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的原因,探讨其防控方法。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及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方法,对急性硫化氢中毒病例的临床表现、中毒经过、中毒原因及应急处置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不知悉化学物质的性质及其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违反操作规程、未配戴个人防护用品及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到位是本起中毒事故的主要原因。结论用人单位要了解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加强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提高员工自我防护意识,是防止职业中毒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硫化氢 职业中毒 调查
  • 简介:摘要选取2012年2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救诊的146例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三联药物(酚妥拉明、硫酸镁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临床上治疗妊娠高血压患者时,采用酚妥拉明、硫酸镁以及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治疗法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三联药物 妊娠高血压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应用拮抗核药物在早期脊柱结核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早期脊柱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单纯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方案为联合用药(3HRZS/1~15HRZ),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入选患者均进行3-5年,抗结核药物起效时间2周~3个月。其中,超短程化疗患者16例治愈;短程化疗14例治愈,6例长程化疗治愈。患者治疗过程中8例出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22%。结论早期脊柱结核病患者采用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理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拮抗核药物 早期脊柱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当下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使越来越多的人同时罹患糖尿病和心血管类疾病,需要同时服用降糖药和心血管类药物来控制和治疗疾病。然而,部分的心血管类药物会导致人体血糖水平变化,导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引发诸多问题,需要得到大家的重视。

  • 标签: 心血管药物 糖尿病 钙离子拮抗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在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72例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采用非药物干预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腰围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实验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BMI以及腰围等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患者采用非药物疗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非药物疗法 中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乳腺癌晚期的患者临床治疗中紫杉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已确诊为乳腺癌晚期的患者15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50例、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化疗,观察组则对其采用紫杉醇或紫杉醇药物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在经过两个周期的治疗后,比较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采用紫杉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6.0%,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晚期乳腺癌治疗中运用紫杉类药物治疗中采用紫杉类药物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化疗组,同时毒副作用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晚期 紫杉类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呼吸科住院患者2013年1-4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目的是客观反应综合医院呼吸科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为单位,对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院呼吸科住院患者2013年1-4季度AUD分别为为108.90、65.08、89.76和68.77;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排名AUD前2位。结论该院呼吸科抗菌药物AUD各季度变化较大,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应加强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等AUD值较高的抗菌药物的管理。

  • 标签: 呼吸科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流产在带器宫内早孕中运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1.观察对象2007年1月-2014年12月8年间来我站药物流产的健康育龄妇女随机选择46例,为对照组。带器妊娠早孕药物流产的育龄妇女46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条件(1)B超检查为有尾丝的宫内节育器下移,下移的节育器上缘距孕囊下缘≥1.0cm。(2)妇科检查宫颈口处均可见节育器尾丝。两组对象均停经≤49天,B超检查确诊为宫内早孕,且孕囊直径≤2.0cm;无异常阴道出血等先兆流产表现;既往月经规律,近三个月内未曾服用任何甾体类药物。妇科检查无滴虫、霉菌,血常规检查正常。2.用药方法两组对象的服药方法相同,即米非司酮上午8点50mg口服,晚上8点25mg口服,共两天。第3天上午8点到我站空腹顿服米索前列醇0.6mg(3片).观察组在服用米索前列醇后即在B超指示下,按手术常规用取环器取出已下移的宫内节育器,未影响宫内的孕囊结构,留站观察6小时,记录阴道出血量、孕囊排出等情况。3.观察内容观察两组对象的阴道出血时间、大于月经量的出血天数、转经时间、刮宫率和完全流产率。结果节育器下移带器宫内妊娠后行药物流产的对象,其阴道出血时间、大于月经量的出血天数、转经时间、刮宫率和完全流产率与对照组相比,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节育器下移带器宫内妊娠后行药物流产并不降低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药物流产的副作用也未增加。对节育器下移带器妊娠育龄妇女,要求药物流产,无其它禁忌症的可行药物流产。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7期
  • 机构:纳米颗粒可以作为药物运输载体来帮助抵御肺部癌症,来自德国环境健康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纳米颗粒载体,可以在人类和小鼠的肺部的肿瘤位点选择性地释放药物分子,这种方法或可增加当前癌症药物对肺癌的作用效果,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ACSNano》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学干预对降血脂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6月接受降血脂药物治疗的20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该组不采取药学干预,选取2014年7月-12月接受降血脂药物治疗的230患者作为观察组,该组给予药学干预。对两组不合理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共有53例患者存在降血脂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比例为23.04%,对照有90例患者存在降血脂药物的临床不合理应用,比例为44.5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药学干预可促进降血脂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降血脂药物 药学干预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慢性病,常表现为腹痛、出血、体重减轻、恶心和呕吐等,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药物多种多样,本文将介绍十二指肠溃疡常见药物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胃黏膜保护剂,旨在总结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药物治疗进展,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十二指肠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 胃黏膜保护剂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结核病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该采取的相关护理策略。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由于应用抗结核药物存在问题的患者484例,对其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的护理策略进行分析。结果经过研究发现,患者中抗结核药物使用的主要问题是用药剂量有误、服药方法不当、配伍不当、间断用药或者自行换药。经过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以上问题均得到改善。结论及时发现结核病患者的用药问题并进行相关的护理,能提高患者的用药正确性,有助于其恢复。

  • 标签: 结核病 用药 抗结核药物 用药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带状疹药中西疱治疗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比较。方法精心选取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的两年时间内,所接诊的100名带状疱疹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A组,使用中医治疗,一组为B组,使用西医治疗。参阅一些权威性的资料,结合带状疱疹疱中西治疗的实际方案以及临床药物学上的实际经验,准确的对药物经济学的应用方法以及临床上的地位进行诠释。结果药物经济学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多,可以有效地规范医院医生的用药上的行为,节省医疗费用有比较好的作用。结论在规范带状疱疹中西治疗方案上的用药以及控制药费的增长上,及时引入药物经济学的定义与方式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带状疱疹 中西治疗 药物经济学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小儿高热惊厥使用水合氯醛与苯巴比妥的镇静效果比较。方法将86例需要镇静的婴幼儿随机分为水合氯醛组43例和苯巴比妥组43例,分别给予水合氯醛灌肠和苯巴比妥肌肉注射,分析镇静效果。结果水合氯醛组镇静效果明显优于苯巴比妥组(X2=5.94,P<0.05)。结论采取水合氯醛灌肠镇静效果明显、操作快、入睡快、苏醒快,是目前临床上较理想的镇静药。

  • 标签: 水合氯醛 苯巴比妥 高热 惊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儿痉挛症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13年7月至2014年11月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44例痉挛症婴儿。结果通过治疗,本组患儿出现2例水肿,4例皮疹,4例感染,4例低血钾,8例嗜睡,18例烦躁不安,4例血压升高,在进行对应的护理以后,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88.63%(39/44)。结论针对婴儿痉挛症,在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针对不良反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痉挛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治疗脑血栓患者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对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脑血栓患者进行治疗,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给予常规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和动脉斑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颈动脉内膜及板块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之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阿司匹林 他汀类药物 脑血栓 临床效果 动脉斑块 影响
  • 简介:摘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性,这促使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但是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毒性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和损害的人体。因此,加强对该类药物的毒理性研究,尽可能的降低其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系统和软骨组织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并以环丙沙星为例,探讨了该类药物的毒理学表现。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毒理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茶碱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常联合应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影响肝代谢能力,进而影响茶碱药代谢,本次研究试分析两种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