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ERCP是目前诊治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对胆管黏膜直视下的诊治存在局限性。直接经胆道镜(DPOC)是通过各种方法将内镜送入胆管直视胆管黏膜,从而完成对胆道疾病诊治的技术,很好地解决了ERCP黏膜诊断的不足。近年来,直接经胆道镜技术发展迅速,目前DPOC常用的技术主要有胆道子母镜、超细内镜+辅助器件及SpyGlass系统,这些方法各有特点,本文针对目前DPOC这3种主要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 标签: 胆道疾病 直接经口胆道镜 胆道子母镜 超细内镜 SpyGlass系统
  • 简介:目的:探究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模式对腹壁肠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造门诊的腹壁永久性肠造患者50例,实施以国际造师为主导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干预措施,包括在每周2次造门诊,常规造健康教育等基础上,给予家庭访视、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的造知识和技能的指导、造沙龙及信息化手段,社区家庭医生和护士参与等。比较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造自我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得分情况。结果:患者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造自我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的得分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腹壁肠造患实施医院-社区-家庭联合管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和生活质量。

  • 标签: 造口患者 联合管理 自我效能
  • 简介:目的:探讨给予永久性结肠造患者实施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对其生活质量、疾病知识掌握的影响。方法:从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永久性结肠造患者中选取64例分为常规组(n=32,常规护理)、干预组(n=32,连续护理+自我管理教育),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出院后1、3、6个月疾病知识掌握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χ^2=4.432、11.977、11.469,P<0.05);出院后1、3、6个月,干预组OAS量表中3个维度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6个月时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也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排便时间固定,每日排便次数1-3次患者例数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永久性结肠造患者连续护理干预和自我管理教育,可使患者更好掌握疾病相关知识,有助于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结肠造口 连续护理 自我管理教育 并发症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