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施沛特关节腔注射剂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74例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作为样本,全部给予施沛特关节腔注射液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骨关节疼痛情况。结果采用施沛特关节腔注射液治疗后,74例患者中44例无痛,19例轻微疼痛,10例中度疼痛,1例重度疼痛,治疗前后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减轻程度较大。结论可将施沛特关节腔注射剂用于膝关节骨关节疾病的临床治疗中,使患者疼痛症状得以减轻,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施沛特关节腔注射剂 膝关节骨关节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可吸收螺钉治疗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12月96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观察组行可吸收螺钉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治愈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关节骨折患者使用可吸收螺钉进行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可吸收螺钉 骨关节骨折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RA)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50例类风湿关节患者、50例其他风湿病患者的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M-RF、IgM-RF以及类风湿因子(RF),并对比RA患者治疗前后的抗CCP抗体水平。结果RA组抗CCP抗体水平与其他风湿疾病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抗CCP抗体与RF对RA的特异性、敏感性有明显差异P<0.05,抗CCR抗体与IgM-RF、IgG-RF联合检测中,两项联合检测特异性为96.0%,三项联合检测的特异性为98.0%,结果表明联合检测性明显优于单用抗CCP抗体、RF;研究40例RA患者治疗后抗CCP抗体水平下降明显P<0.05。结论抗CCP抗体用于类风湿关节的诊断具有显著的特异性以及敏感性,而且抗CCP抗体联合类风湿因子IgM-RF、IgM-R可显著提高类风湿关节的诊断准确性。

  • 标签: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 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免煎中药白虎桂枝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1月~12月)收取的50例痛风性关节病患,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以上所有病患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25例病患,研究组病患给予免煎中药白虎桂枝汤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病患给予秋水仙碱治疗,待痛疼被控制后将治疗药物改为嘌呤醇,将两组病患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阐述。结果研究中治疗有效率高达80.00%远远优于对照组60.00%,两组比较(P<0.05);研究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活动、皮肤潮红缓解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和血沉变化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免煎中药白虎桂枝汤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显著、服用方便等众多特点,故该种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借鉴。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免煎中药 白虎桂枝汤加味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痛风性关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基础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方剂及秋水仙碱和别嘌呤醇治疗。观察两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血尿酸和血沉改变的状态。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78.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具有明显优势,秋水仙碱、痛风宁汤内服合用新癀片外敷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痛风性关节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在风湿性关节检查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22例风湿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血清类风湿因子测定在风湿病化验检查中的应用。结果经过实验室检验,未治疗前18例患者RF呈阳性,4例患者RF呈阴性。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18例呈阳性患者中,10例患者RF呈阳性,6例RF转阴,2例RF浓度降低。结论血清类风湿因子(RF)在人体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生理作用。RF在类风湿性关节患者中具有很高的检出率。RF呈阳性时,人体出现早期类风湿性关节(RA)的倾向。RF转阴或浓度降低说明药物治疗取得成效,患者病情得以缓解。因此RF对类风湿关节的诊断、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血清类风湿因子 测定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分析的是老年类风湿关节临床特征分析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方法本文选择在2015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老年类风湿关节患者,并与100例青年类风湿关节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对比,以类风湿关节作用关节、肿胀关节数、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为观察指标,分析了患者的临床特征,并总结了相关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结果女性老年类风湿关节发病率要高于男性,肿胀关节数和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要高于青年类风湿关节患者。结论针对老年类风湿关节患者,医护人员需要结合其临床特征,应用相应的治疗方式,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类风湿关节炎 临床特征 中西医结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给予关节镜治疗期间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关节疾病患者90例,通过数字随机分组法包括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干预方法、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疼痛情况与膝关节功能指标做观察比较。结果术后7d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观察,在FMA评分与关节活动度改善方面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疼痛评分观察,NRS评分结果观察组(3.25±1.00)分,与对照组(6.20±0.50)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随访调查,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结果(81.50±2.50)分,与对照组(62.50±4.00)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关节病患者关节镜治疗过程中,配合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帮助患者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等有积极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病 关节镜治疗 围手术期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腓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伴有内翻的膝关节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5月到2016年7月收治的24例伴有内翻的膝关节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12)和观察组(n=12),对照组给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则给予腓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临床总优良率为66.67%,观察组为91.67%,观察组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0.1±6.3)min,术中出血量为(10.1±1.9)mL,住院时间为(6.5±1.0)d,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且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腓骨高位截骨联合关节镜下膝关节清理术治疗伴有内翻的膝关节具有显著疗效,且可帮助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膝关节炎 内翻 腓骨高位截骨 关节镜 膝关节清理术
  • 简介: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探讨其在RA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并设立正常对照组。结果:RA患者外周血表达CD25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关节滑膜液表达CD25的B淋巴细胞和表达HLA—DR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亦明显增多(P<0.01)。结论:外周血和关节滑膜液淋巴细胞CD25、HLA—DR的表达增高,在RA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关节滑膜液 CD25 HLA 外周血 关节炎患者 DR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关节患者采取健康管理模式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从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骨关节患者中,选取100例予以研究,并将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将护理前后的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之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关节相关功能评分对比无差异,但在护理后,观察组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康管理模式护理骨关节病患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关节相关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骨关节病 健康管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3月-2018年4月)收治的66例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33例,应用手术治疗方法)和对照组(33例,应用保守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内脏再出血发生率、成功抢救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内脏再出血发生率、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成功抢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治疗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手术治疗 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关节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骨关节结核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100例患者全部接受全身麻醉之后实施病灶清除手术,所选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患者对于围手术期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骨关节结核患者,在其围手术期为其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证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患者手术之后的生活质量,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骨关节结核 围手术期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灸热贴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8例(2016年12月到2017年6月期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护理),实验组(中西医结合+灸热贴+护理),各34例,对比2组患者关节肿痛是否缓解。结果实验组患者关节肿痛的缓解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灸热贴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护理工作对于类风湿关节患者的关节肿痛的缓解疗效理想。

  • 标签: 灸热贴 类风湿性关节炎 护理心得 关节肿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秦息痛片(746片)对类风湿关节(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秦息痛对RA的相关治疗机制。方法10例RA患者PBMC,四氮唑蓝(MTT)法检测秦息痛对PBMC增殖情况,及观察对PBMC形态改变。结果MTT法检测秦息痛不同浓度对RA患者PBMC均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呈梯度改变。结论秦息痛对RA患者的PBMC有抑制作用,且不同浓度的抑制作用具有差异性。

  • 标签: 秦息痛 青风藤 类风湿关节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对骨代谢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类风湿关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进行对比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艾拉莫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骨代谢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将患者的25(OH)D3指标差异较小(P>0.05);观察组患者N-MID、T-P1NP、β-CTX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99%,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67%,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较大(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值得推广。

  • 标签: 关节炎 类风湿 艾拉莫德 骨代谢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类风湿性关节采取中医治疗的组方配伍规律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类风湿关节患者资料100例,根据中医辩证将100例患者分为风寒湿型与风湿热型,针对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患者采取祛寒通痹汤进行治疗,针对风湿热型类风湿性关节患者采取清痹汤进行治疗,比较不同组方治疗效果和配伍规律。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运动能力水平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风湿热型类型风湿性关节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风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患者,由于类风湿性关节后期表现为本虚标实型,因此治疗组方配伍规律应该保持活血舒筋止痛、清热利湿、祛风通络以及祛寒化湿方药为主。结论风寒湿与风湿热属于类风湿性关节的主要病机,不同中医证型存在不同临床特征,所对应的药证主要为清热利湿、祛风通络、活血舒筋止痛以及祛寒化湿,但是需要根据辨证论治随症加减。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医治疗 组方配伍规律
  • 作者: 夏天1米琨2周宾宾3周学龙4戴七一5王雄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17-08-18
  • 出处:《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7年第8期
  • 机构:1.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医师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2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广西南宁530021;3.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西南宁530021;4.广西中医药大学教授广西南宁530021;5.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广西南宁530021;6.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21;7.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骨科主治医师广西南宁530021;8.广西中医药大学一附院推拿科副教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的效果。方法选出88例老年性膝关节病患,根据用药方案的差异把他们分成治疗组A和治疗组B,都为44例,治疗组A采用中药外敷治疗,治疗组B采用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用药后的WOMAC评分,治疗组B低于治疗组A,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A的总有效率是81.8%,治疗组B是95.5%,治疗组B高于治疗组A,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老年性膝关节的效果满意,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运功功能,疗效确切,建议推广与运用。

  • 标签: 中药外敷 中药熏洗 老年性膝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秋水仙碱联合温痹丸治疗痛风性关节急性发作中的疗效。方法5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患者分为观察组26例,给予小剂量秋水仙碱,同时联合温痹丸,2次/日口服。对照组26例,仅给予常规剂量秋水仙碱口服,共观察7天,统计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9.2%。由此可见,观察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痛风急性发作患者(P<0.05)结论秋水仙碱联合温痹丸治疗痛风性关节急性发作临床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秋水仙碱 温痹丸 痛风性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治疗类风湿性关节应用五藤汤加减的治疗成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接收的56例类风湿性关节患者为探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应用五藤汤加减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成效和症状改善状况进行观察与探究。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疗效为92.86%,明显比对照组的75.00%要高,存在明显的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关节肿胀缓解时间为(5.32±2.35)d、关节疼痛改善时间为(4.85±2.85)d、住院时间为(7.05±3.22)d,均比对照组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患者实施五藤汤加减治疗方式,有效改善患者的关节肿胀、疼痛等症状,临床治疗成效十分明显,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不断采纳与推广。

  • 标签: 类风湿性关节炎 五藤汤 应用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