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丝裂霉素C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内眼血流影响,探讨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03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组,均给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观察组在术中行丝裂霉素C抗瘢痕治疗;术后完成6-12mo随访,对比组患者临床眼压控制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并发症类型有所区别,观察组多发生低眼压畏光症状,对照组多发生瘢痕性阻塞。治疗前,组患者眼压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mo,观察组收缩期峰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diastolicvelocity,EDV)明显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与搏动指数(pulsatilityindex,PI)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mo,观察组PSV与EDV明显高于对照组,RI与P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丝裂霉素C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患者术后不良影响时间较短,其长期疗效安全、可靠。

  • 标签: 丝裂霉素C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眼内压 眼血流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泪小管断离临床疗效。方法在住院治疗泪小管断离共60例(60眼),随机分为组:A组30个病人(30只眼)硬膜外麻醉导管治疗泪小管断离;B组30个病人(30只眼)crawford管治疗泪小管断离。根据病情平均3-6个月拔管,拔出泪道硅胶管后,泪道冲洗通畅且无症状为治愈;泪道冲洗通畅,但有一定阻力且偶有流泪为好转;泪道冲洗不通畅为无效;拔管个月以上再次流泪冲洗不通畅为复发。结果拔管后,A组:治愈:18眼(60%);好转:6眼(20%);无效:4眼(13.33%);复发:2眼(6.67%)。B组:治愈:26眼(86.67%);好转:2眼(6.67%);无效:1眼(3.33%);复发:1眼(3.33%)。结论鼻内窥镜下crawford管置管是一有效治疗泪小管断离办法。

  • 标签: 泪小管断离 crawford管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中术眼结膜瓣不同取瓣位置对疗效影响。方法80例(80眼)单侧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分为A、B2组,分别行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结膜移植术,其中A组于术眼上方球结膜处取结膜瓣,B组于术眼下方球结膜处取结膜瓣。比较2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术眼刺激症状、角膜结膜愈合情况,结膜瓣存活情况及术后3个月胬肉复发情况。结果组患者术后1周、2周、1个月、3个月术眼刺激症状、角膜结膜愈合情况,结膜瓣存活情况及术后3月胬肉复发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中术眼球结膜下方取结膜瓣与上方取瓣疗效相同。且下方取瓣可避免上方球结膜区瘢痕,为今后可能内眼手术留有余地。

  • 标签: 翼状胬肉 自体结膜移植 手术
  • 简介:目的比较压抑膜遮盖与眼罩遮盖治疗大龄儿童弱视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采用方法治疗53例大龄儿童弱视患者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压抑膜遮盖法治愈率为15.6%,好转率为62.5%,眼罩遮盖法治愈率为9.5%,好转率为52.4%,治疗方法治愈率和好转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压抑膜遮盖治疗大龄儿童弱视依从性好,其实际应用效果优于眼罩。

  • 标签: 弱视 压抑膜 眼罩 遮盖疗法
  • 简介:角膜感染如果不能很快诊断恰当治疗,可使角膜失去透明性而致盲。“微生物性角膜炎”、“感染性角膜炎”“化脓性角膜炎”都是指角膜化脓性感染。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使用“微生物性角膜炎”这一概念。这些感染特征是角膜实质层黄白色浸润,伴或不伴角膜上皮缺损,常有炎性反应。(图1)微生物性角膜炎最常见主诉如下(包括不同严重程度):·眼红·疼痛·视物模糊·畏光·流泪这篇文章将回顾细菌性真菌性角膜炎,

  • 标签: 微生物性 角膜感染 角膜实质层 细菌性角膜溃疡 角膜上皮 结膜瓣遮盖
  • 简介:目的:探讨雷珠单抗(ranibizumab)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ICNV)有效性,分析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下不同形态表现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Ⅰ型Ⅱ型)疗效差异,进一步为雷珠单抗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有效性提供±据,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3-10/2014-0631例(Ⅰ型9例,Ⅱ型22例)诊断为"ICNV冶并接受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分析最佳矫正视力(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BCVA)OCT测量病灶处视网膜最大厚度变化趋势有无不同。结果:患者31例(其中Ⅰ型9例,Ⅱ型22例)经统计学分析,在术前与术后1,3moBCVA病灶视网膜最大厚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ICNV类型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及病灶处视网膜最大厚度变化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对于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肯定,对于Ⅰ型Ⅱ型ICNV临床治疗效果不具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疗效肯定,对于Ⅰ型Ⅱ型ICNV本组研究中尚未发现存在疗效差异。其安全性远期并发症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雷珠单抗 OCT
  • 简介:目的:观察视网膜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cellcomplex,GCC)厚度对慢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chronic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CPACG)诊断价值,研究其和平均视野缺损(MD)相关性。方法:选取早期CPACG患者21例38眼,疑似青光眼(suspectedglaucoma,SG)患者25例46眼正常对照25例49眼进行SD-OCT检查,测量平均及各个象限RNFL厚度GCC厚度,分析RNFL厚度GCC厚度与视野MD相关性。结果:CPACG组平均各象限RNFL厚度GCC厚度与正常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与SG组比较,平均及上方(P〈0.01)、下方(P〈0.05)RNFL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平均各象限GCC厚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CPACG组RNFL(r=0.65)、GCC(r=0.72)均与MD呈明显正相关。结论:RNFL厚度GCC厚度对早期CPACG诊断病情监测中具有临床价值,GCC厚度临床意义可能更佳。

  • 标签: OCT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RNFL厚度 GCC厚度 平均视野缺损
  • 简介: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白内障患者术后进行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TNO立体视觉检查图检查结果,评价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实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01/06于我院行双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双眼间隔1d,并且联合行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受试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均由同一熟练超声乳化手术医师完成。患者术后定期随访,于术后3mo由同一医师分别使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TNO立体视检查图检查立体视觉并比较其结果差异。结果:所有受试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立体视,由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测得黄斑部位立体视患者14例,黄斑中心凹部位立体视患者26例,眼底周边部位立体视38例;TNO立体视觉检查图分别为11例,24例43例,黄斑立体视、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随机点检出率较TNO图高,但是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使用计算机随机点立体图测得正常与异常立体视结果为32例、46例,使用TNO立体视检查图测得正常与异常立体视结果为35例、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对白内障术后立体视检查结果与TNO立体图具有较高一致性,是一可靠测量立体视功能方法,可以用于白内障患者术后立体视觉功能检测。

  • 标签: 计算机随机点立体视图 TNO 立体视 白内障术后
  • 简介:目的:比较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患者及拥有健康眼球表面的正常人群泪膜功能印象细胞学检查数值。方法:此前瞻性研究中纳入了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1例11眼(平均年龄:62.7±6.1岁),高眼压患者12例12眼(平均年龄:62.8±6.4岁)及健康人12例12眼(平均年龄:62.9±6.03岁)。这些患者均是最近被诊断出患有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高眼压,且之前未接受过抗青光眼方面的治疗。均行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每组印迹细胞学检查样本根据Nelson分级法分为0-3级。应用Kruskal-Wallis检验Dunn多重比较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患者及正常人群平均基础泪液分泌值分别为10.4±1.3,10.9±1.211.1±1.1mm/5min,其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P=0.33);三组泪膜破裂时间分别为11.2±1.1,11.3±1.111.8±1.2s,其差距没有统计学意义(P=0.35)。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中6眼(54.5%)为0级,5眼(45.5%)为1级。高眼压患者中6眼(50%)为0级,6眼(50%)为1级,健康人中6眼(50%)为0级,6只眼(50%)为1级(P=0.97)。结论:氧化应激可能会导致青光眼,眼表疾病,泪腺功能障碍及机体杯状细胞所分泌黏液减少。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高眼压症患者及健康人群间印象细胞学检查数值并无显著差异。

  • 标签: 结膜印迹细胞学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高眼压
  • 简介:目的比较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方法对64例(69只眼,其中有复发性翼状胬肉合并轻度睑球粘连5只眼)分别用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其中33只眼行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另36只眼行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术后随访6-18月。结果球结膜瓣转位移植术组有6只眼复发,复发率为18.18%。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组有2只眼复发,复发率为5.56%。组复发率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是治疗胬肉比较好手术方法。

  • 标签: 翼状胬肉 复发率 自体移植 角膜缘干细胞
  • 简介:目的:分析眼压控制稳定晚期青光眼术后1a内在不同血压段时视野进展情况。方法:记录晚期青光眼眼压正常患者舒张期血压及眼压值,并分别做视野检查,通过AGIS评分法判断病程进展。结果:随访1a,各试验组平均随访眼压值比较无差异;各组视野受损进展率有差异,血压偏低组视野受损进展比较快。结论:低血压是晚期青光眼病程中危险因素之一。晚期青光眼患者舒张期血压过低,视野有恶化趋势。

  • 标签: 青光眼 舒张期血压 视野
  • 简介:随着建立在医学科学研究基础上认识不断深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被确认是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neovascularization,CNV)发展过程中介导血管生成血管通透性主要原因[1-2]。目前所知VEGF家族包括5个成员:VEGF-A、VEGF-B、VEGF-C、VEGF-D胎盘生长因子,其中以VEGF-A最为活跃,并与血管生成、新生血管血管通透性增强密切相关。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药物治疗 choroidal 医学科学研究 血管通透性 中心凹
  • 简介:目的:研究当归芍药散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疗效。方法:2011-01/2014-02期间我院收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接受中西医药物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接受西医药物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比较组患者视力水平、眼压、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视力水平:治疗后1wk;6,12mo,观察组患眼视力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41±0.07vs0.27±0.04,0.52±0.08vs0.38±0.06,0.72±0.14vs0.54±0.08);眼压:治疗后1wk;6,12mo,观察组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15.11±3.22vs22.32±5.34,18.64±5.08vs26.67±6.22,17.18±3.76vs22.42±4.32)mmHg;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治疗后12mo,观察组上方视野、下方视野、颞侧视野、鼻侧视野神经纤维层厚度神经纤维层厚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0.41±10.52vs78.64±8.24,88.38±12.12vs72.37±8.82,73.21±8.46vs60.25±7.23,75.35±8.13vs62.63±7.29)μm。结论:当归芍药散配合小梁切除术联合bevacizumab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助于促进视力水平恢复、控制眼压、改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BEVACIZUMAB 玻璃体腔注射 小梁切除术 当归芍药散
  • 简介:视网膜血管异常是很多常见致盲疾病根本原因。包括: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等收入国家儿童盲重要原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工业国家劳动力人群最常见致盲原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世界范围内第三位致盲原因)这些疾病发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一叫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产生过量。这种蛋白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它在血管发生、生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防盲治盲 VEGF 视网膜血管异常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简介:随着对羊膜特性深入认识,传统羊膜移植适应证逐渐扩大,并且出现了各种新型羊膜制品。本文主要对目前羊膜移植在眼科进展和合理应用做一概述。

  • 标签: 羊膜 眼表重建 移植
  • 简介:目的提升我科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知晓率,提高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方法成立QCC小组,运用品管圈活动管理方法对我科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掌握率低进行原因分析、现状调查、设立目标、制定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对开展QCC活动前后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住院患者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掌握率由原来40%提升到80%,目标达成率为14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开展,利用先进管理方法,护士有针对性地对患者进行形式多样健康宣教,使眼科住院患者能正确掌握眼药应用知识及行为,安全地使用眼药,保证患者身体健康。提高了我科住院患者满意度,延伸护理服务内容,塑造了优质护理服务良好形象,激活了护士学习工作积极性,并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眼药水 住院患者 应用
  • 简介:案例教学法是医学教学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分析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进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本文介绍了多媒体案例教学法在眼科学教学中具体应用方法,并提出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问题。

  • 标签: 眼科学 教学方法 多媒体案例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可拆除缝线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临床应用疗效观察。方法对已确诊闭角型青光眼67例,在小梁切除中巩膜瓣角对位缝合后,再行巩膜瓣侧外置可拆除缝线缝合2针。结果67例患者中仅2例术后出现浅前房现象。结论可拆除缝线可有效减少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术后早期浅前房发生率。

  • 标签: 青光眼 小梁切除 可拆缝线
  • 简介:在眼外伤司法鉴定中,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可为法医学鉴定人提供客观鉴定资料并作为主要鉴定依据。本文对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在眼外伤司法鉴定中应用及法医学意义进行分析及探讨。

  • 标签: 医学影像学检查 眼外伤 司法鉴定
  • 简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是由多种因素诱发、与年龄相关一组黄斑疾病。AMD以黄斑部视网膜及其下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pigmentepithelium,RPE)脉络膜发生病变,并导致患者视功能障碍中心视力下降为特点,已成为我国老年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主要原因[1]。

  • 标签: 视网膜色素上皮 中心视力 黄斑疾病 视功能障碍 DEGENERATION MAC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