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波对剖宫产伤口愈合的促进效果。方法:将2020年10月~2021年1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200例产妇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行剖宫产术后常规切口换药处理,观察组增加微波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伤口愈合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切口愈合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12h、产后24h、产后36h和产后48h的切口疼痛程度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1年1月—212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患者,对照组和观察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6例。常规护理模式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第2天及第10天时上肢体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臂部肌群张力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第5天、第10天时FMA、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第1天,臂部肌群张力小于治疗第1天,治疗第10天时FMA、AD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第5天,臂部肌群张力小于治疗第5天;观察组治疗第5天、第10天时FMA、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臂部肌群张力小于对照组同期;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可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中医护理 脑卒中 肢体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期间开展中医特色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入88例在2021年3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治疗患者,双盲法分为对照组(44例,行常规康复指导)和观察组(44例,行中医特色护理),分析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对比两组ADL量表评分以及FMA评分,干预前两组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中风 康复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新助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200例医院产科接收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新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分娩结局与满意度的差异。结果:①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总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助产护理的应用,有助于降低剖宫率与产后出血率,提示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提高产妇的满意度,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新助产护理 产科 自然分娩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开展全国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对城市和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实施干预措施,降低健康危险的因素,重点对传染性疾病和慢性疾病开展的防治工作,加强对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状况的处理情况,实现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衡发展。该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通过城市和农村的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如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等,免费提供给所有的居民。

  • 标签: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护士角度 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穴贴压对促进产后乳汁分泌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21年1月至6月未开展耳穴贴压的初产妇随机50例为对照组,选取我科2022年1月至6月已经开展耳穴贴压的初产妇随机5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母乳喂养基础上再接受耳穴贴压催乳,观察两组催乳效果(泌乳开始时间、乳汁量、新生儿体重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在产后乳汁分泌方面表现出积极的临床效果,对增加母乳分泌量、满足新生儿生理需要、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有很大帮助、缓解产妇产后情绪、对家庭经济方面具有积极作用,耳穴贴压对于产后乳汁分泌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产科病房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耳穴贴压 催乳 产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助产护理模式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在本院分娩的90例产妇,以抽签的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助产,观察组——新助产护理模式。对比2组产妇产后临床指标(疼痛评分、总出血量、第二产程、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分值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而且第二产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更低,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助产护理模式,有助于改善产妇的临床指标,促进自然分娩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建议推广。

  • 标签: 新助产护理模式 自然分娩 临床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链式护理促进小儿肺炎患者康复的作用。方法:研究以小儿肺炎患者为观察对象,共50例参与,均为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临床收治患者,入组后,以护理模式的差异,将患者分组,一组观察组(n=25)实行层级链式护理,一组对照组(n=25)实行常规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作用。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肺部啰音、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时间、总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层级链式护理方案应用于小儿肺炎患者中,可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层级链式护理 小儿肺炎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探究在小儿哮喘的治疗中关于长期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方式下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我院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间收治的儿科中小儿哮喘患者中的102例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设定为实验对照组,再选取我院非小儿哮喘患者并保持在实验阶段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102例作为实验研究治疗对象,将其设定为常规对照组。针对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两组参与患者得到的最终生长发育情况。结果:相同干预时间,不同操作方式下,不同组别得到的最终生长发育情况均存在不同,可发现实验对照组参与患者所得到的生长发育情况与常规对照组得到的实际生长发育情况基本相同,无任何客观统计学性和事实提示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儿科小儿哮喘患者的日常治疗上,长期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对哮喘起到有效治疗以及控制,疗效相对较好,且副作用并不会增大,且对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不明显直接影响,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儿科 生长发育 小儿哮喘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非营养性吸吮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及消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68例极低体重儿按入院顺序随机分2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出生后尽早肠内喂养,同时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实施常规量喂养。观察期间每日测体重一次,记录生理性体重下降的最大幅度,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完全达到肠内喂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喂养不耐受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不耐受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完全达到肠内喂养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极低体重儿出生后尽早进行部分胃肠内营养辅以非营养性吸吮,可提高喂养耐受性,可缩短其恢复出生时体重的时间,减少完全过渡到肠内喂养时间,减少平均住院天数,促进极低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可在临床上常规使用。

  • 标签: 非营养性吸吮 极低体重儿 生长发育 消化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酸钠联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30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50例。对照组仅单纯应用玻璃酸钠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rh EGF治疗, 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实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角膜荧光素染色(FL)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7%, 高于对照组的77.33%(P

  • 标签: 璃酸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白内障术后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儿童生长发育护理中采取智护训练对其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参与到此次研究的对象为本医院于2021年6月-2022年3月期间接受体检的100例婴幼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智护训练)。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不同年龄段智力发育对比分析,可见两组1、3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实验组6个月智力发育较高(P<0.05)。两组不同年龄段体重对比分析,可见1、3个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含义(P>0.05),实验组6个月体重增加较高(P<0.05)。结论:在儿童生长发育护理中采取智护训练能够对儿童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起到促进作用,此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智护训练 儿童生长发育 体格发育 智力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延续性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婴儿期生长及神经发育影响。方法:对84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进行随机抽取,设为对照和研究两组,一组42例,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以延续性护理,对两组的生长及神经发育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早产儿婴儿期的生长及神经发育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婴儿期生长及神经发育影响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早产儿的身高和体重等生长指标,优化其神经发育水平。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 早产儿 神经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预防碘对比不良反应的作用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我院接诊的增强CT扫描患者中选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利用碘对比进行扫描),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研究组选择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满意度水平明显更高(P<0.05)。结论:增强CT扫描患者在检查期间必然需要使用碘对比,在其应用碘对比的过程中,采用预见性干预措施可以对不良反应起到优良的预防效果,另外还能够提升干预满意度,效果卓越,具有较高的推广普及价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碘对比剂 不良反应
  • 简介:目的观察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加喜疗妥软膏外涂治疗造影外渗的效果。方法将40例CT检查造影外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加喜疗妥软膏外涂,对照组用自制冰袋冰敷加50%硫酸镁湿敷。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1000,4,对照组有效率65%,两组有效率比较,P=0.008。结论造影外渗时使用新鲜马铃薯片外敷加喜疗妥软膏外涂,可有效减轻肢体水肿和疼痛,保护静脉

  • 标签: 造影剂 马铃薯 喜疗妥 硫酸镁
  • 简介:目的观察喜疗妥霜预防斑蝥素静滴所致静脉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输注斑蝥素之前,沿穿刺点前端0.5cm处顺静脉走向涂喜疗妥软膏,2次/d,直至疗程结束.并与直接输液者随机对照观察.结果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57.1%,试验组静脉炎发生率14.3%.经过x2检验,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喜疗妥霜能预防斑蝥素静滴所致的静脉炎,方法简便.

  • 标签: 静脉炎 斑蝥素 喜疗妥霜剂 发生率 预防 静滴
  • 简介: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新药越来越多,很多新药的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在药物说明书中尚未详细说明,因对新药的了解不全面或使用不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配伍变化和临床反应。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药,在400种中西药注射临床配伍检索表中查找无左氧氟沙星与丹参无配伍禁忌标识。因不需要做皮肤过敏实验,抗茵谱广,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丹参冻干注射为中成药,有活血通脉作用,常用于冠心病、高血压、

  • 标签: 注射用左氧氟沙星 冻干注射剂 配伍禁忌 丹参 临床反应 中西药注射剂
  • 简介: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COPD患者吸入使用依从性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125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通过组圈、组织圈员进行头脑风暴,对COPD患者使用吸入依从性低的原因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进行实施,对比品管圈开展前、后患者使用吸入的具体情况。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品管圈成员的各项活动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评分前后对比统计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使用吸入的依从性明显提升(P〈0.05)。结论完善的品管圈活动措施能够有效提高COPD患者使用吸入的依从性,同时也可提升品管圈成员的活动能力。

  • 标签: 品管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吸入剂 使用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三黄粉外敷治疗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复方黄柏液涂防治胺碘酮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评价。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8例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静脉输液后给予复方黄柏液涂外涂。比较两组胺碘酮输注期间局部疼痛程度、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及静脉炎严重程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胺碘酮输注期间局部疼痛程度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严重程度分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复方黄柏液涂可有效防治胺碘酮输注后静脉炎,减轻静脉炎严重程度,有效缓解患者胺碘酮治疗期间的局部疼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盐酸胺碘酮 静脉炎 心律失常 复方黄柏液涂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