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患者参与式护理对骨折患者压力性损伤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骨折患者96例,采用随机原则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患者参与式护理,比较组间压疮发生情况、股静脉血流速度峰值、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股静脉血流速度峰值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患者参与式护理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严重程度,提升股静脉血流速度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患者参与式护理 骨折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将放射PET/CT技术用于血管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1例血管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放射PET/CT技术诊断,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将其最大标准摄取值计算出来。结果经放射PET/CT技术诊断良性肿瘤61例,恶性肿瘤10例,敏感性为96.72%(59/61),特异性为83.33%(10/12),诊断准确率为97.18%;良性肿瘤SUVmax值相比恶性肿瘤明显更小(p<0.05)。结论放射PET/CT技术在血管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价值较高,具有较高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PET/CT技术 放射诊断 肝血管肿瘤 良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X线及CT对肺综合征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7例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的X线、CT影像学资料。给予所有患者X线、CT检查,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27例硬患者中,有16例低氧血症者,其中5例患者存在轻度右肺下动脉扩张;有11例非低氧血症者,其中3例存在网状结节阴影。结论胸部X线、CT等影像学检查可有效呈现患者肝功能受损情况,是确诊肝硬化患者伴发肺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胸部 X线 CT 肝肺综合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联合针刺胃经腧穴对功能性便秘( FC)病人 的短期效果 。方法: 将 2018.9 至 2019.9 收治的 144 例 F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72 例。对照组给予胃经腧穴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经腧穴,均为隔日 1次,连续治疗 4次( 1周)。治疗 1周后,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后便秘症状和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 2组患者的短期疗效。结果: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无脱落病例;对照组共剔除 2例。最终观察组 72 例、对照组 34例纳入疗效统计。治疗后, 2组患者便秘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在改善便秘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100.00%( 72 /72 ),对照组为 85.29%( 58 /68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 在常规针刺胃经腧穴的基础上,联合针刺经腧穴治疗功能性便秘,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联合针刺 肝胃经腧穴 功能性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肝硬化CT分型与患者储备功能间的相关性。方法抽取在2017年5月-2019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并确诊为肝硬化的85例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被选取对象,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书后均进行CT分型,比较Child-Pugh分级法评估结果各CT类型肝硬化的肝脏储备功能。结果通过对所有肝硬化患者进行CT分型发现,85例患者中均匀型18例,占比21.18%、节段型13例,占比15.29%、结节型54例,占比63.53%。通过对全部85例被选取对象的性别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各级CT分型中患者的男女比例均存在差异,但均匀型和节段型的男女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节型患者中男性显著多于女性(P﹤0.05)。利用Child-Pugh分级法对不同CT分型患者的储备功能进行评估发现,均匀型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效果要优于节段型和结节型(P﹤0.05),而节段型患者的肝功能分级又要优于结节型,P﹤0.05。结论通过对本研究85例被选取对象的各项观察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肝硬化患者的CT分型结果和性别等因素与患者储备功能有着直接联系,通过分析肝硬化患者的性别和CT分型能够对患者肝功能的损害情况和临床病情进行初步判断,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

  • 标签: 肝硬化CT分型 肝储备功能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浅析小儿“常有余,脾常不足”生理病理特点的理论与小儿厌食症的病因病机的关系,通过病案举例,论述其理论对辨治小儿厌食症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肝常有余,脾常不足 小儿厌食 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郁脾虚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雌二醇(E2)、促卵泡激素(F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郁脾虚型月经不调方面,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1],增加月经周期天数,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肝郁脾虚 月经不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郁脾虚型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66例郁脾虚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逍遥散加减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3例:西药治疗)与实验组(33例:逍遥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此外,实验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郁脾虚型胃肠功能紊乱患者逍遥散加减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逍遥散加减 肝郁脾虚型 胃肠功能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肝胆胰外科疾病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治疗同时实施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73例对象均筛选自我院肝胆胰外科治疗患者中,所有患者均接受经皮穿刺胆管引流治疗,根据护理配合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37例(围术期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护理总满意率对比,对照组分别为16.67%(6/36)、75.00%(27/36)均劣于研究组的2.70%(1/37)、91.89%(34/37),均具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肝胆胰外科疾病 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 护理配合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中调和胃汤的临床价值。方法 纳入49例病患为研究对象,截取于我院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收治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经数字表法均分2组,1组为接受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的参照组(25),1组为接受调和胃汤治疗的实验组(24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症状积分及焦虑情绪评分方面,实验组显著低于参照组;在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在泛酸纳呆、恶心呕吐、上腹隐痛等病症缓解时间方面,实验组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应用调和胃汤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病症及负性情绪,还可促进患者疾病尽快康复,提升其生活质量;建议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调肝和胃汤 橼酸莫沙必利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阳上亢型高血压的干预效果。方法:将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存在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患者,入组的共8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降压药物治疗和常规的护理,而实验组则应用中医综合护理,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结果: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中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着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患者,采取中医综合护理,能够有着辅助降压的效果,可以减轻患者在高血压方面的症状,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中医综合护理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西溪书屋夜话录》是一部理论和实用性很强的治专著,原系手稿,现多已散佚,仅存“治篇”。王氏治分肝气、肝风、肝火类治,承先人之精髓,却不拘于古法,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按由气至血、由轻及重、由本脏到他脏之线索,总结出“治三十法”。其体理完备,证治健全,选方精练,用药独到,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准,其临床实案更是备受推崇,对后世医者影响至深。

  • 标签: 肝气 肝风 肝火 肝病证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脂肪采取血清学指标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本院2021.7-2022.7确诊的脂肪患者50例为观察组,与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对比,将体检者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经血清学指标检验后的TC/TG/LDL-C/HDL-C水平。并对比两组肝功能检验下ATL/AST的水平。结果:两组血清学指标中TC/TG的检验差异明显,观察组的数值明显较高;LDL-C/HDL-C水平则无明显差异。两组肝功能的指标中,观察组ATL/AST指标偏高,(P

  • 标签: 血清学指标检验 脂肪肝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评估在治疗郁气滞型黄褐斑中应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的临床价值,并做详尽研讨。方法:择选68例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讨依据,择选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作为实验开展年限,择选数字编号法作为分组基准,将其划分为参照组(34例,行常规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予以治疗);比对组(34例,行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予以治疗),而后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归纳,并通过统计学方法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结局体现,比对组患者在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整体疗效及安全性方面均显优于参照组,极具统计学意义P值小于0.05。结论:两组相较,充分体现了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的临床疗效更优于谷胱甘肽联合维生素C,应用价值良好。

  • 标签: 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 治疗 肝郁气滞型 黄褐斑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病情发展至中晚期阶段的老年肝癌患者采用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病情发展至中晚期阶段的老年肝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30例患者采用经导管动脉栓塞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中30例患者采用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组患者病情控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结论 病情发展至中晚期阶段的老年肝癌患者采用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方式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改善肝功能指标,减少不良反应,使治疗总有效率提高。

  • 标签: 中晚期 老年 肝癌 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体检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脂肪之间的关系分析。方法:将(2021年01月-2022年01月)在我体检中心接受体检者并检测出结果为高尿酸血症者80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尿酸结果正常者为对照组。统计两组中脂肪患者所占比例,进行尿酸结果的分析。结果:在研究组患者中,脂肪的检出544例,占比68.00%;而在对照组患者中,脂肪的检出128例,占比16.00%,(X2=444.007,P

  • 标签: 体检人群 高尿酸血症 血尿酸水平 脂肪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住院患者高血脂及脂肪护理结合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间的住院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院患者1/1纳入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高血脂及脂肪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对比两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脂及肝功能指标(TG、ALT)水平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住院患者 高血脂 脂肪肝 护理干预 健康教育 肝功能 血脂
  • 简介:摘要: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而再发性尿路感染较前而言则更难治疗,现代医学常常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但因其复发性及菌群耐药性往往疗效一般,从祖国医学角度言,该病又名“劳淋”,应用中医药治疗“劳淋”效果往往显著。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沈阳市名中医远方教授取前人众家之长,形成自己新的治疗体系,从脾、肾、三脏出发,治以培土益肾调法,每每取得佳效。

  • 标签: 再发性尿路感染 培土益肾调肝 远方 经验总结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法穴位埋针治疗郁脾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郁脾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逍遥丸结合穴位埋针治疗,共治疗8周。穴位埋针选取穴位:太冲、肝俞、支沟、阴陵泉、脾俞、中脘、足三里;对照组采用口服逍遥丸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PHQ-9简单自测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1个月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为75.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及1个月PSQI总分、PHQ-9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肝健脾法穴位埋针治疗郁脾虚型失眠疗效显著。

  • 标签: “肝郁脾虚” 穴位埋针 失眠 疏肝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