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情志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对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96例2型糖尿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以随机抽签法进行分组,对照组(n=48)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48)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波动情况、情绪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平均幅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型糖尿病 血糖波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汤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4月我院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单一的消渴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六味地黄汤,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血糖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单一的消渴丸对其血糖控制效果不如联合六味地黄汤组,因此,该治疗方案应在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六味地黄汤 消渴丸 联合治疗 2型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人员在选择到全科医学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1年10月-2023年5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52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26例为两组平均例数,传统专科管理及全科医学管理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治疗方式,观察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2型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为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研究对象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6)与观察组(46),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显著性(P<0.05);观察组依从性(97.83%)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依从性,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中医饮食护理 2型糖尿病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索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GPC-3)的可行性。方法应用Nano-PlotterTM-压电式微量喷墨点阵制备系统制备GPC-3抗体蛋白芯片,用伯乐成像仪检测成像信号。结果应用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肝癌血清46份,健康人群血清18分。其中35份肝癌血清检测到GPC-3阳性表达信号,阴性对照及健康人群血清未检测到阳性信号。结论本研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肝癌患者血清GPC-3的蛋白芯片方法,可用于肝癌患者GPC-3的检测,是一种切实可行,经济、便捷、省时、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 蛋白芯片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膀胱癌中MiR-29b-3p靶向调节COL1A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Oncomine数据库对COL1A1在膀胱癌组织与正常组织、表浅性膀胱癌组织与浸润性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进行差异分析;并使用cBioPortal数据库分析COL1A1与患者总体生存期的关系;TCGAportal数据库分析高表达与低表达COL1A1患者之间的生存曲线,了解预后情况,同时分析COL1A1基因表达水平与膀胱癌分期、膀胱癌分级的相关性。数据库预测microRNA并通过OncomiR数据库分析microRNA表达水平及与膀胱癌患者临床数据相关性。结果 COL1A1在膀胱癌中高表达,随着分级及分期的增加,COL1A1的表达量递增;生存分析显示,COL1A1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不佳,生存时间缩短;通过数据库预测COL1A1上游miRNA MiR-29b-3P的证据最强;生存分析显示,MiR-29b-3P高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更佳,生存时间延长。结论 COL1A1在膀胱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MiR-29b-3P高表达患者预后更佳,生信分析表明膀胱癌中MiR-29b-3p靶向调节COL1A1表达抑制膀胱癌进展,为进一步实验验证奠定研究基础,可能作为膀胱癌治疗靶点的潜力。

  • 标签: COL1A1 MiR-29b-3p 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列腺癌诊断中采用血清miR-141-3p,IL-35,IL-10联合诊断法的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6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疑似前列腺癌患者,将其设为观察组,以细胞创次活检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其中前列腺癌有34例(前列腺癌组)、良性前列腺癌病变有30例(良性前列腺病变组),选取本院33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血清miR-141-3p、IL-35、IL-10定量联合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病变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 前列腺癌组与良性前列腺病变组血清miR-141-3p、IL-35、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前列腺癌组血清miR-141-3p、IL-35、IL-10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病变组,差异显著(P<0.05);相比单个检测的诊断效率,三者联合检测显著更优,三者联合检测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高于良性列腺病变。结论 血清miR-141-3p、IL-35、IL-10联合诊断法能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有效率,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清miR-141-3p 白细胞介素-35 白细胞介素-10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ABI检测对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最近1年内收治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中抽取30例患者作为实验的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30例无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接受ABI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ABI检测值比对照组更低。P

  • 标签: ABI检测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 检测效果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点阵 CO 2 激光与超声导入联合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 方法 :从科室内 2018 年 11 月 -2019 年 11 月期间收治的痤疮后凹陷性瘢痕中遴选 90 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均衡分组。对照组( 45 例,予以单纯点阵 CO 2 激光治疗)与观察组( 45 例,予以点阵 CO 2 激光与超声导入联合治疗)。 结果 :观察组患者内 42 例治疗有效,总有效率 93.33% ,外观满意度为 88.89% ,均高于对照组( P < 0.05 );患者治疗后痂皮脱落时间较短,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 8.89% ,低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点阵 CO 2 激光与超声导入联合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效果更佳,患者满意度高,不良反应少,推荐应用。

  • 标签: 痤疮后凹陷性瘢 超声导入治疗 点阵 CO 2 激光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分析与研究加味玉屏风散汤剂治疗老年 2 型糖尿病多汗症效果。方法:本次选择了 在 2019 年 3 月至 2019 年 12 月收入与治疗的 88 例老年 2 型糖尿病患 者为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与平均分配了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 44 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实施了两种治疗方式, 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模式治疗患者; 观察组 :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加味玉屏风散汤剂治疗患者 。 通过观察两组患者 临床疗效 、 中医证候积分 、 血糖指标 得出治疗结论。结果: ①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45%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9.55%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②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出汗、恶风、乏力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 1.02±0.23 、 1.03±0.85 、 1.08±0.20 ;对照患者的在出汗、恶风、乏力中医证候积分分别为 1.42±0.34 、 1.42±0.11 、 1.36±0.25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③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在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的数据分别为 4.56±0.37 、 6.61±0.82 ;对照组组患者治疗后在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的数据分别为 4.85±0.63 、 7.73±0.93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加味玉屏风散汤剂在治疗老年 2 型糖尿病多汗症上具有价值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老年 2 型糖尿病多汗症 加味玉屏风散汤剂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证明miR-let-7a与PKM2的信号通路有密切关系,miR-let-7a拮抗PKM2的表达会产生一定抗非IgA肾炎细胞增殖。方法1.运用Real-timePCR检测miR-let-7a在非IgA肾炎细胞和正常肾脏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2.免疫组织化学方法、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PKM2在非IgA肾炎细胞和正常肾脏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证实miR-let-7a与PKM2mRNA、蛋白呈负相关性。结果我们发现miR-let-7a在非IgA肾炎细胞表达减少,然而,PKM2在非IgA肾炎细胞细胞表达增加(p<0.001)。据统计,miR-let-7a、PKM2mRNA和PKM2蛋白负相关(分别为p=0.013,p=0.013)。结论我们的结果表明,miR-let-7a通过下调PKM2来抑制非IgA肾炎细胞。miR-let-7a/PKM2通路对非IgA肾炎细胞病人可能是一个新的治疗靶点。

  • 标签: miR-let-7a PKM2 非IgA肾炎细胞。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科医学医治在2型糖尿病人中的运用实际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例2型糖尿病人,任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基本计划方案医治,观察组在基本计划方案医治上采用全科医学治疗措施。观查对比2组糖尿病患者控制实际效果、低血糖产生状况,血糖值、饭后2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浓度水准,肾功能指标(血肌酐、尿素氮)。结果:观察组控制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人运用全科医学医治可以提升血糖控制实际效果,改进血糖指标,并能减少低血糖的发病率,降低肾脏功能的损害,运用实际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2型糖尿病患者 全科医学医治 血糖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估不同胰岛素抵抗程度的2型糖尿病患者心肺耐力水平差异。 方法: 纳入因血糖控制欠佳入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血糖控制达标后行心肺运动试验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评估心肺功能(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CRF),每位患者均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测腰围、空腹血糖和空腹C肽等指标。根据胰岛素抵抗程度分为轻度胰岛素抵抗组、中度胰岛素抵抗组和重度胰岛素抵抗组, 比较组间心肺耐力水平的差异。 结果:2型糖尿病不同胰岛素抵抗程度在BMI、C-肽水平、峰值 VO2 / kg上存在显著差异,与轻度胰岛素抵抗组相比重度胰岛素抵抗组峰值耗氧量降低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不同胰岛素抵抗程度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耐力不同,胰岛素抵抗程度越重心肺运动耐力越低,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应充分考虑胰岛素抵抗程度对运动耐力的影响并积极干预。

  • 标签: 心肺运动试验 胰岛素抵抗 2型糖尿病 峰值耗氧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基于互联网平台的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抽选96例列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8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取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指标,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互联网平台 2型糖尿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疾病,激素、外部环境污染、饮食、生活作息等均是引发该疾病的相关因素。一般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由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发展为上皮内瘤变,随着病情进展恶化为癌症,是导致我国女性死亡的第二大癌性疾病。早期诊断、治疗以及预后评估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延长生存周期,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重点。多项研究显示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与宫颈癌有紧密联系,有望成为诊断、预后评估的标志物以及治疗靶点。

  • 标签: 环氧合酶-2 白细胞介素6 宫颈癌 表达 癌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部门诊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内分泌科近一年内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当中选出120例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结果:从血糖控制效果来看,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从患者依从性提升程度来看,观察组的依从性相对更高。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对他们实施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意义重大,该护理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改善其血糖状况,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而且还能促进其饮食行为依从性的显著提升,这对强化护理工作的实效性是极为有利的。

  • 标签: 个性化 综合饮食护理 2型糖尿病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知柏地黄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并统计有效率。方法 以计算机随机取号的方法选取72例来我院治疗2型糖尿病的患者,均匀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知柏地黄汤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餐前血糖、餐后血糖以及糖化蛋白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效果更明显,符合统计学原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5;P<0.05)。结论 采用知柏地黄汤可以平衡患者机体内环境,降低西药对身体的损伤,减少胰岛素的抵抗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潜在的推广意义。

  • 标签: 知柏地黄汤 2型糖尿病 临床治疗 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