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0月期间本院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Hariss评分、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康复护理 老年 髋部骨折 手术 髋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于罹患脑梗死伴吞咽障碍的老年病患起到的干预效果及对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内52例就诊的脑梗死伴吞咽障碍的老年患者,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将52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6例。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关于两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作比较。结果:两组在护理后测评的吞咽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分数均比本组护理前高,而护理后研究组的两项分数均比对照组高,P<0.05。护理后,两组在生活质量四个维度测评的分数均较本组护理前增高,而研究组的四项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死病患发生吞咽障碍后,落实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解除其吞咽障碍,促使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脑梗死 吞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早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改善脑梗死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8月 -2019年 9月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 6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试验组,每组各 33例,对参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认知功能得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认知功能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显著,且试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其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改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康复护理 改善效果 脑梗死 认知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远程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照顾者压力指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间收治的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 72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分为两组,一组为出院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的常规组,一组为出院后实施远程康复护理干预的远程组,每组各 36例,分析两组患者出院后 3个月以及 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照顾者压力指数评分。结果 出院后 3个月以及 6个月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以及照顾者压力指数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偏瘫出院患者实施远程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远程康复护理 急性脑卒中 偏瘫 压力指数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其肢体功能恢复及言语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以2020年8-2021年6月为研究对象,选取200例脑梗死病人作为对照;观察组100名和对照组100名脑梗死病人按护理措施进行了分组。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本文将病人在言语及肢体上的康复情况进行比较,以强调早期护理在临床上的应用。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在语言和肢体功能上有显著性差异(P

  • 标签: 脑梗死患者 早期护理干预 患者 运动功能评分 日常生活 活动功能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收治的80例明确诊断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以及护理评分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超早期康复护理 老年 高血压 脑出血 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康复训练治疗措施对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自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 176 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 88 例患者采取传统康复方式,另外 88 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康复训练措施,将两组患者 Barthel 指数评分、关节活动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 结果: 观察组患者 Barthe 指数评分显著比对照组患者 Barthe 指数评分高,观察组患者关节活动度显著比对照组患者关节活动度高,差异显然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低,差异显然具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采取康复训练治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在临床上值得应用于推广。

  • 标签: 运动功能 活动能力 下肢骨折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急性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影响。方法2018年1月-2018年12月选择10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生存质量——QOL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1)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生存质量评分——QOL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对急性脑血栓患者进行干预,可以促使患者受损神经功能得到恢复,从而促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急性脑血栓 护理的效果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金森病患者采用PDCA模式与信息系统联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7年9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神内一科收治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将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并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017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实施PDCA模式与信息系统联合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认知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帕金森病患者PDCA模式与信息系统联合管理可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促进疾病恢复。

  • 标签: 帕金森病 PDCA模式 信息系统 认知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1年6月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7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康复治疗与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两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ADL评分、Fugl-Meyer评分、NIHSS评分方面,治疗前,两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而NIHS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强制性运动疗法 日常生活能力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施行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对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双号法将2021年2月-2022年2月我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施行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对比两组BI、NIHSS评分及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护理后BI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且NIHSS评分更低,总依从率更高(P<0.05)。结论: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施行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可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神经功能,强化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认知行为干预 脑梗死康复期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应用协同护理措施对其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人数为96例,以单盲组方式划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参照组借助常规方式进行护理,研究组以协同护理措施展开护理,对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自我护理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研究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以协同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可以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研究推广。

  • 标签: 协同护理 冠心病 自我护理 日常生活能力 心血管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系统康复护理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偏瘫患者对其上肢H反射、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治疗的患者40名为对照组(传统护理),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40名患者为观察组(早期系统康复护理),观察上肢H反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上肢H反射、日常生活能力优于对照组, P

  • 标签: 早期系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 上肢H反射 生活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主要是对全程护理干预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认知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是对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一百位老年痴呆患者来进行治疗,在其中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这两组各50例,而对照组采取的方式是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所采取的方式是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对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日常行为能力以及认知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经过三个月的护理之后,得出了结果,这一百位患者,ADL评分以及BEHAVE-AD评分和MMSE评分,两组相比较之下,对照组明显要低于观察组。结论 全程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痴呆患者有深远影响,老年痴呆患者如进行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日常行为生活能力,因此,全程护理干预对于老年痴呆这一病症可以进行临床推广,有一定的实际性意义。

  • 标签: 老年痴呆 日常生活能力 认知功能 全程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予以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1年1月-2022年3月间脑梗死恢复期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1/1纳入2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增加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疗效、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疗效、肢体功能(FMA)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补阳还五汤加减 脑梗死 恢复期 日常生活能力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目标策略理论下的针对性护理对脑外伤病人并发症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0例脑外伤病人,以抛硬币方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依次使用常规护理、目标策略理论下的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护理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标比较,P>0.05,护理后,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于脑外伤病人使用目标策略理论下的针对性护理,可防止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建议推广。

  • 标签: 目标策略理论 针对性护理 脑外伤 并发症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文化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方法 选择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我市 30个社区中随机抽取 2个社区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统计参与本次调查老年人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及身体健康状况等一般情况。分析文化程度不同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存在差异的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结果文化程度低的老年人对陪诊就医、做饭、洗衣、谈心聊天服务的需求比例较高,而文化程度高的老年人群对健康理疗、文化活动、情感倾诉、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迫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完全正常的老人大多需求健康咨询和文化活动等服务需求;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障碍的老人主要需求用药指导、紧急救护、洗衣、送餐以及情感倾诉。结论文化程度高低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强弱直接影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需根据老年人的情况实施提供个性化服务项目,有助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 标签: 文化程度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人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