标签: 低温 缺氧缺血脑损伤 最大长度序列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新生猪
  • 简介:目的探讨雾化吸入(neb)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neb-SNP)对新生猪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安全性及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生理盐水(NS)肺泡灌洗法复制ARDS新生猪模型(n=30)。造模成功后将其随机分成5组(n=6×5)。对照组:仅机械通气治疗;NS组:机械通气治疗+neb-NS30min治疗;A,B和C组为实验组,分别进行机械通气治疗+neb-SNP1mg/mL,5mg/mL和10mg/mL30min治疗。对5组分别于不同时点进行动态平均股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全血高铁血红蛋白(MetHb)含量监测及动脉血气分析和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白细胞介素(IL)-10,-12]水平测定。结果造模成功时,NS组及A,B,C组MP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b结束时,B及C组MPAP较NS组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时点,5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eb结束时,5组全血MetHb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及C组neb结束后30min,未发现反跳性肺动脉高压。neb结束后不同时点,A,B及C组与对照组及NS组IL-10,-12,TNF-α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eb-SNP可选择性降低ARDS模型肺动脉高压,同时具有调节炎症介质和抗炎因子等作用,可抑制炎症因子表达,从而减轻ARDS症状。

  • 标签: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一氧化氮供体 雾化吸入硝普钠 肺动脉高压 细胞因子 新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