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于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收缩压及体重等的影响,分析利拉鲁肽对于疾病的控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近五年于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超重及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30例,根据患者BMI值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17例(均为超重患者),和对照组13例(均为肥胖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收缩压、舒张压、体重及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FBG、2hPG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此外,患者的SBP、体重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治疗超重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降低患者的收缩压和体重,且降低程度与体重关系不大。

  • 标签: 利拉鲁肽 超重 2型糖尿病 收缩压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评价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病人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ISH78例,年龄60-80岁,随机分为银丹心脑通、左旋氨氯地平两组,另选择39名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银丹心脑通组39例,在抗高血压药左旋氨氯地平片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左旋氨氯地平组39例,单用左旋氨氯地平片内服,两组均连续用药12周,并采用高频超声测定患者用药前后的反应性充血和含服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治疗前后对血压、血脂及血管内皮舒张功能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均显著下降(P<0.01与P<0.05),组间比较,SBP、DBP的下降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血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银丹心脑通组治疗后明显下降(均P<0.01),而左旋氨氯地平组TC、LDL-C下降不显著(P>0.05)。治疗前,银丹心脑通组、左旋氨氯地平组经肱动脉超声测定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12周,FMD值显著增大,在银丹心脑通组用药前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左旋氨氯地平组差异亦非常显著(P<0.01),组间比较银丹心脑通组FMD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左旋氨氯地平组(P<0.01)。两组的非依赖性血管内皮舒张功能(NMD)用药前后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期间未见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ISH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有益于ISH患者的治疗。

  • 标签: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血脂 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了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行剖腹产分娩的66例产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在分娩后服用生化汤并肌注10U缩宫素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观察比较应用不同方案对两组产妇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不超过200ml的产妇为12例,多于对照组4例(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3.03%)明显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产后同一时期的子宫复旧的程度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干预有效减少了出血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促进子宫复旧,值得在临床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剖腹产分娩 子宫收缩性乏力 产后出血 中西医结合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血患者行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血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对比两组间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下的出血量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用药2小时后,观察组患者采用的缩宫缩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法,使患者出血量及不良反应,如寒战、发热、轻度呼吸困难等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对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血患者实施行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更好,能有效减少患者产后出血量,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出血 缩宫素 米索前列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治疗房颤伴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率及心功能的疗效。方法94例收缩性心衰合并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地高辛合用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7例,地高辛组(对照组)47例。入选患者病情不稳定者先予静脉应用药物以改善心功能,病情稳定者常规使用利尿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肠溶阿司匹林或华法林等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地高辛(0.125mg/d)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待患者无液体潴留、体质量恒定后加美托洛尔12.5-75mg/d,再予维持量并观察12周。2组均于入选时及治疗第12周末做12导联心电图测静息时心室率,6min步行试验测活动后心室率,并应用心脏彩超测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评价心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100.0%vs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静息心室率、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运动后心室率降低更明显(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结论适当剂量的美托洛尔联合地高辛能控制房颤伴心衰患者的心室率,显著改善心室功能且安全性好。

  • 标签: 美托洛尔 地高辛 心力衰竭 心房颤动 心室率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6例纤维素性支气管炎的患者进行研究,予以患者止血、止喘、抗感染等常规治疗以及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26例患者无患者死亡,其中显效的有8例,有效的有15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纤维素性支气管炎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胸闷等,针对患者的病因予以患者针对性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应用。

  • 标签: 纤维素性支气管炎 临床特点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此病例的报告,提高临床上对于腹壁纤维瘤的诊治的准确率,加深对腹壁纤维瘤的认识。方法1例腹壁纤维瘤患者术前误诊为盆腔包块(阔韧带肌瘤或者子宫浆膜下肌瘤),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术中探查证实为腹壁纤维瘤。结论腹壁纤维瘤,又称为腹壁韧带样瘤,是一种来源于腹壁筋膜或肌肉组织的良性肿瘤。

  • 标签: 腹壁 纤维瘤 误诊
  • 简介:摘要66例发病后果4小时内来诊的急性脑梗塞病人,能用去纤维蛋白酶(DF—521)者按单双号顺序分为冲击组和常规组,不能用者为对照组,三组各个22例。冲击组按治疗前纤维蛋白原含量分别给予去纤维蛋白酶20—30BU连用3日,常规组按去纤维蛋白酶常规方法应用,继之用维脑路通至3周末。对照组以维脑路通治疗3周。三组治疗前病情轻重及来诊时间分布相同,按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值统计处理,结果冲击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1),常规组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早期大剂量应用去纤维蛋白酶有溶栓及脑保护作用。应用去纤维蛋白酶的44例无出血副作用。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去纤维蛋白酶 早期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19例FCD的X线征象。结果19例共24个病灶,15例单发,4例多发,其中股骨远端15个、胫骨近端5个、股骨近端2个、腓骨和尺骨各1个。病灶平均1.36±0.84cm,多为卵圆形和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缘清晰锐利有薄层硬化边,均无骨膜反应。8个病灶临床追踪复查无扩大。结论X线片对具有典型征象的FCD可明确诊断,首诊不能明确诊断者必须密切结合患儿年龄、临床表现和临床追踪复查的X线变化等综合考虑。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X线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面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形态、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分析2例头面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标本均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结合组织学特点和免疫组化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镜下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特点为稀疏区和致密区相间的组织学特征,稀疏区可见黏液样变性及玻璃样变性,致密区多数可见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结论发生于头面部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较为少见,病理诊断应结合临床、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检查综合进行诊断。

  • 标签: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头面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6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择期手术治疗,根据手术切口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观察组患者选用环乳晕切口,对照组患者选用传统放射状切口,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双侧乳房基本对称率、乳房外观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乳晕切口在乳腺纤维瘤手术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疗效及美容效果均较为理想,应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纤维瘤 环乳晕切口 放射状切口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面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对12例经手术证实颅面部骨纤维结构异常增殖症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中,10例为多发,2例为单发,CT表现为磨玻璃样改变、囊状低密度影和斑片状硬化,患骨膨胀和畸形,病变区内自然腔、窦、孔、裂、管受侵狭窄或闭塞。结论CT检查能准确的显示病变部位和范围及病变的CT表现特征。

  • 标签: 颅面骨 纤维异常增殖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颈部放疗后纤维化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012年我院156例被确诊为鼻咽癌(I~Ⅳ期)的患者接受根治性放射治疗,采用6MX直线加速器,其中63例用适形放疗,面颈调强+下颈垂直切线野,鼻咽部DT68~72Gy/6.8~7.2w,中上颈DT58~60Gy/5.8~6w,下颈DT50~56Gy/5~5.6w其中二程放疗者2例,94例为全野调强放疗,DT70~74Gy/6.5~7w,中上颈DT58~60Gy/5.8~6w,下颈DT50~56Gy/5~5.8w(下颈预防剂量为50~52Gy的35例,下颈预防剂量为54~56Gy的59例)。结果鼻咽癌根治性外照射放疗后的长期存活患者中颈部纤维化程度与放疗方式无明显关系,A组适形60%,调强60.5%(P>0.01);B组适形65.6%,调强66.1%(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鼻咽癌根治性外照射放疗后的长期存活患者中颈部纤维化比例与放疗剂量明确相关,A组平均纤维化比例60.25%,B组平均纤维化比例66.7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根治性外照射放疗后的长期存活患者中颈部纤维化程度与放疗方式关系不大,但与放疗剂量明确相关。

  • 标签: 颈部纤维化 鼻咽癌 放疗。
  • 简介:摘要总结了165例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通过加强术前、中、后的护理,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确保患者安全。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技术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肺间质纤维化人群中抑郁的发病率,并探讨肺纤维化并抑郁障碍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有抑郁障碍的患者设定为观察组,未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及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对肺纤维化伴抑郁障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31.40%,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病程长短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社会支持、个性特征等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密切相关(P<0.05)。结论肺间质纤维化伴抑郁障碍的发病率较高,发病原因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

  • 标签: 肺纤维化 抑郁 相关因素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苏丸对阻断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恩替卡韦联合肝苏丸)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恩替卡韦)。对比(1)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2)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功能。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肝纤维化指标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肝脏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肝脏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肝苏丸可以有效阻断和延缓乙肝肝纤维化的进展,对改善肝功能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肝苏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4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纤维瘤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切口数数,实验组采用环乳晕切口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后瘢痕更小,乳房形态更美观,患者自我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环乳晕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效果更好,患者的满意度更高,能够达到治疗与美容统一,值得应用。

  • 标签: 环乳晕切口 乳腺纤维瘤 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的疗效。方法对100例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半年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0例均成功摘除声带息内、声带小结,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治愈67例(67%),有效33例(33%),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纤维喉镜下手术治疗声带小节和声带息肉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准确率高、损伤小、反应轻、患者痛苦少等优点,简单易行。

  • 标签: 纤维喉镜 手术治疗 声带小节 声带息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在前牙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需行桩冠修复前牙的患者120例(198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玻璃纤维桩组60例(98颗),对照组(铸造金属桩组)60例(100颗),分别采用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核制作桩核后,行金属烤瓷全冠修复,观察临床疗效。结果随访2年,玻璃纤维桩组成功94颗(成功率95.92%);铸造金属桩组成功87颗(成功率8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修复前牙方面,玻璃纤维桩的临床疗效要优于铸造金属桩。

  • 标签: 玻璃纤维桩 桩冠修复 前牙 铸造金属桩
  • 简介:摘要纳米纤维素(NCC)是一种新型的纳米材料,因其表面羟基较多,水溶性较差,在生物医药应用方面受到局限。将NCC表面的羟基进行衍生化,首先将NCC碱化,然后用醚化试剂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醚化生成季铵化NCC;并对其作为缓释载体进行了考察,将其与镇痛模型药物在适量的条件下孵育形成纳米粒子,对该纳米粒子进行体外释放及动物体内的镇痛活性实验。衍生的季铵化NCC由于表面的羟基减少,氢键作用减弱,水溶性增加;其形成的纳米粒子可在体外缓慢释放,释放率为80%左右;在动物体内具有镇痛活性,持续时间比模型药物长1h。本实验说明季铵化NCC不仅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将其作为药物载体拥有良好的缓释能力。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