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有别于传统医学教育,循证医学教育是循证医学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其注重人本主义、实证主义和终身教育思想。该教育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需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和观念,不断温习相关文献,凝练出有临床价值的科学问题;需在教学中以问题为中心,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在情景认知理论基础上整合社会文化因素,使教学真正接近人类学习本质。现有研究表明,循证医学教育虽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但更有助于明显提高学生研究问题、临床思维、知识理解、文献检索和评价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胶囊治疗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男性不育症的治疗提供借鉴。方法将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男性不育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口服维生素E和ATP,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精胶囊1.6g/日,tid,两组均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变化情况,检测患者精子质量的常规检查,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①观察组的治愈率为42.22%,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分别为20%和68.89%,观察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184,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14.629,P<0.01;②两组患者治疗后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观察组提高更明显,观察组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精胶囊是治疗男性不育的有效、安全的药物,能够提高精子生成量与精液质量,提高配偶受孕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精胶囊 男性不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影响围儿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从2005.1月至2010.12月我院分娩的ICP患者273例中随机抽取未发生新生儿窒息的ICP患者40例和6年间发生新生儿窒息的ICP患者31例,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脐血流S/D值、Manning评分及羊水污染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发生新生儿窒息的ICP患者脐血流S/D值及肝酶ALT值、Manning评分、羊水混浊率与未发生新生儿窒息的ICP患者有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间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血流S/D值及肝酶ALT值升高、Manning评分异常及羊水混浊与ICP患者新生儿窒息有关,而血清总胆红素、总胆汁酸水平与ICP患者新生儿窒息无关。

  • 标签: 肝内胆汁淤积症 围生儿 结局
  • 简介:摘要掌握下颌阻智齿摘除术患者在手术期间各个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进行心理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使患者了解并认识下颌阻智齿摘除手术的特点,给予患者精神上的安慰,心理上的疏导,增强患者信心,使患者在手术期间以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配合医务人员治疗,从而获得最佳手术效果。

  • 标签: 下颌阻生智齿 摘除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为适应高等教育全球化趋势的需要,提高研究专业英语能力及弥补本科教学中儿科教学内容的不足,2013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儿科学系构建儿科专业研究双语课程体系。临床课程体系组成包括《小儿内科学基础理论及临床诊治进展》、《儿童保健学》和《小儿外科学基础理论及技术进展》。教学中教师采用全英语多媒体演示,运用一定量的英语进行授课,课程考核通过学生选题,查阅英语文献资料、英文汇报等来考察,提高了学生参与双语教学的积极性,三门课程考试成绩平均成绩均在85分以上。同时,通过课程建设,建立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完成了教学大纲、教学课件等资料积累的工作。

  • 标签: 研究生 儿科 双语课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对策以及护的心理行为,探讨护的安全护理意识和态度以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提高护的安全意识,避免发生医疗纠纷和事故,为顺利培养优秀合格的护士奠定基础。

  • 标签: 不安全因素 护生安全意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脉注射液诱发的不良事件的一般特别和规律,以为临床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脉注射液诱发的不良事件患者3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不良反应病人的性别、累及系统以及年龄、用药剂量、原患疾病等相关状况实施分析与统计。结果在此次选取的12岁~41岁的病人中,女性病人要多于男性病人,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脉注射液诱发的不良反应往往涉及多个方面,比如患者的皮肤、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呼吸系统、附件等,有关不良反应分别占据总例数的19.76%、9.76%以及10.71%、38.1%,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排尿困难、局部麻木以及白细胞降低、脑出血等是新的不良反应事件,出现不良反应病人的原患疾病基本集中在循环系统中。结论由于脉注射液所诱发的不良反应和病人之间的身体差异、性别以及原患疾病有着一定的关系,临床中一定要尽可能的重视不良反应的有关要素,同时强化其科学用药。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不良反应 探讨
  • 简介:摘要本文根据制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硕士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从研究培养过程中教学大纲的制定,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改革以及实践基地的建立各个方面进行研究,构建制药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相结合方式的新型教学模式。

  • 标签: 制药工程 教学模式 产学研相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阻智齿拔除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356例不同年龄组的阻智齿患者,对其进行术中及术后追踪观察,对术中的疼痛度及是否发生根折、术后干槽症、下牙槽N损伤及舌N损伤进行研究探讨;结果阻智齿未出现症状者,年龄越年轻拔除术后愈合越好;结论阻智齿拔除的最佳年龄是18~30岁间。

  • 标签: 阻生智齿 拔除 最佳年龄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了解实习护目前对职业防护的认知、对锐器伤、乙肝和艾滋病等的防护及护操作规程及防护等情况,开展对防护的对策研究,如加强对护的防护教育、强化岗前培训、规范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技能训练等等,达到减少职业伤害、完善职业防护体系,提高护的职业防护认知与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实习护生 职业防护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正畸对上前牙阻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上前牙阻患者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所选取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的40例病人使用外科导萌手术实施治疗,而观察组的40例病人则使用口腔正畸的方法实施治疗,分析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科学有效的治疗之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各不相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5.0%,异常情况的出现率也仅仅是5.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仅仅为70.0%,另外异常情况的出现率达到了32.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以及异常情况出现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要优于对照组。结论上前牙阻生病人通过口腔正畸实施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上前牙阻生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校护羞怯和自尊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选取313名在校护,通过问卷调查其羞怯和自尊情况。结果羞怯在性别、城乡和有无学生干部经历方面差异性显著(P<0.05),羞怯和自尊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自尊是影响高校护羞怯的重要因素,提高护的自尊水平可降低其羞怯感,从而促进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

  • 标签: 羞怯 自尊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室护的护理带教质量。方法选拔合格的带教老师,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带教老师和护实行一对一带教方法,让护跟随自己的带教老师,完成主要的教学计划和各种量化指标。结果护对于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程序的熟悉度,以及常见手术的配合熟练度有明显的增加。结论一对一带教方法,对于护生在手术室护理带教是确实可行的,提高带教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 教学 护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让护理本科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及工作环境,以此了解各危重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熟悉EICU的护理程序;掌握EICU的基础护理技能。方法通过对实习护进行临床跟班带教、专科“四新”知识、护理操作示教、护理查房、医疗查房及床头班等形式的学习。结果学生实习结束后,学生对每位带教老师进行“教学意见评估表”,对带教老师带教水平的平均评分达到93分以上,取得了不错的带教效果。结论只有在带教中注重尊重护、发掘护优势、因材施教,才能培养出更多踏实护理工作的优秀护士。

  • 标签: EICU 护理本科实习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通过注重对医学检验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树立质量意识,通过增加实验结果与临床意义相关的内容讨论,培养与临床合理沟通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保持开明、豁达、宽厚、平等竞争的心态,以适应未来工作中日趋激烈的竞争。

  • 标签: 医学检验 临床实习 能力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实习关爱行为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关爱行为的培养提供相关对策。方法运用调查工具对随机选取的我院110名各层次护理实习的关爱行为水平进行质性调查,在结合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研究。结果本组受试者关爱行为水平平均得分(4.29±0.43),各维度得分存在差异性,其中“真诚、同情、尊重”维度得分为(4.31±0.52),“职业关爱行为”维度得分为(4.22±0.49),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层次及专业选择方式不同的受试者其关爱行为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影响因素评分中,家庭因素、个体价值观是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本院护关爱行为总体水平亟需提高,临床实践途径对培养护关爱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护理带教过程中要引导护建立职业认同感,重视关爱行为理念的塑造。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关爱行为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