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吗啡缓释片(美施康定)、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用于癌疼痛治疗的成本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该类药品提供参考。方法随机调取我院临床病区2014年1月至12月期间300例分别使用美施康定(97例)、奥施康定(105例)和芬太尼透皮贴(98例)治疗中晚期癌痛的住院患者。美施康定治疗的开始剂量是20mg,q12h,奥施康定康定治疗的开始剂量是10mg,q12h,芬太尼透皮贴外用贴于皮肤平坦处,开始剂量为5mg,q72h,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爆发痛时马上给予盐酸吗啡注射液进行皮下注射,并调整药品用量,直至患者满意的程度达到VAS0-3分为止。比较用药一个月后的镇痛疗效、不良反应及药品成本,并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三组治疗方案进行评价。结果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4.85%、94.29%、93.89%,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人均成本分别为1395.26元、1429.82元、2108.33元,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4.71、15.16、22.43。结论美施康定、奥施康定和芬太尼透皮贴在治疗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疗效相当,从药物经济学角度看,美施康定是中晚期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较好选择。

  • 标签: 美施康定 奥施康定 成本-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hmed青光眼阈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我院五官科收治的新生血管青光眼患者46例共47只眼,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23例,其中对照组23只眼给予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治疗组24眼给予Ahmed青光眼阈植入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疗效对照组有效率为65.22%,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两组对比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对比结果显示,手术前后两组患者视力比较>0.05,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术后两组患者较同组术前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一周及6个月患者眼压复查治疗组由于对照对照组,两组对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hmed青光眼阈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可靠,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Ahmed青光眼阈植入术 自体封闭式巩膜引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方法本文研究对象选自某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4例药物不良反应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使用抗菌药物类型、用药途径、不良反应部位、发生率等情况。结果84例患者中,有41例因喹诺酮类药物引起不良反应,占48.80%,其次则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硝基咪唑类等。用药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滴速过快、药剂浓度过高等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方式,与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呈争正相关。结论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因此要通过科学有效的干预对策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控制药物用药时间、药物浓度剂量及输药速度,提升抗菌药物使用效果和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抗菌药物 不合理使用 不良反应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监测高危孕妇血清P、E2、β-HCG指导预防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来我院就诊的早期高危孕妇400例随机各分200例,动态监测血清中孕酮、雌二醇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观察组有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行保胎治动态监测疗,对照组出现先兆流产症状时保胎治疗。结果观察组高危早期妊娠孕妇血清P、E2、β-HCG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值先于先兆流产症状之前,且早期治疗活胎继续妊娠例数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根据所测的孕妇血清P、E2和β-HCG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先兆流产,既可减少盲目用药保胎所致的副作用的发生,又可提高继续妊娠率、降低流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孕酮 雌二醇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动态监测 预防性治 先兆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评价)匹多莫德预防儿童呼吸道感染后1周内过敏紫癜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0例过敏紫癜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在住院期间常规抗过敏、抗感染、激素等治疗,观察组发病后即开始规则应用匹多莫德口服液口服(时间3个月);分别统计出院后3个月、6个月发生呼吸道感染后1周内两组病例过敏紫癜复发率。结论匹多莫德能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后儿童过敏紫癜的复发率。

  • 标签: 匹多莫德 儿童 呼吸道感染 过敏性紫癜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进一步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92例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解痉、平喘、化痰、氧疗、抗感染、维持酸碱平衡等基础治疗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比较后发现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此之外,实验组血气分析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痰热清注射液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痰热清注射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与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78例颅脑损伤(进展性出血组36例和非进展件出血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者血浆中D-二聚体的含量,分析其与进展性出血的关系.结果:按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78例患者中恢复良好39例,中残23例,重残11例,死亡5例.进展性出血组的血浆D-二聚体(8.32±4.16)mg/L明显高于非进展性出血组的(3.88±2.57)mg/L,P〈0.05.结论: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它可作为外伤后是否出现进展性颅内出血的参考指标之一.

  • 标签: 颅脑损伤 出血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病理性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的视网膜脱离(MHRD)的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后填充C3F8,观察此类疾病的复位率和手术并发症。方法观察玻璃体切割联合眼内填充16%C3F8的病理性高度近视眼MHRD患者,手术后1周及1、3、6、12个月,患者视网膜复位及眼压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代偿心脏增大大鼠心肌肥厚过程中各种炎症反应标记物的动态变化及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空白组、模型组、治疗组(第16周开始用rofecoxib),其中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腹主动脉缩窄致压力负荷心肌肥厚大鼠模型.在第7、12、20周检测左室质量指数(LVMI)和炎症标志物TNF-α、IL-6、IL-10、TGF-β、CRP及UA水平.结果:模型组TNF-α、IL-10升高(P<0.05),治疗组均下降(分别P<0.05、P<0.01).治疗组TGF-β明显降低(P<0.01).结论:炎症参与了压力负荷心肌肥厚过程.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可能有抗细胞因子的作用.

  • 标签: 压力负荷 心肌肥厚 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 细胞因子 特异性COX-2抑制剂 大鼠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IgG、IgA与血维生素A水平的相关。方法随机收集2015年5月—2015年12月期间来我院儿童门诊及住院部接诊的30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呼吸道感染组,另选取300例正常儿童,为正常对照组,统计分析两组患儿的血IgG、IgA与血维生素A水平的相关。结果

  • 标签: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 血IgG IgA 血维生素A水平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肝硬化顽固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推广个性化干预取得的相关临床经验。方法将入选80例肝硬化顽固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ualityoflifescale,WHOQOL-BREF)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改变情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前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分别和对照组干预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后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两个独立分析的条目评分和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肝硬化顽固腹水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的生存质量,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自发性腹膜炎 生存质量
  • 简介: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8至2009年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使用IABP联合CRRT(CRRT组)31例或床边血液透析治疗(HD)(HD组)21例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CRRT组抢救成功12例,死亡率为61.3%;HD组抢救成功3例,死亡率90.5%(P〈0.05)。两组在出血、下肢缺血等并发症无显著差异。结论:在IABP抢救心源性休克并ARF时,CRRT是首选透析方式。

  • 标签: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心源性休克 急性肾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和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择GMD患者(观察组)及正常孕妇(对照组)各30例,测定两组的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空腹胰岛素(F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及餐后2h血糖(PG)及FFA;以稳态模型(HOMA)计算评价IR。结果:GDM患者的血脂及糖代谢紊乱,FFA显著增高,与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GDM患者存在血脂及糖代谢紊乱,FFA明显增高,与IR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选取我院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组使用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确切,其可有效提高患者恢复率,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盐酸法舒地尔 长春西汀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比星治疗浅表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0例首次接受电切术治疗表浅膀胱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每周进行1次灌注治疗,6周后延迟至每月1次,治疗1年,观察组术后5周左右进行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比星,后续治疗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大量出血、电切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都取得了成功,膀胱肿瘤切除率达到了100%,在随访期间内,观察组仅有8例患者复发,占2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48.57%)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电切术相比,二次经尿道电切加术中粘膜下注射吡柔比星治疗表浅膀胱肿瘤同样安全、有效,肿瘤的复发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次经尿道电切 粘膜下注射 吡柔比星 表浅性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沙丁胺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肺部吸入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效果及安全,以期为临床上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06月~2015年09月期间收治的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128例,将入选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患儿。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儿给以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哮鸣音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6.56%,两组患儿间的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哮鸣音改善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所需时间,两组患儿间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增高,改善差异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改善指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沙丁胺醇联合硫酸特布他林肺部吸入给药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能快速、有效、充分的发挥抗炎、解痉功效,可在短时间内缓解患儿的不适及改善其肺功能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沙丁胺醇 硫酸特布他林 肺部吸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住院(ACMP)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的发生率,探讨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对抑郁、焦虑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ACMP患者263例,诊断为抑郁、焦虑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34例,治疗组(渐进肌肉放松训练)34例,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SAS以及SDS的评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对于治疗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SAS以及SDS评分均降低,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渐进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抑郁和焦虑的症状,改善心理状况,增强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抑郁 焦虑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