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如果药品产品的质量不合格,则不仅无法起到应有的治疗效果,还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问题,如药物中毒等,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本文从药品生产环节出发,对其质量要求以及产品检验方法进行了讨论,希望能够为药品的生产管理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要求 检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头孢替唑残留检验方法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头孢替唑作为研究样本,制作储备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作为色谱纯,以枸橼酸作为分析纯。分别检测不同量的样品溶液的浓度等指标。观察不同储备液的浓度、峰面积,及样品的信噪比与检测限。结果样品在被检测浓度(0.005502mg/ml~0.01307mg/ml)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当样品浓度为5.502×10-8g/ml时,信噪比为5.0,检测限5.502×10-8g/ml,符合要求。结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头孢替唑残留,线性方程先关系数良好,检测限可信,应用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头孢替唑 峰面积 信噪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慢性顽固性胃炎应用药物联用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期间来本科室就诊的100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是采用黄连素治疗的对照组,一组是采用黄连素联合硫糖铝治疗的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采用黄连素联合硫糖铝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采用黄连素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应用药物联合的方法临床效果较好,具有推广价值,应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顽固性胃炎 药物连用方法 黄连素 硫糖铝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下肢骨科手术麻醉的方法在超高龄患者的选择的比较。方法选取2015年期间我院收取的45例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A组(麻醉方法单侧腰麻SA)和B组(麻醉方法腰—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及C组(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EA),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和B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全时间均短于C组;而C组的布比卡因使用量却远远高于A组和B组;A组和B组的麻醉效果均优于C组。结论SA只要掌握好用量,可以充分的满足超高龄老年患者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需求,并且该种麻醉方法具有起效快、麻醉效果确切、肌肉松弛度良好,对超龄老年患者尽快恢复健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下肢骨科手术 高龄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下不同取材方法对中央型肺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50例中央型肺癌患者的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比较钳检、刷检、经支气管针吸活检(TBNA)诊断中央型肺癌的阳性率。结果50例中央型肺癌经支气管镜确诊48例,钳检、刷检、TBNA的阳性率分别为87.50%、62.50%、80%,钳检阳性率明显高于另2种单一方法取材(P<0.05)。结论根据镜下特点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取材方法,重视钳检,积极开展TBNA及刷检,可提高中央型肺癌的病理学诊断率。

  • 标签: 电子支气管镜 中央型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宣教方法对老年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24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将健康教育内容个性化宣教,采用直观形象、通俗易懂、重复记忆等教育方法进行宣教。结果观察组对宣教内容的掌握和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患者的健康知识宣教要针对其生理和心理特点实施,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食管癌患者术后应用不同呼吸锻炼方法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3例患有食管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呼吸锻炼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A、B、C三组,平均每组各21例患者,对比不同呼吸锻炼方法的效果。结果患者术后胸腔引流液量情况,第1d三组数据(P<0.05)。并且实施缩唇呼吸锻炼以及吹气球锻炼的患者,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A组,(P<0.05)但是在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P>0.05)。结论缩唇呼吸锻炼以及吹气球锻炼,均能促进患者的胃肠蠕动,改善腹腔器官和全身的血液循环。

  • 标签: 食管癌 呼吸锻炼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糜烂(重度)接受LEEP刀手术治疗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1年收治的100例接受LEEP刀治疗重度宫颈糜烂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干预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一次性治愈率高,相比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数据差异值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糜烂接受LEEP刀手术治疗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可促使创面恢复,效果佳,值得推荐。

  • 标签: 宫颈糜烂 LEEP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给药方法补铁对肾性贫血维持性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我院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肾性贫血患者中随机选择62例,按照给药方法的不同,将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分成2组,即观察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照组的给药方式为直接口服,观察组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计算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即64.5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对应值,即35.48%,组间数据差异显著,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静脉注射铁剂药物的给药方案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维持性治疗时,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能得到明显改善,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较低,其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不同给药方法 补铁 肾性贫血 维持性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前超声观察正常胎儿气管与支气管的方法及图像特征。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625例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健康孕妇(孕周均在20至40周之间),对所有孕妇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胎儿的气管与支气管检查情况,并依据孕周将胎儿分为A组(20至23周,193例)、B组(24至27周,101例)、C组(28至31周,117例)、D组(32至35周,122例)、E组(36至40周,92例)等5个小组,对比检查情况。结果通过对所有产妇的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显示,625例孕妇中有371例气管与支气管清晰显示出来,占59.36%,其中B组、C组的显像率较其他几组明显提高(P<0.05),且右支气管夹角较大。结论孕周24至31周是胎儿气管与支气管超声检查显像的最佳时期。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气管 支气管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在妇科炎症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选取75例妇科炎症感染病例做试验与研究,上述患者均接受凝集法与镜检法检验,对该两种微生物检验方案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和评估。结果75例妇科炎症感染病例中,镜检法检测呈阳性者60例,检出率为80.00%(60/75),凝集法62例,检出率为82.67%(62/75),两种检验方案的数据相比,差异不大,统计学不成立(P>0.05)。结论对妇科炎症感染患者实施镜检法或凝集法微生物检验,检测准确率基本相当,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生物检验方法 妇科炎症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检验和血常规分析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变异的有效技术方法方法择取2015年6月-2015年11月我院接收的健康体检志愿者6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针对全部研究对象均实施凝血检验和血常规检测,系统分析检验过程中获取的结果。结果压脉带使用3分钟时点所有研究对象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R)均显著低于压脉带使用即刻时点。压脉带使用3分钟时点,所有研究对象的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均显著高于压脉带使用即刻时点,而白细胞(WBC)和血小板(PLT)指标则显著低于压脉带使用即刻时点。离心处理前后放置时间2小时,对TT、PT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氯水平影响不具有显著性,而离心处理前后放置时间4小时,对TT、PT以及FIB等指标的影响则具有显著性。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过程中的压脉带使用时间,以及血液检验样本在离心处理前后的持续放置时间,对临床检验科室凝血检验和血常规分析过程中实际获取结果的科学准确性以及血液检验样本变异控制结果的实际表现状态均具有鲜明而深刻的影响效应,应当引起临床相关科室医务工作者的密切关注。

  • 标签: 凝血检验 血常规分析 影响因素 控制变异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行为干预在鼻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我院因鼻出血入院的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心理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5,P<0.01)。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在鼻出血患者护理中能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行为干预 鼻出血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分析门诊退药原因,探讨降低退药率的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计231张门诊退药处方分析其退药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结果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门诊退药处方231张,造成退药主要原因有医生、患者及其家属、药品、护士等方面的因素。结论医院门诊药房退药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但有些是可以改善和避免。医院要进一步完善退药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退药流程。在医院各部门和门诊药房的共同干预下,降低退药率是可行的。

  • 标签: 门诊药房 退药原因分析 降低 退药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RCA在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RCA分析我科2015年患者跌倒事件,分析危险因素并在2016年进行改进。结果经根因分析法的鱼骨图可清晰发现患者跌倒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我科室跌倒发生率从2015年的0.20‰降低为2016年的0.05‰。结论应用RCA有助于降低康复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RCA 康复科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探究将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培养这三种方式对淋病奈瑟氏菌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5年10月23日—2016年10月23在我院检测的1277例患者,并对783例男性患者和494例女性患者采用PCR扩增仪分别进行尿道分泌物和宫颈分泌物检测。结果在PCR检测中,女性患者NG-DNA阳性率为20.73%,男性患者NG-DNA阳性率为41.38%,男女患者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可比性。在直接涂片染色的结果中,阳性检测率为16.19%;在细菌培养的检测结果中,阳性检测率为19.25%;在PCR检测结果中,阳性检测率为33.41%。结论通过三种不同的检测方式,我们认为PCR检测的灵敏度较高,是淋病奈瑟氏菌检测的首选方案,其次为细菌培养,而直接涂片染色的检测率最低。对于基层医院而言,直接涂片染色是一种经济、实惠的检测方式,且该检测特异性高,具有可行性。

  • 标签: 聚合酶链反应(PCR) 直接涂片染色 细菌培养 淋病奈瑟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讨相关的养护方法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实施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的120批次中药饮片作为对照组,同样随机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我院实施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后的120批次中药饮片作为观察组。对比并分析两组中药饮片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常见问题,并总结相应的养护方法。结果实施中药饮片管理工作后的观察组饮片的质变率、合格率及储存错误率均远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度和湿度控制不佳、时间过长、摆放错误和分类混乱是中药饮片储存的常见问题,采取针对化的有效的养护措施进行控制管理是提高中药饮片储存质量的重要方法和保障。

  • 标签: 中药饮片 储存 养护方法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治疗发生腹泻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肠内营养护理管理前的100例患者资料为对照组,随机选择100例实施肠内营养护理管理后的患者资料为研究组。分析(1)对照组和研究组腹泻发生率。(2)研究组和对照组腹泻治疗疗效。结果(1)对照组和研究组腹泻发生率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腹泻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液使用时,容易诱发医院性腹泻,调整输液速度、逐步增加输液量可以减少腹泻的发生。

  • 标签: 全胃切除术 肠内营养 腹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应用不同吞咽功能评估方法以及康复策略,探究应用效果。方法利用自愿参与原则自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随机选取452例患者参与本次探究,严格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26例。在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洼田饮水试验评估+常规康复指导,在研究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吞糊试验+针对性康复指导。结果研究组患者吞咽障碍疗效显著性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而言,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且P<0.05。结论在老年吞咽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应用不同吞咽功能评估方法以及康复策略,可获得理想应用效果。

  • 标签: 老年 吞咽障碍 不同吞咽功能评估方法 康复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使消毒供应中心教学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方法运用总带教加1对1教学方法。结果使实习生在短时间内了解掌握CSSD的流程及重要性达到实习大纲的要求。结论规范教学计划、教学培训表、教学资料、规范带教流程。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教学工作 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