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企业在物资管理等方面仍旧存在着一些不足,加上有些企业的管理层并不够重视企业的物资管理工作,导致企业物资管理成本较高,从而影响到企业的发展以及壮大。本文在此基础上主要阐述:现阶段电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物资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根据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路径,希望能够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建议。

  • 标签: 电力物资管理 企业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当前最受关注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需要贯彻国家战略指导下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在保护环境、降低排放的基础上,贯彻低碳经济理念,推动财务管理创新发展。通过这种方式,企业的运营管理将会更具绿色化特征,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鉴于此,本文对低碳经济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变革与创新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 标签: 低碳经济 企业 财务管理 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
  • 简介:摘要:随着各领域的不断进步,电力资源作为社会中保证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源也得到更大程度的重视,电力工作也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从目前我国国内配电网的使用情况来看,其中 10kV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也就是说 10kV配电网是配电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 10kV配电网的合理规划设计方法,是对能够最大程度降低线路的损耗、提升线路的安全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10kV配电网 规划设计 技术经济
  • 简介:摘要:在电力市场不断发展、完善的背景下,很多电力企业虽然参与到了市场竞争中来,但由于其电力市场营销水平不足,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缺乏竞争力,因此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发展危机,而对于电力市场营销的创新,正是帮助电力企业摆脱当前困境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本文对当前电力市场营销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从市场经济环境的视角出发,为电力市场营销工作提出了一些创新性建议,希望能够对电力市场营销水平的提升起到一定帮助。

  • 标签: 市场经济 电力市场营销 创新
  • 简介:摘要:在项目管理工程建设中,为了确保项目工程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需要对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技术分析,从而能够促进工程项目的长远发展。随着我国经济政策发生一系列的改变,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经济利润和充分体现出自身的竞争优势,使用技术经济分析思想来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能够顺应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通过简要分析技术经济分析基本理想,分析技术经济思想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改善工程质量的相关措施,以期能够提供科学的数据参考。

  • 标签: 工程项目管理 技术经济分析 应用研究
  • 简介:        摘要:电力投资不仅由其投资属性对经济产生直接影响,还会通过对后向关联产业的拉动作用与前向产业的推动作用间接对经济产生影响,推动作用要大于拉动作用。         关键词:电网;投资经济;影响         引言         本文采用 2012年全国的投入产出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电网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电力行业直接经济效应系数为 0.2578,行业排序 23,电力行业的直接经济效应相对较小;大部分行业的间接消耗系数高于直接消耗系数,电力产业通过间接消耗的关系能够充分全面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大部分行业的间接分配系数高于直接分配系数,说明电力产业对这些产业的推动作用大都是通过中间媒介产生的间接分配;电力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 1.1159,在 42部门当中排名第 18位,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电力产业的感应度系数 2.4853,在 42个部门中排名第 3位,对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1模型与指标         投入产出模型又称投入产出分析,研究经济系统中作为生产单位或消费单位的各个部门、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电网投资经济效应系数分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波及效应。直接经济效应。用表示直接经济效应系数,          = / ( j=1, 2, 3…n),         其中,为 j行业投入的增加值,为 j行业的总投入。         间接效应指电网投资带来电网产出增加,从而带动上下游部门经济增长带来的间接贡献,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表示。         直接消耗系数指第 j产业部门的总产出所消耗的第 i产业的中间投入的数量,用表示直接消耗系数, (i,j=1,2,3…n),其中, Xij为 i行业的中间投入给 j部门的数额,为行业 j的总产出数额。         完全消耗系数指一个产业的最终产品对于另一个产业产品的完全消耗的数量。         直接分配系数指电力产品作为投入要素分配给其它行业的使用数量占电力产业总产出的比例。用表示直接分配系数, ( i=1, 2, 3…n, j=1, 2, 3…n),其中, Xij为 i部门在生产活动中分配给 j部门作为中间产品直接使用的总量, qj为行业 i的总产出。         完全分配系数指电力产业每增加一单位增加值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向其它产业提供的数量。波及效应包括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指国民经济中一个行业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于国民经济各个行业的生产需求的影响程度。表示某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后向牵引强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产业对于其它行业的影响力越大,对于其它产业的拉动作用越大。感应度系数指社会经济中全体行业对于该行业的需求程度,即该产业对其它产业的前向关联程度。感应系数越大,产业受其它产业的影响越大,即受到其它行业的需求感应程度越大。         2实证分析         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给出的 2012年投入产出数据,分别计算了电网投资的直接经济效应、间接经济效应和波及效应。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直接经济效应系数 0.2578,行业排序第 23位。电力行业的直接经济效应相对较小,这与其国民经济基础行业的行业性质相符。远低于废品废料( 0.7734)、房地产( 0.7456)、教育( 0.7341)、批发和零售( 0.6906)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产品( 0.6109)等行业。         与电力产业直接后向关联较大的产业除了其自身( 0.3264)外,还包括煤炭采选产品( 0.1818),金融( 0.0479),电气机械和器材( 0.0457),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 0.0394),仪器仪表( 0.024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0.0131),批发和零售( 0.0114)、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 0.0099),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0.0042)等,排在前十的产业是电力产业最主要要素投入产业,占其直接消耗总和的 90%以上,电力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但是直接消耗系数大于 0.1的只有电力产业和煤炭开采和洗选业,说明电力行业的直接消耗集中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以及电力行业本身。         完全消耗系数。电力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完全后向关联排序与直接后向关联排序相比有所不同,前十大行业为:电力行业( 0.5474),煤炭采选产品( 0.3507),金融( 0.1315),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 0.1217),电气机械和器材( 0.1043),石油、炼焦产品和核燃料加工品( 0.1035),化学产品( 0.0938),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产品( 0.07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0.0678),批发和零售( 0.0529)。电力行业和煤炭采选产品直接消耗系数高于间接消耗系数,即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其它行业的间接消耗系数高于直接消耗系数,即电力产业对这些产业的消耗大都是通过中间媒介产生的间接消耗。电力产业对所有产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总和达到了 2.1791,说明电力产业通过间接消耗的关系能够充分全面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直接分配系数。与电力产业直接前向关联较大的产业除了其自身( 0.3264)外,还包括化学产品( 0.1042),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品( 0.0960),非金属矿物制品( 0.0545),建筑( 0.0369),金属制品( 0.0230),金属矿采选产品( 0.0251),煤炭采选产品( 0.01829),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 0.01825)和批发和零售( 0.0157)等,其中化学产品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品的直接分配系数远高于其它行业。排在前十的产业是主要的电力产品投入产业,占到其直接分配系数总和的 77%以上,电力产业的发展直接推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另外,电力产业与所有产业部门都有一定程度的直接前向关联,这说明电力产业产品是很多产业发展必备的投入要素。         完全分配系数。电力产业与其它相关产业的完全前向关联排序与直接前向关联排序相比有所不同,前十大行业为:电力行业( 0.5474)外,还包括水的生产和供应( 0.2893),金属矿采选产品( 0.2253),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品( 0.1958),金属制品( 0.1922),非金属矿物制品( 0.1860),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服务( 0.1701),化学产品( 0.1667),非金属矿和其它矿采选产品( 0.1623),电气机械和器材( 0.1402)。电力行业、化学品和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品直接分配系数高于间接分配系数,说明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其它行业的间接分配系数高于直接分配系数,说明电力产业对这些产业的推动作用大都是通过中间媒介产生的间接分配。电力产业对所有产业的完全分配系数总和达到了 4.8535,说明电力产业的基础性非常强。除此之外,电力产业对其自身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都排名第 1,说明其有非常好的自我推动效应,也体现了电力行业的自然垄断性。         结束语         本文利用 2012年中国 42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数据和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了电网投资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波及效应。结果表明:电力行业的直接经济效应相对较小;电力产业对其它产业的推动大都是通过中间媒介产生的,对其它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万静滢 .供电企业配电网投资效益评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D].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 ),2017.         [2]王圆圆 ,魏胜民 ,田春筝 ,王世谦 ,苗福丰 ,杜明军 .新常态下河南电网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 [J].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7,32(01):157-163.         [3]张方银 .区域配电网投资经济效益和不确定性分析 [J].贵州电力技术 ,2016,19(06):74-77.

  • 标签:
  • 简介:摘要 : 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管理人员通过人力职能、岗位规划、技能培训、薪酬分配等有关管理制度,对单位外部、内部进行的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配置工作,以保障单位组织工作根本目标的实现,以及最优组织绩效和可持续发展的维护。经济师作为事业单位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主导,主要负责执行和调配单位全方位的人事管理工作,具有极其重要且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事业单位的逐步改

  • 标签: 经济师 人力资源管理 重要作用
  • 简介:摘 要 :在研究海勒式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计算模型基础上 ,导出了海勒式空冷系统冷端各运行参数对机组运行热经济性影响的计算模型,为空冷机组冷端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空冷系统;热经济性;计算模型 1 前言 目前,国内外空冷机组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是冷端系统运行性能达不到设计值,严重影响了机组出力和厂用电。特别是冷却塔出力不足、循环水系统不匹配、凝汽器漏空气和冷却管结垢等严重影响了机组真空,由此造成的煤耗损失多达 1~ 4 。这些大多在其冷端系统 ,因此对其冷端系统进行研究 ,尤其冷端变工况下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空冷冷端系统的研究大多限于单个设备的运行特性研究或是局部系统变工况研究。本文首先根据变工况下冷端参数对排气压力的影响关系,通过排汽压力变化对热经济性的影响,建立变工况下冷端系统各参数与机组热经济性的直接关系模型,该关系更能反映机组冷端系统运行经济性,为机组运行和优化提供指导。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冷端变工况的分析模型 2.1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凝汽器压力变工况分析模型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有两次换热,见图 1、 2。第 1次为在喷射式凝汽器内进行的蒸汽冷凝 ,属混合式换热;第 2次为在空冷塔内进行的冷却水的冷却 ,属表面式换热。 图 1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冷端系统图 图 2 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换热示意图 对喷射式凝汽器 ,其热平衡方程为 : (1) 式中 : 为凝汽器的凝汽量 ,kg/s; 为凝汽器的循环水量 ,kg/s; 为汽轮机排汽焓 ,kJ/kg; 为凝汽器压力饱和水焓 ,kJ/kg; 为循环水焓 ,kJ/kg. 对空冷器采用 法,此时管内介质为循环水,则 (2) 由式( 2)有 (3) 式中, 、 为空冷器进出口空气温度,℃; 为空气的水当量, kJ/s ℃。其中 为空冷器传热有效度。 空冷器的总热阻为: (4) 式中: , 为管内、外污垢系数, ; 为肋面总效率; 为管壁的对数平均表面积 ; , 为换热器内、外换热面积 ; 为换热管壁厚 ; 为换热管的导热系数 ; 、 为管内、外对流换热系数, 。 管内为循环水强制对流换热,故 表达式如下: (5) 式中, , 为雷诺数、普朗特数。 空冷器管外为空气强制对流换热,如对福哥型铝制表面式空冷散热器有: (6) 式中, 为每平方米面积进风量, 。 将式 (4)~ (6)代入式 (3)可以得出 ,也就是汽轮机的排汽温度。而凝汽器压力为 。利用上述计算模型即可以得出任意工况下凝汽器压力的值: (7) 由式( 3)可知道: (8) 式中: 表示凝汽器热负荷 ; 为空气的水当量, kJ/s ℃; 为空冷器传热有效度,可由式( 4)~( 8)计算。 这样,由凝汽器压力相关变量可以得出其影响因素,用如下关系式表述: (9) 式中: 为循环水流量, kg/ s; 为空气流量, kg/ s。 由于循环水流量对于已设计完好的机组为定值,空气流量常以空气流速 表征。而空冷器热阻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小,而且随机组运行时间和状况有关,故这里不作讨论。这样就得到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排汽压力变工况的分析模型: ( 10) 2.2 排汽压力对机组热经济性影响的分析模型 排汽压力是影响机组热经济性的重要因素,汽轮机排汽压力变化对机组热经济性的影响有两个方面:( 1)排汽焓的变化,引起机组有效焓降即作功量的变化 。( 2)凝结水温度的变化,引起最末一级低加抽汽量的变化,从而影响作功量的变化 。所以,排汽压力变化引起的新蒸汽等效热降变化: ,装置效率相对变化: 。 热耗率相对变化: ( 11) 标准煤耗率绝对变化: ( 12) 式中: , , 均为原背压时的流量 对应的运行工况下机组的新蒸汽净等效热降、机组的热耗率和机组的标准煤耗率。 综上所述 , 当已知运行工况的等效热降参数 ( , ) 和排汽压力变化引起 , 的变化时 ,就可以计算机组效率的相对变化以及热耗率和煤耗率的绝对变化值: 、 。所以,机组在负荷和背压一定的条件下 ,当背压变化到 时 ,在流量 不变的条件下 ,由文献 [2]介绍的方法可求得主机变化后的排汽焓 。即可由排汽压力确定排汽焓。这样,就建立排汽压力对热经济性影响的数学模型: ( 13) 3 海勒式间接空冷冷端系统变工况经济性分析模型 综上所述,由式( 10)和式( 13)可以得到海勒式间接空冷系统冷端变工况经济性分析模型: ( 14) 式中,凝汽器热负荷 反映凝汽器系统性能影响因素;空气流速 ;空冷器进口空气温度 反映环境温度的影响。 4 实例计算 以丰镇电厂 #3机组为例,对 200MW海勒式间接空冷机组冷端系统进行经济性分析。汽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NK200-12.7/535/535型,额定功率 200MW。主 /再热蒸汽压力 /温度为 12.7MPa/535℃、 2.4MPa/535℃。平均大气干球温度 6.4℃,对给水温度 244℃。冷却水温 34.16℃。额定流量 610t/h。空冷系统主要参数:空冷系统由福哥型铝制表面式空冷散热器和喷射式凝汽器组成。凝汽器循环水量 22000t/h,设计气温 14℃。空冷塔为干式冷却自然通风塔,塔高 115m,底部直径 95m,喉部直径 60m。冷却三角 107个,高 15m,宽 2.4m,厚 0.15m。根据上述分析模型,计算得到海勒式空冷机组各个经济性影响因素与机组煤耗的直接对应关系,如图 3~图 7。 图 3 额定负荷下凝汽器热负荷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4 80%负荷下凝汽器热负荷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5 额定负荷下环境温度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6 80%负荷下环境温度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7 额定负荷下空气流速与煤耗变化关系 图 3、图 4分别表示的是机组在额定负荷, =6.4℃时凝汽器热负荷 变化对机组煤耗影响关系曲线。由图可知,随着凝汽器热负荷的增加煤耗增加,在热负荷在 290~ 300MJ/s区间段其对机组经济性影响不明显。额定负荷下其对机组经济性影响较小。 图 5、图 6分别表示的是机组在不同负荷, =300MJ/s时环境温度变化对煤耗影响关系曲线。由图可知,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机组煤耗增大,在环境温度 <6℃时,其对煤耗的影响趋于 0。 图 7表示在机组在额定负荷下, =300 MJ/s, =6.4℃时空气流速对煤耗的影响关系曲线,由图可知,随着空气流速增大,煤耗成对数下降,在 =1.5~ 2.0m/s达到最小值,在 >2.0m/s时其变化对机组经济性影响很小。 5 结论 ( 1)通过海勒式间接空冷变工况经济性分析模型可得到冷端系统变工况下各参数与煤耗、热耗的影响关系。 ( 2)通过该关系能直接地分析海勒间接空冷机组冷端各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状况,诊断分析故障,进而指导和优化空冷冷端系统运行和管理。 ( 3)该模型普适性强,为空冷机组运行热经济性分析提供了一个新的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丁尔谋.发电厂空冷技术 [M].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2. [2]蔡颐年 .蒸汽轮机 .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988,215~ 218. [3]林万超 .火电厂热系统节能理论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 ,1994. [4]李秀云 .火电机组冷端系统经济性诊断理论的研究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1999.

  • 标签:
  • 简介:摘要: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电力的快速发展,这就使电力产业结构在国家能源政策的要求前提下进行转变,随着最高负荷和最低负荷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大,负荷峰谷差值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要采取不同的调峰方式和调峰机组,随着调峰机组容量的增加,迫使大容量的调峰机组在低负荷状态下运行,汽轮机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的状态,汽轮机低负荷运行时达不到设计要求从而造成热经济性的降低,对经济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主要介绍汽轮机不同运行方式的特点,讨论调节方式的差异性对经济造成的影响。

  • 标签: 电厂汽轮机 机组变负荷运行 安全经济性分析
  • 简介:摘要: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重要途径,也是攻坚脱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因此农村经济统计工作落实尤为重要,需要将农村群众经济收入以准确、实时、真实的进行统计,从而由国家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制定相关助农、惠农政策,帮助农村提升经济,促进农村人民经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建设开发经济农业特色,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由此可见农村经济统计工作关乎着民生问题,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

  • 标签: 农村经济 农村经济统计 经济统计工作 小康社会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迅速,电力营销工程建设的发展也有了创新。 我国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流。对于国家电网而言同样如此,构建智能电网成为国家电网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建立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是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力企业转型升级传统电力营销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本文在阐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概念和功能的基础上,分析了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促进电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电力营销 用电采集技术 应用 经济性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愈加受到关注,尤其是较为频发的雾霾天气等,使得环境污染治理迫在眉睫。我国的京津冀等北方地区冬季取暖是影响雾霾天气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于大气环境、日常生活和人民身体健康等均会产生不良影响。在此背景下,“煤改电”对于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针对性地分析电网企业“煤改电”配网改造工程的经济效益,对于电网企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均十分重要。

  • 标签: 电网企业 煤改电 配网改造工程 经济效益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电力技术的快速发展用电量急升,给电网的日常供电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了满足群众对用电的需求,电力公司应当对电网负荷数据信息的科学化管理与收集工作。本文分析了电力营销中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应用及经济性,总结了用电信息采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其对于资源利用与地区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新时期绿色可持续战略部署下,矿产资源开发也逐渐朝着高效益、低成本的方向转变。论文主要对当前矿产资源开发与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 标签: 矿产资源 地区经济 经济发展 矿产开发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将信息技术应用到电力营销工作中,通过信息采集技术,建立智能化用电系统,可以保障电力企业的正常运营,降低客户的用电成本,推动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电力营销 用电信息采集技术 经济性
  • 简介:摘要:在 我国经济制度改革且 各行业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既获得了机遇,也迎来了更大的挑战。经济管理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生产发展 以及竞争实力的决定性因素,经济管理趋于规范化才能保障企业稳定、持续发展。论文针对 新时代下企业经济管理的有关问题以及促进经济管理规范化的策略进行分析 。

  • 标签: 新时代 经济管理模式 规范化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当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该系统获取的各种用电信息,给电力企业决策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依据,可以有效提升电力营销的效果,对电力企业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对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建议。

  • 标签: 电力营销 用电信息 采集
  • 简介:【 摘要】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前传统农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要求,传统农业模式不再能够满足当前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无法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借助科学的管理方法, 有助于加快现代化进程并促进农业的 发展和 农业现代化管理水平的 提高。

  • 标签: 农业经济 工作管理 农业问题
  • 简介:摘要:为满足开发区供热需求,改善机组供热灵活性,实现电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需要结合实际生产运行条件对机组进行供热改造。

  • 标签: 供热需求 电厂 效益 供热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