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1猪水肿流行情况与现状猪水肿自1932年北爱尔兰首次报道以来,先后在许多国家发现。根据报道和教材记载,本多发生在春秋季节,易感猪多是断奶后的仔猪。灵寿县首次发现猪水肿是在1978年春天。1985年发率明显升高。从1995年后随着养猪业的发展,饲养方式由自给式转变为商品型,由不完全饲料转变为全价饲料,该病的流行也由过去的春秋季节转变为一年四季呈持续性、地方性散发流行

  • 标签: 猪水肿病 发病原因 春秋季节 全价饲料 流行情况 北爱尔兰
  • 简介:弓形虫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目前发现的弓形虫只有1种,1个血清型,在我国.于恩庶于1954—1955年首先从猫、兔、猪豚、鼠、黄毛鼠等动物中分离到弓形虫,1964年谢天华报道了1例弓形虫病人.20世纪60~70年代在上海、江苏等地曾发生多起猪的“无名高热”.1977年上海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吴硕显等人通过试验找到了弓形虫的速殖子.确诊为猪的弓形虫。许多畜禽如猪、牛、猫、犬、羊、马、骆驼、家兔、鸡、鸭等都可以感染弓形虫.其中以猪的感染率较高.全国24个省市63个地区.猪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4%-71.4%.许多地区猪弓形虫平均感染率为30%,有的地区甚至高达80%以上,病猪死亡率可达60%。该病以患病动物的高热、呼吸困难、神经系统症状、动物死亡和妊娠动物流产、死胎、胎儿畸形为特征。人也可感染,20世纪末。已发现我国人群弓形虫感染率为5%~10%.弓形虫感染可导致孕妇流产、死胎、畸胎和弱智儿.在器官移植、恶性肿瘤及艾滋病患者中.弓形虫是常见的致死病因之一。

  • 标签: 猪弓形虫病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 畜牧兽医研究所 上海农科院 无名高热 感染率
  • 简介:对患粘孢子虫的大头鲤分别用食盐、亚甲基蓝、硝酸亚汞、敌百虫、硫酸亚铁和孔雀石绿几种药物进行治疗.结果表明,敌百虫与硫酸亚铁合剂以1mg*L-1:0.2mg*L-1溶液治疗效果最好,治愈率80%;1mg*L-1敌百虫溶液的效果次之,治愈率50%;用0.1mg*L-1硝酸亚汞溶液的治愈率为10%;用食盐溶液、亚甲基蓝溶液与孔雀石绿溶液处理无明显治疗效果.

  • 标签: 大头鲤 粘孢子虫病 治疗试验 食盐溶液 亚甲基蓝溶液 孔雀石绿溶液
  • 简介:夏季是鱼的高发期,如防治不及时,会影响鱼类生长,甚至引起鱼类大批死亡,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以下介绍五种常见鱼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防治方法 鱼病 夏季 鱼类生长 经济损失 高发期
  • 简介:夏季是鱼的高发期,如防治不及时,会影响鱼类生长,甚至引起鱼类大批死亡,造成损失。以下介绍五种常见鱼的防治方法,供大家参考。

  • 标签: 防治方法 鱼病 夏季 鱼类生长 高发期 死亡
  • 简介:<正>鲤鱼急性烂鳃2004年开始在郑州流行,到现在为止每年发病面积都呈上升趋势,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更为严重。鲤鱼急性烂鳃发病迅速,来势凶猛,死亡率高,易造成重大损失,严重影响水产养殖生产安全。1常见症状患急性烂鳃的鱼一般表现为离群独游,有时食欲旺盛,有时食欲低迷。患病的鱼体质较弱,开增氧机时易被吸入叶轮而绞死。鱼体表粘液增多,鳃丝腐烂严重,剥开鱼鳃有白色蛀斑,并且随着得病时间的延长,白色蛀斑会越来越大。剥开鱼的内脏可以

  • 标签: 烂鳃病 发病面积 增氧机 离群独游 病因分析 水产养殖生产
  • 简介:我国淡水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养鱼生产实践中,对鱼病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宋代苏轼的《物类相感志》中就有“鱼瘦而自点者名日虱,用枫树皮投入水中即愈”的记载。明朝徐光启所著的《农政全书》养鱼一节中,也有防治鱼的叙述。他在总结江西养鱼法中谈到。“鱼虱如小豆大,似团鱼,

  • 标签: 鱼病 中草药防治 淡水养鱼 《农政全书》 小豆 养鱼生产
  • 简介:仔猪水肿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产生的毒素所引起断奶仔猪的一种肠毒血症。本主要发生于补料和断奶前后营养状况良好、生长快的仔猪,以突然发病,头部、皮下和浆膜下水肿,运动失调,阵发性痉孪和痹症状为特征。剖检可见胃壁,尤其是胃的大弯部和贲门部粘膜和肌肉层之间,切开可见一层透明或淡红色胶冻状水肿。本是小型养猪户仔猪群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发病率为5%~15%,个别地方可达30%。采用抗过敏、脱水和抗菌药物治疗,治愈率不高,特别是在仔猪出现水肿症状后再进行治疗更是难以痊愈。笔者在多年的临诊工作中,采用“停食、开泻、脱敏、抗菌”四联疗法治疗仔猪水肿取得较显著疗效。

  • 标签: 抗菌药物治疗 仔猪水肿病 疗法 致病性大肠杆菌 肠毒血症 断奶仔猪
  • 简介:最近几年全球范围内链球菌感染多种海水和淡水养殖鱼类并引起暴发性疾病的报道呈现增加趋势,无乳链球菌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本文就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在我国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原性特征、致病机理、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作简要介绍。

  • 标签: 无乳链球菌 链球菌病 罗非鱼 淡水养殖鱼类 暴发性疾病 链球菌感染
  • 简介:鳗苗汛期已来临,鳗苗培育工作即将全面展开,鳗苗培育是鳗鱼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个环节,其技术要求较高,而能否有效地做好培育期常见的防治,则是保证鳗苗成活率,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本人结合实际工作的经验,并查阅有关资料,现将点滴体会总结如下,以供探讨。

  • 标签: 鳗苗 培育期 鱼养殖 成活率 防治 常见病
  • 简介:2004年6月5日至15日,我站人工培育的鳜鱼鱼苗(约1.5~2.2cm)5万尾陆续大部死亡,损失较大.经诊断,这些病死鱼的体表和鳃均有大量斜管虫寄生,感染率达100%.现将该病的流行情况记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 标签: 斜管虫病 鱼苗种 防治 2004年 6月5日 人工培育
  • 简介:随着鱼类单产水平的不断提高,鱼类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现就如何科学使用鱼药,提高鱼的治愈率谈几点看法。一、勤观察了解,及早预防,正确选药一般的鱼类被病原感染或侵袭到发病前,都有一段过程,要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征兆。有的鱼游动迟缓,有的狂游急窜或体表有明显病变。这就要观察的仔细,了解的全面。观察天气、水质的变化是否正常,鱼类的吃食、活动情况是否有改变;其次要了解鱼的来源、体质,以前该鱼池

  • 标签: 科学用药 鱼病 治愈率 对症用药
  • 简介: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全国金鱼养殖业发展迅速,但金鱼病害直接困扰着金鱼养殖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其中金鱼寄生虫则是危害金鱼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素有“金鱼百病虫为先”之说,据福建省金鱼协会调查显示.每年由于寄生虫引发的病害占金鱼病害的74.6%,是金鱼养殖业健康发展之大害。

  • 标签: 金鱼 寄生虫病 疾病诊断 防治措施 观赏鱼
  • 简介:近年来随着我市淡水养殖业迅速发展,鱼的放养密度、单产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养殖生产快速发展的同时,鱼的发生和蔓延也日趋严重,尤其是一些流行性鱼给养鱼生产造成损失极其惨重,挫伤了部分群众养鱼的积极性,目前影响我市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病害问题。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于1997~1999三年间对我市60%养殖水面鱼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参考有关专家资料及在生产实践中进行了防治研究,现将调查结果及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鱼病 发生特点 调查范围 调查方法 发生原因 综合防治
  • 简介:南方大口鲶也称大口鲶,是产于长江流域的一种大型肉食性鱼类,它含肉率高,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无肌间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南方大口鲶是近年来我省大力推广养殖的鱼类品种,并取得了较好养殖效果,它具有以下特点:1、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即可养成商品鱼,达到尾重500克以上,生长速度比我省普通鲶鱼快一倍以上,养殖周期仅为一年.2、养殖成本低,效益高.投喂低值的小杂鱼和鸡肠、猪肺等畜禽加工下脚料即可,养殖成本与鲤鱼相当或略高,而养殖效益比养殖鲤鱼高2倍以上.3、病害少,耐低温,在我省能够自然越冬.

  • 标签: 鲶鱼 大口鲶 生物学特性 增养殖技术
  • 简介:中华花龟(Ocadiasinensis)又名台湾草龟、六线草、斑龟,花鸟市场大多以“珍珠龟”“长尾龟”之名出售其幼龟。隶属龟鳖目、淡水龟科、花龟属。主要分布于我国南部,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台湾等地。中华花龟容易饲养且售价适中,是当前养殖前景最好的常见品种之一。

  • 标签: 中华花龟 生物学特性 养殖技术 养殖前景 台湾草 龟鳖目
  • 简介:海蜇(ahopilemqesculemtd)隶属钵水母纲(scgpbozod)根口水母目(ahizostomeqe)分布于中国沿海~带,其形体分为伞部和柄部,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大型水母。一、海蜇的生物特牲:

  • 标签: 生物学特性 海蜇 养殖技术 虾池 大型水母 中国沿海
  • 简介:《水产动物疾病实验》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实验课程,针对水产动物疾病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水产动物医学系根据水产养殖专业的培养目标,探讨了水产动物疾病实验教学的改革措施,主要围绕实验内容体系、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体系几个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水产动物疾病学实验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考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