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扭转运动进行初步分析,探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时心脏局部和整体扭转功能是否有改变.方法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各30名.常规测量有关左心功能参数:LVEF、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每搏量(SV)、二尖瓣口E、A峰值血流速度等.速度向量成像模式下在系列胸骨旁短轴观图像上测量收缩期心内膜下和心外膜下心肌的最大旋转角度、峰值旋转速率、圆周应变(CS)、圆周应变率(CSR)、舒张期和等容舒张期峰值解旋转速率.结果肥厚型心肌病组EDV、ESV、SV明显减低,A峰增高(P<0.01)心内膜下心肌左心室扭转角度和扭矩增高,解扭转率减低(P<0.05)心外膜下心肌的基底部峰值旋转速率、峰值解旋转速率减低(P<0.05)心外膜下心肌的CS、CSR明显减低(P<0.05).结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整体扭转角度和速度较正常人增高,局部心肌圆周方向形变能力下降,以心外膜下心肌下降更为明显.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扭转 肥大性心肌病
  • 简介:断指再植手术现已广泛开展,术中操作不当、血管条件差、感染及术后护理不当等很多因素都可导致血管危象发生,血管危象处理不及时可致再植手指坏死。临床医师常苦恼在血管危象早期诊断中没有明确的量化指标,而当临床表现明显,出现皮温肤色改变、患指肿胀及毛细血管返流异常等情况,可确诊为血管危象时常常丧失了宝贵的抢救时机。本文中应用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量指端血流速度.探讨其在血管危象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 标签: 血管危象 指端 血流速度 早期诊断 断指再植术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胚胎发育速度及解冻后体外培养时间对FET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为FET周期选择较高植入潜能和发育潜能的胚胎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生殖中心收治的FET助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1375个FET周期,进行实验室处理、黄体支持、胚胎冷冻等一系列的措施。结果本次研究共有1375个FET周期,解冻了4527枚胚胎,其中,共移植了2940枚胚胎,876枚胚胎着床,着床率为30.18%。1375个FET周期中,获得临床妊娠的有659个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7.9%。结论冷冻胚胎解冻移植成功妊娠率和胚胎冷冻前的发育速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8或者6和8细胞之间的胚胎在FET周期内都可以获得较好的妊娠率和种植率,但是相对而言,>8细胞的胚胎要高于6和8之间的细胞胚胎,这和存活胚胎卵裂球丢失与否没有明显的关系。

  • 标签: 胚胎发育速度 解冻 体外培养时间 FET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房间隔缺损及修补术前后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对29例单纯房间隔缺损患者(I组)修补术前后、10例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Ⅱ组)及17例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心肌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观察心尖四腔心切面右心室游离壁和室间隔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速度、应变和应变率。结果I组术前右心室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速度高于I组术后、Ⅱ组和对照组(P〈0.05),而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高于Ⅱ组,但与I组术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术后收缩峰值速度、应变与应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右心室壁各节段收缩峰值速度、应变、应变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右心室收缩期峰值速度易受容量负荷的影响,而收缩期峰值应变和应变率更能真正反映右心室收缩功能。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能准确定量评价房间隔缺损患者右心室壁节段收缩功能的变化,有望成为评价右心室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房间隔缺损 右心室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0月40岁以上体检者1116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脉搏波传导速度、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根据美国糖尿病协会IFG诊断标准分为理想血糖组、IFG组、和糖尿病组。比较三组人群各项指标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理想血糖组比较,IFG组及糖尿病组ba-pwv异常的检出率明显偏高,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a-pwv与空腹血糖水平正相关。它在健康体检中可对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是否有效控制做出评估。

  • 标签: 体检人群 空腹血糖水平 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超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测定胎儿宫内贫血价值。方法:院内住院或者产检行产前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查时发现动脉血流峰值速度(MCA-PSV)增高的孕妇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视为实验组。另外选择相同期间相同条件但MCA-PSV正常的孕妇60例为对照组。本实验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对两组受试者实施CDU检查。分析彩超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测定胎儿宫内贫血价值。结果:实验组新生儿出现贫血47 例(78.33%),对照组出现贫血25 例(41.67%)。两组相比,相关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MCA-PSV显著更高,P<0.05.结论:彩超MCA-PSV增高对于判定胎儿贫血指导临床干预意义重大,这一点值得相关人士注意。

  • 标签: []彩超 大脑中动脉血流峰值速度 胎儿 宫内贫血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早期营养支持对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康复速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方法:实验组患者术后即开始接受早期营养支持,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具体数据如下:1.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实验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为3天,较对照组的5天明显缩短;2. 下床活动时间:实验组患者平均下床活动时间为4天,对照组则为6天;3. 住院时间: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7天,对照组则为9天;4. 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结论:本研究表明,早期营养支持在心血管外科术后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建议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早期营养支持方案。

  • 标签: 心血管患者 营养状况 早期营养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方法:抽选120例患者和120例健康体检者,均接受肌电图检查,分析受检者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腓神经的MCV以及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SCV均小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观察分析神经传导速度变化,可以很好的辨别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诊断准确率和诊断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神经传导速度 肌电图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药及发药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P<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线加速器机架旋转加速度设置,对多病种容积旋转调强(VMAT)计划剂量学、机器效率和计划验证结果的影响,探讨机器模型中机架加速度约束条件的优化选择。方法分别选取10例鼻咽癌、非小细胞肺癌、乙状结肠腺癌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病例,在Pinnacle v9.10计划系统中建立允许机架旋转加速度变化和限制机架旋转加速度变化的两种机器模型,采用相同射野布置、优化目标参数和优化权重设计VMAT计划,分析各病种不同机架旋转加速度设置下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变化,比较治疗时间和计划验证γ通过率的差异。结果入组病例采用允许机架旋转加速度变化的机器模型:治疗时间显著低于机架匀速运动组(t=-6.751、-0.209、-19.523、-28.999,P<0.05),分别降低了15.27%、18.07%、19.71%和28.75%,同时影响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但计划验证γ通过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鼻咽癌病例,脑干计划危及器官(PRV)最大剂量增加1.25%;对于肺癌病例,脊髓最大剂量和全肺V20增加了1.19%和1.21%,全肺V5降低了1.21%;对于腹膜后淋巴结放疗病例,双侧肾脏、肝脏、小肠和结肠平均剂量均有增加;对于乳腺癌病例,患侧肺V10增加了1.66%,健侧肺平均剂量降低了7.45%。结论允许机架加速度变化模型设置可显著缩短计划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率。虽一定程度上降低靶区适形性和均匀性,增加部分危及器官剂量,但仍符合临床剂量学要求。在Pinnacle v9.10机器模型机架加速度约束设置中,推荐使用允许机架变速运动设置。

  • 标签: 机架旋转加速度 剂量学 治疗时间 γ通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律有氧运动对中老年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1月江苏省太湖疗养院体检者7 993例,其中男性4 371例,女性3 622例,年龄(55.8±7.9)岁。收集受检者运动、饮酒、吸烟、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静息心率、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baPWV等指标水平。根据运动情况将受检者分为无运动组489例、一般运动(每周运动小于3次,每次持续时间小于30 min或每周运动累计时间小于90 min)组3 222例和规律运动组(3~5次/周或超过90min/周)4 282例。结果男性无运动组、一般运动组和规律运动组baPWV水平分别为(1 747.37±346.07)cm/s、(1 486.77±195.15)cm/s和(1 449.77±219.50)cm/s,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无运动组、一般运动组和规律运动组baPWV水平分别为(1 865.05±120.19)cm/s、(1 593.18 ±332.51)cm/s和(1 227.81±150.89)cm/s,3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每周运动时间的增加,男性和女性不同运动组间收缩压、舒张压、静息心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尿酸水平呈逐渐降低趋势。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饮酒、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是男性baPWV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运动、静息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是女性baPWV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随每周运动时间的增加,无论男性和女性baPWV异常率均呈逐渐下降趋势(χ2值分别为74.67、1545.54,均P<0.01)。结论规律有氧运动可改善中老年人baPWV水平,同时改善收缩压、舒张压、静息心率、空腹血糖、三酰甘油、尿酸水平,运动是中老年人群baPWV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规律运动方式更有利于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

  • 标签: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运动疗法 动脉粥样硬化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药及发药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2月-2018年12月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P<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入选6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测定基础PWV,随机分为常规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常规组选用厄贝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降压药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一日一次,治疗6个月,重复测定PWV。结果两组血压控制良好,阿托伐他汀组的收缩压、舒张压、PWV分别低于常规组,收缩压、舒张压、PWV,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除降低血脂外,还具有降压及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PWV作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原发性高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 PDCA管理模式对西药房排药及发药速度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 2017年 2月 -2018年 12月 100例西药房用药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开展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组开展 PDCA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结果: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组治疗效果、西药房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非高峰阶段的排药时间、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非高峰阶段的发药速度、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方面相比常规西药房用药指导组更好, P< 0.05。结论:西药房用药患者通过西药房工作人员开展 PDCA管理模式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药物的认知,减少患者烦躁情绪出现率。

  • 标签: PDCA管理模式 西药房排药 发药速度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加速度暴露对肾草酸钙结石模型大鼠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采用乙二醇饮水和氯化铵灌胃法诱导建立大鼠草酸钙结石模型,将40只8周龄Wistar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A组)、单纯诱石组(B组)、加速度并诱石组(C组)和单纯加速度组(D组)。其中A组采用自来水饮水+生理盐水2mL/d灌胃,B组采用1%乙二醇+2%氯化铵溶液2mL/d灌胃,C组在B组的基础上给予加速度(+6G)暴露,D组单纯给予+6G暴露。各组大鼠在相同条件下饲养28d后收集血液及双肾标本,左肾组织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草酸钙结晶情况;右肾组织制成组织匀浆,测定血液和右肾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以了解氧化应激情况。结果单纯诱石组和加速度并诱石组肾组织草酸钙结晶评分较空白对照组和单纯加速度组均显著增高(P〈0.01),加速度并诱石组结晶评分亦较单纯诱石组增高(P〈0.01)。单纯诱石组和加速度并诱石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大鼠血、肾组织MDA浓度显著升高(P〈0.01),血、肾组织SOD、CAT、GSH-Px浓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加速度暴露可能是泌尿系结石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其机制可能与加速度暴露引起大鼠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 标签: 肾结石 草酸钙 加速度 氧化应激 大鼠
  • 简介:目的研究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和心血管危险因素、Framingham积分之间的关系。评估baPWV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将144例研究对象分为冠心病组(48例)与非冠心病组(96例),非冠心病组根据是否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分为正常对照组(46例)、危险因素组(50例)。应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baPWV。结果三组之间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校正年龄后,三组baPWV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baPWV与多重传统危险因素正相关。其中,年龄、收缩压为baPWV的独立预测因子,二者影响相当。baPWV与Framingham积分正相关(P〈0.01)。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评价baPwV对冠心病诊断、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的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8和0.944。结论baPWV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中等预测价值,对冠心病高危人群筛查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 标签: 脉搏波传导速度 Framingham积分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摘要本文对已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患者60例分为有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DM-1组)和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组(DM-2组),并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其进行了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检测及研究。结果为DM-1组和DM-2组与正常值的MCV和波幅(CAMP)比较有着显著性差异,DM-1组与DM-2组上下肢MCV异常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表明糖尿病(DM)患者虽无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但已存在周围神经损害可能,且下肢神经损害重于上肢,MCV测定对DPN的早期预防和早期诊治有较为肯定的应用价值,应成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直径法和血流速度法评价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50例患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别用彩超直径法和血流速度法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评估和检查。并据此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直径法灵敏度98.23%,假阴性率5.46%,特异度80.23%,假阳性率23.66%,约登指数0.6,流速法灵敏度99.83%,假阴性率3.57%,特异度89.35%,假阳性率13.86%,约登指数0.6。结论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资料与分别用彩超直径法和血流速度法对颈动脉狭窄的程度进行评估和检查,其对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率较高,但是,两者相较而言,血流速度法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均较高于直径法。

  • 标签: 超声 彩超直径法 血流速度法 颈动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