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明确前列腺素E1药物对神经性耳鸣疗效及观察其不良反应.方法对381例神经性耳鸣患者分别使用前列腺素E1、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静脉给药后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前列腺素E1、盐酸培他啶、尼莫地平静脉给药后总有效率分别是82.5%、71.8%、71.3%.疗效与病程有关.结论大多数神经性耳鸣患者对上述药物治疗是有效.其中前列腺素E1具有疗程价格低廉、疗效高、安全、使用方便相对优点.

  • 标签: 前列腺素E1 药物治疗 神经性耳鸣 不良反应 盐酸培他啶 尼莫地平
  • 简介: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治疗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治疗效果。方法: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39例(39眼),被分为组,Ⅰ组须用抗青光眼药控制眼压,Ⅱ组不须用抗青光眼药控制眼压,患者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mo。结果: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3moⅠ组眼压为15.72±3.02mmHg,1/组为16.30±3.81mmHg,组眼压均比术前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别(P〈0.05)。Ⅰ组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64±0.45mm加深至术后3mo3.21±0.41mm,Ⅱ组中央前房深度由术前1.92±0.52mm加深至术后3mo3.18±0.39mm.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比术前明显加深,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房角明显增宽。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不仅能提高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青光眼视力,而且可彻底解除闭角型青光眼瞳孔阻滞。

  • 标签: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前房角
  • 简介: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使用是否是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serouschoriorelinopathy,CSCR)发病危险因子。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对连续100例急性CSCR患者就糖皮质激素使用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同期就诊非CSCR门诊患者中根据年龄性别选择病例与之匹配,以建立对照组,并进行相同问卷回答。结果:在100例CSCR患者中,10例(10%)有激素使用史,男4例,女6例。而100例对照患者中仅有3例(3%)有激素使用史,男2例,女1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我们发现使用糖皮质激素是CSCR发病危险因子。

  • 标签: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糖皮质激素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随着建立在医学科学研究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被确认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发展过程中介导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主要原因[1-2]。目前所知VEGF家族包括5个成员:VEGF-A、VEGF-B、VEGF-C、VEGF-D胎盘生长因子,其中以VEGF-A最为活跃,并与血管生成、新生血管血管通透性增强密切相关。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药物治疗 choroidal 医学科学研究 血管通透性 中心凹
  • 简介:目的总结老年性白内障复明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489例老年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配合过程进行回顾。重点是确保器械灭菌效果以及手术问空气质量,各种手术用品充分准备。结果489例手术医护配合顺利。结论充分术前准备,熟练术中配合,正确及时术后处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关键。

  • 标签: 复明手术 护理配合 老年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拉坦前列素(Latanoprost)滴眼液与噻吗心安(Timolol)滴眼液降眼压有效性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CNKI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录,并辅以手工检索、因特网搜索有关拉坦前列素与噻吗心安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通过Jadad评分量表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后,针对眼压下降比例、药物不良反应2项内容,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RCT,合计55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1)拉坦前列素滴眼液与噻吗心安滴眼液降眼压效果,在2,6,12wk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权平均差(WMD)分别为:在2wk[WMD=-0.76,95%CI(-1.32,-0.20)],在6wk[WMD=-1.15,95%CI(-1.68,0.63)]12wk[WMD=-1.01,95%CI(-1.42,-0.61)]。(2)随访结束时,结膜充血、异物感为拉坦前列素较为常见不良反应,但其发生率拉坦前列素组与噻吗心安组比较,结膜充血发生率[OR=2.25,95%CI(0.99,5.08)],异物感发生率[OR=2.48,95%CI(1.02,6.03)],显示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症,拉坦前列素降眼压效果在用药12wk内较噻吗心安好;者在12wk内引起结膜充血、异物感、虹膜色素加深、视野损害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不明显。由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偏小,且方法学质量中等,致使本系统评价结果论证强度不高,因此还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便更客观、准确、全面地评价其疗效安全性。

  • 标签: 拉坦前列素 噻吗心安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症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目的参照眼球解剖参数,观察4术式治疗APACG急性发作后临床效果,研究其手术方式选择,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2011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科治疗APACG急性发作期患者,48例53眼。根据我国原发性青光眼诊断治疗专家共识眼球参数(晶状体厚度、眼轴长度、前房深度)作为手术方式选择条件分别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白联合手术、单纯白内障手术、激光虹膜周切术,观察术后眼压(非接触性)、BCVA、房角改变、前房深度、滤过泡形态、并发症。结果术后眼压较术前均明显下降,青白联合手术后眼压水平低于其他术式。视力较术前均有提高,单纯白内障手术提高最明显。前房深度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加深,青白联合手术单纯白内障手术加深显著。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复合式小梁切除术青白联合手术术后滤过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具有短眼轴、晶状体相对比较厚APACG患者,白内障手术指针可适当扩大,倡议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时联合行晶状体摘除术,术后眼压控制更好,同时提高视力,短期内避免二次手术。

  • 标签: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 青白联合手术 激光虹膜周切术 晶状体厚度
  • 简介:目的对改良翼状胬肉手术方法进行安全性评估研究。方法188例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改良方法进行翼状胬肉手术。对照组按照《眼科手术图谱》传统翼状胬肉切除术方法进行手术。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每周随访,记录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结膜充血情况及结膜充血完全消退时间。随访3个月,记录发生角巩膜溃疡、结膜肉芽以及翼状胬肉复发病例数。结果实验组有96人完成随访,对照组有92人完成随访。实验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为2.42±0.68天,对照组为4.27±1.05天,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结膜充血评分术后1周、2周、3周、4周时分别为3.31±0.47、2.76±0.74、1.89±0.860.94±0.70,对照组分别为3.84±0.37、3.58±0.67、2.93±0.71、1.85±0.78,比较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膜充血消退时间实验组为5.15±0.92周,对照组为7.20±1.08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未发生结膜肉芽,对照组为14例,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发生角巩膜溃疡4例、复发4例,对照组为7例、5例,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翼状胬肉手术方法在术后角膜上皮修复时间、术后结膜充血程度、结膜充血消退时间、结膜肉芽发生率上忧于传统手术方法,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在角膜溃疡发生率、翼状胬肉复发率上改良手术方法与传统手术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翼状胬肉 手术方法 改良
  • 简介:目的:观察4上睑下垂术式临床效果。方法:为探讨上睑下垂术有效治疗方法,不断改进手术方式。结果:每种手术均有其优点及并发症,提上睑肌折叠术为目前较为理想手术方法。结论:临床实践提上睑肌折叠术与以往专家理论:提上睑肌节制韧带上每缩短3~5mm肌肤,可矫正下垂量1mm不同:在节制韧带上缘折叠提上睑肌腱膜即可提起上睑,且上睑缘正好在角膜缘上2mm,术后恢复在角膜缘处。

  • 标签: 上睑下垂 提上睑肌折叠术 节制韧带上缘
  • 简介:ToficIOL,又称散光人工晶状体,是散光矫正与人工晶状体球镜度数相结合新型屈光性人工晶状体。ToficIOL可使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获得更好术后视觉效果。本文回顾了ToficIOL发展史,全面讨论了ToficIOL植入术前检查、手术方法术后临床效果观察,分析探讨了ToficIOL目前存在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 标签: TORIC IOL 散光 白内障
  • 简介:眼科疾患影像学检查过去主要依靠头颅、眼眶平片、CT、超声、眼底萤光素血管造影、颈内、颈外动脉造影以及眼静脉造影。九十年代末,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问世使检查眼部疾病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MRI作为一、无创伤、无痛苦、无辐

  • 标签: 高信号 视神经孔 增强扫描 低信号 良性肿瘤 视网膜母细胞瘤
  • 简介: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原发性翼状胬肉治疗效果.方法翼状胬肉患者186例190眼.分为A、B二组,A组60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生物羊膜移植术;B组130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随访6-24个月,观察翼状胬肉复发率.结果A组60眼中9眼复发,复发率15.0%;B组130眼中7眼复发,复发率5.38%,x2=4.922,P=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防止胬肉复发方面,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组优于生物羊膜移植组.

  • 标签: 生物羊膜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翼状胬肉 复发率 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2011-01/2014-02期间我院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接受中西医药物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医药物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组患者视力水平、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视力水平:治疗后1wk;6,12mo,观察组患眼视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1±0.07vs0.27±0.04,0.52±0.08vs0.38±0.06,0.72±0.14vs0.54±0.08);眼压:治疗后1wk;6,12mo,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5.11±3.22vs22.32±5.34,18.64±5.08vs26.67±6.22,17.18±3.76vs22.42±4.32)mmHg;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治疗后12mo,观察组上方视野、下方视野、颞侧视野、鼻侧视野神经纤维层厚度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1±10.52vs78.64±8.24,88.38±12.12vs72.37±8.82,73.21±8.46vs60.25±7.23,75.35±8.13vs62.63±7.29)μm。结论:当归芍药散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助于促进视力水平恢复、控制眼压、改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BEVACIZUMAB 玻璃体腔注射 小梁切除术 当归芍药散
  • 简介:目的总结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人术手术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我院26例52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手术配合进行回顾。结果26例52只眼后房型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手术配合顺利,效果满意。结论充分术前准备,熟练有效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关键。

  • 标签: 后房型 有晶体眼 植入术 高度近视 手术配合
  • 简介:随着科技社会不断进步,白内障手术目标已经从复明逐渐发展为获得良好视功能屈光手术.而人工晶状体作为白内障手术重要组成部分,在材料、设计、造型、固定方法等方面也有了突破性进展,出现了不同种类的人工晶状体,使白内障患者术后视力更清晰、更舒适.多焦点人工晶状体临床应用为白内障患者术后获得了较为理想远、中、近程视力创造了条件.

  • 标签: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 屈光度 视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瞬目症BUT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15例患者均排除全身疾患,检查角膜、结膜、屈光不正,着重检查BUT,详细了解患者病史,不良生活习惯,治疗上停用含有防腐剂及激素类滴眼液,避免及纠正不良卫生及生活习惯,心理治疗,合理用眼,矫正屈光不正,给予不含防腐剂滴眼液点眼,3g/L艾丽滴眼液3次/d点眼,需用抗生素给予可乐必妥滴眼液3~4次/d点眼,酌情给予抗病毒及维生素类药物。结果:215例患者BUT小于10s者197例(91.6%)326眼,其中5S以下123例224眼。本组215例病例中经过7~28d治疗,173例(80.5%)治愈,37例(17.2%)好转,5例(2.3%)无效,均未患眼部疾病,且不配合治疗,仍每天看电视或玩电脑游戏2h以上。经治疗BUT正常者192例(89.3%),好转19例(8.8%)无效者4例(1.9%)。随访1~6mo,复发31例,均为长期看电视、玩电脑、习惯揉眼者,BUT检查再次异常者,重复治疗后治愈或好转。结论:泪膜保持并发挥其生理功能与瞬目动作休息相关,我们认为泪膜稳定性差是瞬目症另一重要因素,BUT检查在诊治儿童瞬目症中起着关键作用,它可以正确指导医生合理用药,使患者早日康复,而且简单易行,无痛苦,儿童易接受。我们建议BUT可作为儿童瞬目症常规检查。

  • 标签: BUT 儿童瞬目症 检查
  • 简介:视网膜脱离是严重致盲性眼病之一,后段玻璃体手术,术中需借助角膜接触镜/非接触镜才能观察眼底。现对不同眼底观察系统在视网膜脱离手术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眼底观察系统 视网膜脱离
  • 简介:目的:运用Sheard准则对集合不足屈光不正患者双眼视失平衡症状进行评估诊治。方法:对2009-06以来18例集合不足患者进行眼屈光检查,同时检测远近分离性隐斜,远近辐辏,正相对调节,调节状态,负相对调节,辐辏近点,调节幅度眼动参数。计算AC/A参数,检测其对Sheard准则符合性,并利用该准则计算所需棱镜处方。结果:近距棱镜不符合Sheard准则有14例(78%),其所需基底朝内棱镜度数为(3.47±2.83)△。结论:临床上运用Sheard准则可有效地评估诊治近距离用眼不适集合不足患者。

  • 标签: 集合不足 Sheard准则 双眼视
  • 简介:对近年来经皮气管切开术(又称快速气管切开术)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安全性有了明显提高,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减少了手术盲目性,但在安全性技术上仍需进一步改进.目前经皮气管切开术不能代替常规气管切开术.

  • 标签: 经皮气管切开术 临床应用 研究进展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