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3 个结果
  • 简介:静脉伴行的动脉脂肪筋膜皮瓣(VAF)血供丰富。该研究旨在证实VAF是否适用于颈外静脉。基于解剖结构和血管造影的研究,利用颈外静脉伴行的动脉脂肪筋膜皮瓣(EJ-VAF)对头颈肿瘤术后缺损患者进行修复重建,并对这些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供区动静脉均通畅,血供良好,包括枕动脉、面动脉和甲状腺上动脉。

  • 标签: 筋膜皮瓣 颈外静脉 枕动脉 脂肪 头颈重建 甲状腺上动脉
  • 简介:目的:研究种新的获取最大牙尖交错位的牙弓三维数字化(3D)模型的方法.并评价该建模方法的尺寸和咬合精确度。材料与方法:用常规的个别托盘印模技术获取每颗牙齿的精确模型.用种改良的咬合记录技术记录在最大牙尖交错位时上下颌牙齿的相互关系。这种改良技术可以降低由于张口行为诱使下颌骨呈弯曲变形所导致的咬合记录的不准确性。通过采用颊前庭和腭侧两种硬性支架来防止咬合记录时记录材料的变形。全牙列人造石工作模型上耠架后.比较两种硬性支架辅助殆记录对模型咬合尺寸精度的影响。此外.试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个健康的志愿者,采用以上的记录方法,通过检查其咬合接触的形式和接触点的分布来评价上述两种不同咬合记录技术获得的耠接触精确性。结果:使用腭侧和颊前庭硬性支架辅助进行咬合记录.测得模型牙弓宽度减少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03±0.017mm和0.269±0.114mm。腭侧硬性支架辅助咬合记录的模型尺寸精度与常规个别托盘印模技术的精确度相似。3D牙弓模型得到的咬合接触形态和分布与咬合记录材料透照影像获得的殆接触相似.从而表明了这种记录方法的准确性。结论:本试验所提出的建模方法,配合使用腭侧硬性支架.可以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 标签: 咬合接触 精确模型 尺寸精度 牙弓宽度 数字化 牙尖交错位
  • 简介:应用2个或4个种植体支持的下颌全口义齿是目前口腔种植学的标准治疗方案。大多数种植系统可以采用包括经典的连接杆在内的多种固位连接方式。早在1979年就报道了种方法,上部结构使用连接杆直接连接固定4个种植体,随后即刻负重。本文叙述的方法源于临床实践,即在颏孔间植入4个Ankylos种植体后即刻负重。但是义齿固位没有采用连接杆杆作为固位体,而是使用圆锥型冠固位。即外科手术后立即将预成的圆锥型外冠直接粘结在口内原有义齿的基托内。圆锥型外冠与圆锥形型基台精密嵌合,为义齿提供固位。如此制作的全口义齿戴入后.对4个种植体起到间接的夹持作用。

  • 标签: 圆锥型冠固位 牙种植 负重能力 下颌 义齿 牙槽粘膜
  • 简介:为促进我省民营口腔医疗从业人员的学术交流,提高民营口腔整体学术水平,推动我省民营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广东省口腔医学会定于2009年2月24~25日(华南口腔展会期间)在广州召开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第次民营口腔学术大会,现将会议征文通知如下:、会议主题:交流、友谊、发展二、征文内容:(1)临床实验研究;(2)新技术应用体会;(3)典型病例报告;(4)技术革新、

  • 标签: 医学会口腔 口腔医学会 口腔学术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植于垂直骨增量的螺旋种植体在行使多年功能后的稳定性。材料和方法:对33位患者使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在牙槽骨进行垂直骨增量.在骨增量中植入91个螺旋种植体并进行平均15年的随访,评估种植体的表现。结果:共有88个种植体保持功能(存活率97%).然而有9个种植体表现出种植体周围炎(99%)。在基线评估(负载后1年)和最终随访(13~21年后)之间.X光照片上测得平均102mm的骨丧失。结论:植于垂直骨增量的螺旋种植体可以在行使多年功能后保持稳定。

  • 标签: 螺旋种植体 骨增量 随访 引导骨再生技术 种植体周围炎 基线评估
  • 简介:本文报道种新的腮腺切除V形切口的设计,该切口仅涉及耳前和耳后切口,没有发际线或上颈部切口。可用于接近几乎所有表面腮腺区域.包括上部和前部,瘢痕最小。为了评估该技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美容效果,前瞻性地招募15例(2015年9月-2016年9月)患者,将部分腮腺切除术作为良性腮腺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 标签: 腮腺切除术 颈部切口 V形 美容效果 治疗方法 腮腺肿瘤
  • 简介:为了进步促进我国口腔医学教育.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口腔医学教育改革,提高口腔医学教育质量和水平,拟定于2012年4月23—2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八届全国口腔医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欢迎广大口腔医学教育工作者踊跃投稿,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共同研讨口腔医学教育议题。

  • 标签: 口腔医学教育 学术研讨会 会议 医学教育改革 医学教育质量 教育工作者
  • 简介:目的:上颌第磨牙最常见的根管解剖形态是四根管。然而.其他的根管数目也有报道。本文旨在报道两例存在5个根管的上颌第磨牙的牙髓再治疗病例。材料和方法:明确诊断后制定并实施根管再治疗计划。运用牙科手术显微镜能更好地了解髓腔的解剖形态,特别是沿着发育线和沟寻找可能遗漏的根管。结果:本文报道的两个病例都曾经历失败的根管治疗。这两颗牙齿都存在5个根管的解剖结构.先前治疗时均未发现MB2和DB2.近中根和远中根都表现为VertucciII型根管结构。影像学复查提示患牙根尖周病变愈合。结论:虽然MB2和DB2同时出现的情况并不常见.但这种可能性仍然存在。无法明确牙齿正确的解剖结构并定位根管可导致根管治疗的失败。本文病例中遗漏根管的发现是根管再治疗成功的原因之

  • 标签: 解剖 磨牙 髓腔 根管预备 根管治疗
  • 简介:尽管口腔治疗学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仍然有些病人得不到合理的治疗方案来解决目前牙列中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引起缺牙的原因如下:进行性龋病,根管治疗失败,固定修复的基牙数量不足,无法治疗的牙周疾病,或者是有重建修复的失败史。对于这类病人,同保留剩余牙齿相比口腔种植可以提供更为有效的功能效果。建议在种植体植入前为病人设计特殊的过渡性固定义齿,建立牙龈外形,获得适当的牙龈美学效果并且改善功能。下面是利用特殊的修复和外科技术成功治疗此类病人的报告。

  • 标签: 全牙弓 临时固定义齿 牙龈 美学效果 牙缺失 种植修复前
  • 简介:目的评价次性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full—mouthscalingandrootplanning。FM—SRP)与传统的分区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quadrantscalingandrootplanning,Q—SRP)相比较是否更有利于慢性牙周炎临床指数的改善。方法将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收治的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FM—SRP组在24h内完成全口所有象限的刮治和根面平整,而Q—SRP组每周进行1个象限的刮治,连续4周完成全口治疗。分别在基线和3个月时,检测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及附着丧失(AL)的变化,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基线时相比,两种治疗方式在3个月时的所有临床牙周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M—SRP和Q—SRP两种方法可达到相同的临床效果.临床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任何种治疗方法。

  • 标签: 慢性牙周炎 全口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 分区刮治
  • 简介:2012年11月10日,中国香港大学牙学院院长、口腔微生物学教授LakshmanSamaranayake,中国香港大学牙学院牙体牙髓病学临床副教授、著名牙体牙髓病学专家张成飞行访问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两位专家为学院师生作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院长杨丕山、党委书记徐欣、副书记郭春晓、副院长葛少华等学院领导,齐鲁医学部组织人事处副处长亓庆国等聆听讲座并与Samaranayake行就加强合作进行了座谈交流。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山东大学 香港大学 副院长 牙学院 中国
  • 简介:新材料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作的应用.可以帮助牙医用可预见的方法有效地治疗牙酸蚀。如果要升高咬合垂直距离.需要重塑静态和动态的咬合接触。本文展示和记录了可以进行上述处置的种实用的、数字化的途径.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在治疗时间、操作难易度和可预见性的潜在优势。

  • 标签: CAD/CAM 酸蚀牙 无创修复 复合树脂 修复体 咬合面
  • 简介:牙瘤是最常见的类牙源性肿瘤。本病例展示了锥体束CT在对巨大上颌骨牙瘤进行定位,并确定其与上颌窦及磨牙位置关系时的优势,这对于治疗计划的制定和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很大帮助。

  • 标签: 混合牙瘤 锥形束CT 牙源性肿瘤
  • 简介:目的:运用群组研究的方法.评估100名经牙周基础治疗和长期支持治疗的牙周病患者20年后其固定局部义齿修复的疗效和并发症。材料和方法:将经过积极治疗(包括牙周手术、牙髓治疗和修复治疗)的患者纳入牙周支持治疗项目,并要求患者每3~6个月复诊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记录:初次就诊记作TO期.完成修复治疗后的第次牙周支持治疗记作T1期,T1期之后的20年内最后次进行牙周支持治疗记作T2期。运用多变量分析的方法观察各种临床因素对于20年的随访中修复基牙(PA)脱落的危险性的影响。结果:最终的样本包括100名患者。在T1期,全部948颗修复基牙均与实验中的原始样本相同。在经历20年的随访后.有854颗修复基牙(901%)仍可行使功能.而另外41位患者(41%)的94颗修复基牙(99%)在牙周支持治疗的过程中脱落:其中98%的失牙经历过牙髓治疗。牙根纵裂(48%)是失牙的主要原因.而牙周炎症进展则占失牙原因的31%。此外.年龄(P=0.002)、全13菌斑指数(P〈0.0001)、全13出血指数(P=00002)和副功能运动(P=0.0083)均可增加修复基牙脱落的可能性。在临床相关因素中.牙髓治疗(P=0.0082)、截根术(P〈00001)、多根牙(P=0.0005)和修复相关的副功能运动(P〈0.0001)均可增加修复基牙脱落的风险性。结论:依从性佳的患者经20年的牙周支持治疗后.其固定修复治疗有很高的成功率。

  • 标签: 固定修复 随访调查 治疗效果 牙周病 患者 牙周支持治疗
  • 简介:2016年10月12日,古城长安,秋色凝重,藉第十五次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学术年会之际,《中华口腔正畸学杂志》召开第二届编委会第次会议,本次大会最重要的事项是实现换届。近两百人的会议室,高朋满座。会议由副总编许天民教授主持,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姜永茂社长、中华口腔医学会名誉会长赵铱民教授到会致辞并为新届编委和通讯编委颁发聘书。

  • 标签: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口腔正畸学 编委会 会议 学术年会
  • 简介:该病例报告介绍了种通过制作个最终的工作模型.来同时修复治疗位于同牙弓的种植体和天然牙的方法。牙体预备后,先取次印模用于制作电成型基底冠。在下次复诊时试戴基底冠,采用单相印模同时翻取种植体印模帽和基底冠,用于灌制最终的工作模型。这个程序将治疗过程分成不同的步骤.从而形成个更快捷、更少挑战性的工作流程。

  • 标签: 工作模型 病例报告 种植体 天然牙 牙预备体 复制
  • 简介:2009年7月14日下午,应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王林院长邀请,美国UniversityofCaseWesternReserve口腔医学院牙周病学系、医学院病理学系的韩平副教授到南京医科大学1:3腔医学院进行参观访问并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 标签: 南京医科大学 口腔医学院 副教授 美国 讲学 牙周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