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护患沟通贯穿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沟通的效果不仅影响护患关系、护理质量,而且关系到疾病的康复以及护理纠纷的产生和激化。本文就护患沟通的要求和方式以及服务意识进行探讨,通过护患间建立成功的双向交流沟通,促进和谐、互动式的护患关系的良性发展。

  • 标签: 护患沟通服务意识 和谐 护患关系
  • 简介:为探讨大四学生人格特质与择业效能感关系,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与择业效能感问卷对7所院校450名应届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四学生择业效能感的性别与专业交互作用显著,择业效能感的来源主效应显著。相关分析表明,外倾性人格特质与择业应对、择业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精神质与自我了解、职业信息获取维度以及择业效能感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外倾性、情绪稳定性人格特质对择业效能感有显著预测作用。

  • 标签: 人格 择业效能感 学生
  • 简介:1978年Kemp首次发现耳声发射(otoacousticemission,OAE)。这是一种产生于耳蜗,经听骨链及鼓膜传导,释放入外耳道的音频能量,源于外毛细胞的主动活动。耳声发射作为一种客观的听觉功能检查手段,依赖于耳蜗整体功能的完整,与耳蜗外毛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1990年听力学家Collet首次发现了对侧声刺激对耳声发射的影响,即给予人类单侧耳刺激声可引起对侧耳耳声发射幅值的下降,这种现象称为耳声发射的对侧抑制现象。Grose和Mott在随后的动物实验中同样证明了这个观点。迄今为止,有关耳声发射对侧抑制现象的相关性研究工作已有诸多报道。

  • 标签: 对侧耳耳声发射 对侧抑制 耳蜗外毛细胞 耳鸣 对侧声刺激 主动活动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多发生在胃及十二直肠,按其疼痛部位,数中医胃痛范畴,为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现代研究认为,溃疡的发生主要是由频繁的七情刺激,特别是忧、思、恼、怒引起,说明情志因素是溃疡病的发病关键,肝郁气滞乃为溃疡病的初发阶段,笔者根据临床心得,就本病的辩证关系,从三个方面论述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同病毒载量HBsAg阳性孕妇及其所分娩新生儿进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脐血及外周血HBV-DNA含量,探讨母体血中HBV-DNA含量与婴儿感染HBV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妇,使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孕妇及其新生儿脐血和外周血血清中HBV-DNA含量,对比不同病毒载量及抗病毒治疗前后的孕妇分娩婴儿宫内感染情况。结果132例HBsAg阳性孕妇分为A组(高病毒载量组)60例,B组(低病毒载量组)72例,其中A组经抗病毒治疗为A1组37例,未治疗为A2组23例。所有孕妇分娩的婴儿中有14例脐带血HBV-DNA阳性,即宫内感染率为10.6%(14/132)。出生后7个月检测婴儿感染HBV者2例,即感染率为1.52%(2/132)。低病毒载量组无一例婴儿发生感染;宫内感染主要发生在高病毒载量组孕妇,发生率为23.3%(14/60);而经过抗病毒治疗的孕妇其新生儿感染乙肝的几率较未治疗组明显降低。结论HBsAg阳性孕妇随着血清HBV-DNA含量的升高宫内感染率随之增高,降低孕妇血中HBV-DNA含量可明显降低婴儿感染HBV几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 母婴传播 宫内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同型半胱氨酸与脑梗死的相关性,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10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依NIHSS评分再分轻、中、重度脑功能缺损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研究对象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为(19.01±2.31)μmol/L、对照组为(11.23±2.91)μmol/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重度脑功能缺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14.82±3.22)μmol/L、(18.21±3.14)μmol/L、(23.99±4.05)μmol/L,不同脑功能缺损程度组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相关,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测定对脑梗死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脑梗死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对氧磷酶1(PON1)与有机磷中毒(OP)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月就诊的62例OP患者(中毒组)并分级。同期健康体检40例为对照组,检测PON1活性。结果中毒组PON1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毒组随着病情加重,PON1活性继续降低,不同级别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ChE和PON1呈正相关(r=0.3762)。结论PON1可以用来判断OP病情程度。

  • 标签: 对氧磷酶1 胆碱酯酶 有机磷中毒
  • 简介:探讨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的人格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便为学员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以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这工具,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了武警某初级指挥院校学员427名。结果显示:①与全国同龄组男性群体、同龄组男性军人群体和军校学员群体相比,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的总体人格特征较好。②武警初级指挥院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生源、是否独生子女、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员人格特征上也有所差异。③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神经质维度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内外向、掩饰性维度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武警初级指挥院校学员总体人格特征较好,人格特征对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武警 初级指挥院校 人格特征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雌二醇(E2)在判断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价值,从而探索一种有价值的指标评估病情、降低流产发生率。方法测定102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根据治疗结果将患者分为妊娠稳定组和妊娠失败组,并与正常妊娠组100例相比较。结果妊娠失败组雌二醇水平与妊娠稳定组、正常妊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91pg/ml为标准判断妊娠结局的灵敏度为62.7%,特异度为21.7%。结论血清雌二醇(E2)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结局的预测价值很高,可以作为判断早期先兆流产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早期先兆流产 雌二醇 预后
  • 简介:目的了解学龄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在班级中的同伴关系,分析其社会适应状况。方法采用同伴提名法,对18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小班4名,中班7名,大班7名)在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进行3次社会交往类型评估。结果3次评估中,听障儿童最多的社会交往类型均为“一般型”,其他交往类型较少;听障儿童的社会交往类型随时间推移呈现一定的变化。班级中听障儿童群体的存在影响了其整体被接纳的程度。“交往技能”的高低、是否遵守“规则规范”、“权威影响”等因素直接影响听障儿童是否被班级同伴所接纳。结论从同伴关系的角度来看,学龄前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基本能被班级其他成员接纳。

  • 标签: 听障儿童 随班就读 同伴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甲状舌管囊肿内部回声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用高频超声对31例已确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患者的囊内回声改变与其手术及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状舌管囊肿囊内回声可分为(一)单纯性无回声型(二)无回声伴细密光点型(三)无回声伴实性回声型(四)不均匀混合回声型。结论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甲状舌管囊肿如结合囊内回声改变,则对甲状舌管囊肿诊断的敏感性可与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符合率,是一种理想的辅助诊断方法。

  • 标签: 甲状舌管囊肿 囊内回声 超声
  • 简介:临床合理用药的四要素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其中的“适当”包含了中药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用药时间和适当的用药方法.中药服用的剂量与疗效有着颇为重要的关系,合理的剂量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1].1剂量的定义与意义剂量或称用量,是依据传统经验为达到一定治疗作用所应用的药量.首先是指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例份量,即相对剂量.剂量实际是指药物应用于机体能够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的量.理想的剂量要求有最好、最大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在方剂中,单味药的剂量还涉及对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药物配合后产生共同效应的需求量.

  • 标签: 中药 量效关系 临床用药 适当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血乳酸与血清白蛋白比值与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间于我院诊治的脓毒症休克患者134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按其预后分为多器官衰竭组(MODS组)53例和无多器官衰竭组(无MODS组)8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0、6、12、24h乳酸/白蛋白比值等观察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0h时乳酸/白蛋白比值间差异不明显(P>0.05);6h时无MODS组患者乳酸/白蛋白比值低于MODS组,但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无MODS组患者12h、24h乳酸/白蛋白比值均明显低于MODS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乳酸/白蛋白比值与MODS、病死率及AP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而与氧合指数呈负相关性。结论动态监测乳酸/白蛋白比值可有效预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即比值越大则提示患者预后越差。

  • 标签: 乳酸/白蛋白比值 脓毒症休克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探讨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标本进行空腹血糖(FPG)测定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其中糖尿病患者120例,年龄30~85岁;健康体检者120例,年龄20~80岁,并对其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并作统计学检验。结果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系,即随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空腹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糖尿病
  • 简介:目的考察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方法对779名企业员员工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个人一组织匹配量表、心理授权量表与工作绩效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个人-组织匹配、心理授权、工作绩效这3个变量之间的两两比较,显著相关(P〈0.01);直接效应和总效应显示,b(YX)回归系数为0.368,b(MX)回归系数为0.592,b(YM.X)回归系数为0.349,b(YX.M)回归系数为0.162,均显著;间接效应值ab为0.207,检验统计量z=8.112(P〈0.01);因变量变异的百分数是11.86%。结论个人一组织匹配对工作绩效存在正向预测作用,心理授权在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个人-组织匹配 工作绩效 心理授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近视患者主视眼与双眼屈光度、眼别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来医院就诊的6-18岁近视非弱视患者266例,按照双眼屈光参差的程度分为非病理性屈光参差组和病理性屈光参差组两组,经散瞳检影验光,主观验光后用卡洞法检查主视眼,记录结果并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①266例青少年近视患者中,以右眼为主视眼,即右型(Rtype)167例(63.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3)。②双眼球镜度数相同时主视眼为右眼36例(64.3%),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5)。③两组主视眼眼别均与柱镜度数较低眼显著相关(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主视眼以右型多见,散光程度(柱镜度数)可能会影响主视眼的选择,而球镜度数及等效球镜度数与主视眼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青少年 近视 主视眼 散光 屈光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的关系,为临床上预测婴幼儿是否为潜在的哮喘患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的首次患毛细支气管炎的婴幼儿126例,对患儿的急性期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进行绝对计数和相对计数。在所选的患儿3周岁时,进行电话随访。对随访成功的患者,根据其有无反复发作喘息分为两组,儿童哮喘组和无喘息发作组。同时询问并记录随访成功患者的哮喘家族史。结果哮喘组患者在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期间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多于无反复喘息组。结论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高的患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发生儿童哮喘的比率明显增高,为临床预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日后发生儿童哮喘提供依据。

  • 标签: 婴幼儿 毛细支气管炎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肺炎疾病,同时患有心力衰竭疾病患儿,其与心钠肽间间存在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重型肺炎疾病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其是否同时患有心力衰竭疾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为同时患有心力衰竭疾病,对比组患者不存在心力衰竭疾病,通过给予两组患者实施化学发光法检测,测量并对比其心钠肽含量情况。结果疾病急性期的测定结果同时患有心力衰竭疾病的研究组患者,其心钠肽含量达到(63.8±23.6)ng/L。不存在心力衰竭疾病的对比组患者,其心钠肽含量达到(45.1±12.7)ng/L,对比组患者的心钠肽含量,要比研究组患者的明显要低,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恢复期的测定结果同时患有心力衰竭疾病的研究组患者,其心钠肽含量达到(32.3±10.9)ng/L。不存在心力衰竭疾病的对比组患者,其心钠肽含量达到(32.8±10.2)ng/L,对比组患者的心钠肽含量,与研究组患者的含量差距不大,没有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心钠肽含量,与患者的心功能健康状况,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心功能状况越差,其含量越高,因此在该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可以通过测定心钠肽含量的方式来进行疾病的诊断,其在该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积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小儿重症肺炎 心钠肽 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