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3不同麻醉方法对胃镜检查的影响。方法将279例行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胃镜检查15min前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观察组1(胃镜检查前15min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含服后5min咽部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和观察组2(胃镜检查前15min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支,含服后5min咽部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5min再次喷洒1%的丁卡因10~15次)。观察3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适症状。结果观察组进镜反应、黏膜刺激、唾液量、泡沫量、胃蠕动方面情况均好于对照组,不适症状轻于对照组。结论选择最佳咽部麻醉方法,既能保证胃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又能降低患者的畏惧感。

  • 标签: 麻醉 胃镜检查
  • 简介:橄榄油它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一类,它有良好的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坏胆固醇),提高高密度胆固醇(好胆固醇)的作用,所以有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减少胆囊炎、胆结石发生的作用;橄榄油还含维生素A、D、E、K、胡萝卜素,对改善消化功能,增强钙在骨骼中沉着,延缓脑萎缩有一定的作用。但橄榄油价贵,味淡,缺乏诱人的脂肪香味,所以大多数中国人对它的口味不太欢迎。

  • 标签: 食用油 单不饱和脂肪酸 低密度胆固醇 高密度胆固醇 心脑血管疾病 橄榄油
  • 简介:男性病人由于小便失禁、小便不能自理等因素易发生失禁性皮炎,有学者报道失禁病人如果护理不当失禁性皮炎发生率高达5.6%~50.0%[1],发生失禁性皮炎创面愈合缓慢或不愈易继发感染,炎症难以控制,免疫力低下者继发感染和败血症危及生命。对于失禁病人,可采用留置尿管或尿壶接尿、保鲜袋接尿、阴茎套外接尿袋等进行护理,但在临床使用以上护理措施,有部分病人相继发生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尿石症、

  • 标签: 接尿器 男性 设计
  • 简介:误食药物中毒是临床常见的小儿急症之一,在救治中,及时、快速、彻底洗胃是减少体内毒物吸收至关重要的措施之一。由于目前尚无适用于小儿的电动洗胃机,临床上普遍采用注射器洗胃法(以下简称注洗法),而近2年我科采用一次性输液管和负压吸引器,对30例中毒患儿采用灌流式洗胃法(以下简称灌洗法)和注洗法比较,克服了传统洗胃的不足,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对比观察 洗胃法 急性中毒 临床 洗胃方法 小儿
  • 简介: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之一,机体的微小变化都能从口腔黏膜和舌苔的变化、口腔的特殊气味反映出来,因此,规范的口腔护理操作能保持患者的口腔清洁、湿润,预防口腔感染等并发症.日前,我们使用了一由上海科视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专利制作的新颖黏膜及皮肤清洁材料(一次性清洁刷)进行口腔护理,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口腔护理 材料 制作方法 注意事项 用物准备
  • 简介:膀胱引流管包括经保留导尿管和耻骨上膀胱造瘘管2,是泌尿科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医疗手段,但作为一侵袭性治疗方法,其1周内导致菌尿的发生率高达100%。为了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我科对近年来收治的108例保留膀胱引流管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及加用膀胱冲洗护理,并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表明,后者能较好地预防和延迟尿路感染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膀胱造瘘管 引流管 护理方法 膀胱冲洗护理 尿路感染 医疗手段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产科两不同备皮方式。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 3月~2021年9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00例产妇。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备皮方法,试验组不剔除会阴部毛发,而是在术前做好准备、确定剃毛范围的基础上进行备皮。结果:对照组产妇术前备皮平均操作时间为(3.52±0.64)min,试验组产妇术前备皮平均操作时间为(1.48±0.51)min;试验组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差异,但是备皮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剔除会阴部分毛发与剔除手术切口线周围3cm范围内的毛发相比,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感染率无明显差异,说明是否剔除会阴部毛发对剖宫产术后的感染率无显著影响,还能够提高产妇的舒适感,因此产前对产妇进行剖宫产备皮时,可积极应用新型的、改良后的备皮方式。

  • 标签: 产科 备皮方式 对比 手术部位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住院期间主要的护理难点及干预对策。方法: 选取 我院 援鄂医疗队 援助 医院重症病房收治的 66 名住院 老年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其护理工作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结果: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主要存在的护理难点为护患沟通困难、生活自理能力差、治疗依从性差、心理障碍、睡眠紊乱等。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有效解决护理难点,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老年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 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患者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策略。方法: 2020年 1月 21日— 2020年 2月 29日,对我院收治的 2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静脉留置针的安全使用进行管理。结果: 实施管理后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未发生外周静脉留置针相关并发症、满意度 100%。 结论: 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实施静脉留置针安全管理策略后保障了静脉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职业暴露的机会,实现了零感染,患者的满意度 100%。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静脉留置针 安全管理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运用效果 。 方法: 在 2019.05-2020.02 期间,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 88 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 44 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行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及家属满意度 。 结果: 实验组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参照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数据比较 (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实施康复护理,能够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护理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小儿患者 康复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护理改善,提高治疗的有效率。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84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人性化的护理关怀,对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实验探究。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总疗效率为97.6%,对照组为85.7%,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在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上看,无论是临床指标还是心肌酶、心电图的恢复,其结果均已观察组患儿表现更好。在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上,观察组则为(6.8±0.7)d,对照组则为(11.1±1.6)d,组间对比差异显著。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工作措施能够帮助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的有效地缓解,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地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人性化护理 心肌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共度时艰,投身于一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伟大战役之中。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还很有限,对其所致疾病也没有什么特异治疗方法,因而各大权威卫生机构的广泛共识是预防为主。就此次疫情,我们高干病房呼吸科为保护住院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在预防和护理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将网格化管理模式运用于新冠肺炎病区的管理,可以提高医院对重大突发传染病疫情的快速响应速度以及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有效提高病区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能力,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现将我院网格化管理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区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总结,为抗疫期间的病区管理提供经验和参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网格化管理 隔离病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在本院选取 2018 年 10 月- 2020 年 1月期间入院的120例患有病毒性角膜炎的患者,以性别、平均年龄等情况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实验组,观察组60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60例,采用有针对性,细致化综合护理干预,依据统计数据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6% 的观察组相关指标,优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2%的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351,P< 0.05),经统计,研究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护理以及防护。方法:接到急诊科通知有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医院立即成立综合治疗护理团队,对该名产妇制定合理治疗护理方案。做好术前准备:环境干预、医护人员安全把控、手术所需物品筹备等;开展手术以及手术时护理:心理疏导、医护人员密切配合等;术后处理:手术时用过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理处理医疗废物等。结果: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以及分娩的新生儿经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已脱离生命危险,并顺利转入产科普通病房继续行常规治疗护理。结论:通过临时成立的综合医护团队对该疑似新冠肺炎产妇及时抢救治疗,同时也保证了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对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产妇的护理以及防护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产妇 剖宫产手术 护理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的特点,传播途径,以及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方法: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住院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个性化的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安抚,对于疑似患者,等待结果,等待进一步组织的安排,指导患者出门必须戴口罩。结果:确诊的患者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因人而异3周—1个月达到了治愈标准出院。结论:由于无特效药治疗疾病,患者心理状态非常复杂,为了使患者能安全度过难关,我们将心理护理贯穿整个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中,使患者能重拾信心,相信医护人员,听从安排,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治疗,不盲目自暴自弃,树立战胜病毒的信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心理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26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系统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加快患儿病情康复,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系统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症状消失时间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针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临床护理改善,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已确诊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84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人性化的护理关怀,对患儿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实验探究。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总疗效率为 97.6% ,对照组为 85.7%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上看,无论是临床指标还是心肌酶、心电图的恢复,其结果均已观察组患儿表现更好。在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上,观察组则为( 6.8±0.7 ) d ,对照组则为( 11.1±1.6 ) d ,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结论:采用人性化护理工作措施能够帮助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情的有效地缓解,有利于患儿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地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人性化护理 心肌酶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