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障碍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我院收治53例精神障碍患者,针对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暴力的发生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通过有效、及时的护理干预及防范措施,住院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伤残率显著降低。结论;对入院的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精心、认真的入院评估,多巡视查房,对高危患者人群密切观察病情,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对患者进行精心护理,可减少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障碍 暴力行为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情绪评分、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PSQI、SQLS评分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器质性精神障碍 综合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精神科患者54例,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9月,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舒适护理。比较两组舒适度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在舒适度及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舒适度(91.33±4.37)分、护理质量(92.82±5.1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0.15±2.46)分、(82.55±3.50)分,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总满意率92.5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法,能使患者舒适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同时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舒适护理 精神科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噪音对精神科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精神科睡眠障碍患者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降低噪音、提高睡眠质量干预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睡眠状况,精神症状、临床表现(N-BPRS评分)。结果:观察组睡眠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精神症状、临床表现(N-BP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睡眠障碍患者采用降低噪音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睡眠状况,提升睡眠质量,减少精神科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对精神科的护理工作更加的认可和肯定,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睡眠障碍  降低噪音  睡眠状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种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和对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精神科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11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乙、丙组,分别给予奥氮平、利培酮和喹硫平药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甲组、乙组和丙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当,但甲组的糖脂代谢指标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P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糖脂代谢 治疗效果
  • 简介:目前,我国的综合国力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药品不良反应(ADR)自发报告是药物警戒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全球普遍存在漏报现象。通过综述国内外不同ADR报告主体如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患者(公众)等对ADR报告的认知、态度与实践研究,发掘ADR自发报告的主要制约因素,为改善我国的ADR自发报告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 认识 态度 实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为促进精神分裂患者用药安全,提升用药安全性,特探究几种不同的抗精神疾病药物,使用后对血清催乳素,安全水平的影响,而高催乳素则会导致人体产生高催乳素血症,它能给人体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它可使人的性生活减退尤其对于女性来说,可以造成患病者乳房发生异常情况经期紊乱等等。这种病症极大威胁了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对此项实验的研究在生活中具有积极的意义。方法 对2019年1月至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相关分组。分组完后,一对每组每个人的催产素水平进行相关测量,然后分别采用四种药物进行相对对等的程度治疗,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又对四组所有的人员进行催产素水平的测定。结果 测量人员将数据进行汇总,发现四种药物对精神疾病患者的治疗疗效都比较好,又发现阿立哌唑对催乳素的影响是最少的。其余奥氮平,利培酮舒必利等三种药物相差并不是太大。经最后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结论 其中所采用的药物对抗精神疾病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其中阿立哌唑对催乳素影响是最少,副作用较少,利于治疗精神病患者疾病,值得推广,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血清中催乳素含量 抗精神疾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整体组(n=44)和对照组(n=44)。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整体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价两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结果:整体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对照组患者的比较,显著提高(97.73% VS 81.82%),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整体护理 精神分裂症 生活质量 服药依从性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对小儿精神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对健康查体筛查出的中-重度贫血患儿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智商测试.结果贫血组与正常组幼儿操作智力比较,两组经t检验,t=2.1913,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两组的语言和总智商比较,经t检验,t值分别为2.760,3.090,P值均小于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对精神智力发育迟滞的患儿应注意贫血因素的影响.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小儿 智力发育 智商测试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对精神健康的重视,精神病医院管理的模式逐渐从封闭式转向开放式,病房管理向社区一家庭护理方向发展川。多年来,我院临床护理工作者从多方面探索,对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以求得最佳的管理方法,通过大量调查,发现住院精神病人对原有的护理管理模式(即封闭式管理)具有较强的约束性,

  • 标签: 住院精神病人 护理干预 精神病医院管理 护理管理模式 封闭式管理 护理工作者
  • 简介:目的分析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应用奥氮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由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运用奋乃静治疗,试验组患者运用奥氮平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奥氮平治疗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2.56%,奋乃静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0.36%,对照组患者的精神状态评分是(38.5±8.2)分,实验组患者的精神评分为(21.5±1.7)分,对照组中共有1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患者中共有3例不良反应。同时,试验组患者的指标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运用奥氮平治疗,有效率较高,症状明显缓解,不良反应较少,值得被广泛推广。

  • 标签: 脑血管病 精神障碍 临床治疗
  • 简介:20世纪50年代,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以下简称为第一代药)取得重大发展,研制和上市的品种不下百个,如氯丙嗪、氟奋乃静、氟哌啶醇、氟哌噻吨、奋乃静和甲硫哒嗪等:其作用机制为阻断边缘系统和纹状体的多巴胺D2受体(D2Re—eeptor)。但纹状体多巴胺功能的减弱可导致锥体外系综合征(EPS),包括迟发性运动障碍等,而下丘脑-垂体轴D2受体阻断可致高泌乳素血症。随着社会对安全合理用药的强调,第一代药已不能

  • 标签: 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临床应用 奥氮平 喹硫平 利培酮
  • 简介:目的观察喹硫平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9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均停用以前使用的抗精神障碍药物,对照组患者应用奋乃静,开始剂量2mg,1次/天,然后隔2~3d增加一次剂量,依据患者的个体情况最大剂量可增致12mg/d;观察组患者应用喹硫平,开始剂量为25~50mg/d,然后在2周内逐渐将剂量增加到100~400mg/d。结果两组BPRS评分在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BPRS评分治疗后2周、4周、8周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2周、4周、8周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喹硫平治疗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精神障碍 脑外伤 喹硫平
  • 简介:在这次研究中利用HRV测定试验,对弛缓疗法缓解职业人员的各种各样的精神刺激效果进行研究。20名健康的志愿者参加了这个试验。试验开始,在安静状态下测定HRV;为了增加刺激施行了5分锺MAT(MentalArithmetic),重新通过HRV测定应激量;又实施了15分锺弛缓疗法(多样E&C,MCsquare)后,测定HRV;此后又重新加以5分钟精神刺激试验,测定4次HRV试验。分别用pairedt-test统计分析了在各阶段测定的HRV变度,对弛缓疗法缓解应激效果进行了分析。这次试验说明弛缓瘵法能缓解精神性应激反应,通过HRV测定可以反映其精神性应激反应的程度。

  • 标签: 弛缓疗法 精神刺激 职业人员 HRV 精神疾病
  • 简介:目的:为了探讨精神分裂症不同类型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68例出院精神分裂症病人,根据临床分型及出院时疗效,应用Ridit分析及卡方检验判断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单纯型与偏执型、紧张型、未定型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青春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它各型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临床类型与疗效间关系密切,可做为预测疗效的指标之一。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临床类型 疗效分析
  • 简介:患者,男84岁,有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史40余年,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有脑血栓史5年。2000年10月1日因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体温37.5℃,双肺可闻及较多干罗音及散在中小水泡音,静滴利复星0.2g,bid,3d,效果不明显,改用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0.5g静滴q8h,d2晚间患者出现神志恍惚,秽语,烦躁,不能入睡。D3停用泰能,改用舒普深(头孢哌酮/舒巴坦),上述精神症状逐渐消失。同年12月9日,患者再次因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应用泰能0.5g静滴q8h,当晚上述精神症状再次出现,d2泰能为0.5g静滴q12h,精神症状仍未改善,d3改用舒普深后,精神症状消失。

  • 标签: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盐 药物不良反应 精神症状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精神性红斑狼疮(NPLE)患者脑脊液(CSF)中抗核抗体(ANA)滴度测定对诊断NPLE的意义以及NPLE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25例NPLE患者进行CSFANA检测,并与29例无中枢神经系统(CNS)受累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非NPLE)患者及30例具有CNS病变的非SLE患者的CSFANA进行统计学分析与比较。结果:(1)CSFANA≥1:80诊断NPLE灵敏度76%,特异度100%,阳性预测值100%,(2)NPLE组CSFANA阳性率显著高于非NPLE及非SLE(分别P=0.000,P=0.0000),结论:CSFANA≥1:80为可靠诊断NPLE的检验标准,推测ANA导致NPLE的4条途径。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枢神经系统 脑脊液 抗核抗体 诊断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便秘的原因及预防和治疗。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9月到2020年9月老年精神科患者100例,其中便秘患者67例,无便秘患者33例,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便秘原因,并采取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分析老年精神科患者便秘的改善情况。结果:经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实施,有65例患者便秘得到改善。结论:老年精神科患者便秘的原因较多,经一系列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实施可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 标签: 老年精神科患者 便秘的原因 预防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