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器(宝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儿科门诊治疗的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2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对照组患儿给予止咳祛痰、平喘、抗感染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器喷鼻(3次/d),并对2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症状、体征及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鼻腔分泌物黏稠、分泌物的量以及出血情况的改善均明显提高。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也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器,能够有效地对小儿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鼻腔功能,疗效确切,且使用安全、舒适、方便。

  • 标签: 鼻腔护理 生理性海水鼻腔护理器 小儿支气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R弥散技术对脊柱单纯性压缩性骨折和病理性压缩性骨折进行鉴别诊断。方法选择我院的50例压缩性骨折患者和10例不伴骨折的椎体转移瘤患者。其中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48个病变椎体,单纯性压缩性骨折患者30例35个病变椎体,不伴骨折的椎体转移瘤患者10例18个病变椎体。三组患者的检查方法均是MRI平扫和扩散成像(DWI)检查,测定MR表观扩散系数(ADC)。结果脊柱单纯性压缩性骨折和病理性压缩性骨折患者的ADC值存在一定的重叠性,但是DWI均呈现高信号的患者ADC值差异明显,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病理性压缩性骨折和不伴骨折的椎体转移瘤患者的ADC值差异不大,没有鉴别诊断意义。结论扩散成像的分析和MR表观扩散系数(ADC)的测定对于单纯性压缩性骨折和病理性压缩性骨折的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 标签: MR表观扩散系数 脊柱 压缩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对其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学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CI组、CCI+毁损组。用CB-HRP追踪标记远位触液神经元,以经典的CCI为疼痛模型,同时利用红藻氨酸毁损远位触液神经元,用PWT和PWL测定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行为学表现。结果CCI模型建立后的第1、3、7、14天,与CCI组相比,CCI+毁损组的行为学评分PWL和PWT值明显降低(P<0.05);CCI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毁损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可增强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表达,提示这些神经元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及调控。

  • 标签: 远位触液神经元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应用妈咪爱颗粒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足月儿经皮测量的胆红素值在12.9—17.0mg/dl,早产儿经皮测量的胆红素值在15—18mg/dl,共400例病理性黄疸的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治疗组采用蓝光照射加用茵栀黄、妈咪爱,对照组仅采用蓝光照射。结果两组数值均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在常规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和妈咪爱联合治疗,能够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 标签: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茵栀黄 妈咪爱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探讨治疗用药的合理性。方法对2016年1月至6月本院AECOPD的住院患者病历15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AECOPD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占48.67%。平喘药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多索茶碱注射液,占96%。结论AECOPD临床治疗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细菌培养送检率偏低,送检样本不规范,无指征更换联合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过长等不合理现象。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与病理性质的关联性,为指导该类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囊息肉样病变患者13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治疗术式分成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统计所有患者病变组织直径、病理性质,分析病变直径与病理性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直径小于5mm的58例PLG患者其构成比中,非肿瘤息肉占98.28%,肿瘤性息肉占1.72%;然直径5mm≤d≤10mm的31例PLG患者其构成比中,非肿瘤息肉占61.29%,肿瘤性息肉占28.71%;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大,肿瘤性息肉的发生病机率有增加趋势。结论胆囊息肉样病变直径小于5mm的PLG患者,应积极加强临床监测或应用保胆取息肉治疗;然而当息肉直径为5mm≤d≤10mm时应采用预防性胆囊切除术,对阻断息肉癌变有着积极作用。当息肉直径大于10mm时,应果断行胆囊切除术,及时清除病变组织以防止病情恶化。

  • 标签: 胆囊息肉直径 病理性质 预防性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蓝光治疗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中的临床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评价。方法将34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17例)与对照组(1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蓝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4.1%,而对照组仅为76.5%,实验组的患者具有明显优势,差异结果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蓝光治疗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具有很好的临床医疗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病情,在今后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中值得参考。

  • 标签: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 蓝光治疗 治疗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呼吸道感染患者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分析,并总结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所在社区21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说明对象,对其开展问卷调查,根据3R原则对患者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并对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结果21例患者中,符合3R原则的仅有5例。其余16例患者均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其中6例患者使用前未行相关检查,5例不符合抗生素应用适应证,3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2例患者出现二重感染。结论多数社区呼吸道感染患者存在抗生素使用不合理现象,社区医生在为患者开展诊疗时,应遵循十项抗生素用药行为及3R治疗原则,减少抗生素药物使用不合理现象,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用药治疗。

  • 标签: 社区 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点评门诊中药处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8年1月至6月门诊中药饮片处方1200张,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法律法规之要求进行处方点评,统计不合格处方率及不合格原因。结果1200张处方中不合格率17.33%。其中脚注省略占63.46%;临床诊断未书写或书写不全占23.08%;超剂量使用未签名占6.73%;药味偏多占5.77%;无适应症用药占0.96%。结论我院目前门诊中药处方的不合格现状比较严峻,以脚注省略、临床诊断未书写或书写不全等比较常见,需组织临床医生进行处方书写相关知识强化学习,以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 标签: 门诊中药房 中药饮片 处方点评 用药合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疗效。方法本实验回顾性分析了28只接受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CNV的患眼。所有患者都接受过一系列广泛的眼部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裂隙灯检查、眼压、眼底检查、SD-OCT、FFA、ICGA。在第一次治疗后,每例患者至少完成12个月的随访检查。评估内容包括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患者的BCVA由治疗前的0.61±0.14提高到0.47±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治疗前CMT平均326.39±47.28μm,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入术后CMT平均268.29±33.95μm。患者接受玻璃体腔康柏西普注入术后与治疗前对比,CMT值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病理性近视并发的CNV,疗效安全肯定。

  • 标签: 病理性近视 脉络膜新生血管 康柏西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共计80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蓝光照射治疗手段,实验组患儿使用蓝光照射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辅助治疗,对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治疗后1d、2d、4d的血清Tbil水平较对照组同期相比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蓝光照射治疗病理性黄疸患儿的治疗效果佳,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蓝光照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对提升药房抗生素使用合理性和安全性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00例患者,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10月;第二阶段2016年11月—2017年10月。观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各个科室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以及抗生素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第二阶段各个科室室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率明显比第一阶段各个科室不合理使用率低,两个阶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阶段抗生素使用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第一阶段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两个阶段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改进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房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抗生素 合理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提高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蓝光照射治疗依从性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确诊为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80例,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组为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护理后哭闹次数明显更少,体质重量增长更为明显,体温波动减小,血氧饱和度明显增加,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有利于促进蓝光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新生儿 病理性黄疸 蓝光照射疗法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控制血糖,观察组应用普瑞巴林胶囊每次75mg,每天2次,甲钴胺100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入壶,每天1次;对照组给予甲钴胺(用法、用量同治疗组)。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1、2、4周疼痛程度,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较对照组降低明显。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普瑞巴林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安全有效。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

  • 标签: 普瑞巴林 甲钴胺 糖尿病 神经病理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