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初次发生骨折后再骨折的临床特点和风险。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7年10月骨质疏松骨折的8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中骨质疏松骨折68例,对照组中骨质疏松骨折14例,并根据骨质疏松患者的骨折病史,患者基线资料、股骨颈DXA骨密度、骨折时间、骨折类型等,应用运动协调的技能评价患者再骨折风险。结果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仍具有再次骨折的风险,并且再骨折患者多为女性,多为股骨颈骨折,多是在初次骨折(4.1±2.8)年后发生,试验组骨质疏松患者2年内再骨折发生率为7.3%(6/82)。结论骨质疏松患者初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仍然存在,临床应对于2次骨折患者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再次发生骨折的可能性。

  • 标签: 骨质疏松 骨折再骨折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实施锁定钢板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中随机抽选实施锁定钢板疗法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锁定钢板、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疗法的25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疾病优良率为88.0%,骨折愈合时间(95.20±2.96)d;对照组疾病优良率为64.0%,骨折愈合时间(117.63±2.91)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给予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锁定钢板、抗骨质疏松药物联合疗法作用突出,可预防并发症,加快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 标签: 锁定钢板 抗骨质疏松药物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与保守治疗效果对比,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伤科脊柱病区住院诊断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保守治疗、PKP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前缘高度、中缘高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均有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K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保守治疗,建议临床广泛采用手术疗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老年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骨水泥注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针对3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选择的入院时间为2017年10月~2020年7月期间,且均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参照组样本15例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15例样本予以经皮骨水泥注入术治疗,对比相关数据。结果:与参照组对比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参照组,且该组患者的疼痛感不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经皮骨水泥注入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长期效果明显,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上升,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皮骨水泥注入术 骨质疏松 椎体 压缩性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57椎)老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PKP。观察患者术后疼痛VAS评分、后凸角度(Cobb)、巴塞尔指数(BI)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本组手术时间25~90min,单椎体注射骨水泥量2.5~5.5mL。术后出现6例骨水泥渗漏,未发生神经损伤、感染、肺栓塞等其他并发症。随访6个月,术后1周、1个月和6个月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度等指标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创伤小、止痛效果确切,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和强度,后凸畸形发生率低,患者生存质量高。

  • 标签: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老年患者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 简介: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个高发病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加快,骨质疏松性骨折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2015年由邱贵兴院士发起,国内超过30位骨科领域权威专家合力编写的《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在《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发表。201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骨质疏松学组编写的《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也在《中华骨科杂志》发表。两个指南的发布,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最权威的指导性文件!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诊疗指南 中青年医师 《中华骨科杂志》 中国 骨科领域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使用垫枕法联合壮骨续筋汤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符合标准的62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分为参照组31名,观察组31名;为参照组的病人使用垫枕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的病人使用垫枕法联合壮骨续筋汤进行治疗;对病人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做好记录,从而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疼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病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VAS、ODI指数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可比性。结论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病人使用壮骨续筋汤联合垫枕法进行治疗,病人恢复的较好。

  • 标签: 壮骨续筋汤 垫枕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收治的 56例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患者术后随访 18个月,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疼痛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患者术后 3d下床活动, 7d后出院,术后 12个月复查,骨水泥充盈良好;随访 18个月,平均 14.3±2.4个月, 56例患者均未发生感染、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治疗后椎体高度( 27.01±5.32) mm,显著优于治疗前( 15.31±4.36)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疼痛评分( 1.02±0.33)分,明显低于治疗前( 7.73±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采用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疗效显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单侧通道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 脊柱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26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前做好心理护理、卧位训练和肠道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加强生命体监测,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健康指导。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围手术期未出现护理并发症结论加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围手术期护理是使患者安全、顺利完成手术的保证。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椎体成形术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方法将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7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38例、37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后路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补肾壮骨汤口服。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疼痛程度,检测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L(1-4)骨密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价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记录两组术后再骨折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Oswestry指数较术前明显下降,且术后6个月低于术后3个月,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VAS评分、Oswestry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L(1-4)骨密度明显高于术前,术后6个月明显高于术后3个月,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时L(1-4)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内再骨折率为0.0%,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6/38),χ2=6.35,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后路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补肾壮骨汤
  • 简介:摘要目的对PVP、PKP、骨填充网袋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240例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三组并分别给予PVP、PKP及骨填充网袋进行治疗,对比三组治疗效果。结果三组患者进行治疗前VAS评分基本无异,P>0.05,治疗后PVP组评分为(1.51±0.52)分,低于PKP组的(1.68±0.59)分,同时PVP组、PKP组评分均低于骨填充网袋组的(2.67±0.75)分,并且P均<0.05,对比差异明显。结论PVP术、PKP术以及骨填充网袋术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三者对比PVP术更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加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能够对患者的预后起到促进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PVP PKP 骨填充网袋 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7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采取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方法,其临床效果更好,不仅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疼痛感,还有利于椎体形态的恢复,能够使患者尽快康复,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急诊护理用在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下肢功能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研究入选的84例均为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患者,入院起止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原则将所有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急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前下肢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对照组和观察组下肢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较大,P<0.05,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综合急诊护理应用在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使患者下肢功能得到改善,而且患者生活质量更高,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综合急诊护理 骨质疏松致压缩性骨折 下肢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将本院2020年1月~2021年4月研究时间段内收治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85例纳入研究,取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划分组别后予对照组(n=43)常规治疗,观察组(n=42)经皮椎体成形术。统计两组治疗效果及椎体恢复效果差异。结果:(1)治疗效果:治疗前患者脊椎功能、疼痛等级评估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ODI、NRS复评得分均降低,较同期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椎体恢复:就诊时影像学检查所得椎体指标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椎体Cobb角较对照组降低,椎体前缘、中线及后缘高度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应用,可在经骨水泥精准推注修复骨折椎体形态同时提升椎体稳定性,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确切。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骨质疏松性骨折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难题,特别是在中国这个老龄化社会中,骨质疏松患者数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这种疾病所带来的挑战不仅仅限于患者个人,还涉及到家庭和社会医疗资源和公共资源的问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每个医疗工作者都应该采用现代医学的理念和方法,积极应对和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 标签: 深度老龄化社会 骨科 挑战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