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心肾功能指标、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心、肾功能指标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33.33%,研究组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33.67%,研究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危重症患者心、肾器官恢复有促进作用,疗效优秀,科学的护理干预能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机 危重症患者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排痰在小儿肺炎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常规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排痰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在咳嗽、气促、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7.6%)明显高于对照组(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联合体外振动排痰排痰在小儿肺炎治疗中患儿病期痰液明显减少,咳嗽减轻,治疗疗程缩短。

  • 标签: 盐酸氨溴索 雾化吸入 振动排痰机 小儿 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创正压通气不同模式对RDS(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撤成功率、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RDS患者86例,研究时段从2015年8月—2018年8月,分组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为主,分试验组(43例,采纳nSIMV-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对照组(43例,采纳nCPAP-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动脉血气指标、撤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治疗后PaO2、OI指数以及撤成功率显著较对照组高,治疗后PaCO2显著较对照组低,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创正压通气采用nSIMV模式,可有效提高RDS患者撤成功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鼻塞式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中无创呼吸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2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高流量吸氧,研究甲组使用无创呼吸,总结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甲组的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平均血压、呼吸、心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中,无创呼吸的应用价值很高,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且明显改善相关指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抢救 无创呼吸机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气管插管率和死亡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气管插管率为20.93%,观察组为2.33%,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58%,观察组为4.65%,对照组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各项指标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均为0。结论临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予以无创呼吸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气管插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且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创呼吸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ICU救治中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取26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参与此次研究,患者均于2015年1月份到2018年1月份入ICU进行治疗。随机均等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患者共13例;实验组同时予以无创呼吸治疗,患者共13例。观察患者治疗情况,记录、分析和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理想,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指标改善情况理想,SaO2、PaO2、PaCO2以及pH改善幅度较大,数据对比得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无创呼吸对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心肌耗氧量,对患者病情控制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将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治疗方法应用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评估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实验实施分析的资料是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本医院收入治疗的70例肺透明膜病新生儿,依据临床治疗方法实施分组,一组纳入35例,常规机械通气治疗方法用于参照组,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治疗方法用于实验组,计算2组效果。结果参照组新生儿的呼吸困难改善用时、氧疗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花费、鼻中隔受损例数、肺部感染例数比较于实验组新生儿相关计算数据值,P<0.05,证明计算数据值检测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肺透明膜病新生儿开展新生儿流量CPAP呼吸治疗方法呈现较优应用效果。

  • 标签: 新生儿 流量 CPAP 呼吸机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过程中,采取封闭式吸痰与传统吸痰方式对呼吸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8例采取封闭式吸痰方式,对照组38例采取传统吸痰方式,分析两组患者7天后的VAP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行机械通气治疗7天后VAP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呼吸辅助通气患者采用封闭式吸痰可降低VAP发生。

  • 标签: 封闭式吸痰 气道管理 VAP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无创呼吸在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秦皇岛市妇幼保健医院自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患者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救治方法,观察组患者接受新生儿无创呼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显效30例、有效1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80.00%(显效22例、有效18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转运成功率7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无创呼吸应用于危重新生儿急救转运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转运成功率,同时安全性高,值得今后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无创呼吸机 危重新生儿 急救转运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振动排痰配合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0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组52例,实验组53例。常规组患者实施雾化吸入、吸氧,当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咳嗽伴痰量增加、有脓性痰时给予抗生素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振动排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呼吸情况和血氧饱和度以及排痰量。结果治疗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9%,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常规组高,组间对比有一定的差异性,P<0.05。同时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比常规组短,血氧饱和度明显比常规组高,排痰情况和呼吸情况明显要优于常规组,两组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实行振动排痰治疗,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可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振动排痰机 雾化吸入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我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者30例,随机法分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础治疗一样,加用无创呼吸辅助治疗,最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频率、心率等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H值、动脉血气、动脉血氧分压(P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型呼吸衰竭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延迟、早期无创呼吸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医治的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98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9例。此次研究乙组是延迟无创呼吸,研究甲组是早期无创呼吸,总结体征情况、气管插管情况、临床情况结果甲组的血氧分压、平均动脉压、呼吸、心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气管插管率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住院天数、病情好转时间都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早期无创呼吸可明显改善体征,缩短住院时间,病情快速好转,且降低气管插管的概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延迟治疗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应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1月间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给予机械通气的清醒病患64例,平分为参照组与激励组,参照组撤机时进行常规护理,激励组在撤机时给予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结果就一次性脱机拔管成功率而言激励组优于参照组(P<0.05),平均通气时间为激励组短于参照组(P<0.05),平均急诊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为试验组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撤,在常规治疗中联合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效果明显。既可提升一次性脱机拔管成功率,又可减少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在急诊重症监护室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重症监护室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干预 机械通气 撤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颅脑损伤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后,早期应用呼吸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接受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术后接受非早期呼吸治疗,研究组术后接受早期呼吸治疗,每组56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生存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虽然在接受手术前两组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在术后2周时,观察组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存活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呼吸治疗可有效的改善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重症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 早期 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综合护理对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影响体会。方法将我院2016.1到2018.12的70例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综合组开展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满意度;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好转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肺炎指标、生命质量;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综合组满意度、肺炎指标、生命质量、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好转时间、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对比对照组有优势,P<0.05。结论ICU内呼吸相关性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确切。

  • 标签: ICU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综合护理 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2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组应用常规护理,后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两项血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治疗2d后观察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应用无创呼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重症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的新生儿抬高暖箱头部预防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住NICU使用暖箱的95例机械通气并留置胃管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标准量角器将暖箱头部倾斜抬高30~45度,并用防水标记在暖箱的头尾两端有明显标识;对照组采用护理人员目测将暖箱头部抬高30~45度,比较两组暖箱内小床头侧倾斜抬高30~45度的准确性,及患儿发生溢乳、呕吐、反流引起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在暖箱内小床头侧倾斜抬高30~45度准确性,及患儿发生溢乳、呕吐、反流引起呼吸相关性肺炎的情况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防水标记在暖箱的头尾两端有明显标识使暖箱内小床头部抬高30~45度,有利于提高暖箱内小床头部倾斜抬高的准确性,有效降低患儿溢乳、呕吐、反流引起呼吸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新生儿 保暖箱头部抬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应用无创呼吸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伴有呼吸衰竭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4月至2016年2月间在我院以无创呼吸进行治疗的慢阻肺伴呼衰的患者68例,按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3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34例在一般护理中联合干预措施,对比两组心理情况及血气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负性情绪与对照组相比好转改善,P<0.05。护理后研究组血气水平相比对照组得到改善,P<0.05。结论通过干预措施的应用增加了患者血气水平,降低了负面情绪。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呼吸的治疗及护理方式。方法在来我院就诊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出130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无创呼吸治疗,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统计分析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24h的治疗和护理后,130例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13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6.02%。结论对行无创呼吸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炎合并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炎 重症呼吸衰竭 无创呼吸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常因感染而急性发作,使不可逆气道阻塞进一步加重,加之呼吸肌疲,导致通气功能恶化,发生2型呼吸衰竭1。我科在对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抗感染、祛痰、平喘等常规治疗的同时联合超声雾化吸入和无创呼吸辅助通气,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联合超声雾化吸入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COPD合并2型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