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7年 9 月~ 2018年 9 月在我院治疗的 100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还进行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 SF-36量表各项得分比对照组高,而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提高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予以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结直肠癌 生活质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影响及对其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82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采用摸球法分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中41给予优质护理,分析护理前后心理情绪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60.72±2.19)分和(52.28±4.08)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后肠梗阻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164例为研究对象,时间2020年3月-2021年3月;对所有患者腹腔镜手术后肠梗阻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统计,并对其术后肠梗阻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64例直肠癌患者术后共有20例发生肠梗阻,发生率为12.20%。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为男性、年龄大于70岁,且术中出血量过高、存在腹部手术史、手术时间过长、术后未遵医嘱饮食以及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是导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TNM分期、腹部手术史等因素是导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直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肠梗阻的危险因素众多,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积极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以此降低其术后肠梗阻发生几率,切实保障手术疗效。

  • 标签: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肠梗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120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 结直肠癌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方案在晚期直肠癌维持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2例晚期直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奥沙利铂+卡培他滨)与实验组(21例奥沙利铂+替吉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重度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不同方案 晚期结直肠癌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120例接受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2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行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 结直肠癌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诊断、直肠癌过程中采用粪便、肿瘤标志物检验的效果。方法:从我院随机选择35例、直肠癌患者,纳入到观察组中,同期另外选择35例健康体检人员,纳入到对照组中,两组研究对象均开展粪便和肿瘤标志物检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对象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粪便异常发生率、阳性率均明显更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各项指标均显著更高,P<0.05。结论:诊断、直肠癌过程中采用粪便、肿瘤标志物检验,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结直肠癌 粪便 肿瘤标志物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在基层医院直肠癌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营养干预,观察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3月~2022年9月间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营养干预,对比两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两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结果 经过干预,两组营养风险筛查评分均下降,但观察组评分更低(P

  • 标签: ERAS 结直肠癌 营养干预
  • 简介:摘要: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说,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属于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中。随着现阶段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也呈现增长的趋势。一般来说,直肠癌患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或化疗等方式,提高生命质量。但患者化疗后可能存在诸多不良生理不适,因此对直肠癌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对提高患者治疗效度,具有实际意义。本文就精细化护理管理在直肠癌患者化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希望以此可以给广大相关工作者,以建议或启发。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结直肠癌患者 化疗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龄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上级医院的38例高龄直肠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特点、不同预后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与直肠癌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则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与预后成正相关性。结论:对于高龄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对患者的手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临床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龄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上级医院的38例高龄直肠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特点、不同预后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与直肠癌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则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与预后成正相关性。结论:对于高龄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对患者的手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临床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高龄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选取上级医院的38例高龄直肠癌患者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不同病理特点、不同预后的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结肠癌患者与直肠癌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无显著差异;但患者的肿瘤直径、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则有显著差异,P<0.05。患者的CA125、CA19-9、CEA水平与预后成正相关性。结论:对于高龄直肠癌手术患者来说,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对患者的手术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临床上应对其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结直肠癌 肿瘤标志物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消化道癌内镜下行黏膜剥离术(ESD)治疗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方法 将2020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行ESD的消化道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效果。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42.14±15.63)mmol/L、出血时间(2.02±0.42)d均少于参照组(62.15±23.38)mmol/L、(3.11±1.64)d(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P<0.05)。一次性组织切除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预防术后出血的护理干预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一次性组织切除率,减少术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黏膜剥离术 术后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增生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病等,为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是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炎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临床上以膝关节疼痛、僵硬、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时可导致关节畸形。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发病率明显上升,是针灸科常见的多发病之一,西医多采用消炎、止痛、关节腔内注射、人工关节置换及理疗等方法,但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映。中医药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中医外治法应用尤为广泛。笔者自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共收治72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发现采用膝周近端筋病灶点进行针刺,并通以电针疏密波,结合推拿手法治疗疗效较好。

  • 标签: 针刺 结筋病灶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推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抽取80例进行讨论,依据其护理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处理(对照组),另40例接受优质护理(研究组),观察比较干预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25%,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导管留置时间、疼痛持续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接受优质护理,可显著降低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腹腔镜下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护理的过程中将手术室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效果。方法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分析,选入患者为80例,属于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手术治疗患者,任意选取组中40例,以常规方式护理,作为对照组,余下40例则需要将手术室护理进行运用,即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治疗主要是以西医药物治疗为主,主要药物治疗有抗心肌缺血药、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治疗以及降脂稳定斑块等治疗,病情严重者可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其中药物治疗存在诸多副作用,包括长期服用产生耐药性、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肝功能、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从整体出发,具有多靶点的优势,同时结合中医外治法等多种形式的特色理疗,可以很好地补充西医治疗的不足。现就近几年中医药治疗痰瘀互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痰瘀互结 胸痹心痛病 中医药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腑实热型急性胰腺炎实施大黄承气汤加味辅助治疗后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2-2021.2月内接收的72例腑实热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目标,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6例,应用生长抑素治疗)和观察组(36例,加入大黄承气汤加味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加入加入大黄承气汤加味辅助治疗后各症状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腑实热型急性胰腺炎采取大黄承气汤加味辅助治疗能够加快临床症状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值得推广采纳。

  • 标签: 大黄承气汤加味辅助治疗 腑实热结型急性胰腺炎 临床症状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