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阴式宫颈环扎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7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5例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阴式宫颈环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采用McDonald环扎法,手术时间为5~15min。手术顺利,中均无胎膜破裂、出血多等并发症。随访至分娩,足月分娩89例(77.4%),早产13例(11.3%),新生儿存活102例(88.7%),流产13例(11.3%)。结论阴式宫颈环扎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妊娠 宫颈机能不全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 作者: 向佳琪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09-2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8期
  • 机构: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湖北宜城 441400
  • 简介:目的:探究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对剖宫产后子宫切口瘢痕憩室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6例剖宫产术后出现子宫瘢痕憩室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58例)和对照组(n=58例)。观察组实施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对照组实施阴道手术。结果:在术后指标比较中,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修复情况比较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手术后的患者来说,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修补可以有效的避免术后并发症,提升术后身体修复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宫腹腔镜;修补术;剖宫产
  • 简介:目的探讨尼尔雌醇及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倒绝经后要求取环妇女分成两组,研究组50例,服用尼尔雌醇4mg,一周后取环,并于取环术前2-3h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对照组50例,为不服药直接取环。结果在宫颈软化程度、中综合反应程度、取环时间、取环效果方面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尼尔雌醇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环,成功率高,手术风险小,患者痛苦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尼尔雌醇 米索前列醇 绝经后妇女 取环术
  • 简介: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间隔减瘤(neoadjuvantchemotherapyfollowedbyintervaldebulkingsurgery,NACT/IDS)在晚期卵巢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0年6月至2013年1月109例IIIc和IV期晚期卵巢癌患者资料,将53例直接行肿瘤减灭(primarydebulkingsurgery,PDS)患者纳入PDS组,将56例行NACT/IDS患者纳入NACT/IDS组,比较两组的生存率及围手术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和无病进展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ACT/IDS组手术切除率(53.6%)明显高于PDS组(43.4%)(P〈0.05);NACT/IDS组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优于PDS组(P〈0.05)。结论NACT/IDS增加了手术切除率,减少了手术创伤,术后生存率与PDS无明显差异。在Ⅲc期和Ⅳ期卵巢癌患者,并非强调直接行PDS,NACT/IDS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上皮性卵巢恶性肿瘤 间隔减瘤术 新辅助化疗 直接肿瘤减灭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全盆底重建治疗女性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接受全盆底重建治疗的重度盆腔器官脱垂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通过盆腔器官脱垂定量检查法(pelvicorganprolapsequantitation,POP–Q)分期评价解剖疗效,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7(pelvicfloorimpactquestionnaire-7,PFIQ–7)、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20,PFDI–20)和POP–尿失禁性生活问卷–12(pelvicorganprolapse/urinaryincontinencesexualquestionnaire-12,PISQ–12)三种生活质量和性生活问卷评价功能疗效,从而分析全盆底重建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手术均进行顺利,中术后均无输血,无直肠、膀胱、尿道、血管及神经等损伤。除1例术后尿潴留外,其余均1~2d恢复自主排尿,近期并发症为1.7%(1/56)。2例网片侵蚀,远期并发症为3.5%(2/56)。术后1年主、客观治愈率均为100%。PFIQ–7和PFDI–20评分显示术后生活质量较术前显著提高(t分别=16.69、19.21,P=0.000),而性生活质量改善不大(t=0.124,P=0.613)。结论全盆底重建用于纠正重度盆腔器官脱垂,手术安全、创伤小、解剖和功能恢复率高,复发率低,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性生活质量影响不大,近期疗效及安全性肯定,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全盆底重建术 重度盆腔器官脱垂 疗效 安全性 尿潴留
  • 简介:目的探讨卵巢癌细胞株SKOV3.ip1细胞转染表达短发卡状RNA(shRNA)的质粒后,SKOV3.ip1细胞中Her-2/neu基因表达的变化,和对SKOV3.ip1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针对Her-2/neu基因的shRNA表达载体转染SKOV3.ip1细胞,从mRNA水平、蛋白表达水平和细胞凋亡的变化三个方面评价shRNA表达载体对Her-2/neu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shRNA表达载体可以有效的抑制SKOV3.ip1细胞Her-2/neu基因的表达,使Her-2/neu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细胞凋亡增多。结论靶向Her-2/neu的shRNA表达载体可以有效抑制Her-2/neu基因的表达。

  • 标签: RNA干扰 卵巢癌细胞 HER-2/NEU基因
  • 简介:目的探讨阴道后壁网片修补治疗女性后盆腔缺陷伴顽固性便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后盆腔缺陷伴顽固性便秘患者行阴道后壁网片修补2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28例患者中术后随访2~13个月,治愈22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对于女性后盆腔缺陷伴顽固性便秘采用后盆腔网片修补行之有效,创伤小,操作方便,无后遗症及并发症,近期疗效好。

  • 标签: 盆腔缺陷 手术 阴道后壁修补 网片
  • 简介: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在绝经妇女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contraceptivedevice,IUD)取出中的应用。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到建湖县计划生育指导站要求取器的180例放置金属单环的绝经后妇女随机分A、B、C3组,每组各60例。A组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取器,B组单独用米索前列醇塞肛取器,C组用安慰剂甲硝唑片塞肛取器。观察中宫颈软化程度及阴道出血量、各种不良反应以及取IUD效果。结果手术时A组、B组宫颈松弛、宫颈软化程度及止痛的效果均明显,取出成功率高,优于C组,A组效果最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中出血量均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联合双氯芬酸钠栓用于绝经后妇女IUD取出止痛效果明显,取器困难程度明显降低,取出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米索前列醇 双氯芬酸钠栓 宫内节育器 取器术
  • 简介:目的: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对56例早孕妇女,孕45d以内(孕囊≤20mm)进行终止妊娠,将其分为吸管组和传统组各28例,吸管组采用一次性宫腔组织吸引管,传统组采用金属吸管,在人流中吸管组无痛率82%,显著高于传统组3%,吸管组中出血量(10±3)ml,显著低于传统组(16±5)ml,吸管组术后出血天数(4±1)d,显著低于传统组(7±1)d,人流的并发症为0,显著低于传统组14%,完全流产率与传统组无显著差异。结果:吸管组在疼痛、出血量、出血天数以及人流的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有显著差异,完全流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TY—Y6.0/28—21P”型一次性使用p型宫腔组织吸引管在缺乏麻醉条件的基层医院的人流中,创伤小疼痛轻,操作简单,方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宫腔吸管 传统金属吸管 人工流产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乳腺多发性肿块(一侧乳房肿块〉13个)进行微创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本科对39例多发性乳腺肿块患者的168个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切除,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乳腺多发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肿块均采用Mammotome旋切,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术后无切口瘢痕,乳房外形正常,皮肤触觉无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血肿形成、皮下淤斑及乳头溢血各1例。术后3个月和6个月接受超声复查,均未发现病灶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可完整切除乳腺多发性病灶,具有微创、美容、术后对触觉无影响、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麦默通) 多发性乳腺肿块 微创手术 超声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2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乳腺癌ALND中保留ICBN的患者有90例(ICBN保留组),切除ICBN的患者有138例(ICBN切除组)。并对两组患者术后1、6、12个月时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的感觉进行观察。两组患者间感觉异常发生率和上肢水肿发生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淋巴结检出数目的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术后1、6、12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感觉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42.2%(38/90)、43.3%(39/90)和33.3%(30/90),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的84.1%(116/138)、81.2%(112/138)和80.4%(111/138)(χ2=43.491、34.847、51.214,P均〈0.001)。术后1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发生率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27.8%(25/90)比46.4%(64/138),χ2=7.918,P=0.005];而在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主观感觉异常发生率相似[13.3%(12/90)比21.0%(29/138),χ2=2.179,P=0.140;8.9%(8/90)比15.2%(21/138),χ2=1.965,P=0.161]。术后1、6、12个月时,ICBN保留组患者的客观感觉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CBN切除组[35.6%(32/90)比76.8%(106/138),41.1%(37/90)比76.8%(106/138),31.1%(28/90)比76.8%(106/138),χ2=38.807、29.693、46.953,P均〈0.001)。并且,ICBN保留组与ICBN切除组患者间淋巴结的检出数目相似[(19±4)枚比(18±3)枚,t=1.848,P=0.066],术后上肢水肿的发生率也相似[术后1个月:11.1%(10/90)比15.2%(21/138),χ2=0.782,P=0.377;术后6个月:15.6%(14/90)比15.9%(22/138),χ2=0.006,P=0.938;术后12个月:16.7%(15/90)比15.9%(22/138),χ2=0.021,P=0.885]。中位随访14个月(12~41个月)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乳腺癌ALND中保留ICBN在术后早期可以明显降低感觉异常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肋间臂神经
  • 简介:子宫切除为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手术方式有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两种,目前临床工作中全子宫切除占大多数,次全子宫切除的比例很少,因为认为同时切除宫颈可预防残端癌的发生,但近来有关资料证实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率及其在宫颈癌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且19世纪80年代早期有研究显示次全子宫切除对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性功能的恢复更有利。近期又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两种式对盆腔器官功能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次全子宫切除术 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宫颈残端癌 子宫良性病变 治疗方法
  • 简介:意外妊娠或某些原因不能继续妊娠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终止妊娠。通常是根据孕周长短及患者意愿决定终止妊娠的方法,我院长采用:药物流产,人工流产,药物+人工流产,药物+钳夹等,本文主要分析10~16W妊娠时,在我院采取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序贯口服后行钳夹终止妊娠的临床疗效,并将近4年来在我院施行该手术的52例患者的治疗经过作一次回顾性总结。

  • 标签: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钳夹术 10~16W妊娠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即刻乳房成形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安徽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6例行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中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乳房成形组),37例未行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乳房成形(非乳房成形组),16例行皮下腺体切除即刻假体植入重建乳房(假体重建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特征、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偏态分布的数据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多重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结果乳房成形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假体重建组短[70.0(60.0~80.0)min比96.0(90.5—101.5)min,x^2=-4.338,P〈0.017]。并且,乳房成形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非乳房成形组相似[11.0(10.0—14.0)d比11.0(9.5~12.0)d,x^2=1.080,P〉0.017]。乳房成形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假体重建组短[8.0(7.0~10.0)d比10.0(8.3—11.0)d,x^2=2.644,P〈0.017],其引流管留置时间也无明显增加(x^2=3.176,P=0.204)。术后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13个月),乳房成形组、非乳房成形组、假体重建组各感染5、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0,P=0.486)。乳腺成形组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2(9.0~9.5)分,优于非乳房成形组的8.5(7.3~8.7)分(x^2=7.388,P〈0.017)。结论对于需要行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具有技术可行、美容效果好的优点,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房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脂肪类 筋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再造的常见失误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回顾41例行保留皮肤或保留乳头乳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时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病例,分析手术失误和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措施。结果41例乳房再造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情况:7例美容效果欠佳,18例血清肿,7例皮瓣坏死,3例干性皮肤坏死,2例翼状肩,2例乳头部分坏死,1例发生感染。结论乳腺癌术后应用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即时乳房再造形态良好,并发症虽然较高,但严重并发症相对少,且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适合中国女性.作为目前我国乳腺肿瘤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手段,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扩展型背阔肌肌皮瓣 乳腺切除术 乳房重建 并发症
  • 简介: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大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也成现实。为了探讨减少其中出血的方法,上海市同济医院自2009年3月至2011年2月对86例大子宫肌瘤(至少1个肌瘤〉9cm),术前应用曲普瑞林1周后行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与同期直接行腹腔镜大子宫肌瘤剔除的91例患者进行了临床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术 腹腔镜技术 曲普瑞林 疗效观察 术前使用 短效
  • 作者: 石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7月至2021年10月所收治的共计6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对象,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将这60例患者随机乱序均分为30例仅接受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以及30例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平均产后出血量、出血控制时间以及各项预后指标。结果:采用了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产后出血量、出血控制时间均是明显更低于单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相较于仅接受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的对照组而言,采用了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除患者以及出现产褥病的患者例数更少,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月经的复潮时间也更少,两组的比较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采用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止血效果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出血情况,减少了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有着优秀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产后出血;改良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 简介:目的比较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悬吊(TVT)和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9月-2007年6月应用TVT和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67例(TVT74例,TVT-O9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膀胱穿孔:TVT组发生率为9.46%,TVT—O组为1.08%(P〈0.05);中出血〉100ml:TVT组发生率为16.22%,TVT—O组6.45%(P〈0.05),其他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手术方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TVT比较,TVT-O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且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经耻骨后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悬吊术 压力性尿失禁 并发症
  • 简介:目的评估经阴道胚胎绞杀局部MTX注射联合宫腔镜下电切治疗未破裂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CSP)的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浙江省绍兴市妇幼保健院7例未破裂CSP患者在超声介导下采用经阴道双腔取卵针直接绞杀灭活胚胎并MTX孕囊注射,1周后行宫腔镜下胚胎电切治疗,分析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结果孕龄47~96d,3个患者曾有2次剖宫产(42.86%)。治疗前β-hCG水平3644~91086IU/L,MTX用量49~70mg,β-hCG降至正常时间(16.86±3.24)d。住院日平均(10±2.83)d。手术期间估计失血量〈50ml,不需要输血,无子宫破裂,无术后感染,白细胞减少症和肝功能损害。结论该方法能采用物理方法即刻灭活胚胎,MTX用量少,效果确切,是治疗未破裂CSP一种安全有效的保护妇女的生育能力的方法。

  • 标签: 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 经阴道胚胎减灭 局部MTX注射
  • 简介:目的探讨Avaulta系统盆底重建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5月因重度盆腔器官脱垂行Avaulta盆底重建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比较患者术前、术后POP-Q分期、盆底功能障碍影响问卷(PFDI-20),评价Avaulta系统盆底重建的解剖疗效与功能疗效。结果83例患者中,3例术后失访,80例纳入研究,其中11例患者有全子宫切除史。56例患者行前后路Avaulta,17例行单纯前路Avaulta,7例行单纯后路Avaulta,42例保留子宫,27例同时行阴式子宫切除,中位手术时间100min(80~150min),中位出血量150m(l100~280m1)。中膀胱、直肠损伤各1例,术后随访24~34个月,中位随访27个月,无Ⅱ度及以上脱垂。与术前PFDI-20评分比较,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结论Avaulta盆底重建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微创,安全性好,并发症少,近中期效果良好,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盆腔器官脱垂 Avaulta 盆底重建术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