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当前医学进步速度较快,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众多疾病逐步被人类认识。在以往的医学界,由于各方面因素局限,人们对于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的认识比较欠缺,相关媒体对其的报道也少之又。近些年来,伴随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对围产期产妇及胎儿的众多影响,此感染疾病逐步被进入大众视野,被更多人认识,也开始成为医学界广泛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但目前,关于产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杆菌引发新生儿感染的案例报道较少,为进一步了解此疾病的特点及对围产期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本文将针对此疾病的特点及相关研究情况做一下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对 N-甲基 -D-天冬氨酸( NMDA)诱导的大鼠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以终浓度为 1.2mg/ml的灯盏细辛预保护 12h后,用 NMDA(100μmol/L)诱导损伤,并设正常对照组,单纯损伤组和地卓西平 (MK-801)对照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存活率; Hochest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NMDA可诱导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损伤。与单纯损伤组比较,灯盏细辛预保护组可提高大鼠原代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率,减少细胞凋亡( P<0.05)。结论 灯盏细辛可抑制 NMDA诱导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保护视网膜神经元。

  • 标签: 灯盏细辛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N-甲基 -D-天冬氨酸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口腔冷疗法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粘膜炎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在门诊和住院部接纳的 100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其中,一般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采取口腔冷疗法,两组患者均参照移植期间口腔粘膜炎评分、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等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口腔粘膜炎发生情况对比,一般组粘膜评分 0 分: 38 例, 1 分: 35 例, 2 分: 29 例, 3 分: 11 例, 4 分: 1 例,而观察组粘膜评分 0 分: 35 例, 1 分: 30 例, 2 分: 15 例, 3 分: 4 例, 4 分: 1 例, P> 0.05;两组 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一般组 3级黏膜炎 16.67 %( 3/50 )例,观察组 3级黏膜炎 5.53 %( 1/50 )例, 观察组优于一般组 (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 结论: 应用冷疗法可以有效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发炎,对重度口腔粘膜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冷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粘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建立骨关节炎模型探讨整合素pI和GIT 1对软骨细胞的影响,及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对临床上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起指导作用。 方法 采用约一周龄的年乳大鼠20只,用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对照组、pcDNA3.1空载体转染组、pcDNA3.1-GIT 1过表达组、pcDNA3 . I -integrin-p1过表达组、integrin-p 1 siRNA组和NC siRNA组中,integrin-p1和GIT1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来判断integrin-p1和GIT1之间的调控关系。结论 integrin-p1可以调控GIT1的表达,GTI1可能是位于integrin-pI下游的一个关键分子。

  • 标签: 骨关节炎 关节软骨细胞 整合素阳 GITI 细胞增殖与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HIV感染合并NSCLC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加入预见性护理重要性。方法:择取HIV感染合并NSCLC患者86例,时间选取阶段在2017年01月~2020年12月,根据患者实行干预方式不同分为同等人数2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全部开展基础护理,后者全部开展预见性护理,对2组干预后临床情况进行比对。结果: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偏低,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偏低,(p<0.05)。结论:HIV感染合并NSCLC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加入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抑制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患者病情早日康复。

  • 标签: HIV感染 NSCLC 预见性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科室2018.10至2020.06时段内收治的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共40例,均匀划分为对照组(20例)和试验组(2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常规治疗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比较患者总有效率、肝功能参数。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试验组为95.00%,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试验组肝功能参数较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慢性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促肝细胞生长素的应用,不仅可提高患者整体治疗效果,还可改善机体肝功能,可推广。

  • 标签: 促肝细胞生长素 慢性血吸虫病 肝纤维化 总有效率 肝功能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指标及散点图与外周血细胞形态在急性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20年 5月的 30名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比较该 30名患者血象三分类以及外周血细胞形态与健康患者的不同。 结果:与健康患者比较,在30名白血病患者中,除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白细胞数目降低以外,其他急性髓细胞以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白细胞数目增多,各组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数目以及血小板 计数 均降低。根据 血常规散点图提示: 检测出24名白血病患者,检出率为 80%。 结论:对血细胞指标及散点图与外周血细胞形态进行密切监测,可以为早期监测白血病提供依据。

  • 标签: 血常规指标 散点图 外周血细胞形态 急性白血病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T与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 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均为 2018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期间入院收治,选取同期到我院体检者 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相关测定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例 NSE、 CEA 、 CYFRA21-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 NSE、 CEA 、 CYFRA21-1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其敏感性及准确率均显著高于三种肿瘤标志物单独检测( P< 0.05)。结论: CT与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早期诊断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提高诊断敏感性。

  • 标签: CT 多种肿瘤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面积深Ⅱ度烧伤瘢痕患者采取瘢痕断层夹片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大面积深Ⅱ度烧伤瘢痕患者中择取52例,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随机分组,26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瘢痕断层夹片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2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瘢痕断层夹片治疗,对比两组愈合情况及创面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面积深Ⅱ度烧伤瘢痕患者采取瘢痕断层夹片联合脱细胞异体真皮治疗,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降低感染率。

  • 标签: 深Ⅱ度烧伤 瘢痕 瘢痕断层夹片 脱细胞异体真皮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益精填髓升白汤治疗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与益精填髓升白汤,对照组给与重组人粒细胞因子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的升白细胞疗效,体力状况ECOG评分及治疗后的白细胞计数。结果 观察组升白细胞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0%(P

  • 标签: [] 益精填髓升白汤 乳腺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取我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70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组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实施铂类化疗药物化疗治疗,最后将两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效果更佳,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命,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恩度联合化疗 中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患有类风湿关节炎( RA)的患者注射应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抗体融合蛋白( rhTNFR)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 2016年 12月~ 2018年 11月因 RA来我院进行诊疗的患者 46例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个组——研究组、对照组,每组各 23例。研究组给予注射用 rhTNFR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甲氨蝶呤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1.30%,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 4.3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73.91%,不良反应概率为 13.04%。两组治疗后有效率、不良反应概率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

  • 标签: RA rhTNFR 甲氨蝶呤 不良反应
  • 简介:  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膽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在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2018年 1月~ 12月因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于我院进行治疗的 3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观察组 ;另选同期于我院治疗的 300例单纯 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 TBIL)、糖化血红蛋白( HbA1c)、血脂水平( TC、 TG、 HDL-C、 LDL-C)进行检测对比。结果  观察组 TBIL水平为( 8.25±1.73) μmol/L,低于对照组的( 10.42±1.69) μmol/L, HbA1c水平为( 7.87±0.36) %,高于对照组的( 6.28±0.37)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 TC、 TG、 LDL-C分别为( 4.98±1.40) mmol/L、( 5.92±1.02) mmol/L、( 3.11±0.40) mmol/L,高于对照组的( 2.35±0.92) mmol/L、( 5.01±0.73) mmol/L、( 2.62±0.33) mmol/L,观察组 HDL-C为( 1.02±0.23) mmol/L,低于对照组的( 1.40±0.2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糖化血红蛋白联合血脂检验对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诊断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血清胆红素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討认知行为治疗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18年 1月~ 2019年 8月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 7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两组均行 CMF方案化疗,对照组化疗期间予以常规干预,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认知行为治疗。两组均干预 3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理状态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结果 干预 3个月后,两组的 SDS和 SAS评分均较干预前不同程度下降( P<0.05或 P<0.01),且治疗后干预组 SDS和 SAS评分低于对照组( P<0.05);同时干预组 CD4+水平和 CD4+/CD8+比值均较干预前不同程度上升, CD8+水平均较干预前不同程度下降( P<0.05或 P<0.01),而对照组干预前后无明显变化( P>0.05)。治疗后干预组 CD4+水平和 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 CD8+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或 P<0.01)。 结论 认知行为治疗用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效果肯定,不仅可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缓解其抑郁及焦虑状态;而且能调节 T淋巴细胞亚群紊乱,增强其细胞免疫功能。     [关键词 ] 乳腺癌;术后化疗;认知行为治疗;心理状态;细胞免疫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角膜异物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角膜异物伤患者共 70例,数字表随机分 2组每组 35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增加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比较两组眼镜不适缓解时间、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眼镜不适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过程不良反应未见, P> 0.05。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对于角膜异物伤的治疗效果确切,可缓解眼睛不适和提高疗效,安全性高。

  • 标签: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角膜异物伤 临床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 。 方法: 研究时间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研究对象 40 例食管癌患者。对照组( 20 例)取癌旁组织标本,观察组取食管癌组织标本。应对标本进行切片处理,即约为 4μm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组合化学检测过程完全按照 HistostainTM-PlusKitsSP 试剂的要求进行检测。 结果: 在观察组中, MIF 表现十分明显,较之对照组有着明显差异 P<0.05 。 MIF 的表达与食管癌 TNM 分析有着正向相关性, P<0.05 。 结论: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是判断食管癌疾病重要分子指标,同时,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扩散程度与食管癌疾病的等级程度有着正相关性。

  • 标签: 巨噬细胞 移动抑制因子 表达 食管癌 临床病理 指标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我院收治的 7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研究;以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各 39例的研究组和参考组,分别给与尼洛替尼与伊马替尼治疗,治疗三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接受尼洛替尼治疗的研究组患者,其早期分子学反应( EMR) BCR-ABLIS小于等于 10%,以及分析学反应 MR4.5 BCR-ABLIS小于等于 0.0032%的患者比率分别为 94.9%和 53.8%,均显著有接受伊马替尼治疗的参考组患者, 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状况没有显著差异,且均在耐受范围,符合用药安全性要求。结论:在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过程中,尼洛替尼的实际治疗效果,明显更优于伊马替尼,且具有较好的用药安全性,可大范围推广应用。

  • 标签: 尼洛替尼 伊马替尼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9年 10月至 2020年 5月期间接治的 60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放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放疗的基础上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好转率要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予以紫杉醇联合顺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好转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紫杉醇 顺铂 同步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在我院接受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00例,按照其化疗效果将其分为完全缓解组20例;部分缓解组36例,疾病稳定组24例,疾病进展组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治疗,观察并对比四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治疗前血清 CEA、CA125、CYFRA-21、 NSE 均低于疾病稳定组、疾病进展组,完全缓解组、部分缓解组治疗后血清 CEA、CA125、CYFRA-21、NSE 均较治疗前下降,疾病进展组治疗后血清 CEA、CA125、CYFRA-21 均较治疗前升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洛铂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复发或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方法:从本院2012年10月~2016年10月间收治的复发或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选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洛铂联合伊立替康治疗,对患者治疗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30例复发或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1例(3.33%)病情完全缓解,11例(36.67%)患者病情部分缓解,9例(30.00%)病情稳定及9例(30.00%)病情进展,治疗的有效率为40.00%,疾病的控制率为70.00%;从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来看,30例患者不良反应程度为Ⅰ~Ⅳ级,其中包括恶心19例(63.33%),呕吐12例(40.00%),腹泻13例(43.33%),白细胞减少24例(80.00%),血小板减少19例(63.33%),患者在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或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患者死亡情况。结论:临床治疗复发或进展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洛铂联合伊立替康治疗疗效可靠,安全性也较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洛铂 伊立替康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