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不同方法手术治疗CI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210例宫颈上皮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的选择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将选择LEEP治疗116例患者定为观察组,传统宫颈锥切术的94例患者为对照组。治疗结束后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利普刀手术治疗宫颈上皮内变的效果显著优于传统冷刀宫颈锥切术,手术所需时间、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宫颈锥形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宫颈锥切术,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利普刀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管的 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现象。 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 2月 -2017年 2月我院收治的 16例淋巴管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此案用 CT诊断和检查,诊断后对影像学特征分析。 结果:病理类型比较多,包括:囊状淋巴管、海绵状淋巴管、血管淋巴管以及淋巴管病等,其发生例数分别是5例、 4例、 3例和 4例。对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中伴周围血管增粗的患者 3例,淋巴结肿大患者 4例,合并出血患者 4例,破裂患者 5例。 结论:对淋巴管患者采用CT模式进行诊断,效果明显,表现结果具有特征 性 ,能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淋巴管瘤 CT影像学 临床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麻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腔内隔绝术治疗的20例胸主动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全身麻醉和使用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分析患者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支架释放前、支架释放时、手术结束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患者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均比较平稳,手术过程均比较顺利,术毕患者的苏醒效果比较良好,患者支架释放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分别为(85.49±3.32)mmHg、(43.35±3.52)mmHg、(67.51±2.67)mmHg、(58.68±6.01)次/min,与麻醉诱导前的(135.56±9.56)mmHg、(69.68±9.28)mmHg、(89.15±7.58)mmHg、(68.57±8.52)次/min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行腔内隔绝术的胸主动脉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和使用尼卡地平和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

  • 标签: 胸主动脉瘤 腔内隔绝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8例行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4.62%。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后总满意率上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微创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充分缩短患者伤口愈合的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能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微创手术 乳腺纤维瘤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转移性肿瘤与多发性骨髓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对我院一例特殊白血病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最终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结论对于临床特征和骨髓形态学特征容易混淆的多发性骨髓和骨髓转移性肿瘤的患者,要以骨髓形态为基础,综合免疫分型、骨髓病理、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再结合临床,综合进行诊断。

  • 标签: 骨髓转移性肿瘤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病理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应用于胃间质手术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胃间质患者中抽取8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比例是11。观察组借助腹腔镜进行胃间质切除术,对照组予以开腹式胃间质切除术。结果①观察组间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引流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总时间等指标,手术用时基本无异,P>0.05,而其余指标对比明显存在差异,P<0.05。②对比组间白介素-1β、白介素-8β、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因子的含量,P<0.05。③对比组间出现肠梗阻、胃瘫、伤口不愈合、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情况,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进行胃间质的切除手术,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且能减少炎症出现,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胃间质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临床病例人乳头状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从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病患中随机选出260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所选取的研究对象都有性生活的经历,并能够接受DNA以及HPV的检测,从而对人乳头状病毒的感染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通过对所选取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在检出的概率上,不同人乳头状病毒亚型的检出概率有所不同,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的回顾分析发现,当妇科病患的年龄越大,患有宫颈炎合并盆腔炎或者宫颈炎合并阴道炎的病患,其对人乳头状病毒的检出概率就越高,在检出的类型当中,16型的检出概率最高,对于存在不明原因的出血、阴道的分泌物增多以及患有宫颈炎的病患要对人乳头状病毒进行预防。

  • 标签: 妇科 人乳头状瘤 特征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高临床医生使用甲氨蝶呤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方法3例非霍奇金淋巴患者大剂量使用甲氨蝶呤并用亚叶酸钙解救后,通过检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考察患者对甲氨蝶呤的代谢清除情况,利用MTHFR677C〉T基因型检测、肝肾功能检查和药物相互作用分析,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甲氨蝶呤排泄延迟影响因素。结果2例患者出现甲氨蝶呤排泄延迟,其原因可能与MTHFR677C〉T基因多态性阳性、肝肾功能损伤及质子泵抑制剂与甲氨蝶呤联合用药相关。结论临床药师在药学服务中应发挥专业所长,密切关注甲氨蝶呤排泄情况,从而更好地协助临床医生降低甲氨蝶呤排泄延迟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甲氨蝶呤 非霍奇金淋巴瘤 药物排泄延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急症,特点是发病突然,死亡率极高,典型表现为撕裂样胸痛或腹痛,伴频死、窒息或休克等。 对于自述无高血压病史的年轻患者,出现急性后背部剧烈疼痛时进行心脏及大血管彩超检查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33岁男性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发性骨髓终末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的多发性骨髓终末期患者54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文关怀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终末期的心理状态更好、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组间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对多发性骨髓终末期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终末期 临床护理
  • 简介:面神经鞘属上皮源性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从桥小脑角至腮腺区的面神经任何节段和分支,以乳突段、迷路段多见。对肿瘤大、侵犯广的患者常采用侧颅底手术,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脑脊液漏、脑水肿、后组脑神经麻痹失代偿、急性肺水肿等。肺动脉栓塞并非术后常见并发症,如未经及时治疗,病死率可达30%以上。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神经鞘瘤 后组脑神经麻痹 桥小脑角 腮腺区 侧颅底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动脉手术患者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本院自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8例脑动脉手术患者,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实验组(n=44),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分析两组负面心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结果负面心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动脉手术患者临床路径护理,既可改善负面心理、减少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又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动脉瘤手术 临床路径护理 效果
  • 简介:本文报道我院2016年1月收治1例腹膜后畸胎,女,25岁,术前误诊为左侧卵巢囊肿,行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肿块位于腹膜后,约9cm×8cm,考虑为腹膜后畸胎,顺利完成腹腔镜腹膜后畸胎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囊性成熟性畸胎。术后1个月随访,无不适。

  • 标签: 腹腔镜 腹膜后畸胎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纤维手术患者施行临床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以2015年09月至2017年05月我院收治的64例乳腺纤维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临床护理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临床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切口I期愈合率、干预前后心理状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临床护理组切口I期愈合率(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84.38%)(P<0.05);干预前两组SAS、SDS及SCL-90量表得分无明显差别(P>0.05);干预后临床护理组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对照组满意度为74.08%,临床护理组为73.89%(P>0.05);干预后临床护理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手术患者施行临床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切口的I期愈合,减轻患者负性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况,有利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临床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肝切除治疗肝血管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肝血管患者 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每组各 25例,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肝切除术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术后 3d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 3d引流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同时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组( 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治疗肝血管较开腹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风险小,可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手段。

  • 标签: 腹腔镜 肝切除 肝血管瘤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