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估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老年糖尿住院患者10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应用微型营养评估(mini-nutritionassessment,MNA)量表对患者的营养状况进行评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并分析这些指标与营养状况的相关性。结果105例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MNA得分为(21.74±3.24)分,其中营养状况良好者30例(28.6%),营养不良风险者62例(59.0%),营养不良者13例(12.4%)。总蛋白正常64例(61.0%)、白蛋白正常94例(89.5%)、红细胞正常75例(71.4%)、血红蛋白水平正常79例(75.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MNA得分在性别、年龄、糖尿病程、糖尿合并症、糖尿并发症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方面,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规律运动的老年糖尿病患者MNA得分优于不规律运动者,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不同MNA得分的患者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MNA得分与总蛋白、白蛋白、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提供有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方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营养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急性髓性白血临床及生物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及个体化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1994-2005年收治58例老年AML患者(≥70岁)回顾性分析了其临床及生物特征、影响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案的比较。结果亚标准剂量组(A组)33例.减量组(B组)9例,支持治疗组(C组)8例。A组与B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分别为39.4%.22.2%。生存期明显异常(P=0.01).分别为167天和68天。C组生存期176天,与亚标准化疗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化疗引起副反应明显减少,平均住院时间缩短(P〈0.05)。预后因素分析表明:生存状态,继发性,PBWBC〉10×10^9/L.骨髓原始细胞比率〉50%,染色体核型,免疫表型是预后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70岁以上AML患者有特殊的临床和生物特征,治疗应个体化,其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

  • 标签: 老年人 白血病 粒细胞 急性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与放射性肺炎可能相关的放疗剂量体积参数与血液指标,以期获得具有预测价值的临床参数用以指导预防性干预。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胸部放射治疗且年龄〉60岁的老年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史、物理计划和随访资料。根据常见不良反应事件评价标准(CTCAE4.0),记录放疗后6个月内出现≥2级放射性肺炎的情况,统计学分析多种因素与放射性肺炎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回顾性分析患者80例,放疗结束6个月内发生≥2级放射性肺炎22例(27.5%)。单因素分析显示≥2级的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V10、V20、V30、MLD、D-二聚体有统计相关性(P=0.011、0.000、0.008、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V20、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是放射性肺炎严重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9、0.002)。结论通过限制V20有助于控制老年胸部放疗患者的急性期放射性肺炎的严重性,而血浆D-二聚体对于放射性肺炎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因此通过密切检测D-二聚体浓度并予以干预,有助于降低放射性肺炎的严重性。

  • 标签: 放疗 放射性肺炎 D-二聚体 剂量体积参数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沙利度胺(THD)组合方案治疗老年克罗恩(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应用小剂量THD治疗的老年C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5).观察组接受小剂量THD组合方案治疗,对照组只接受THD单独治疗(THD组).观察组又分为3个亚组:THD+激素组(n=13)、THD+英夫利昔单抗(IFX)组(n=12)和THD+硫唑嘌呤(AZA)组(n=7).评价与比较各组诱导缓解率、黏膜愈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结果THD组、THD+AZA、THD+激素组和THD+IFX组的临床缓解率分别为40.0%、53.8%、66.7%、71.4%;黏膜愈合率分别为20.0%、23.1%、16.7%、28.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0.0%、92.3%、83.3%、71.4%.结论小剂量THD组合方案中,THD+IFX组疗效最佳,同时未明显增加THD不良反应;激素及AZA可提高THD疗效,但同时增加不良反应.

  • 标签: 老年 克罗恩病 沙利度胺 英夫利昔单抗 硫唑嘌呤
  • 简介:目的以传统动态血糖监测(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CGMS)为对照,评估实时动态血糖监测(real-timecontinuousglucosemonitoringsystem,RT—CGMS)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检出和干预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的60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166例,随机分人RT—CGMS组(试验组,n=84)和传统CGMS组(对照组,n=82)进行72h持续血糖监测。设备安装当天为设备调试日,随后连续观察2d。试验组每日3次根据实时显示血糖曲线调整降糖策略,并设定高低血糖报警界限;对照组每日3次根据指末血糖调整降糖策略。比较两组间平均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平均每人每天低血糖发生次数、平均每次低血糖持续时间、低血糖所占时间百分比以及时间分布规律。结果(1)试验组和对照组平均血糖:(8.3±1.8)mmol/Lvs(8.6土1.9)mmol/L,试验组较低,差异无统计意义(r=1.286,P〉0.05);(2)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低血糖发生率29.8%vs50.0%(χ^2=7.096,P〈0.05);平均每人每天低血糖发生次数、夜间低血糖发生次数分别为0(0~0,5)次/人/dvs0.25(0~O.5)次/人/d、0(0~0)次/人/晚vs0(0~0.5)次/人/晚,差异均有统计意义(Z=2.548、2.293,P均〈0.05);(3)试验组和对照组每次低血糖持续时间20(15~35)minvs40(20—80)min,差异有统计意义(Z=3.030,P〈0.05)。血糖低于3.9mmol/L所占时间百分比为(1.2±2.7)%vs(3.9±6.7)%(t=3.452,P〈0.05)。结论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控制老年2型糖尿低血糖发生方面优于指末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老年 动态血糖监测 低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esRAGE)、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T2DM)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成3组,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esRAGE水平,并检测CRP及其他临床指标。结果糖尿合并ACS组血清esRAGE较糖尿合并冠心病组及普通糖尿组明显降低(P〈0.01),糖尿合并冠心病组较普通糖尿组降低(P〈0.01);糖尿合并ACS组血清CRP较糖尿合并冠心病组及普通糖尿组明显增高(P〈0.01),糖尿合并冠心病组较普通糖尿组增高(P〈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esRAGE与CRP负相关。结论esRAGE与T2DM合并ACS密切相关,对糖尿大血管并发症可能有潜在保护作用,且与ACS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 标签: 内源性分泌型糖基化代谢终末产物受体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目的评价运动训练对老年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JBI、MEDLINE、EMbase、PubMed、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及万方数据库中(自建库至2017年2月5日)关于运动训练对老年DPN患者平衡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由2名研究员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然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373例老年DPN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训练可延长老年DPN患者的睁眼/闭眼单足站立时间[WMD=3.8,95%CI(2.38-5.22),P〈0.00001;WMD=1.66,95%CI(0.86-2.46),〈0.0001],增加Berg平衡功能量表得分[WMD=1.34,95%CI(0.93-1.75),P〈0.00001],缩短计时起立-步行测试时间[WMD=-1.37、95%CI(-1.69--1.05),P〈0.00001].结论运动训练可显著改善老年DPN患者的静态和动态平衡功能,临床上应注重对老年DPN患者进行运动训练,从而改善其平衡功能,降低跌倒风险.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运动训练 平衡功能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胶囊对老年糖尿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影响,以寻求有效的防治药物.方法选择的80例(155只眼)老年DR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以糖尿饮食治疗为基础,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基础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基础治疗的同时加口服羟苯磺酸钙胶囊,0.5g/次,3次/d.两组均治疗6m.通过检测视力和眼底变化来观察临床效果;通过检测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血小板颗粒膜蛋白-140(GMP-140)和血小板电泳率(PER),观察血小板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1)试验组的显效率、好转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均P<0.01);(2)治疗6m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MAR、GMP-140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P<0.01),且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均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ER均比试验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0.01),试验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羟苯磺酸钙胶囊能抑制血小板的活化,抑制血小板聚集及其黏附于血管内皮的过程,抑制视网膜病变微血栓的形成,从而改善老年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的功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小板功能 羟苯磺酸钙胶囊
  • 简介: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与老年糖尿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的相关性.方法将264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糖尿(DM)组164例、早期糖尿肾病(EDN)组60例和临床糖尿肾病(CDN)组40例,选择正常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肌酐(Cr)、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浆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铁蛋白(SF)、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滤(eGFR)等指标,对各组RDW-SD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与相应指标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各组RDW-SD水平高于对照组[(38.8±5.8)flvs(35.1±5.4)fl,P<0.05],且随着eGFR水平的降低RDW-SD水平升高(P<0.05),EDN组RDW-SD水平与HbA1c、eGFR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糖尿病程、HbA1c、FBG、TC、TG、HDL-C、UA、Cr、ACR、Hs-CRP、SF呈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程、HbA1c、RDW-SD和ACR是eGF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DW-SD增加时eGFR降低,两者有相关性RDW-SD有可能作为糖尿肾脏的一个早期检测指标.

  • 标签: 红细胞分布宽度 糖尿病肾病 尿白蛋白/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前列地尔凯时)与胰激肽原酶(怡开)联合应用治疗糖尿下肢血管病变(PDA)疗效。方法将120例PD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前列腺素E1联合胰激肽原酶及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单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共四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缓解情况,检测下肢血管踝肱指数(ABI)和足背动脉血流量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下肢ABI指数和足背动脉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意义。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均〈001),结论前列腺素E1与胰激肽原酶联合应用具有改善糖尿下肢血管病变的作用。二者均能有效改善PDA,两药联用效果更佳,是治疗PDA及糖尿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标签: 前列地尔 激肽释放酶类 灯盏细辛 糖尿病血管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自然衰老大鼠和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大鼠肠道组织形态、小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的变化,评估两种衰老模型大鼠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方法将大鼠分为26月龄组(A组)、D-半乳糖组(B组)和3月龄组(C组)3组。取各组大鼠回肠组织常规HE染色观察形态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超微结构,采用Real—timePCR检测小肠黏膜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检测ZO-1和Occludin的蛋白表达。结果A组和B组大鼠小肠黏膜厚度及绒毛高度均比C组大鼠降低[小肠黏膜厚度:A组(89.88±6.12)gm、B组(87.62±6.32)μm、C组(162.91土7.28)μm,P〈0.05;绒毛高度:A组(59.95土4.47)μm、B组(56.43±5.38)μm、C组(108.12土6.42)μm,P〈0.05]。透射电镜下观察到A组和B组大鼠的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比C组疏松,间隙增宽,密度降低。与C组比较,A组和B组大鼠的小肠组织中ZO-1、Occludin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减少(均P〈0.05)。而A组与B组大鼠的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小肠组织中ZO-1、Occludin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自然衰老大鼠和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模型大鼠小肠黏膜结构和上皮屏障功能均受损,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等肠道组织形态指标,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的改变和紧密连接蛋白表达下调等变化具有高度一致性。

  • 标签: 衰老 模型 动物 肠道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质类
  • 简介:目的研究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能否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Coulter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以及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的水平,DNA特异染料Hoechst33342染色检测染色质凝集,免疫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衰老相关的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结果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能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IC50值为0.5mg/mL.进一步研究发现: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使细胞阻滞在G2/M期、增加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染色质发生凝集,引起细胞凋亡标志蛋白的切割.此外,4mg/mL的水提取物能引起60%的细胞发生衰老.结论富硒麦芽粉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制K562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机制与诱导细胞衰老和凋亡有关.

  • 标签: 富硒麦芽粉 K562白血病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衰老 抗肿瘤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mousenervegrowthfactor,mNGF)治疗老年糖尿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老年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年龄60~90岁,平均年龄(78.3±7.0)岁,每组60例。试验组年龄为60~90岁,平均年龄为(78.2±6.7岁),予30μgmNGF注射治疗;对照组年龄为62~88岁,平均年龄为(78.3±7.2)岁,予0.5mg甲钴胺注射治疗,每周3次,疗程2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多伦多评分(Torontoclinicalscoringsystem,TCSS)、密西根糖尿周围神经评分(Michigandiabeticneuropathyscore,MDNS);尺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otornerveconductionvelocity,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NCV)的变化,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5%vs61.7%,P=0.011)。2组患者TCSS和MDN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后试验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TCSS[(8.15±1.61)vs(9.27±1.36),P<0.05],MDNS[(18.78±4.10)vs(21.03±1.90),P<0.05]。2组尺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较用药前改善,治疗后试验组腓总神经MNCV和SNCV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MNCV[(45.09±3.14)m/svs(43.63±4.27)m/s,P<0.05],SNCV[(47.11±4.46)m/svs(43.50±2.91)m/s,P<0.05]。除注射部位疼痛外,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mNGF对于改善老年DPN安全有效,较传统甲钴胺治疗存在优势。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鼠神经生长因子 甲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