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浅静脉使用化疗药物易造成给药静脉和 周围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静脉炎表现。 本文旨在对外用药物疗法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化学性静脉炎 外用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研究,并就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培训后的效果予以数据评测。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从业护士 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量表调查的方式研究肿瘤科护士细胞毒性药物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 SPSS分析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水平。结果:对肿瘤科从业护士 102人的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调查问卷表结果展开分析,发现肿瘤科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处于较高水平;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在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和技能掌握层面存有较大差异( P< 0.05)。结论:肿瘤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可通过建立和健全职业防护的保障制度、科学分配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强化护理知识培训等多元化的手段提升对细胞毒性药物防护能力及提高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在提高肿瘤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护理 职业防护 肿瘤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抗菌药物过程中进行药剂科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2020年2月使用抗菌药物患者88例进行研究,其中2018年1月-2019年1月44例患者的资料为参照组,不进行任何的管理干预;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44例患者的资料设为研究组,由药剂科管理干预,

  • 标签: 药剂科管理 抗菌药物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药物联合308nm(SS-16L)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方法:选取200例患者均为我院门诊确诊的白癜风患者,临床符合白癜风的诊断标准,资料完整。所有患者均口服中药并(或)配合针剂治疗。治疗6个月后进行评价及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6个月后,各种类型皮损的治疗中又以节段型,局限型及散发型效果较好,总有效率达到100%,97.5%及96.8%,肢端型次之,总有效率达到88.2%,泛发型有效率为62.5%。 结论:药物联合308nm(SS-16L)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可以达到协同促进作用,加快黑素细胞的生长,促进白斑复色,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紫外线,308nm(SS-16L),光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医院药房采取管理措施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影响进行有效的观察。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 60例应用抗菌药物患者,将其作为此次观察的对象,将其分为一般组和管理组,每组 30例,一般组患者未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措施,管理组患者实施抗菌药物管理措施,两组均参照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进行有效对比。 结果: 两组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对比结果显示,一般组为 20.00 %( 6/30 )例,管理组为 3.33 %( 1/30 ),一般组 表现效果显著高于管理组( P< 0.05),组间对比意义显著。 结论: 在医院药房管理中,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用药更合理、科学,确保患者得到最适宜的治疗,使其尽早恢复等。

  • 标签: 医院药房 管理措施 抗菌药物 合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用药指导。 方法: 选取 本院 2017.5-2019.5 期间 由于氟喹诺酮类药物引发不良反应患者 70 例,主要分析药物种类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等。 结果: 左氧氟沙星药物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静脉注射与单独给药方式,会提升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通常表现为消化系统与神经系统,以及皮肤和心血管病。 结论: 患者采取 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时,需要坚持按照药物适应证与禁忌症等进行,保证给药途径的有效性, 同时 加强高危人群监护,避免出现不良反应,确保药物治疗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用药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效果,总结临床护理经验与具体落实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5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锡类散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 25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25 例给予 对症性 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100% 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P<0.05 )。 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应用锡类散与柳氮磺胺吡啶联合治疗,同时给予 对症性 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药物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药物灌肠前行清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9月-2020年8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患者均实施清洁灌肠后药物灌肠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支持,观察组以综合护理支持。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干预有效率95.0%相比对照组的80.0%更高(P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清洁灌肠 药物灌肠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贴式热敷灵中药封包阿是穴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肾绞痛方法的优势。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科室收治的120例急性肾绞痛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自贴式热敷灵中药封包阿是穴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自制外用止痛散外敷阿是穴联合药物治疗,两组使用中药成分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调查护士满意率及病人满意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疼痛缓解时间较对照组前移;实验组护士和病人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自贴式热敷灵中药封包阿是穴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肾绞痛较自制外用止痛散外敷阿是穴联合药物治疗急性肾绞痛,患者疼痛缓解时间前移,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效率、满意率及病人满意率,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自贴式热敷灵 中药封包 阿是穴 肾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应用药物治疗时.康复治疗介入时间的差异,分析其效果。方法:对所有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整理后,随机挑选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88例患者进行本次实验,通过两组随机均分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中分别包含44例患者。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介入护理。对照组患者的介入时间为发病后一个月,而实验组患者的介入治疗时间与急性期药物治疗时间完全同步。治疗完成后,记录所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评价康复介入治疗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其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状况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P

  • 标签: 药物治疗 脑出血急性期 护理效果 治疗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小儿肺炎应用抗菌药物进行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儿科2019年10月-2020年9月接收的90例肺炎患儿分成常规组(抗菌药物静脉滴注治疗)、研究组(抗菌药物序贯治疗),各45例。结果:研究组总体疗效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小儿肺炎 抗菌药物 序贯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观察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联合戴芬胶囊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本院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1月门诊治疗颈椎病的 60例病例以门诊就诊号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0例和对照组 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药物,消炎止痛药、肌松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药物透入仪联合戴芬胶囊口服,超声药物透入治疗每天 1次,每次 25分钟, 3天 1疗程,治疗 1疗程后暂休息 2日后重新开始新疗程,连续治疗 2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消减、康复及不良反应,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 15例治愈, 12例好转, 3例未愈。对照组 4例治愈, 12例好转, 14例未愈。治疗组治愈率 90.0%;对照组治愈率 53.3 %。[结论]使用超声药物透入联合戴芬胶囊对治疗颈椎病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药物透入治疗仪 戴芬胶囊 颈椎病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其药学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4月到 2019年 8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共 134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67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施以奥美拉唑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与常规药物相比较,奥美拉唑治疗内科消化疾病具有更好的疗效。

  • 标签: 奥美拉唑 常规药物 内科消化疾病 药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加强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 2018 年 6 月~ 2019 年 6 月 77 例,均为 癫痫 患者, 随机分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 模式,观察 组在对照组开展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 ,比较两组患者的 药物依从性和自我效能。结果:在护理前,两组 MMAS 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经护理,观察组 MMAS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两组自我效能评分在护理前无统计学差异( P > 0.05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 P < 0.05 )。 结论:针对癫痫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及自我效能,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加强健康教育 癫痫患者 药物依从性 自我效能的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在终止早期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妇产科于2019年5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74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需进行流产,以终止早期妊娠,据检查符合流产标准。采用是随机数字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使用药物流产的药物组和使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无痛组,在每组37例孕妇,并对比流产成功率、术中临床指标。结果:在无痛组37例孕妇中,完全流产37例,未发生部分流产和流产失败孕妇,成功率100%;在药物组37例孕妇中,完全流产、部分流产、流产失败例数分别为19例、11例、7例,流产成功率81.08%,无痛组流产成功率明显更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无痛组出血量(17.24±5.03)mL,疼痛持续时间(11.26±8.47)min;药物组出血量、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82.95±6.41)、(42.69±7.78)min,药物组孕妇临床指标略差于无痛组,且数据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中选择无痛人工流产效果更佳,可最大限度的降低对孕妇身体的损害。

  • 标签: 药物流产 无痛人工流产术 终止早期妊娠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5年 6月 -2018年 6月至我院治疗的 2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10例,对照组使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清创术基础上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检验治疗前后患者视力,同时记录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数据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视力明显较高( P< 0.05),创面愈合时间较短( P< 0.05)。结论: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应用角膜溃疡清创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方案,能够较好的恢复视力,且创面愈合时间较短,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溃疡清创术 真菌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急诊眩晕症患者通过实施不同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时间段中收治的急诊眩晕症患者,共计90例。对其通过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均予以天麻素治疗,共计45例。而研究组患者则统一予以异丙嗪及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共计45例,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的眩晕症状评分以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研究组治疗前,其眩晕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治疗半小时和三小时后,对照组眩晕症状评分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总发生和研究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眩晕症患者,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不同,选择异丙嗪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可以进一步帮助患者缓解眩晕症状,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治疗安全性高,可推广。

  • 标签: 急诊 眩晕症 治疗效果 异丙嗪 川芎嗪注射液 不良反应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