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浅谈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白贝

(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下肢静脉血栓是剖宫产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据统计0.61%~1.50%发生于分娩或手术后3周内,术后一旦并发下胺深静脉血栓,不仅增加病人的痛苦严重者还会致残甚至引起急性肺栓塞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近年来随着髙龄孕产妇的增多及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本病的发生逐渐增多。行剖宫产増加了产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故对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预防十分重要,现将预防及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关键词】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0-0298-0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例为40岁经产妇患者患糖尿病8年,血糖控制良好,体质,体重130kg,术后卧床时间较长,下床活动较迟,发病时间为手术后6d。临床表现:首发症状为左下肢肿胀、疼痛及行走受限,通过彩超检查确诊。

1.2治疗方法

患者主要采用抗凝及溶栓,即肝素注射每隔—次,连用尿激酶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内滴完)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日检查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以此调节溶栓、抗凝药物的剂量。配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应用抗生素治疗、热敷等综合治疗。

2.护理

2.1心理护理

患者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缺乏认识存在疑虑、困惑、恐惧不安等心理反应,心理压力很大。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多给予关心体贴,安慰患者向病人解释产后下胺静脉血栓行成的原因、主要症状、治疗方法、预后、注意事项及如何与医生和护士配合消除患者的顾虑使之树立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及护理。

2.2饮食护理

避免用生硬食物给予髙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清淡饮食,以增强体质,多饮水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手术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便秘以防腹压增加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3患肢及体位护理

①急性期患者应严格卧床休息,患肢抬高20~30°,高于心脏水平20~30cm,膝关节屈曲15°,避免膝下垫枕,使髂内静脉呈松弛状态,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血液淤滞,缓解疼痛,肿胀。②注意保护患肢观察下肢的肤色、温度、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若患肢疼痛逐渐减轻,肿胀逐渐消退皮肤色泽转红,皮肤温度转暖,表明治疗有效,反之不佳。同时注意患肢保暖避免碰撞挤压,每2h改变一次肢体受压部位防止发生褥疮。保持患肢皮肤清洁,完整,以免皮肤损伤感染。③血栓溶解后,即同时50%硫酸镁加温到50℃湿敷,琉酸镁具有扩张血管解痉止痛作用。硫酸镁可吸收水分,有消肿和促进侧枝循环建立的作用。

2.4抗數及溶拴时护理

①静脉给药途径:采用双静脉输液方式即选用上技静脉输入常规药物选择患肢是足背静脉作为输入抗凝溶栓药物专用通道。凝和溶栓期间应尽量减少有创性检査及治疗,静脉穿刺时止血带不宜捆扎过紧,最好选择静脉留置针,减少静脉穿刺机会。拔针时局部压迫5~10min,抽血常规、血小板记数、凝血四项时做到一见血,保证标本符合要求。同时观察有无便血、尿血及皮肤游血,保持静脉通路通畅确保在单位时间内将溶栓剂順利滴注。使用尿激酶时应现配现用,尿激酶稀释过程中不可剧烈振荡,稀释后立即应用,禁止与酸性药物混合使用。

2.5覌察有无出止傾向

溶栓剂导致的出血发生率12~45%,应密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比如有无鼻腔及牙龈出血有无血尿、黑便,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出血的指征。

2.6观察有无肺栓塞症状

肺栓塞是静脉血栓的最严簞的并发症,是由于血栓脱落所致临床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痰中带血,血压下降等。严重可导致昏厥或昏迷也可伴有发热、大汗、恐惧、哮喘、紫绀、心律失常等表现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师。

2.7康复砌护理

适当下床活动避免久坐久站,活动时穿合适的弹力袜或捆绑弹力性绷带,促进深静脉回流患肢保暖避免外伤。血栓再通后,还要口服抗凝药个月,预防复发。嘱患者戒烟、少酒、多茶,茶叶有促进排泄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少量饮酒有活血作用,利于疾病恢复。

2.8健康宣教

我们护士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宣教时间保持整个住院期间,次数根据患者掌握情况而定。给患者以鼓励和安慰讲解静脉血栓发生的过程及治疗效果为避免血流缓慢对术后产妇应指导、鼓励其早期床上活动,如深呼吸、下肢被动和主动活动等。术后返病房,在患者背部、臀部垫一枕头稍侧,2h后另一侧,6h后枕枕头。协助翻身,鼓励患者多翻身和屈伸膝、踝、跟关节,拔除尿管后尽早下床活动,避免长时间半卧位,必要时下肢热敷促进血液循环。

3.结果

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7d左右,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疼痛及下肢肿胀基本消失,皮肤顏色正常,患肢明显缩小,复査彩超检查证其下肢静脉再通,无并发症发生。

4.讨论

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有3个因素:①静脉血流缓慢;②血液呈髙凝状态;③静脉内膜损伤。产科病人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是综合性的手术麻醉、术后卧床等使其活动减少;下肢输液、输髙渗糖、妊娠子宫压迫下胺静脉可影响下肢和盆腔静脉回流;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产妇活动较少、每次盘腿坐着哺乳时间过长等均可使血管内红细胞产生聚集倾向。深静脉血栓本身不致命但其并发症肺栓塞可致命。所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尤为重要,如产前治疗贫血和脱水积极治疗和预防妊高征手术操作轻柔防止不必要的血管损伤,术后嘱患者深呼吸被动和主动活动双下肢,早期下床活动产后做保健操缩短半卧位和盘腿哺乳时间等以促进下肢静脉回流。对某些高危患者,如妊高征,有静脉血栓史或较长时间不能下床活动的患者,手术后即可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和复方丹参或口服潘生丁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防止血小板凝聚。因此对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一经确诊应及早的进行抗凝溶栓治疗,同时叮嘱患者避免用力使腹压升高,造成栓子脱落。若出现突发情况:如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窒息感、咳嗽、咯血等症状应当考虑肺栓塞的情况。护理人员要有强烈的同情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做到精心护理密切观察病情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参考文献】

[1]严英.妇产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血管介入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5(5):354.

[2]梁晓宁,郭瑞君,许涛.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25(9):1624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