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间阴道流血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妊娠期阴道流血2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为孕酮值水平低于正常(占36.28%)、免疫因素(ANA、ACA、封闭抗体、甲功等异常)49例(占22.8%)、宫颈管炎35例(占16.28%)、宫颈糜烂24例(占11.16%)、宫颈息肉18例(占8.37%)、不明原因11例(占5.12%)。结论妊娠期阴道流血病因复杂,检查时必须全面,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 标签: 妊娠期间阴道流血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支气管哮喘误诊原因,为患儿规范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2012年误诊的60例哮喘患儿详细询问病史,做全面检查,结果对支气管哮喘易发生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患儿的规范化治疗及预期提供帮助。结论加强儿科医生对支气管哮喘诊治技术的掌握,是减少误诊的主要途径。

  • 标签: 儿童 支气管哮喘 咳嗽变异性哮喘 误诊 GINA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胚胎停止发育(以下简称胎停育)的原因,以防胎停育的发生。方法采用询问病史和收集病历资料的方法,随机抽查正常人工流产600例和不明原因胎停育569例,从年龄分布、孕产史、内分泌、环境、免疫、精神刺激、血型及生存情况几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希望通过预防感染、产前检查、减少不良刺激等手段预防胚胎停育的发生。结论胚胎停育的原因很复杂,所以孕妇要从多方面加以注意,以提高胎儿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胚胎停育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79例报病危患者放弃治疗,主动要求出院的原因分析,了解在病危患者放弃治疗与医疗、护理相关的因素,跟踪找出医疗护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医疗护理质量。方法跟踪我院近三年报病危后患者自动出院的病例,通过患者出院后的随访,出院时的谈话记录等方法,分析病危患者自动出院的原因、疾病转归。结果自动出院患者的原因包括病情因素、医疗技术、护理水平、医院环境、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原因。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开展相关质量管理干预,提升医疗护理质量,让临终患者享受高质量的临终护理,有尊严的离开;让有可能治愈或好转的患者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病危患者 自动出院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伴随社会经济发展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发展,自我防护和保健意识症逐步提高,药学服务需求逐步增加,门诊药房纠纷事件增加,建立相对完善的门诊药房药学服务是非常有必要的,符合时代要求,也是医院效益增加的保证。本文从门诊药房纠纷原因及预防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 标签: 门诊药房 纠纷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血液报废率,减少不必要的血液资源浪费。方法统计2005~2011年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结果7年来血液总报废率4.93%,其中ALT报废率1.86%,脂肪血报废率1.62%,梅毒报废率0.53%,ALT、脂肪血和梅毒为主要不合格项。结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积极告知献血前后注意事项,从低危人群中招募无偿献血者,采前筛检ALT、HBsAg和梅毒,以期降低血液的报废率。

  • 标签: 无偿献血 血液报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崎病(kawasakidisease,KD)的误诊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3例KD的临床资料。结果其中15例患儿首次就诊误诊为其他疾病,误诊率高达65.2%。结论因该病表现多样化,部分病例不典型,医生未充分认识该病临床特点,思路狭窄,将疾病各方面表现孤立化,极易导致误诊。加强对本病的认识,拓宽思路,密切观察病情动态变化,及时行相关医技检查是预防误诊的关键。

  • 标签: 川崎病 误诊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医疗纠纷正处于上升时期,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急诊是医疗纠纷易发地。认真分析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及探讨对策,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医疗护理服务都是十分有益的。因此,作者对某院急诊医疗活动中与护理相关15起医疗纠纷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防范对策。

  • 标签: 急症护理 立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预防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形成。方法将我院骨科自2016年1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髋部骨折手术的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常规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10天联合踝泵基础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预防术后静脉血栓的作用。结果研究组患者静脉血栓有效预防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79.49%,此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提高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从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 标签: 髋部骨折 静脉血栓 优质护理 预防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一例双侧大腿深筋膜坏死伴巨大脓肿形成患者的个案护理进行探讨,总结其护理措施。术前做好皮肤护理及患者的心理护理与相关知识的宣教。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伤口敷料渗血情况,做好创腔冲洗管的观察及护理,保持创腔冲洗、VSD引流管引流通畅。患者术后第6天拔除引流管,伤口恢复良好,未出现任何继发感染,术后第15天出院。提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细致而人性化的护理措施是患者康复出院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大腿深筋膜坏死 巨大脓肿 封闭负压引流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形成原因,并制定正确的护理方法,达到预防和治愈的目的。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行骨科大手术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6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与对照组简单的传统护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各种护理方式的利弊并思考骨科术后卧床患者的DVT形成原因。结果观察组术后形成DVT患者9例(13.63%)显著低于对照组26例(39.39%);并发症中肺栓塞、胃肠道颅内出血、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以及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制定的护理措施效果佳,DVT发生率少,并发症也较少,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骨科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原因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由于预防性护理对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的影响,所以本文已病例为研究对象,对病例进行随机分组,一组进行常规护理,另一组进行预防性护理,采用两组实验对比的方式观察患者病情,并记录两组病例所产生深静脉血栓的数据,通过数据对预防性护理的数据所得,预防性护理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很好的防治,所以预防性护理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血栓患者 预防性护理 颅脑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神经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接收的60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传统抗凝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施加动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以70.0%明显不及观察组的93.3%(P<0.05)。结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脑出血行抗凝联合动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推广价值。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 脑出血 神经外科 静脉溶栓 抗凝
  • 简介:摘要下肢静脉血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0.61%~1.50%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周内,术后一旦并发下胺深静脉血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髙龄孕产妇的增多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生逐渐增多。行剖宫产増加了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故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十分重要,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360例脑梗死患者行经颅多普勒检查,进行结果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多合并颈动脉斑块形成。结论颈动脉斑块形成与脑梗死具有密切的相关性,经颅多普勒检查对脑梗死的预防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颈动脉斑块形成 脑梗死 经颅多普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脾切除联合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原因与治疗方式。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例由于肝硬化门脉高压并脾功能亢进在我院实施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术后出现静脉血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原因与治疗方式。结果8例患者中,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1例发生肠坏死,行手术治疗,将坏死肠管切除联合静脉取栓术,但患者依然死亡,死亡原因为术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后常会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并发症,该种并发症在早期并无显著症状,因此,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血性腹水和血便的情况,应该及时的进行诊断与检查,同时,谨慎用药,对血常规进行定期的检测,并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将坏死肠组织切除,在必要时手术治疗。

  • 标签: 脾切除联合断流术 门静脉系统血栓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气压泵(IPC)对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期间外科术后卧床患者124例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按摩、翻身和双下肢按摩;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采用IPC进行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静脉栓子直径;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在护理之前,两组患者静脉栓子直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后静脉栓子直径显著比常规组小,P<0.05;观察组DVT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IPC对DVT的预防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静脉栓子直径,预防DVT发生,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气压泵(IPC)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预防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