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铁质文物脱盐过程要产生大量废水废水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本研究依据国家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对腐蚀模拟Z30试片和室外大型铁炮脱盐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进行化学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是化学耗氧量(COD)、可溶性正磷酸盐、悬浮物等项目超标;分析表明某些过量添加的脱盐试剂和助剂是造成污染物超标的主要原因。一般对馆藏铁器,因脱盐废水量小,可通过清水稀释处理(有时需预处理)后达标排放;对个别室外大型铁器而言,因废水量大,污染物超标严重时,建议将废水经过物理、化学方法等工艺处理达标后排放。总之,铁器脱盐时,环境友好型脱盐试剂和助剂的选择和适量使用是关键;铁质文物脱盐废水排放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铁质文物 脱盐废水 污染物检测
  • 简介:为研究古代麻江型铜鼓的成分、工艺和矿料来源及麻江型铜鼓与遵义型铜鼓的发展源流关系,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金相显微镜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法,对所取4面砷麻江型铜鼓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其为Cu-Sn-As-Pb四元合金。同时结合文献研究可知,古代麻江型铜鼓中砷的情况较为普遍,且含量较高。将该4面麻江型铜鼓与砷遵义型铜鼓进行成分及铅同位素比值对比及地缘、矿产进行相关研究可知,砷的两种类型铜鼓存在着一定的源流关系,并且砷的两种类型铜鼓的矿料可能来源于云南文山地区与广西百色地区一带。

  • 标签: 冶金史 麻江型铜鼓 遵义型铜鼓 Cu-Sn-As-Pb四元合金
  • 简介:章先生是研究中国传统民歌花儿的先驱,是临夏籍知识分子中研究花儿的第一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中最早研究花儿的人。牙章先生对花儿的研究著述是上世纪30年代初完成的。其中包括1篇花儿理论研究文章《花儿再序》,100多首搜集整理的花儿唱词,及1封《关于花儿地名注释的信》。其中《花儿再序》文章及100多首花儿唱词是他在民国二十一年到二十二年,即1932年到1933年写成的,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十月寄给当时编辑《甘肃民国日报》副刊的张亚雄先生。《花儿集》一文连载于当年十一月《甘肃民国日报》副刊,署名冀达斋主。《关于花儿地名注释的信》是他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看到当年九月十八日《甘肃民国日报》登载的一首花儿的注释错误后写给张亚雄先生的,随后由张亚雄先生刊登在当年十一月七日的《甘肃民国日报》上。牙章先生以上著述后经张亚雄先生修改,收入其编著的《花儿集》中,这本书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一月由重庆青年书店出版。《花儿集》的出版,使牙章先生的花儿著述得以保存下来;同时也由于牙章先生的花儿著述散漫于这本书中,使人难以了解其原貌。牙章先生是一个终身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忠实的共产党员。他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家,又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家,是我国著名的民族问题理论家、宗教学家和藏学家。花儿研究则是他早期的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展现和了解牙章先生的花儿著述,不仅对研究他的人生轨迹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大有裨益于人们了解花儿整理研究工作的早期历史。这是编校者竭力复原牙章先生花儿著述的根本动机。编校者在翻阅相关资料、调查相关人士的基础上,根据张亚雄先生在初版《花儿集》89—90页、148页、150页、1

  • 标签: 花儿 著述 2004年第4期 无产阶级革命 注释错误
  • 简介:为探讨用氟聚合物FEVE和HDI三聚体对纸质文物进行加固保护的有效性,用FEVE树脂溶液和HDI三聚体对纸质文物加固保护后,分别进行了拉伸强度、光泽度、耐酸水解性及抗干热老化性等一系列试验,并用扫描电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FEVE(浓度5%)和HDI三聚体(浓度20%)对纸质文物的加固保护后,提高了纸张的机械强度,缓解、抑制了酸和热对纸质文物的侵蚀,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含氟聚合物 加固 保护 纸质文物
  • 简介:9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日本共同保护大明宫元殿遗址工程竣工仪式在西安元殿遗址广场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文物保护司司长顾玉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代表青岛泰之,日本国驻华大使馆井出敬二公使、日本国际协力机构木村信雄所长及西安市政府、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相关领导出席竣工仪式。

  • 标签: 工程竣工 保护工程 大明宫 遗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家文物局
  • 简介:“吱——吱——”,电锯、电钻声;“笛——笛——”,摩托车、汽车鸣备声;“嗡——嗡——”,饮食、娱乐场所传出的设备轰鸣声和喧闹声……早已把噪音的分贝提高到让人没法忍受的地步。

  • 标签: “广告污染” 噪音 环境保护 分贝 监督审查
  • 简介:本文对康熙中期刊刻的笔记小说集《三冈识略》的成书背景进行考察,并对此书后来所经历的周折做了详细介绍。《三冈识略》的作者董是晚明高官董羽宸的长孙,他于1678年为《三冈识略》撰写序文,经过多年的扩大补充后,此书于1697年终于写完。《三冈识略》的第一次刻本之所以流传不广,是因为它的一位读者(很可能是松江举人金维宁)给《三冈识略》扣上了“谤讪朝廷”的罪名。这位读者的举报信声称,书内记录年代时仅写甲子而无顺治、康熙年号,是不正统的,同时指责董对清政权有抵触情绪。本文对《三冈识略》与《莼乡赘笔》的关系也进行探讨,认为《莼乡赘笔》是清代后期的一名编辑或书商在《三冈识略》的基础上擅自编出来的。

  • 标签: 董含 《三冈识略》 《莼乡赘笔 金维宁 文字狱
  • 简介:评估生物污染的受害程度,必须从民族文化出发,并因民族而异,不同的民族对待同一污染物种具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因此,各民族评估生物污染的受害程度也不相同。本文通过分析苗族对待紫茎泽兰和傣族对待橡胶树这两个案例来证实上述观点,并呼吁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实事求是地反映生物污染对我国造成的损失,同时为制定防治生物污染的法律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生物污染 受害程度 评估 民族文化
  • 简介:本文叙述了我国西北地区探测发现的铅白(类)、角铅矿、碱式硫碳酸铅、硫酸铅、氯化铅、羟基氯化铅、磷氯铅矿-砷铅矿(类)等九种铅白色颜料。它们在我国有丰富而悠久的历史。它们可能来源自矿物,也有可能是人造的。天梯山石窟有丰富的铅颜料品种;麦积山石窟大量使用磷氯铅矿-砷铅矿类颜料,是上述石窟使用颜料特征之一。

  • 标签: 石窟 壁画 彩塑 颜料 铅白 硫酸铅
  • 简介:为对陕西户县大王镇庙底沟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进行保护,在用X射线衍射测得表面风化物的成分及对彩陶湿量测定的基础上,用不同浓度(30%、20%、10%、5%)四元氟共聚物(F4-SS)溶液进行加固防护处理,观察加固后彩陶的外观颜色,机械强度、吸水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用F4-SS溶液加固处理后,彩陶的机械强度显著提高,外观颜色没变化,孔隙水蒸气通道无影响;5%-25%F4-SS用于酥松彩陶加固保护、5%-10%F4-SS用于硬质彩陶的表面防护处理,效果显著.说明F4-SS可推广应用于其他彩陶的保护.

  • 标签: 含氟聚合物 新石器彩陶 颜色 强度
  • 简介:李清照是蜚声神州的宋代词家,其在骚坛的地位,女界中罕有其匹。李章是清代中叶云南晋宁(今属昆明)才女,边陲出生的闺秀,知其名的学者不多,是否堪与李清照相提并论?这是本文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袁嘉谷《卧雪堂诗话》云:“滇中女诗人

  • 标签: 李清照 李含章 诗词理论 中国 文学评论 文学风格
  • 简介:本文首次刊布敦煌莫高窟北区B125窟出土的一件回鹘文残卷,对回鹘文原文进行拉丁字母转写、汉文翻译和注释,并对残卷的翻译年代、版本和翻译方式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莫高窟北区 回鹘文《增壹阿含经》
  • 简介:石质文物表面污染清洗是石质文物保护的关键技术,本文以花山岩画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讨论了以激光、微粒子喷射、蒸汽清洗为代表的现代物理清洗技术在户外彩绘石质文物表面污染去除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其去除效率等问题,以促进物理清洗技术在石质文物保护领域的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岩画 表面污染 物理清洗 激光 微粒子喷射 蒸汽
  • 简介:本文在考察重心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心路径几何图示分析法,计算了1989-2003年陕西省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演变路径,从移动方向、移动距高、路径对比、斜率分析、空间相关性分析等多角度阐述了社会经济重心与环境污染重心的动态变化及空间联系。

  • 标签: 社会经济重心 环境污染重心 演变路径 对比分析
  • 简介:在可以导致文物、艺术品及历史档案资料品质退化的儿种环境因素中,浓度较低的气态悬浮分了污染物甲醛对文物是最具潜在破坏性影响。在光、热等物理因素的联合作用下,其形成的复合污染对文物的破坏作用更强,而就其对不同种类文物的影响的规律性研究目前尚缺少基础数据。因此,本研究采用聚苯胺膜修饰的石英晶振片电极(简称复合电极),结合石英晶体微天平(QCM)方法,对微环境中不同浓度的甲醛进行了检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电极对甲醛有较好的响应信号,复合电极频率变化值与时间基本呈线性关系,并且随甲醛浓度的升高,复合电极频率下降速度增加,频率变化值增大。研究还发现,甲醛的浓度值与频率变化值也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据此可以推算文物保存环境中挥发性气态分子污染物甲醛的含量。本方法可以对文物保存环境中甲醛浓度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为文物保存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依据。

  • 标签: 石英晶体微天平 甲醛 检测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